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上)

林翎見父親驚訝,問道:“爹爹知道他?莫非這陳正匯是個大人物?”

林珩道:“他年紀輕,未曾有機會一展所學,還談不上有多大的成就。不過他的父親卻真是個了不得的大人物。”

林翎便問是誰,林珩道:“如果不是同名同姓之人,那這陳正匯的父親,便是我們福建的無雙高士,南劍州的陳了齋先生。”

林翎驚道:“了齋先生?”

林珩所說的這個陳了齋名瓘,在當世名聲極大。這幾十年裡蔡汴、蔡京陸續當權,二蔡均知陳瓘這個老鄉有大才,都想羅致結交,偏偏陳瓘不買帳。不但不買帳,更持天下公論,毫不客氣地站在二人對立面。尤其是蔡京,被陳瓘披擿其處心,發露其情慝,雖在京城專權,每次聽聞陳瓘的議論總是坐立不安,終於變拉攏爲迫害,對陳瓘誣陷彈劾,無所不用其極。但大宋雖然權臣當道,國家風尚畢竟還存着幾分正氣,陳瓘既爲士林所望,每到關鍵處往往有人代爲迴護,因此十幾年間蔡京竟不能致之死地,只是流放遠竄而已。

林翎又問道:“了齋先生的公子,怎麼會在海外?”

林珩嘆道:“他曾告發蔡京,鬧得天下轟動,結果沒把這奸相拉下來,反而被流放到沙門島——這是好幾年前的事情了,或許他到沙門島之後另所遇合,所以纔去了流求……翎兒,你不如到流求看看吧。如果這個陳正匯真是了齋先生的公子,那漢部可就要大變了!”

林翎奇道:“我看漢部內部的根基已經相當穩了,他一個人能有多大作爲?”

林珩嘆道:“他可不是一個人啊!他背後的師承和人脈幾乎可以牽連到半個大宋的士林!陳了翁交遊遍天下,門人滿東南,若他的公子入了漢部,則漢部風氣之變,就在數年之間!”頓了頓又道:“我看漢部來勢甚雄,如大江奔流,縱有高山阻路,難以遏斷。但他們不與我大宋接觸則罷,若與我大宋接觸,則如長江入海,衝力雖大,但江水終歸也會變成海水!”

林翎點頭道:“這個陳正匯如果真是陳了翁的公子,那他就是第一滴海水!”

林珩道:“不錯。”

林翎道:“要這麼說來,我可真得去看看這個人!”

林珩道:“正當如此!”

林翎第二日便以運送物資爲由跨過海峽,進入雞籠港。陳正匯迎接出來,由曹孝才引見。他是福建人,也聽過泉州林家的財勢,看了林翎一眼,心道:“泉州林家這麼大的基業,主持的人居然是這樣一個清雅雋秀的小夥子。”

兩人禮見後進村,曹孝才自回港口去。陳正匯把壺奉茶,說道:“這些是流求種的茶葉,林公子嚐嚐看如何。”

林翎知道他這不僅是待客,也有請他品鑑的意思,咀了一口,搖頭道:“不行,這樣的茶沒法賣,只能給當地的農人消渴用。”

陳正匯嘆道:“此島土地氣候甚宜種植占城稻,但現在我們開發的多是臨海平原,種植茶葉並不適宜。”跟着又向林翎出示了不少流求的土產,說了半日,林翎慢慢將話題引偏,閒聊起來,二人漸漸兄弟相稱,及問到對方的籍貫,陳正匯道是福建南劍州人,林翎又問他家人情況,陳正匯黯然道:“我父親如今不知在何處,母親、內子和小犬都在老家。只是這些年孤身在外,也不知家中如何了。內子雖然賢惠,但男丁遠出,只怕持家甚難。我那兒子,我離開時他還在襁褓之中……”說着深深一嘆,若不是有人在旁,幾乎就要垂淚了。

林翎心道:“他應該是陳了翁的公子沒錯了。”便道:“不如小弟設法接嫂子來流求如何?”

陳正匯沉吟道:“海路兇惡,不敢令老母涉險。”

林翎心中一凜:“莫非他沒有在此長居之心?”又道:“近來先生所寄信件,都是小弟設法轉交。怎麼其中沒有家書?”

陳正匯看了林翎兩眼,說道:“我用的是漢部公家途徑,所修書信,或是請友人代購書籍,或是邀他們來流求設教,都是爲漢部公幹,卻不好爲私己謀事。”

林翎讚道:“陳兄風節高亮,令人欽佩。但遊子在外,給父母問安也是人情之常。如果陳兄信得過,以後若有家書,便由小弟來轉交如何?”

陳正匯沉默半晌道:“我致書友人,其實信中已有提到請他們代報平安。只是沒有一封家書寄給父母,心中終究難安。賢弟好意,愚兄先謝過了。”這樣說,算是沒有拒絕。他頓了一下,再看了林翎一眼,問道:“賢弟也是宋人,怎麼會和遠在安東都護府的人做起生意來着?”

林翎怔了一下:“安東都護府?”

