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調任

“孩兒想這些實業採用股份制的方法來分配紅利,大哥他們絕對不可以進入這些實業,每年在年終紅利當中認領一份利錢,這樣也保全了我們兄弟情誼……”譚延闓說道。

譚鍾麟笑着擺擺手說道:“組安,你能夠這麼想非常好,爲父雖然老了但並不糊塗,你說的這些爲父心中都明白的很,你沒有錯,是你大哥錯了!家族中有才智出衆之人如你,也有愚鈍之人如你大哥寶箴,他雖然年長但卻沒有你這份眼力,看不清形勢能夠守家我就知足了……等爲父百年之後,這個家以後還是需要讓你來做主的,不然爲父也不放心!正如你所說的那樣,生逢亂世求一安而不可得,你大哥若是在太平盛世守家也倒是足夠,但是在這風雲際會的亂世當中,還需要讓你來掌舵纔會讓家族更加興旺,爲父還沒有糊塗。你大媽到我這裡來哭訴,殊不知道在亂世之中生存首要便是恨得下心,你大哥的耳朵根太軟,別人說上幾句便做了這等糊塗事,你做的對!”

聽完老頭子的話後,譚延闓心中才徹底安定下來,本來他就想犧牲一定的利益來求得老頭子的全力支持,畢竟健民製藥只是他的第一步,以後還會有更多更賺錢的實業要開展,前生的記憶告訴他,把家族的人引入到實業之中只有一起完蛋一條路,在這個時候放棄一部分利益來換取絕對支配權是絕對值得的。

譚鍾麟站起來說道:“這次你知道爲父爲什麼要冒着和翁書平決裂的危險給你發那份電報讓你自己做主麼?!”

譚延闓趕快走到老頭子身邊攙扶着說道:“想來是父親在考驗孩兒,若是孩兒不向張之洞告密,那必會讓父親失望。想當年父親能夠在鬼子六倒黴的時候伸手援助,和今天的情形是差不多的,不過就是沒有當年這麼兇險罷了!”

譚鍾麟聽後看看譚延闓,眼中閃爍着莫名的光彩,突然大聲笑着說道:“組安,真是不枉爲父教導你一場,小小年紀居然能夠看到這點!不錯,這確實是爲父在考驗你,翁書平和我們譚家關係也算是親近,不然也不會在爲父任兵部尚書的時候天天到咱們家來下棋了,他也考教過你文章學問,想來你也應該清楚他和咱們家的關係……”

“父親曾提到過,翁中堂和父親同年……”

“是啊,官場上這同年之交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爲父做到了二品總督的位子,這位翁中堂纔會如此看重爲父!”譚鍾麟說到這裡回頭看着譚延闓說道:“若是老夫到現在還是一個毫無作爲的縣令,那這位天下側目的一代帝師還可能會到咱們家來下棋喝酒麼?!”

譚延闓搖搖頭:“絕對無此可能,翁書平不是那樣高風亮節的人,他當年能夠對曾經有恩於他的張之洞下手,其爲人絕非表面上看得那麼光鮮。”

譚鍾麟笑呵呵的點點頭說道:“不錯,有見識!看着吧,翁書平不會蹦嗒幾年了,這一代帝師名聲是好聽了點,可惜當今皇上卻又不是漢武帝!”

譚延闓聽後心中一驚,看着譚鍾麟半天說不出話來,他有前生的記憶自然不會不知道凡是和光緒皇帝親密的站在一起的人絕對不會有什麼好下場,但是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現在還在蜜月期,頂多是因爲修建頤和園費用大了些有些矛盾,老頭子怎麼就這麼肯定以後翁同龢會跟着光緒皇帝一起被慈禧太后給修理了?!

老頭子擺擺手冷冷的說道:“皇帝年紀不小了,親政也有了好幾年,但是這權柄卻在太后手中,太后不會這麼任人拿捏的!他翁書平想要做真正的帝師,就必須要幫助小皇帝弄到權力,就憑他哪裡是太后的對手,被貶不過是個時間早晚的問題了,若是他私心不那麼重還有得善終,若是行事奇險,那就等着給他收屍吧!”

“孩兒也並不看好翁書平,只是覺得這件事既然可以賣給張之洞一個交情,不如結交張之洞更爲妥當一些。湖南畢竟是我譚家的根本,以後還要在那裡紮下根基,所以結交張之洞有着非同尋常的意義……官場上這種私人恩惠遠不及實際利益來的重要,換句話來說,翁書平未必會知道這麼機密的事情,就算知道他又能夠怎麼樣?若是他手段通天或是有過人之處的話,李鴻章和張之洞能夠官位越做越大,越來越逍遙?”

