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演習

這次由北洋海軍將官列席的“造艦會議”對於中國海軍有着深刻的影響,自從八年前平遠艦建造完畢之後,中國無論是南北洋都沒有再建造過這樣先進的現代化戰艦。八年之後以旅順基地爲核心,天津機器局、上海江南製造局、福建馬尾船政局和武漢鋼鐵廠,這些在目前中國來看都是最頂尖級的重工業中心部門將會聯手打造新一代的中國自造戰艦。

僅僅是將這些部門團結在一起,並且獲得朝廷的應允,譚延闓就忙活了很長時間,譚鍾麟、張之洞、劉坤一等數位中國最有權勢的地方總督,再加上恭王奕訢和榮祿在軍機處策應才達到這個目的——甲午戰爭給譚氏父子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但是同樣在繼承李鴻章所遺留下來的巨大的北洋遺產的同時,他們也不得不面對北洋萎縮的局面,他們沒有李鴻章這麼高的聲望和資歷,所以在甲午戰爭結束之後,北洋海軍的很大一部分權力都已經轉移到海軍衙門的手裡。

權力的轉移和日後所要面臨的海疆衝突是譚延闓遲遲不願意對北洋水師進行大規模投入的最直接原因,哪怕是重建北洋陸軍的“養狗”策略對譚延闓有一定的影響,但在譚延闓心中,這個時代一個國家的安危很大程度上是建立能不能有一支威懾力極強的海軍身上。

恭王奕訢出於爲滿清貴族的江山考慮,自然是力主重建北洋水師地;而榮祿也希望通過譚氏父子來掌握北洋的軍事力量。再加上譚延闓對榮祿的順從,這更加堅定了榮祿在軍費和政策上對北洋的傾斜。說實在的這全是靠榮祿的力量,才使得譚延闓重新從海軍衙門的手裡的將北洋水師和海軍基地地權力爭取回來,藉助朝廷即將要撥下地八百萬兩重建北洋水師撥款,先在面子工程上重建北洋水師再說。

“這旅順口是一個不錯地要塞,但是它的出口實在是太差了,很容易讓人堵在家門裡打。我認爲海軍就是在大洋中進行決戰,而不是被人擊沉在家門口裡。中堂大人有中堂大人的考慮。我也有我的想法。就是因爲我們一而再再而三的的對日本做出讓步,纔會釀出甲午慘事,當年若是能夠定下決心,趁着長崎之亂直接將日本海軍摧毀,強迫其簽訂條約,也就不會現在這檔子事了……”譚延闓的話也許周圍從福建船政局調來地技術專家們並沒有感到什麼,但是周圍列席會議的北洋海軍將領們卻深有體會。尤其是林泰曾,他就是當年的當事人之一。

“海軍是用來進攻的,而不是看家護院的,縱觀西洋列強各國之海軍莫不過如此,即便是咱們的近鄰日本,它的海軍也是用來開疆拓土的……我這裡有本書想要送給北洋海軍諸將,這是新翻譯列強海軍地一本重要著作,希望你們拿到手中之後。能夠研習一番……我想說地是。這本《海權論》同時和你們所使用的軍艦有着很深的聯繫,先前之戰法已經漸漸過時了……”譚延闓說完讓副官將早準備好地《海權論》分發給北洋海軍的衆多將領。

“據說這本書奠定了後世美國強大的海軍,取英國而待之。我的野心還沒有這麼大,只要能夠將那個野心勃勃的鄰居變成太監這就足夠了!”譚延闓看着所有人都好奇的翻看《海權論》,心中不由得想到。

“造艦會議”結束後,整個旅順海軍基地就變的更加繁忙起來,這裡將會進行數十年以來中國最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其中實彈演習佔了相當重的分量——自從譚延闓在閩浙總督府練兵開始,他就對實彈射擊尤爲重視,這種習慣最後被帶到直隸督標新軍的訓練中,隨後大沽炮臺兩次軍事演習中實彈射擊也是重中之重。

與已往不同的是,這一次的實彈演練中還加入了海軍艦炮的實彈射擊,按照北洋海陸兩軍所制訂的演習計劃,這一次演習中北洋海軍戰艦將會發射八十枚左右的各種大口徑炮彈。這麼多數量的大口徑炮彈用於演習,這在李鴻章時代的北洋是極爲罕見的,甚至是從來就未曾有過的——每一次海軍大閱,北洋海軍向靶船發射的艦炮炮彈都是填充沙子或是實心鐵彈,幾乎從來就沒有使用過真實的炮彈。過去這麼做一方面是因爲從上到下都認爲沒有這個必要,另外也是大口徑炮彈的費用高昂,北洋海軍軍費十分緊張,根本沒有辦法來進行這麼大規模的實彈射擊。

