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部勒(下)

楊應麒聽了歐陽適的話,說道:“這就要花點功夫了。無論如何,我們得和他們有溝通,那總好過悶在這裡瞎猜!這件事也急不來。最後一件事情也是最緊迫的一件事情,就是口糧的問題。到底該如何分配纔好。”

楊開遠道:“我剛纔計算了一下,若是平均分攤下來,這口糧只夠六分!”

楊應麒道:“那就這樣吧,優先照顧病弱的……”

折彥衝忽然擺手道:“不行!”

楊應麒一愣:“不行?”

折彥衝道:“口糧得這樣分配:看身材年齡來斷每個人的食量,強壯而無病者,七分飽;無病而力弱者,六分飽;病弱者,五分飽。”

楊應麒忍不住道:“生病的人身體本來就弱!若是這樣,分明是把他們往死路上推!”

折彥衝道:“你有仁慈之心,這很好,可是行不通!因爲我們能維持這個局面,靠地是那些強壯有力量的人默認了我們的領導!有這些人跟着,我們才能繼續走下去!所以我們必須對他們有所傾斜,此其一。這些人如果參與**裸的搶奪,他們就能吃到十分飽,而不是七分飽,如果我們讓病弱者優先,他們就會有意見,就會推翻我們!到時候又回到那個混亂的局面。此其二。一旦回到那個混亂的局面,那些病弱的人只怕想吃到三分飽也不行了,此其三!”

楊應麒道:“大哥!對那些有力量的人,我們可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我想,他們可能會……”

歐陽適一聲冷笑讓楊應麒說不下去,折彥衝道:“這些人是饑民,是難民,而不是義士!要感化他們,我們沒這個時間!”

楊開遠神色黯然,但仍點了點頭,狄喻道:“事急從權,也只有如此了。”

當下幾個人又商量了一些細節,狄喻身上有病,一直是提着精神說話,等討論完他竟然昏了過去。楊開遠忙把他抱進草棚。楊應麒看着折彥衝,說道:“大哥!你真的對‘過去’什麼都不記得了麼?”

折彥衝搖了搖頭,楊應麒嘆了一口氣,不再說話。幾個人分頭行事,楊應麒也沒時間去考慮自己是不是真的來自未來了。一切都得等解決了眼前事再說。

這天糧食發放進行得還算順利,就算有人覺得不滿,這一餐兩餐的也還不足以累積起讓他們爆發的火氣。

第二天狄喻醒來以後,就陪着折彥沖和楊應麒到各處去,挑出二十五個人來,其中有二十個人作爲首領,每人負責看管約四十個人。另外五個則作爲折彥衝等人機動的協助者。

這種層級制度一建立起來,整個山谷便顯得井井有條。楊應麒根據自己所知,仔細告訴那二十幾個首領該如何注意衛生,如何避免染上疫病,不要污染水源等等——由於他是一個小孩子,說起話來沒有說服力,因此這些話都得藉助折彥衝的權威,句句一開口就是“折大哥讓我告訴大家……”最後再讓這二十五人向八百人傳達。

楊開遠對楊應麒知道這麼多東西頗爲奇怪,然而也沒多問什麼。

這樣過了三天以後,由於處事相對公平而且有效,折彥衝這個領導團體的威信已經建立起來,糧食已經可以放入草棚之中而不必擔心雨露了。二十五個首領在更換了兩個之後,也成了第二層可信任的人。因此楊應麒便開始把人羣分成康健、輕症和重症三個部分分別居住。

病患人數統計出來之後楊應麒發現康健的人竟有一百多。這些人裡面有些是根本就沒患病卻因各種理由被牽扯進來的,像楊開遠就是爲了照顧楊應麒而捨身相陪的,阿魯蠻對狄喻也是如此;有些是生了其它的病卻被誤認爲疫病,像楊應麒和狄喻;還有些是患了疫病卻靠着身體底子好硬撐過來的,像二十五個首領中一個叫張老餘的鐵匠——這老傢伙五十來歲了,身子板卻硬朗得和二十歲的小夥子差不多。

組織人處理屍體的時候,張老餘不經意間道出了一個讓楊應麒大爲歡喜的信息:原來這座山谷張老餘來過,以前是一個鍛鐵場,附近不但有煤而且有鐵,廢棄的原因大概是由於周圍的鐵礦耗得差不多了,但仍有一些淺層的煤炭和殘餘的鐵料可供使用。

在張老餘的帶領下,衆人找到了那個被掩埋了的窯口。折彥沖和阿魯蠻等人用石頭砸倒了這山谷中最大的一棵樹,又擡這棵樹撞開了窯口。這個窯口不是很大,住不了那麼多人,但遺留下來的工具卻讓楊應麒大感興趣,他問張老餘這些工具能用不能,得到肯定的回答後又考較起張老餘的本領,張老餘哈哈笑道:“我張老餘可是南京道上一寶哩。雖然我是個頭下戶(身份類似於奴隸),可要不是染上了疫病,那些老爺們還不捨得把我趕到這裡來呢。大遼最強的弓、最鋒利的劍、最堅牢的甲冑我都造得出來。”

楊應麒看看他結滿老繭的手,心想他或許沒有吹牛。那一百多個康健的人裡面有十幾個原來是鐵匠,他便借折彥衝的名義把他們挑了出來歸張老餘統領。他不知道殘存的鐵料鐵礦能造出多少有用的東西,如果能造出武器的話,那也許能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改變他們的命運。

在這段時間裡,當初表示和契丹人交涉“不可能”的歐陽適,卻出乎意料地和守衛士兵建立了某種聯繫。契丹的士兵似乎也感應到了谷內的某些變化,願意通過歐陽適來傳達一些信息來讓這些奴隸們安心。

