第143章 造艦

“政治只講求結果,至於過程那是書寫歷史的人要乾的事情,如果結果永遠是你勝利,那也就永遠由你來書寫歷史……至於人命……”譚延闓想到這裡心中也不由的嘆了口氣:“要怪即怪我們的實力實在是太弱了!”

議事大廳前的擴大會議還在進行,基本上就是敘述譚延闓在最近一段時間內對旅順基地的考察時間表,其中包括了海陸聯合軍事演習,當然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主題——檢驗最近數個月來旅順基地的擴建工作,並且還要聽取從福建船政局加入的新成員對於自造戰艦的想法。在譚延闓看來自然是重振北洋水師的驕傲纔是最重要的事情,再好的戰艦也是人來開的,如果衛汝貴是英國皇家海軍的最高指揮官,那譚延闓就算有兩條破漁船也敢於挑戰海軍第一強國的權威。可惜政治的需要卻必須是實在的傢伙——戰艦先不先進,主炮口徑夠不夠大?

這些表面工程纔是衡量一個國家海軍的最重要的標誌,同時也是朝野內外統治者和民衆所看到北洋水師最直觀的感受。這不由得讓譚延闓想到後世關於面子工程中,一個村長牽着一頭頭部肥碩身子乾癟的豬來迎接領導檢查的漫畫,此時令他非常尷尬的便是他將會成爲那個充面子的村長。即便是做面子工程,譚延闓也希望能夠爲未來中國能夠造出自己的世界級海軍戰艦而奠定一定地基礎。

“戰艦的製造問題,主要集中在三個問題上——第一便是艦船所使用的裝甲問題。如果是採用鋼甲,漢陽鋼鐵廠所出產的鋼材也是合用,但現在戰艦裝甲大多以鋼面鐵甲爲主流……”一個身材比較瘦小的中年人坐在長桌的一端對譚延闓說道。

現在參加這場關於戰艦自造問題的會議,除了林泰曾之外,其餘都是譚延闓從福建船政局挖來的技術骨幹,這些人當中,幾乎當年參與制造平遠艦地原班人馬,他都已經找到並且通過劉坤一輸送到北洋旅順基地。在這裡他們將會重拾數年前地中國造艦夢想。這個剛纔發言地中年人便是從福建船政局調過來的船舶製造專家魏瀚。他是當年建造平遠艦的主要設計人員之一。

譚延闓一揮手。旁邊站立的副官立刻將事先準備好的一本冊子遞過來:“這是當年出任比利時大使的許景澄大人,在勘驗定遠等戰艦接收的時候,在德國寫出地《外國師船圖表》一書,在裡面詳盡的介紹了很多關於艦船方面的知識,其中一則便是關於鋼面鐵甲這種裝甲的製造……當然這本書介紹的是非常簡單,但是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定的思路,至於裝甲問題我的想法是先進口。同時也要仿造,如果仿造品合格的話,就採用我們自制地鋼面鐵甲……現在湖北武漢鋼鐵廠、天津機器局和上海江南製造局地冶煉部門都在進行這方面的努力,並且相關的設備已經採購完畢,在天津機器軍那裡按照鋼面鐵甲地生產工藝興建了最後的生產廠房,一旦試製成功天津機器局將會爲你們提供合格的鋼面鐵甲,當然最終能不能用要聽你們這些專家和北洋水師用炮彈實際檢測過後纔可以……”

魏瀚聽後點點頭說道:“能夠仿造自己製造是最好不過了,當年平遠艦製造之時就是進口鋼甲。因爲鋼面鐵甲的進口價格非常高昂。不得已採用鋼甲,但是這種鋼甲堅固是有了,一旦被大口徑炮彈擊中。則全甲皆裂。海戰中火力兇猛,一艘戰艦上主輔艦炮加起來都在十門以上,一輪炮擊下來裝甲損傷非常嚴重,長時間經受炮火打擊會使鋼甲全部開裂甚至是脫落,這對彈藥艙和鍋爐艙威脅十分大……”

“我給你們的艦船設計要求,相信各位都已經看過了,想要達到我需要的戰艦效果,這裝甲必須是鋼面鐵甲,當然如果現在我們使用鋼甲,漢陽鋼鐵廠也是能夠提供,但我們的水師將領就不樂意了……”譚延闓笑了笑,對林泰曾說道:“首先我承認我們自造戰艦肯定是比英德這樣的列強國家的水平要差,但這是我們的必由之路——甲午海戰過後,朝廷曾經多方想辦法四處求購戰艦,可英德法等國列強在這個問題上卻卡我們的脖子,這次我帶過來的飛鷹和飛霆相信你們也知道,都是被英德兩國給扣留的,至於海四艦更是南美國家趁機敲竹槓高價買來的……所以爲了以後我們不會受人所致,我們必須要生產自己的戰艦,仿造是必由之路,現在落後也沒有什麼……”

