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演練

“偷襲海參崴的彈葯庫?!”楊超有些驚訝的說道。

現在東北的中國軍隊已經超過了十五萬,其中有十萬就集中在吉林,楊超自從成爲吉林巡撫直到立國後,他就一直沒有進關--他還是第一師師長兼任吉林省省長,不過因爲東北的特殊情況,實際上東北境內所有的權利都在他的手中。這一次對俄作戰的總司令員,譚延手裡面的兩個人選一個是劉禹,另外一個便是楊超。

劉禹在留德士官系中對譚延的忠誠度最高,而楊超的才能則是當仁不讓的第一--每一次演習,楊超帶出來的軍隊永遠是各項成績第一,在這點上沒有人不歎服他這份本事的。最令譚延欣賞的便是楊超是個本分的軍人,身處大時代當中,一個年輕人總是要對一些事情感到不滿甚至是憤慨,至少劉禹他們如此,但是楊超謹守自己軍人的本分,沒有濫用過他手中的權力,一門心思的投身在軍隊上面。

留德士官系的“六巨頭”除了蕭軒在廣東、李韜坐鎮北京總參謀部之外,其餘等人全部都到了東北,配給楊超做參謀長的便是潘敏。在京畿衛戍師成立之前,戰鬥力最強的部隊自然是第一師,不過因爲系統的原因,京畿衛戍師的參謀班子顯然比第一師要差得遠。現在劉禹任第一軍軍長,轄下兩個步兵師和一個炮兵師,楊超雖然沒有成爲軍長,但是譚延卻賦予了他可以調動整個東北三省軍隊的權力,地位比曹錕和劉禹還要高--譚延已經有意讓楊超來擔任對俄作戰的總司令,劉禹和曹錕固然能征善戰。但也只配做他的副手。

潘敏掂了掂手中的電報說道:“這是趙老頭髮來的電報,電報上說除了需要我們給予配合之外,還需要幾天地時間來摸清海參崴各個彈葯庫的位置,後者由海參崴的情報網來完成,至於我們則必須要提供一些手腳利索的士兵待命配合…”

“彈葯庫乃重地,平時都會有重兵把守,想要處理掉彈葯庫,可絕非易事…老趙頭他的本事我知道。如果不用槍的話,我在手裡面也撐不過三四招,但讓他端掉彈葯庫…”楊超搖搖頭。

潘敏笑着說道:“海參崴的彈葯庫我看未必會想你想象的那麼困難,俄軍軍紀渙散,各級主官貪婪地本事能夠和晚清的那些大小官僚有的一拼。根據情報他們不要說大型的演習了,就是平日出操訓練都很難保證,海陸聯合演習更是一次也沒有有過…最重要的是他們武器缺乏,海參崴情報網中關於俄軍步兵武器的相關內容你看過沒有?他們甚至連人手一杆槍都做不到,步槍還是式彈倉步槍。射程和殺傷力都不如我們現在手中的毛瑟型步槍,更不要說每名士兵還有毛瑟盒子槍和每個營都有一個排的霰彈槍衝鋒排…”

“俄軍軍紀渙散這對於行動是一個有利的因素,但我們地裝備優勢是另外一回事,你總不能將所有的軍隊成建制的混進海參崴吧?”楊超擺擺手說道,打斷了潘敏下面的話頭:“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看重了曹瘋子手下那批經過總統特訓的特務連,讓趙老頭憑藉一手暗殺的功夫直接帶着其中十來個直接挑了海參崴的彈葯庫…說實在的,你這個建議真的很有誘惑力,不過你也要看到其中三個問題!”

潘敏笑着說道:“既然你都想到了,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不了地事情。大不了我們多做些準備,反正看總統那個意思,怎麼也要一個月才成…總統和你吹過風了沒有?說實在的,李韜被那個弄得頭昏腦漲,我這裡也不好辦呀!”

楊超笑着說道:“總統心中最佳的進攻時間我多少也能夠猜出幾分。雖說西伯利亞大鐵路離修通還差了八條街,但是這鐵路已經修到了西伯利亞中部。俄國人雖然戒備鬆懈,但是要現在就開打那搞不好俄國人會從歐洲調兵--難度雖大,不過這個代價俄國未必不能承擔,尤其是事關一個老牌列強國家尊嚴的問題,但是若是放在快入冬的時候呢?西伯利亞地冬天可以有效的讓任何想要橫跨它的人心生畏懼,這個代價會變得十分高昂。仔細翻翻海參崴港口封凍和西伯利亞的有關資料吧,什麼時候開戰估計和這個有很大的關係…”