之所以選擇艦炮實彈射擊和要塞炮臺訓練彈射擊,北洋陸軍一分爲二其中一部配合旅順步軍守衛,另外一部模仿列強陸軍進攻,還是因爲譚延闓對這個有着遠東第一要塞之稱的旅順防衛體

心的緣故。德國人在膠州灣附近活動的身影已經讓高度緊張起來,他不認爲德國人會做無用功,甲午戰爭的結果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大清帝國的虛弱也顯露無遺,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一定還會重演,不過這一次譚延闓已經下定決心將第一個敢伸爪子的列強國家予以狠狠重擊,以此來震懾其他列強國家。

旅順有着不比福建馬尾船政局差的硬件設施,旅順船塢更是目前中國最大的船塢,這裡完全可以發展成一個造船基地,在目前北洋一方面要“裝窮”,另外一方面要發展的矛盾下,天津的船塢規模擴充可以慢慢進行,而自造戰艦已經刻不容緩,只有取旅順船塢之便利快速上馬。對於旅順有着很高幻想的俄國人自然是譚延闓的頭號大敵——旅順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軍港和要塞了,它也要成爲譚延闓地重工業藍圖中一個必不可少的一環。說什麼也不能讓俄國人攪了他的構想,那剩下來唯一能夠做的便是整頓軍務,準備應對俄國人的“光臨”。

近代戰爭中,隨着軍艦艦炮攻擊火力越來越猛烈,海岸防禦配置也引起了人們高度的重視,單看現在君權級戰列艦艦炮口徑都已經接近了三百五十毫米,這樣大口徑的炮彈一旦擊中目標,所引發的後果將會是災難性地。日本從英國定購地戰列艦還在船臺上建造。但遠東中日兩國在甲午戰爭之前都有超過三百毫米口徑地戰艦。以日本現在的海軍實力面對旅順這樣防衛嚴密的要塞。在將士拼死用命之下,譚延闓不認爲日本人有這個實力奪下旅順,但是日本人做不到並不意味着俄國人做不到。旅順要塞未來最主要的敵人恰恰就是俄國人,譚延闓也是希望能夠通過這次海陸聯合軍事演習來找出旅順要塞存在的問題,然後再進行進一步的補充建設。

旅順基地沿海一側依山形地勢共築有九座海岸炮臺,以旅順口口門爲界,口東有五座炮臺。口西有四座炮臺。旅順口海軍基地嚴格上講並非是一個優秀的地址,因爲旅順口位於遼東半島最南端,整個海軍基地可以說是孤懸在海中,後面沒有廣闊地腹地做爲支撐,很容易被人在後面登陸攔腰截斷與大陸的聯繫,所以爲了彌補這一缺憾,又在金州至旅順大道東側依次築起了五座炮臺,每座炮臺之間又築起了長牆。在大道西側也構築了同樣的炮臺羣和長牆。這兩個炮臺羣能夠形成交叉火力,有力的封鎖金州至旅順大道。

李鴻章和他的手下們極爲看重旅順海軍基地,做爲當時北洋海軍的第一個基地。爲了彌補旅順的先天不足,除了這些炮臺羣和岸炮羣之外,還在大連灣的老龍頭等地修建了六座炮臺,爲旅順海軍基地地後路又構建了一道防線。旅順海軍基地可以說是中國目前海軍基地中防衛體系最爲健全,火力最猛地海軍基地。僅僅是旅順口的九座炮臺,就配置了五十八門火炮,中間口徑超過兩百毫米的大口徑岸炮就有九門。這樣一個防禦體系對於進攻者而言,恐怕將會是一場噩夢。

“歷史上日本人十年間曾經兩次攻佔旅順口,第一次甲午戰爭沒聽說日本在這裡遭遇巨大傷亡,反倒是第二次日俄戰爭期間,日本就是在旅順和俄國人大打出手,‘肉彈’也是那個時候最先聽到地。俄國人是怎麼佈置的旅順口要塞防務的?!”譚延闓將手中的望遠鏡放下,看着硝煙瀰漫的黃金山炮臺漸漸散去的硝煙,心中暗自推想着。

在譚延闓前生的記憶中,他曾經來過旅順,還知道附近有座被日本軍國主義稱爲“聖山”的203高地,這個高地非常好認,譚延闓一到旅順口就看到這個高地了。而且他也知道歷史上的甲午戰爭期間,日本攻佔旅順口之後進行了大屠殺,這恐怕是日本人在大陸的第一次大屠殺,也爲後面出現的更多的大屠殺做了預示的註腳。

日本在這次甲午戰爭中並沒有獲得那麼誇張的兩億兩賠款,應該沒有這麼大的力氣去擴張海軍和國內的軍工工業。以原本獲得兩億兩白銀賠款後的日本,在經過近十年的發展之後,譚延闓可以相像日本的聯合艦隊將會擁有更多數量的戰列艦,而且這些戰列艦應該都是君權級的大傢伙。最讓譚延闓想不通的也就是這點——日本人在歷史上的日俄戰爭期間算是佔盡上風,但是俄國人是如何佈置的旅順口要塞防衛,能夠讓海陸借佔優勢的日本人連續攻打半年多死傷十幾萬人才拿下這座要塞?!