魏瀚等從福建船政局過來的技術專家聽後都連連點頭,想着十年前他們在福建馬尾的時候,曾經豪情萬丈,打的

是先從仿造入手然後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爲的就是憑藉中國自身的實力來生產出合格的戰艦提供給海軍。這一次從福建馬尾船政局調過來的時候,等他們等上旅順的港口看到正在興建的廠房才知道他們又可以自主設計製造軍艦了,其中的心情可想而知。

“各位大人,我來說第二個問題!”魏瀚發言過後,向他旁邊的一個人示意,他就是同和魏瀚等人建造平遠的陳兆翱:“戰艦除了裝甲之外,還有輪機動力系統,這也是衡量一艘戰艦是否優秀合用的一個重要標準,輪機馬力越大,在戰艦排水量一定的情況下速度亦是越高……在福建船政局屬下曾經和同僚一同仿造過蒸汽機,從五百馬力起的民用輪船開始一直到平遠艦所使用的兩千四百馬力蒸汽機……大人要求的戰艦排水量在四千噸至兩千五百噸,即便是兩千五百噸的排水量也遠超過平遠艦地兩千一百噸的排水量。當年平遠艦使用的蒸汽機是進口的,我們也曾經仿造過一臺兩千四百匹馬力蒸汽機,這臺蒸汽機並沒有使用,本來是想要安裝在和平遠同級的戰艦上,結果到現在也沒有用,閒置在庫房當中估計已經是不能使用了……也就是說我們目前所能夠製造出來最好的蒸汽機不過才兩千四百匹馬力,按照大人的三千噸戰艦二十節上下的要求,這樣地蒸汽機馬力最少也要達到六千匹到七千匹左右……”

譚延闓聽後點點頭說道:“你地意思是我們現在沒有能力生產如此大馬力地蒸汽機?你說的也不錯。事實上你們做的已經非常不錯了。我相信你們既然能夠在七八年前仿造兩千四百匹馬力的蒸汽機。現在也同樣可以仿造更高級的蒸汽機,什麼時候你們這些技術人才纔是最重要的!”

譚延闓站起來說道:“一旦朝廷重建北洋水師的撥款到賬,我們定購地戰艦是英國的君權級戰列艦,這種戰艦的排水量達到了一萬四千噸,航速在十六七節上下……之所以我們選擇自己自造戰艦的技術數值在二十節上下,主要的考慮便是建成一支以君權級戰列艦爲核心的艦隊,小型戰艦可以爲它護航組成戰艦編隊。同時也要針對日本艦隊普遍的高航速、高火力的問題,在我們自造戰艦上配置一定數量地八寸火炮,以補充君權級戰列艦在火力上地不足……還是老辦法,蒸汽機的問題我們將會採用進口加仿造的方式,配合蒸汽機仿造工作,我們將會請來美國地相關專業的外國技術人才,目標便是君權級戰列艦所採用的三氣缸立式三脹式蒸汽機,它的單臺馬力可以達到五千五百匹左右。算起來可以滿足我們的要求。同時以後我們要建造更大戰艦的時候,這種蒸汽機也可以繼續滿足以後的戰艦建造要求……”

“第三個問題就相對簡單多了,江南製造局所提供的二百一十毫米、一百五十毫米和一百二十毫米艦炮大體上還是可以滿足戰艦需要。不過就是要再提高其性能。減輕重量以降低船體自重,爲鍋爐和裝甲提供更多的餘量,同時也可以加快戰艦航行速度……當然江南製造局所提供的艦炮在性能上還是與德國克虜伯速射炮有一定差距,耐用性和發炮頻率都有不足,能夠一同改進就再好不過了……”陳兆翱笑着說道。

這個會議開到現在,總算是有一個相對比較好解決的問題了,江南製造局提供的大炮已經在甲午海戰中投入使用了,不過安裝在超勇和揚威兩艦上全部被擊沉,後來提供的大口徑速射炮被安裝在鎮遠、致遠和靖遠艦上,試射之後效果非常良好。至少在戰艦艦炮上,北洋水師還是對國產產品非常滿意的,雖然性能上比海四艦上所安裝的速射炮稍有不如,但這種差距非常小,以前一直沒有使用速射炮的北洋水師對此已經非常滿足了。