“說說問題,電報上不是說俄國人的地雷陣造成了自己士兵的傷亡,導致俄國對要塞地陸路防線並沒有佈設強大的雷區麼?地雷埋設簡易,但會給攻城一方造成很大的士兵傷亡減員,如果能夠有機會將其地雷儲備一鍋端,那不要說我們的士兵傷亡會降下來。就是火炮也可以減輕壓力。相應的後勤壓力也會大大降低…”

楊超搖搖頭說道:“你知道趙老頭和總統之間的關係麼?趙老頭需要的人手上哪裡去找?曹瘋子地那個特務連是非常適合,但你想過曹瘋子對這件事該有什麼看法?最後一個問題便是這兩方人手地安全…說白了這兩方人手除了總統有這個能力來做決策。我們是指揮不動人家的,除非人家是自願地,就是曹瘋子自己都不敢拿特務連去冒險,萬一陷在裡面,他這個京畿衛戍軍軍長的屁股還沒有坐熱就自己引咎辭職吧!”

潘敏聽後也愣住了,趙老頭曾經是他們的武術教官,但有一點他們這批最早的總督侍衛隊還是知道的--趙老頭在建國之前幾乎從來不離方榕卿一步,譚延的老丈人方汝翼現在一家就在北京,方汝翼雖然無心做官,只是掛着一個“總統顧問”的頭銜,但貴爲“皇親國戚”,趙老頭恐怕是和方家最爲親近的人。總統雖然將趙老頭派到東北來。不過其真實目的誰也不敢測度。至於曹瘋子手下那個特務連,潘敏想想也是這麼一回事,雖然執行任務的最佳人選肯定是特務連,不過曹瘋子肯定不會借兵…

“那這件事就這麼算了?!”

楊超用手指輕敲兩下桌面說道:“將趙老頭地電報直接轉發總參謀部,李韜接到電報後肯定會知道我們想幹什麼,讓他和總統交涉,成不了也是沒有辦法,如果能夠獲准。那對我們攻佔海參崴的好處是難以估量的…對了,還要附上我們的建議---希望能夠派出類似特務連那樣的精銳,攜帶輕武器潛伏在海參崴城內,在攻城戰打響之後作爲城中策應來加快攻城進度…”

“這個主意不錯,俄國遠東對我們的戒備還沒有上升到一個非常緊迫的水平,海參崴城內居民成分複雜,俄國人除了駐軍之外,真正的居民數量並不多,大多數還都是漢人和朝鮮人。體貌特徵上區別並無二致,多了不敢說,藏個百八十個是絕對沒有問題地…只是一旦總統批覆襲擊海參崴彈葯庫的計劃,或是戰爭爆發俄國人很可能會對城內的中國人進行清理,那可就大大不妙了…”潘敏說道。

“這不過是一個設想而已,總統愛惜軍隊士兵生命,不斷的給軍隊裝備最先進的武器,這本身就可以看得出來,只要能夠有利於降低戰爭傷亡損失的方法,總統都會有意去試上一試…”

楊超和潘敏等到的電報迴文是:“做好相應準備工作。視情況而定…繼電曹錕部,抽調特務連一部前往第四師李俊翰處,責成琿春黨部特派員用最短的時間爲特務連修建專門的訓練場地,進行短期針對性地集訓,特訓成績有意者將會成爲特別行動隊員…”

在楊超和潘敏得到北京準確的答覆之後。便立刻將電報轉發給李俊翰--臨時抱佛腳肯定是不行的,所謂特訓肯定是根據海參崴的某些特點來進行有針對性的模擬訓練,這種事情在海陸聯合演習中沒有少做,而對象則是比海參崴防衛更加嚴密十倍的旅順和威海衛要塞。在以前的演習中,還從來沒有人想過像偷襲對方彈葯庫這樣的方案,大多數都是圍繞海陸如何協同作戰,要麼便是陸軍單獨對要塞進行強攻。前者演習效果還好些。後者則是每戰下來都是以攻防慘敗或是慘勝爲--在沒有強力火炮支援下,像旅順和威海衛這樣經營數十年的要塞體系,無疑是任何一支想要攻克它的陸軍地噩夢。

海參崴的防禦體系基本上被中國軍方弄得差不多了--在修築海參崴要塞的工人中,主要都是中國和朝鮮的勞工,譚延出於遏制俄方工程進度對中國勞工進行了嚴格的控制,修建海參崴要塞和東段鐵路地勞工主要來自朝鮮,不過也有他安排進去專門繪製海參崴防禦工事的密探。根據反饋回來的情報。在吉林南部就按照情報修建了簡易的模擬工事羣。專門用於訓練士兵突擊海參崴--不斷的預演攻城演習,纔可以最大限度的控制攻城損失。