“李合肥和張南皮官越做越大倒是真的,這逍遙卻未必!這段時間爲父也看了那《強學文摘》,出的不錯,不過爲父卻感到這本刊物似乎越來越多的指向了日本了,組安,你是不是覺得會有什麼事發生?反正爲父看過後,覺得這個東方近鄰似乎越來越不善了,照此發展下去,恐怕李合肥的逍遙日子也就快要到頭了,至於張南皮就更不用提了,剛過去的這場大參案對他來說雖然有驚無險,不過誰又能肯定他以後就是太平日子了呢?”譚鍾麟微微笑着說道。

“父親,孩兒從國外的報紙上確實感到了日本灼灼逼人的態勢,日本現在拼命擴軍,要不是爲了打仗的話,國家把六成的資金用來擴充海軍,從天皇到大臣都捐出自己的薪俸來發展軍隊,這樣下去用不了五六年日本肯定自己就會完蛋,也就是說近幾年中日兩國肯定會爆發戰爭,五六年都是長的,兩三年內必有大變……”

老頭子聽後皺了皺眉頭說道:“嗯,這樣的推斷確實有道理,爲父的看法和你差不多,現在舉國上下都爲太后過六十大壽,而日本天皇現在都開始吃一頓飯了,這中間高下立判……爲父也正是從這上面看到了李合肥的危機,他的淮軍離京師太近了,擁兵自重不是好事啊!”

“擁兵自重暫且不說,只是中日兩國這一打仗,若是勝了還好說,若是敗了恐怕各國列強環伺之下國內會很不妙!孩兒當然希望北洋能夠勝,但是從理智上講,這個可能非常小,日本的勝面恐怕會更大些——中國敗了也許可以仗着地大物博重新再來,但是日本可絕對不會允許失敗,一旦失敗他們將會萬劫不復,一個是爲了面子,一個是爲了生存,父親說哪個會更用心一些,況且北洋自上而下都學李合肥任人唯親那套,早就變得烏七八糟了,故而孩兒覺得北洋經此一戰之後,就算不會全軍覆沒,將來朝廷也會出於李鴻章擁兵自重的威脅,想辦法來整李鴻章。”

“哼哼,無論勝負,李鴻章這才叫萬劫不復!”老頭子冷冷的笑道:“這件事不是爲父能夠插手的,不過你的《強學文摘》一出,李鴻章帳下定會有目光長遠之輩看到,想來也會多做打算,勝與不勝就看天意了!”

譚延闓聽後也不禁搖搖頭嘆息道:“北洋水師自成軍之後,中外都有了不同的變化,朝廷中算是長喘了一口氣,而外國列強也因爲這支艦隊的存在而心存顧忌,不敢輕視中國。中日之戰若是真的開打,中國戰敗的話,那後果將會比長毛之亂還要悲觀,所以孩兒纔想着經營一些產業早作打算……”

譚鍾麟聽後說道:“洋務實業這塊你就去做吧,只要不違反朝廷定律,爲父儘可從中周旋,不過你要注意自己的學業,不可懈怠,至於什麼紅利不紅利就不要再提了,你大哥他們不會干擾到你的!另外方家兩個月前來信,要求明年三月就把你和榕卿的婚事辦了,這樣後年你也可以放心的去京城參加會試!”

“啊?!”譚延闓聽到這個消息後不禁大吃一驚,他沒有想到會是這麼一個結果。

“爲父也覺得明年成婚最爲合適,後年太后正好六十大壽,你這次鄉試是解元,難免不會有人會爲了討好太后想要弄出個‘連中三元’的‘吉兆’……哼哼,老夫爲官過年這套把戲還是能夠想到的,不過這樣能夠讓你儘快考完科舉也算是好事了。不過不管怎麼說,後年大試可能要持續很長時間,明年結婚算是避開了,免得到時候手忙腳亂,爲父已經回信同意了!”

“可是……父親孩兒才十七啊!(按照虛歲來計算,現在譚延闓實際年齡爲十六歲)這是不是有些太過匆忙了點?!”這麼早成婚對於譚延闓來說自然是不願意的。

“從來信中可以看得出,你頗得岳丈的心意,譚方兩家是世交,早年你祖父落魄之時曾經資助過……方汝翼這麼急着完婚也是有些怕我反悔,你科舉之路這麼順利,說不得提婚的人會踏平總督府的門檻,爲了安方家的心,也必須在明年完婚!”譚鍾麟說道。

