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

一六八一年即將結束,建康又迎來了一個令人不安的年關。會寧焚燬、金主被殺的消息,這時候已經傳到了江南,南宋的士大夫對這個消息充滿了複雜情緒。畢竟,金人乃是宋人之仇寇,聽說金都覆滅金帝死,大部分士大夫的第一個反應便是彈冠相慶。但是上次趙構因漢軍大捷而從背後捅漢部刀子一事,又讓他們不敢輕易將這種歡喜表露出來——誰知道皇帝會怎麼處理這件事情啊!萬一將自己的態度表露得太過明顯,惹了趙構的忌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

“彬甫,你看趙官家這次會不會又喪心病狂向我們動手?”

此時建康城內的驛館中,兩個二十上下的年輕人正在圍爐坐談,聊的也正是這件事情。這兩個小夥子都不是趙氏僚屬,而是新漢之臣,一個叫李世輔,陝西人,其父李永奇在劉錡手下爲將,父子兩人都深得劉錡愛信,另一個叫虞允文,四川人,其父乃河東路文臣之首虞琪。可以說,這兩人都是新漢政權重要人物的後人,此刻出現在建康卻是各有緣故。虞允文是以曹廣弼使者的身份來到建康向趙構下交涉文書,李世輔則是一路護送林翼,到達徐州後又折回建康辦理一些手續。

虞允文加了一些爐炭,又探了探酒壺,見酒已溫得剛剛好,便提起壺來分別替李世輔和自己斟滿,這才道:“動手?他便是有這份心,怕也沒這份膽,便有這份膽,怕也沒這份力量!如今我們東、西兩路,都防的他甚緊,東海這邊自不必說,長江口依然是我們的天下,有四將軍在,隨時可以像上次一樣直搗他們的老巢!至於山東,趙立將軍守山東時連宗輔宗弼也進不去,還會怕宋軍?而秦川……嘿嘿,秦川那邊我可沒你熟了。”

李世輔哈哈一笑,說道:“這次我奉了劉將軍命到長安保護林翼大人,可是見過忠武軍軍容的,那等紀律,那等訓練,那等老辣,真真讓人佩服。當初幸好涇原兵沒動手打,要不然能否保住他們在西北的威名可就難說了!在漢中的宋軍不來便罷,若是敢來,忠武軍定叫他們有去無回!”

虞允文微笑道:“這就是了,趙官家怕死得很,沒把握的仗,他不會打的。如今我們分了力量注意南邊,雖然北邊因此而不夠凌厲,但南邊守住了,北邊纔好放心開打。反正東北已經大捷,只要大將軍率領漢軍主力入關,燕雲便大事定矣!”

李世輔聽到這裡,忍不住摩拳擦掌道:“從東北打回燕雲,想到這個我就拳頭癢癢!也不知我趕不趕得上這場大戰!哼!都怪這見鬼的南宋朝廷,辦事這麼慢!可別誤了我們的大事!”

虞允文微微一笑,說道:“其實我們便是到了中樞,怕也要在遼陽或者遼口、津門呆上一年半載的,如果大將軍以神速之兵進取燕雲,這場大戰,我們怕是趕不及了。我是個書生,便是北邊開打,那也沒我上戰場的份,最多在後面料理後勤,給你們吶喊助威。倒是世輔你沒能趕上這場大快人心的大戰事,頗爲可惜。”

李世輔也嘆道:“那也是。其實東海這邊精兵百萬、良將如雲,我便是能及時趕到,怕也輪不着我這無名小卒上戰場!”

按理,兩人都是來自西面,辦完事情後也當回秦晉去,不過曹廣弼和劉錡卻分別叮囑他們不用西還了,在江南辦完事情,便尋個理由直接往東海去到中樞聽命。

原來秦晉重臣宿將遣子侄前往東北中樞乃是這兩年來形成的慣例,這雖然稍有點“入質”的意思,但同時也有對這些重臣宿將的後人進行重點培養的意思,可以說是漢廷中樞和地方文臣武將互相爭取信任的措施之一。這個不成文的制度,有些像戰國、漢朝早期的郎官制度。前往中樞接受培養,不是要人之後那是求都求不到,有道是簡在帝心、前途無量,虞琪、李永奇等都已下決心效忠新漢政權,所以對此非但沒有異議,反而顯得非常主動,而虞允文、李世輔這些年輕人對於前往東北中樞也都十分積極,畢竟那裡如今已是華夏世界的經濟中心、文化淵藪和政治樞紐,虞允文固然嚮往遼南的文治,李世輔更是對摺、蕭等之武功傾心仰慕。不過,由於他們是公開前來江南,這時不西還而要前往東海,總得經過南宋朝廷的同意。

李世輔望着東北,嘆道:“此次便上不得戰場,至少也要想辦法見見三將軍、六將軍他們,咱們漢軍的名將裡,怕只有他們能和二將軍、六將軍齊名比肩!對了!大將軍當然也要見,不過他快登基了吧,見大將軍卻是面聖了。嗯,還有五將軍,還有趙將軍,還有王將軍……啊!都數不過來了!東海這邊,就是論將,也確實比秦晉那邊要強!”