楊超等人的簡易在譚延看來無異於後世地特種兵作戰。而他親自訓練的特務連除了鼓舞士兵士氣,更加緊密的確立自己在軍方中的地位之外,這個特務連作爲頂級好鋼自然要用在刀刃上,楊超他們沒有想到譚延訓練這支特務連就是爲了進行這種非常規作戰的需要。

譚延僅對後世的特種作戰有一定的大致瞭解,影視劇中對特種部隊總是雲山霧繞地讓人浮想聯翩,他也只能根據自己有限地瞭解來訓練自己的特種部隊。好在這個時代根本還沒有特種作戰地概念,戰場就是雙方硬拼鋼鐵和血漿的磨盤,海參崴對中國的警惕性並不高,正適合特務連的滲透,譚延不能將所有人都送進海參崴,但是配合趙恆君派出三四十人的能力還是有的。

由於海參崴是中國的眼中釘肉中刺,由譚延親自領導的中國秘密情報機關“”機關和陸軍總參謀部的諜報機關對於海參崴地情報網絡建設非常重視---這個地方註定要成爲戰場,每一條情報都可能會降低中國的損失。在這兩套互不相關的情報網絡同時爲譚延提供情報,尤其是譚延的“”機關破譯了俄國遠東軍和俄國駐華公使所採用的電報密碼,更讓譚延打消了對海參崴戰役的最後顧慮--之前中國根據俄國加緊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和完善海參崴防禦體系判斷俄國也正在準備戰爭,不過俄國傳達給駐中國公使喀希尼和俄國遠東陸軍的電報暴露了尼古拉二世的真實想法。俄國增強遠東兵力並非爲了戰爭,而是爲了外交訛詐。

在洞悉俄國地真實意圖之後,譚延終於下定決心,排除了最後一絲疑慮,不顧沈靜爲首的國務院高層的“種田”理論,加快的戰爭準備的腳步。楊超等人送來的暗中破壞海參崴彈葯庫的方案則讓他看到了更多的希望--除了第十八師的列車炮部隊和“聞仲”重炮部隊之外,中國陸軍對付海參崴防禦體系缺乏足夠地重武器,數百門七十五毫米火炮只爲了掃雷場和鐵絲網。這實在是太浪費了,最爲致命的便是後勤炮彈的供應更是爲中國脆弱的交通體系雪上加霜。

不要說端掉俄國遠東軍彈葯庫對楊超他們有吸引力,對譚延而言更是一種難以抗拒的誘惑。針對海參崴武備力量不足的特點,如果得手將會爲降低中國軍隊進攻損失帶來莫大的好處,同時更會確立中國發展特種作戰的路線,而在此之前陸軍參謀部還是有不少反對的聲音---訓練特種部隊的代價實在是太大,每一名“合格”地特種部隊軍人的開銷是普通士兵的數十倍,即便如此每年還要面臨殘酷的淘汰機制。譚延是靠其在軍隊中的威望和地位來訓練特種兵地,即便如此實驗的對象還是京畿衛戍師這樣自己鐵桿嫡系中的嫡系。

譚延親自的關注的事情。曹錕就是再捨不得也必須服從命令,簡直如同割肉一般將特務連親自送到了琿春的臨時訓練營,在那裡從海參崴拿到必要情報的趙恆君將會親自訓練他們。此次行動地最高決策者便是趙恆君,爲了彌補他的不足,陸軍參謀部還專門抽調了一個經驗豐富同時也是受過趙恆君訓練的上校參謀從北京趕到琿春協助他。

趙恆君雖然和軍隊的交集並不多,但他所擁有的人脈卻令人乍舌,當年被他“練”過的兵伢子到現在至少都是校級軍官,而琿春李俊翰和宋兵策同樣都是出自他的門下。在譚延訓練特務連地時候,趙恆君雖然很少露面,但對於特務連士兵來說。對眼前這個精神矍鑠地老頭並不陌生,基本上每個人都吃過他的虧--趙恆君是關係到他們地格鬥術科目是否合格的關鍵,沒有他的點頭,這項科目肯定過不了,在競爭異常殘酷的特務連。這項科目如果過不了,基本上就是被淘汰會原部隊的命運,所以特務連的士兵對趙恆君比李俊翰他們更是畏懼。

趙恆君接手指揮這支特務連最爲順手不過,他對於其中一些身手好的士兵印象很深刻,畢竟他們都是從中國軍隊中層層選拔而來,譚延親自訓練之後才交給趙恆君對他們的格鬥術進行再進一步的訓練。這次行動主要是靠的冷兵器,一旦槍聲響起。那後果將會極爲嚴重。見識過譚延和這些特務連槍法後,趙恆君也意識到即便自己在暗中突襲一隊士兵,也有可能被槍彈所傷,甚至會掛掉,更何況這次行動只要對方槍一響,那周圍的俄軍就算再遲鈍也會蜂擁而來,這絕對不是一個人武藝高低所能夠抗衡的。