譚延闓在父親和藹的語氣中聽到了不容推卸的意思,對與老頭子的一言一行,他都非常注意,若是惹惱了老頭子,說不得他只有投奔孫中山一條路了,而這是他最不願意做出的選擇。

“父親,對於明年完婚孩兒沒有任何意見,全憑父親安排,不過父親打算在明年幾月份完婚呢?”譚延闓恭敬的說道。

“方家提出是在三月,這樣兩家都有所準備。爲父也非常滿意,因爲爲父馬上就要調任兩廣任總督了!”老頭子笑呵呵的說道。

“啊?調任兩廣總督?!這有些不合朝廷體例啊?!”譚延闓的注意力立刻被這個消息吸引了。

“這是三天前剛剛收到的上諭,恐怕這次彈劾張香濤惹出了李翰章,朝廷內部對李氏兄弟頗有些看法,隨機我們兩人對調,我來任兩廣總督,而李大則任閩浙總督。聽京師來消息說這事太后在接見陝西巡撫鹿傳霖之後定下來的,你可能還不知道,鹿傳霖是張香濤的姐夫,正因爲張香濤被徐致祥彈劾,張香濤遂起了向太后求救的心思,拜託鹿傳霖帶話給太后,要不然這件事哪有這麼容易完結的?!估計是太后想起了什麼,才做這樣的安排,不過這樣安排下來可以預見李大這官就算是到了頂點了,以後可能會朝雲貴、陝甘這些地區調任,除非他家李合肥能夠搖身一變成爲第二個曾滌生,否則識相些就自己告老了事!”譚鍾麟冷冷的說道。

“這兩廣總督位子何等顯要,可以說和湖廣與兩江總督平起平坐了,恭喜父親高升!”譚延闓笑着說道。

“爲父都這麼一大把年紀了,有什麼高升不高升的!”老頭子笑着說道:“前幾年眼睛鬧病的時候,爲父就像退下來了,想想爲父已經七十了,總不能當官當到死,是時候回家養老了,不過太后眷顧、朝廷需要,我也就不得不勉爲其難來當這個總督了。”

譚鍾麟來當兩廣總督那對於譚延闓以後要開展的洋務實業好處是很多的,雖說上海是南方的經濟重心所在,但是廣東畢竟是最早面向西方國家的地方,鼎鼎大名的十三行就是在廣東,可惜譚延闓並不清楚十三行今天的命運如何,不過想來在廣東購買機械設備會容易許多,而且廣東這方面洋務人才也比較多,辦起事情來更加方便。

“那父親打算何時啓程去廣東就任?”

“現在臬司何兢已經被押解到京城去了,爲父還要在這裡和李翰章交接一下,然後才能夠南下去廣州,想來有一個月的時間也就足夠了。”

“父親不提起何兢,孩兒倒還真的把他給忘了,孩兒這裡還有幾封何兢與地方匪徒互通信息的信件,爭取把這個案子辦成鐵案,讓何兢永不翻身才好!”譚延闓說着從自己的懷中掏出幾封信件,這可是何兢違法的重要物證。

“方汝翼已經把那三個人證早就送到福州了,人證送到的那天我就把何兢押解送往京師,那些人證已經夠讓何兢坐實溝通匪類的罪名了,你這幾封書信送來也好,明天我就派人送往京師。這個案子不會有再翻案的可能了,何兢罪名翔實確鑿,誰也保不住他,他本是一個普通的士子出身,親族中也沒有顯赫之人,我已經知會過京師裡面的人了,把這件案子做成鐵案,就算能夠保住他的腦袋,也要把他發配到新疆去,這個禍根是不能留!”譚鍾麟冷冷的說道。

譚延闓知道何兢這輩子算是到不了新疆了,以老頭子的手段,估計就算砍不了何兢的腦袋,發配新疆的路上也會送給何兢一份大禮,不過對於何兢這種人,沒有什麼同情心可言,更何況對於官場上的對手,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對方徹底消失,何兢雖然沒有給那些土匪下令要殺自己,但是若是自己落到土匪手中,破財消災是跑不了的,缺胳膊少腿也很有可能。而這次雙方鬧到了對簿公堂的地步,這仇可以算是生死對頭了,除非有一方倒下,否則絕對不算完事。

“最好的敵人就是已經死掉的敵人!”譚延闓心中暗自想到。

譚鍾麟調任兩廣總督,這對於譚延闓來說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本來預計老頭子在閩浙總督的位子上至少也要坐上三四年,沒有想到這麼快就要移位兩廣,這實在是太過突然了些,譚延闓在這裡已經鋪下了不小的攤子——強學書社和戒毒丸生產作坊。

強學書社倒是好辦一些,翻譯科已經擴充到十一人,在優厚的待遇下這十一人都表示願意跟隨譚延闓前往廣州,而且廣州本身就是最早和西方有關係的地區——儘管和這個時代的其他中國重要城市一樣,這種開放的態度是在西方列強炮口下的無奈之舉,但是不可否認兩廣地區尤其是廣州,由於對外交流開展的最早,在那裡外語人才絕對要比其他地區要多得多,所以強血書社搬到廣州去也不會傷筋動骨,甚至可以說是獲得了一個加強實力的好機會。