“如果現在的旅順口能夠讓不請自來的列強損失五六萬人的話,把旅順要塞送給他們我也認了!”譚延闓搖搖

些沮喪的想到。

“組安,這軍事演習弄得挺不錯的,怎麼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麼?!”看見譚鍾麟目視着黃金山炮臺不住的搖頭,旁邊的唐伯文出言問道。

“沒有什麼,只是覺得炮臺防禦似乎還有些不足而已,其實能夠做到這一步已經是非常不錯了,可能是我的期望太高吧?!”譚延闓心不在焉地回答。

“江南製造局的那四門三百零五毫米大口徑火炮已經運抵天津。在這次演習之後,將會有三門安裝在旅順口海軍基地,剩下的一門安裝在威海衛的劉公島……旅順海軍基地中爲了維修戰損的戰艦,也替換下來一些大口徑大炮,這些大炮雖然不是速射炮,但也是威力巨大,有了這些大炮可以有力的補充現有炮臺火力不足的問題……”唐伯文安慰的說道。

“紀孟兄,就算我們將這旅順口地每一座山上地每寸土地都佈滿大炮。若是沒有合格地士兵來防守的話。也是圖自枉然……當然提高武器先進程度也是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能夠盡一份心力就盡一份心力,該完善的只要我能夠看得到我就會全力去做……最近一年時間也是辛苦你了,一年到頭上海、威海衛、旅順、天津這麼四處跑,真是難爲你了……”譚延闓微微笑着說道。

唐伯文笑着搖搖頭說道:“能夠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這也算不得什麼了……江南製造局和天津機器局本身都有着非常嚴重的問題,忙活了一年算是解決了不少問題,也算是沒白乾……”

譚延闓聽後笑着拍拍唐伯文的肩膀說道:“紀孟兄就不必再謙虛了。你跑了一年地腿,就足夠跑出一個漢陽鋼鐵廠了,江南製造局和天津機器局什麼樣子,從張之洞辦漢陽鋼鐵廠上我就能夠想出來。漢陽鋼鐵廠好在還有個頗爲能幹的總辦蔡錫勇坐鎮,尚且還有如此虧空,承辦漢陽鋼鐵廠以來,查出來的大小貪官數十個,追回贓款一百多萬兩。而江南製造總局和天津機器局的規模和投產的時間都不是漢陽鋼鐵廠所能夠比得了的。僅在人事開支這一項上,經過你的改革之後,每年至少可以剩下七八十萬兩之數。幾年下來一個漢陽鋼鐵廠不就出來了麼?!”

唐伯文聽後微微一笑說道:“江南製造局和天津機器局裡面大多都是人浮於事,各路高官看重了兩個局每年走銀數量巨大,油水夠足所以拼命往裡面安插人選,這開辦費用是一年比一年高……其實只要不是眼瞎了,誰都能夠看出其中的弊病,不過能夠像你這樣大刀闊斧地說裁人就裁人,就是當年地中堂大人也不會去做的,能夠辦成事這還要多虧你說服譚督下這個決心……”

譚延闓低下頭踢踢腳下的一塊山石說道:“這都是洋務實業中經常出現地問題了,見怪不怪……不過這兩個局是北洋武備的重心,所提供的產品也關乎國家安危,所以斷不能有任何差錯。眼下你也看到了,我們馬上就要建造自己的戰艦,其中很多部分都是要由這兩個局來完成,這就更容不得差錯了……朝廷每年對這兩個局的撥款數額上是有一定限制的,我也可以盡力去多爭取一些進來,加上查處貪官所得,這兩個局最近兩年的經費應該還算是比較寬裕的,不過紀孟兄也要省着點用……”

“呵呵,這個伯文心中自然清楚,不過現在漢陽鋼鐵廠已經能夠煉出合格的鋼材,僅此一項每年兩個局所剩下來的鋼材和熟鐵進口費用就可以降低五六成,當然還有一些特殊鋼材,諸如造鐵甲艦所用到的鋼面鐵甲還需要進口之外,其餘的兩個局每年用鋼或是熟鐵儘可在漢陽鋼鐵廠採購,原材料上這一塊上又剩下來不少……”唐伯文頗爲樂觀的說道。