唯一值得趙恆君慶幸的是。海參崴的俄軍訓練遠沒有中國陸軍這麼嚴格。他們所配備的武器多是長槍,不像中國軍隊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手槍和長槍雙配置。中國軍隊中巡邏士兵必須是雙槍配置。以便利於受襲後鳴槍報警,而俄軍除了軍官之外,士兵是不會有手槍的--這就成了趙恆君他們完成任務的關鍵。在必要強攻的情況下,如果一隊巡邏俄軍面對數名由趙恆君帶隊的尖兵,在對方用長槍報警之前,有很大機會就已經完成了戰鬥。

最近戒念很不在狀態,從網上搜了海參崴周圍的照片和地形圖之後,戒唸的心都快涼了,以前設定的種種方案全部泡湯,自己最近的瑣事也比較多,更新放慢真是對不起大家。

第149章 糖衣炮彈第300章 外圍第36章 籌謀實業第65章 理財第334章 強權第359章 千鈞一髮第96章 剝皮第78章 燃燒第211章 逝去第70章 危機第340章 貪污第230章 麻煩第154章 奧運會第104章 明爭暗鬥第6章 賭局第353章 人間蒸發第383章 控制第298章 盛宴第124章 釜底抽薪第216章 空頭支票第220章 刺殺第204章 起步第79章 新居第123章 把柄第67章 詫異第120章 未來第144章 演習第226章 試探第360章 一邊倒第391章 釜底抽薪第10章 武力第193章 庭辯第345章 投子第259章 寶庫第23章 鄉試第16章 計較第88章 反算第215章 憲政第42章 風起第133章 起步第74章 審問-第七十五章 恭王第300章 外圍第241章 權力第346章 離訊第339章 棋子第351章 流動的資本第246章 弓弦第220章 刺殺第113章 內外第234章 留德士官系第202章 借貸第373章 新裝備第330章 崩潰第12章 勸學第352章 爆料第129章 矛盾第367章 敲打第204章 起步第253章 轉折第333章 施壓第237章 意外第120章 未來第90章 成交第166章 順勢而爲第375章 爭奪第38章 抵羊第235章 影子第123章 把柄第23章 鄉試第249章 遭遇第228章 醜聞第53章 權力第155章 苦澀的國歌第34章 會面第217章 從議第336章 先發制人第117章 約定第295章 國與家第308章 必勝第346章 離訊第396章 急轉直下第359章 千鈞一髮第236章 戶口第397章 出手第76章 心遠第28章 趣事第130章 火上澆油第154章 奧運會第302章 你死我活第92章 咽喉第107章 前途第60章 牌局第64章 重逢第54章 常熟第11章 訓練第371章 東雲第283章 契機第223章 鈍刀第294章 東風第253章 轉折
第149章 糖衣炮彈第300章 外圍第36章 籌謀實業第65章 理財第334章 強權第359章 千鈞一髮第96章 剝皮第78章 燃燒第211章 逝去第70章 危機第340章 貪污第230章 麻煩第154章 奧運會第104章 明爭暗鬥第6章 賭局第353章 人間蒸發第383章 控制第298章 盛宴第124章 釜底抽薪第216章 空頭支票第220章 刺殺第204章 起步第79章 新居第123章 把柄第67章 詫異第120章 未來第144章 演習第226章 試探第360章 一邊倒第391章 釜底抽薪第10章 武力第193章 庭辯第345章 投子第259章 寶庫第23章 鄉試第16章 計較第88章 反算第215章 憲政第42章 風起第133章 起步第74章 審問-第七十五章 恭王第300章 外圍第241章 權力第346章 離訊第339章 棋子第351章 流動的資本第246章 弓弦第220章 刺殺第113章 內外第234章 留德士官系第202章 借貸第373章 新裝備第330章 崩潰第12章 勸學第352章 爆料第129章 矛盾第367章 敲打第204章 起步第253章 轉折第333章 施壓第237章 意外第120章 未來第90章 成交第166章 順勢而爲第375章 爭奪第38章 抵羊第235章 影子第123章 把柄第23章 鄉試第249章 遭遇第228章 醜聞第53章 權力第155章 苦澀的國歌第34章 會面第217章 從議第336章 先發制人第117章 約定第295章 國與家第308章 必勝第346章 離訊第396章 急轉直下第359章 千鈞一髮第236章 戶口第397章 出手第76章 心遠第28章 趣事第130章 火上澆油第154章 奧運會第302章 你死我活第92章 咽喉第107章 前途第60章 牌局第64章 重逢第54章 常熟第11章 訓練第371章 東雲第283章 契機第223章 鈍刀第294章 東風第253章 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