最讓譚延闓頭痛的是戒毒丸生產作坊的搬家纔是最要命的,戒毒丸生產因爲市場的需要根本沒法停止,訂單多的可以排到明後年,擴大生產是勢在必行,要在這個時候搬家所面臨的損失未免太大了些。在這個時代還沒有後世的什麼“專利保護法”,譚延闓知道戒毒丸也就是在幾年之內可以爲他提供巨大的利潤支持,時間一長肯定就沒有用了。

原本以爲老爺子在閩浙總督的位子上還要待上幾年,在這種現實壓力下,藥廠也不敢有人向外透露戒毒丸的配方,但是這一走可就說不準了。配方泄露的可能性因爲譚鍾麟的調任而大大提前了,當然譚延闓依舊佔據着這官方市場的主流,而且因爲戒毒丸最重要的用途不是爲了撈錢,譚延闓也並不是很在乎,只是有些可惜罷了。

第42章 風起第216章 空頭支票第284章 炮兵師第69章 籌款第53章 權力第339章 棋子第92章 咽喉第2章 秀才第231章 玄機第110章 狀元第68章 造假第28章 趣事第274章 縱橫第256章 態度第62章 誘餌第302章 你死我活第143章 造艦第130章 火上澆油第109章 會元第181章 順風船第246章 弓弦第388章 真假難辨第239章 虎頭蛇尾第50章 苦戰第195章 策略第32章 調任第135章 心中的辮子第143章 造艦第148章 起義第400章 穩若磐石第36章 籌謀實業第212章 對峙第261章 說客第135章 心中的辮子第285章 劍拔弩張第323章 讓步第308章 必勝第285章 劍拔弩張第57章 入幕第368章 散財第344章 南洋第232章 力辭第336章 先發制人第120章 未來第334章 強權第252章 猙獰第393章 藍天第248章 繼續南下第192章 申訴第1章 少年第102章 重臨第176章 變法九要第248章 繼續南下第381章 磨刀第112章 重組第232章 力辭第10章 武力第4章 幕僚第207章 底線第227章 把戲第204章 起步第268章 更新換代第313章 擡槓第311章 兵敗如山倒第126章 金屋藏嬌第211章 逝去第204章 起步第106章 公車第257章 時代第255章 陰雲第95章 一致第189章 擊沉第10章 武力第356章 海軍政治第231章 玄機第218章 陰雲第113章 內外第66章 不易第253章 轉折第85章 出山第143章 造艦第213章 皇權第306章 誘敵第388章 真假難辨第10章 武力第74章 審問-第七十五章 恭王第392章 西湖第205章 挖角第244章 導火索第140章 陰影第371章 東雲第162章 政潮第255章 陰雲第330章 崩潰第14章 揚名第28章 趣事第149章 糖衣炮彈第39章 國貨第284章 炮兵師第322章 廢物利用
第42章 風起第216章 空頭支票第284章 炮兵師第69章 籌款第53章 權力第339章 棋子第92章 咽喉第2章 秀才第231章 玄機第110章 狀元第68章 造假第28章 趣事第274章 縱橫第256章 態度第62章 誘餌第302章 你死我活第143章 造艦第130章 火上澆油第109章 會元第181章 順風船第246章 弓弦第388章 真假難辨第239章 虎頭蛇尾第50章 苦戰第195章 策略第32章 調任第135章 心中的辮子第143章 造艦第148章 起義第400章 穩若磐石第36章 籌謀實業第212章 對峙第261章 說客第135章 心中的辮子第285章 劍拔弩張第323章 讓步第308章 必勝第285章 劍拔弩張第57章 入幕第368章 散財第344章 南洋第232章 力辭第336章 先發制人第120章 未來第334章 強權第252章 猙獰第393章 藍天第248章 繼續南下第192章 申訴第1章 少年第102章 重臨第176章 變法九要第248章 繼續南下第381章 磨刀第112章 重組第232章 力辭第10章 武力第4章 幕僚第207章 底線第227章 把戲第204章 起步第268章 更新換代第313章 擡槓第311章 兵敗如山倒第126章 金屋藏嬌第211章 逝去第204章 起步第106章 公車第257章 時代第255章 陰雲第95章 一致第189章 擊沉第10章 武力第356章 海軍政治第231章 玄機第218章 陰雲第113章 內外第66章 不易第253章 轉折第85章 出山第143章 造艦第213章 皇權第306章 誘敵第388章 真假難辨第10章 武力第74章 審問-第七十五章 恭王第392章 西湖第205章 挖角第244章 導火索第140章 陰影第371章 東雲第162章 政潮第255章 陰雲第330章 崩潰第14章 揚名第28章 趣事第149章 糖衣炮彈第39章 國貨第284章 炮兵師第322章 廢物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