“朝廷預計會給北洋水師撥款八百萬兩左右,除了購買英國君權級戰艦一到兩艘可能會花費五百萬兩之外,還有海軍人才培養,旅順、威海衛軍港佈置炮臺等費用一百萬兩,剩下來供我們自己建造戰艦的費用其實也是比較充分的,估計在兩百萬兩左右的樣子。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平遠艦當年建造之時差不多花費了五十三萬兩左右,那時建造平遠艦從裝甲到鍋爐再到艦炮,這些主要部件都是從國外進口,所以費用不菲。現在我們要建造的戰艦無論從那個角度而言都要超過先前你們所建造的平遠艦,裝甲、動力系統、艦炮等等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儘可能的做到自己國產化,這兩百萬兩銀子能不能建造出三到四艘新式戰艦,就要看在座諸公的努力了!”譚

“大人,在下等諸多同仁在接到戰艦設計要求之後,也曾仔細測算過,若是像平遠艦那樣構件從外國進口的話,一艘戰艦的造價至少要達到八十萬兩。現在只用進口戰艦裝甲和鍋爐的話,造價可能會降低到六十萬兩左右,若是多艦同時建造,其價格可能還會降低一些……若是能夠順利的將裝甲、鍋爐等重要部件做到國產化,哪怕是最後地一艘戰艦全部使用國產化的組件來建造。那二百萬兩銀子應該是足夠建造四艘這樣的戰艦……”魏瀚說道。

譚延闓聽後笑了笑說道:“我對於這種新型戰艦的要求有三點——強火力、速度快、造型簡潔。先前北洋水師和我們最近購買的海四艦的圖紙都已經交給你們了,希望你們能夠參考最這些圖紙進行必要的改進。我所畫出來了的戰艦略圖只不過供你們參考而已,其實就是英國君權級戰列艦地微縮版,全艦主炮只有兩座二百一十毫米雙聯裝主炮塔,再加上八門四十七毫米地速射炮專門對付靠上來地魚雷艇之類的小型艦隻……”

“這樣的改裝措施我們在致遠和靖遠上面也看到過,不過我們都建議再次對這兩艘戰艦進行一定的改造,將艦尾部分的那座二百六十毫米雙聯裝炮塔去掉換成一百二十或是一百五十毫米雙聯裝炮塔。這樣的配置才最符合它們這樣兩千三百噸左右的戰艦,同時在改造完畢之後。猶豫後炮塔地重量減輕。以這兩艘戰艦八千匹馬力的動力系統。完全可以達到二十節以上的速度。那拆下來的兩座雙聯裝二百六十毫米炮塔可以轉移到我們的新建戰艦上面去,這兩座炮塔完全可以勝任一艘新型戰艦的主炮所需,而新型戰艦的排水量和艦體構造也完全可以經得住這四門二百六十毫米艦炮同時開火所產生的後坐力……”陳兆翱向前探了探身子說道。

陳兆翱地建議是非常重要地,在新型戰艦的設計中,譚延闓最終還是拋棄了兩百六十毫米雙聯裝炮塔的設計,因爲以君權級上面那四門近三百五十毫米地艦炮,做爲這樣恐怖火力的補充。二百六十毫米完全沒有必要。況且也是江南製造局的製造工藝還並沒有過關,在這個口徑上的速射炮每兩分鐘三發的速度,倒是該廠生產的二百一十毫米艦炮每兩分鐘五發的射速更實在一些,而且在費用上兩者之間也有着非常可觀的差別,最重要的便是兩者之間的重量問題,剩下這個重量空間加強裝甲或是航速都是很可觀的。

就像陳兆翱所說的那樣,北洋水師在接手新改造後的戰艦之後,靖遠和致遠在進行實彈射擊的時候。林泰曾和鄧世昌禁止四門火炮同時射擊。因爲他們害怕這兩座雙聯裝炮塔同時射擊的時候。會對艦體造成巨大的傷害,像他們這樣都參加過甲午年中日數次海戰的老北洋水師將領心中都很清楚,日本聯合艦隊的那三艘三景艦之所以在海戰中的作用還不如比它小的高千穗、浪速等艦威脅大。就因爲這三景艦的結構實在是太差了,要不然方伯謙的濟遠艦也不會以一敵三居然還打沉了一艘三景艦,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有了三景艦這樣的教訓,北洋水師的鄧世昌和林泰曾就下達了致遠、靖遠禁止四炮齊射的命令,防止這兩艘戰艦會成爲第一艘因爲開炮而自沉的戰艦。

譚延闓用手示意陳兆翱坐下後說道:“這致遠和靖遠的改造是我建議李中堂這麼做的,當時負責改造的英德兩國工程師也曾明言這樣改造的缺陷,但是當時的情況非常緊張,李中堂爲了給北洋水師留下日後的種子已經決定剩下的三艘戰艦停留在旅順軍港之內,以要塞炮臺爲依託保住軍艦……當時我曾經致電紀孟兄,提出了這樣的改造方案,爲的也是必要時刻靖遠和致遠坐沉旅順港充當固定炮臺,是以纔會有這樣的改造方案……”