陳正匯取出一幅地圖來,指着遼東半島以至於長白山南北一帶道:“這裡就是安東都護府!此乃大唐舊地。”

林翎一震,心想陳正匯不說大金、漢部,卻用大唐時代的舊稱,知道他在暗示着一些什麼東西,便道:“商人逐利而行,天涯海角也去得,何況中華故地。”

陳正匯欲言又止,林翎知道兩人第一次見面,彼此的信任還未建立,有些話都不好說。果然陳正匯轉換了一個話題,問道:“賢弟曾去津門,可見過漢部七將軍?”

林翎點了點頭道:“見過。”

陳正匯問:“以賢弟的慧眼,覺得他是個何等樣人?”

林翎道:“他年紀好像比我還小一二歲,爲人處事卻大有學問,要不然怎麼開闢得出那麼大一片基業來?”

陳正匯又問:“聽說他也是宋人?”

“不錯。”林翎說道:“他本是江南人士,因受花石綱之禍,這才遠走海外。”

陳正匯道:“這我也聽說過,只是不知是真是假。”

林翎道:“我本來也懷疑過,不過見過他之後便相信了,他那麼細膩的臉孔,不是北國風雪之地能生出來的。”

陳正匯哦了一聲,道:“我看他魄力甚宏,卻不知是江南哪處名家出身。”

林翎又是一凜,心道:“莫非你還想摸清他的來歷?可惜這事我早調查過了,並無結果。”口稱不知。

兩人一陣寒暄,一陣試探,慢慢都摸到了對方的一些底子。只是初次交接,還不好就此向對方敞開胸懷。對陳正匯而言,林翎雖然是個商人,但畢竟是他的同鄉,而且林翎看來也讀過些書,算是個儒商,具備聯手的可能。而林翎也需要漢部體系內出現一個有政治能力且更加宋化的人物!幾次來往後彼此在爲對方謀事的時候便更加盡力。

在見過林翎之後,陳正匯心中開始規劃着一幅更爲大膽的謀劃。天下的局勢就在各個因子的碰撞中不斷地產生着新的變化。楊應麒不知道在他暫時缺席的這段時間裡,東海這個棋盤上又多了一個手執棋子的人。

這時候的他還在津門的孤山寺中,淪陷在和這個“現實”世界毫無關聯的冥想當中。

——————

問個小小的問題:春節期間大家看不看書的?初一到初三能不能暫停三天?

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344章 北遊(上)第212章 飼野狼(上)第154章 蒙古謠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下)第4章 過冬(上)第6章 邊關(上)第126章 童貫巡邊第171章 文詞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169章 飢亂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上)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174章 逆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140章 揚帆濟海第27章 得文吏(上)第157章 新城(下)第17章 建村落(上)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下)第176章 詔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231章 山東進退(下)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341章 聚首(上)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6章 邊關(上)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上)第190章 名妓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下)第203章 鉅變第127章 子夜問藥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337章 珍珠衫(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2章 部勒(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下)第323章 修羅之戰(下)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上)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上)第7章 去向(下)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195章 李綱第134章 特設新軍>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下)第116章 契丹有隙牆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下)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上)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上)第145章 新局哉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336章 醉獻妃(上)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上)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2章 部勒(下)第112章 十萬口頭糧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上)第15章 誓約(上)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下)第336章 醉獻妃(下)第263章 威脅利誘和解(下)第5章 出谷(上)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3章 論武(下)第342章 議戰(下)第332章 金蘭折(下)第161章 民議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下)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21章 配佳偶(上)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下)第128章 錦囊妙計第4章 過冬(上)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162章 講演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下)第189章 國債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下)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下)第44章 東京平定(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上)第164章 請辭第6章 邊關(上)
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344章 北遊(上)第212章 飼野狼(上)第154章 蒙古謠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下)第4章 過冬(上)第6章 邊關(上)第126章 童貫巡邊第171章 文詞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169章 飢亂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上)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174章 逆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140章 揚帆濟海第27章 得文吏(上)第157章 新城(下)第17章 建村落(上)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下)第176章 詔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231章 山東進退(下)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341章 聚首(上)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6章 邊關(上)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上)第190章 名妓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下)第203章 鉅變第127章 子夜問藥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337章 珍珠衫(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2章 部勒(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下)第323章 修羅之戰(下)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上)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上)第7章 去向(下)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195章 李綱第134章 特設新軍>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下)第116章 契丹有隙牆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下)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上)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上)第145章 新局哉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336章 醉獻妃(上)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上)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2章 部勒(下)第112章 十萬口頭糧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上)第15章 誓約(上)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下)第336章 醉獻妃(下)第263章 威脅利誘和解(下)第5章 出谷(上)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3章 論武(下)第342章 議戰(下)第332章 金蘭折(下)第161章 民議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下)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21章 配佳偶(上)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下)第128章 錦囊妙計第4章 過冬(上)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162章 講演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下)第189章 國債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下)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下)第44章 東京平定(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上)第164章 請辭第6章 邊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