“他們說我們如果能夠熬過這個冬天,那麼沒病的人就可以出去。”

“這個冬天,那可還有四五個月啊……”楊應麒等人面面相覷起來,都在對方的眼裡看出擔憂。

狄喻嘆道:“無論如何,這總算是個盼頭。”

折彥衝卻道:“但我們卻不能太掉以輕心,一切都得作最壞的打算,如果有可能,我真希望能找到另一條出谷的道路。”

楊應麒道:“這急不來,不過契丹人既然說要我們熬過這個春天再說,那在此之前應該不會動什麼壞腦筋。至於取暖的問題我已經想好一些對策了。這四個月的時間裡我們可以做很多事情——除了糧食不得不依賴契丹人。”

歐陽適忽然道:“對了,萬一契丹人哪天不耐煩了斷我們的糧怎麼辦?”

楊應麒道:“暫時還不用擔心這個,如果真的這樣,那我們除了鋌而走險也沒別的選擇了。”

歐陽適笑嘻嘻道:“聽說那個窯子裡已經開始在打鐵了,是不是要造刀劍?”

和狄喻對望一眼,楊應麒說道:“命掌握在自己手裡,總好過掌握在別人手裡!”

歐陽適道:“有件事情我想提醒一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種人叫漢奸。”

楊應麒心中一動,道:“你是說……”

歐陽適道:“現在,由於我每天都和跟我的劉七輪流守住谷口,這段時間是誰也沒有出去過,所以一向輕視我們的契丹人對谷裡的一切應該還不清楚。不過我可不敢保證那八百頭病貓裡沒有一兩個吃裡扒外的傢伙——萬一有,在關鍵時候給我們來一下,就夠我們受的了。”

折彥衝低下頭想了一會道:“我知道了。這件事情我會留心。”

歐陽適點了點頭,又對摺彥衝道:“說句無關正事的話,你這人是不是有來歷?居然連我也覺得被你帶着走不丟臉。你的背景一定不簡單!”

楊應麒心道:“大哥和我一樣來自未來——一定是這樣的。真希望他有一天能記起來。”

折彥衝卻搖頭道:“我真的不記得什麼了——甚至連折彥衝這個名字,也是楊開遠告訴我的。”

歐陽適轉頭向楊開遠,楊開遠道:“我記得折彥衝跟我說過,他父親是大宋的一個將軍,被遼軍俘虜以後,和一個女奴生下他的。”他望了望折彥衝道:“還有一句話我不知道該不該說。”

折彥沖淡淡道:“這裡都是自己人,那話既然對你說得,讓歐陽知道也無妨。”

楊開遠這才道:“聽折兄說,他的母親已經去世了,而折兄的父親,好像並不怎麼把他放在心上——你當時的意思,大致如此。”

歐陽適哈哈一笑道:“有趣,有趣。”

折彥衝嘿了一聲,道:“是這樣麼?那更好,我不用對自己的過去有什麼牽掛了。”

楊應麒望着他,臉上卻是一副奇怪的神色。

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179章 亂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17章 建村落(上)第16章 入女真(下)第3章 論武(下)第324章 漠北金帳(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上)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下)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212章 飼野狼(下)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152章 舟中議第4章 過冬(下)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上)第228章 牙疼之惱(上)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下)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第23章 整軍備(上)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上)第134章 特設新軍>第15章 誓約(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319章 雲中黃河(下)第353章 屠營(上)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上)第165章 陰陽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233章 宗澤之逝(上)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3章 論武(下)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上)第七十二章 上第152章 舟中議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上)第130章 兵敗山倒>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下)第317章 小延福園(上)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355章 姻幻(上)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157章 新城(下)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上)第148章 地之失第339章 民之貴(下)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上)第351章 囚君(下)第127章 子夜問藥第343章 罷相(上)第49章 複雜的政治(上下)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下)第130章 兵敗山倒>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上)第161章 民議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上)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20章 下聘禮(上)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上)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上)第343章 罷相(上)第145章 新局哉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上)第17章 建村落(下)第26章 兵滿萬(下)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上)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343章 罷相(下)第152章 舟中議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下)第7章 去向(上)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136章 燕京變故>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上)第23章 整軍備(上)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下)第347章 嶽幕(下)第14章 烏古(上)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下)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上)
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179章 亂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17章 建村落(上)第16章 入女真(下)第3章 論武(下)第324章 漠北金帳(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上)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下)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212章 飼野狼(下)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152章 舟中議第4章 過冬(下)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上)第228章 牙疼之惱(上)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下)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第23章 整軍備(上)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上)第134章 特設新軍>第15章 誓約(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319章 雲中黃河(下)第353章 屠營(上)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上)第165章 陰陽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233章 宗澤之逝(上)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3章 論武(下)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上)第七十二章 上第152章 舟中議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上)第130章 兵敗山倒>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下)第317章 小延福園(上)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355章 姻幻(上)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157章 新城(下)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上)第148章 地之失第339章 民之貴(下)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上)第351章 囚君(下)第127章 子夜問藥第343章 罷相(上)第49章 複雜的政治(上下)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下)第130章 兵敗山倒>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上)第161章 民議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上)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20章 下聘禮(上)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上)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上)第343章 罷相(上)第145章 新局哉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上)第17章 建村落(下)第26章 兵滿萬(下)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上)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343章 罷相(下)第152章 舟中議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下)第7章 去向(上)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136章 燕京變故>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上)第23章 整軍備(上)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下)第347章 嶽幕(下)第14章 烏古(上)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下)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