唐伯文在一旁聽後說道:“當時的情況的確是這樣,而且也是因爲江南製造局運抵天津的正好也有八門二百六十毫米火炮,爲了抓緊時間完成改造,這八門二百六十毫米艦炮就先用在了致遠和靖遠身上……”

譚延闓對陳兆翱笑了笑說道:“現在戰爭已經過去,儘管威脅還在,但我和李中堂對於北洋水師戰艦的使用卻有着不同的看法,海軍使用思想上的不同會造就出不同風格的海軍……現在既然陳兄和諸位同仁都已經提出來了,那靖遠和致遠就不能再當成炮臺了,改裝工作將會擇日儘快進行……”

第126章 金屋藏嬌第79章 新居第376章 中德走向第366章 迷霧重重第309章 刺刀見紅第380章 開戰第36章 籌謀實業第204章 起步第240章 隔山打牛第337章 監察第54章 常熟第351章 流動的資本第115章 父子第10章 武力第225章 線路第357章 洋務干將第86章 高下第226章 試探第108章 會試第398章 嘎然而止第306章 誘敵第49章 開炮第309章 刺刀見紅第59章 毒計第365章 一變再變第144章 演習第360章 一邊倒第6章 賭局第161章 連環第94章 惡魔第276章 承諾第171章 拉攏第386章 破交第316章 依託第102章 重臨第276章 承諾第120章 未來第212章 對峙第266章 建國第84章 軍機第367章 敲打第15章 婚事第149章 糖衣炮彈第283章 契機第341章 軍區司令第365章 一變再變第161章 連環第240章 隔山打牛第32章 調任第318章 南下第5章 戒毒第166章 順勢而爲第399章 退縮第107章 前途第338章 矛盾第272章 生存的權力第394章 沙皇第288章 先手第269章 當今皇帝第136章 漫雪第95章 一致第32章 調任第127章 鋪墊第37章 洋務過往第104章 明爭暗鬥第160章 割肉者第217章 從議第92章 咽喉第233章 接風第104章 明爭暗鬥第379章 焦點第186章 收買第171章 拉攏第292章 演練第102章 重臨第56章 邀請第249章 遭遇第179章 變故第280章 鑰匙第13章 中體西用第343章 市場第356章 海軍政治第152章 軍轉民第360章 一邊倒第111章 危機第93章 議和第310章 乾坤第391章 釜底抽薪第266章 建國第213章 皇權第299章 炮擊第99章 壓力第92章 咽喉第265章 脆弱的平衡第71章 貪吃第249章 遭遇第118章 暗流第284章 炮兵師第68章 造假
第126章 金屋藏嬌第79章 新居第376章 中德走向第366章 迷霧重重第309章 刺刀見紅第380章 開戰第36章 籌謀實業第204章 起步第240章 隔山打牛第337章 監察第54章 常熟第351章 流動的資本第115章 父子第10章 武力第225章 線路第357章 洋務干將第86章 高下第226章 試探第108章 會試第398章 嘎然而止第306章 誘敵第49章 開炮第309章 刺刀見紅第59章 毒計第365章 一變再變第144章 演習第360章 一邊倒第6章 賭局第161章 連環第94章 惡魔第276章 承諾第171章 拉攏第386章 破交第316章 依託第102章 重臨第276章 承諾第120章 未來第212章 對峙第266章 建國第84章 軍機第367章 敲打第15章 婚事第149章 糖衣炮彈第283章 契機第341章 軍區司令第365章 一變再變第161章 連環第240章 隔山打牛第32章 調任第318章 南下第5章 戒毒第166章 順勢而爲第399章 退縮第107章 前途第338章 矛盾第272章 生存的權力第394章 沙皇第288章 先手第269章 當今皇帝第136章 漫雪第95章 一致第32章 調任第127章 鋪墊第37章 洋務過往第104章 明爭暗鬥第160章 割肉者第217章 從議第92章 咽喉第233章 接風第104章 明爭暗鬥第379章 焦點第186章 收買第171章 拉攏第292章 演練第102章 重臨第56章 邀請第249章 遭遇第179章 變故第280章 鑰匙第13章 中體西用第343章 市場第356章 海軍政治第152章 軍轉民第360章 一邊倒第111章 危機第93章 議和第310章 乾坤第391章 釜底抽薪第266章 建國第213章 皇權第299章 炮擊第99章 壓力第92章 咽喉第265章 脆弱的平衡第71章 貪吃第249章 遭遇第118章 暗流第284章 炮兵師第68章 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