隨着譚延闓從張之洞手中收購漢陽鋼鐵廠之後,進行了大規模的改組,同時也更新了更好更合適的鍊鋼鍊鐵設備,又得到了萍鄉煤礦,這使得漢陽鋼鐵廠能夠提供大量的合格鋼材和熟鐵等金屬材料。不僅可以滿足盧漢鐵路的需要,同時也給中國的軍工企業提供了另外的選擇,別的軍工企業譚延闓管不着,但牢牢把握在手中的江南製造局和天津機器局這兩個大型軍工企業,它們所使用的鋼材都已經在漢陽鋼鐵廠改制生產出第一批合格鋼材之後,便立刻全部從漢陽鋼鐵廠訂貨了——經過重組、找到了優質的煤源和添購了恰當的設備之後,鋼鐵廠的每噸鋼價只有外國同類產品的二分之一甚至是更少,這自然會進一步降低兩個大局的生產成本。

第362章 矛盾第275章 借雞生蛋第357章 洋務干將第212章 對峙第291章 水落石出第9章 庶出第208章 遙遠第284章 炮兵師第199章 外交第371章 東雲第一百零三章第259章 寶庫第190章 投降第169章 風起第223章 鈍刀第202章 借貸第267章 不斷進步第126章 金屋藏嬌第172章 推銷第130章 火上澆油第180章 危險與機遇第359章 千鈞一髮第257章 時代第158章 人才第361章 轉折第284章 炮兵師第255章 陰雲第338章 矛盾第301章 圍堵第191章 綁架第222章 坐莊第162章 政潮第328章 施壓第69章 籌款第369章 分化第161章 連環第294章 東風第251章 意志第96章 剝皮第142章 演習會議第392章 西湖第355章 戰艦回購第74章 審問-第七十五章 恭王第322章 廢物利用第8章 賭徒第391章 釜底抽薪第237章 意外第252章 猙獰第100章 夥伴第167章 釜底抽薪第324章 猛藥第326章 資本第322章 廢物利用第93章 議和第128章 演習第107章 前途第121章 小站第296章 燈塔第82章 火中取栗第347章 軍備競賽第126章 金屋藏嬌第156章 留學生第95章 一致第94章 惡魔第398章 嘎然而止第299章 炮擊第379章 焦點第216章 空頭支票第235章 影子第119章 遊說第181章 順風船第397章 出手第6章 賭局第375章 爭奪第106章 公車第346章 離訊第297章 得手第132章 唱戲第390章 日蘭德第180章 危險與機遇第283章 契機第18章 靚影第159章 銀元第261章 說客第47章 孤獨第74章 審問-第七十五章 恭王第274章 縱橫第一百零三章第315章 推進第162章 政潮第207章 底線第326章 資本第45章 厚禮第63章 宣戰第331章 希望第84章 軍機第188章 開戰第190章 投降第302章 你死我活第310章 乾坤
第362章 矛盾第275章 借雞生蛋第357章 洋務干將第212章 對峙第291章 水落石出第9章 庶出第208章 遙遠第284章 炮兵師第199章 外交第371章 東雲第一百零三章第259章 寶庫第190章 投降第169章 風起第223章 鈍刀第202章 借貸第267章 不斷進步第126章 金屋藏嬌第172章 推銷第130章 火上澆油第180章 危險與機遇第359章 千鈞一髮第257章 時代第158章 人才第361章 轉折第284章 炮兵師第255章 陰雲第338章 矛盾第301章 圍堵第191章 綁架第222章 坐莊第162章 政潮第328章 施壓第69章 籌款第369章 分化第161章 連環第294章 東風第251章 意志第96章 剝皮第142章 演習會議第392章 西湖第355章 戰艦回購第74章 審問-第七十五章 恭王第322章 廢物利用第8章 賭徒第391章 釜底抽薪第237章 意外第252章 猙獰第100章 夥伴第167章 釜底抽薪第324章 猛藥第326章 資本第322章 廢物利用第93章 議和第128章 演習第107章 前途第121章 小站第296章 燈塔第82章 火中取栗第347章 軍備競賽第126章 金屋藏嬌第156章 留學生第95章 一致第94章 惡魔第398章 嘎然而止第299章 炮擊第379章 焦點第216章 空頭支票第235章 影子第119章 遊說第181章 順風船第397章 出手第6章 賭局第375章 爭奪第106章 公車第346章 離訊第297章 得手第132章 唱戲第390章 日蘭德第180章 危險與機遇第283章 契機第18章 靚影第159章 銀元第261章 說客第47章 孤獨第74章 審問-第七十五章 恭王第274章 縱橫第一百零三章第315章 推進第162章 政潮第207章 底線第326章 資本第45章 厚禮第63章 宣戰第331章 希望第84章 軍機第188章 開戰第190章 投降第302章 你死我活第310章 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