“畢竟這邊纔是本部啊!”虞允文也跟着他一起遙望東北,說道:“其實我也想去見見一些人,不過和你略有不同。”

李世輔問:“誰?”

虞允文微笑道:“自然是總理大臣七將軍,還有名臣如二陳,大儒如胡老,管寧學舍、蓬萊學舍都是要去遊一遊的,那邊的青年雋秀定然極多。若是得幸,還希望能見見那位名滿天下的趙夫人——她雖然是女流之輩,但詞寫的是真的好!”

新漢政權民風開放,對婦女拘束較少,李清照因此得以講學於管寧、蓬萊,楊應麒對她甚是崇拜,私下場合中常吟詠她的詩詞,所以這位女學者、女詞人的聲名便傳播得更快更快更廣了。

李世輔笑道:“你說的這些人,我雖然也聽過,不過……嘿,還是六將軍他們那邊讓我更有盼頭些。”

虞允文笑道:“文武分途,本是如此。”又道:“這次東北大捷,本該浮一大白纔是。只是蕭帥焚滅會寧,聽說殺得極爲殘酷,頗傷天和。”

“傷天和?哼!那又如何!”李世輔道:“金人在河北、中原殺我同胞,辱我女子,那時他們可心軟過!”隨即恨恨地以拳擊掌道:“最恨的,是到現在竟然還有漢奸南下,幫金人攻略汴梁、陳蔡!哼!這些狗賊,全忘祖宗了!”

虞允文微微一笑,心道:“金人在這種情況南下,對我們漢軍來說,未必便是壞事!”正自思考這河南方面的局勢,忽然驛館的官員來報,卻是趙構頒賜新年禮物來了。

李世輔問:“這東西,收不收?”

虞允文道:“國家在出使章程上有規定的,在外從俗,既是趙官家送禮物來,我們卻之不恭,不過收下後卻不能據爲己有,等回去以後,盡數交納有司便是。”

李世輔道:“好,那就這麼辦。”

當下兩人收了禮物,不卑不亢地以客禮向趙構道了謝,虞允文又出去向有司打探消息,回來對李世輔道:“我們回中樞的事情,辦妥了!”

李世輔大喜,忙問端的,虞允文道:“我昨日已經拜託了小朝廷禮部一個官員,那官員正要巴結我,所以當場就應承會幫我們辦好這事,只是沒想到他手腳這麼利索!”趙構在盟誓中已向折彥衝稱臣,此事江南一帶雖然諱之極深,但漢軍上下卻無不知曉,所以對南宋政權常稱之爲小朝廷。

李世輔奇道:“小朝廷的禮部官員,爲什麼要巴結你?”

虞允文笑了笑道:“這事我原來也不明白,後來他露了口風,要我以後多多照拂,我一想才明白了!想必他們是打聽到我父親在河東身居高位,所以纔來巴結我。”

李世輔更奇怪了:“虞大人雖居高位,但畢竟是我大漢的官,關他們什麼事情?”忽然拍頭叫道:“我明白了!他們是擔心這小朝廷不長久了,所以要預先留下一個伏筆!”

虞允文點了點頭,微笑道:“不錯,應該是這樣。”

李世輔忽然嘆了一口氣,虞允文問他嘆什麼,李世輔道:“江南人心如此,若此時能有一支勁旅直奔建康城下,恐怕趙氏之滅,便在反手之間了。”

虞允文想了想道:“話是這麼說,不過打下建康或者可以,但打下整個江南就難說了,而且在現在這種情況下要在東北中樞撫治這麼大一塊地方也難。目前最重要的,還是先平定燕雲。燕雲一下,不但金人土崩瓦解,我們東西兩塊領土也能一統。只要北方一統,何愁吳蜀不平?”

第346章 南行(上)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上)第8章 伏擊(下)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上)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338章 洗衣槌(下)第158章 故國第178章 會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128章 錦囊妙計第10章 絕地(下)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307章 理想與現實(上)第214章 說親事(下)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上)第207章 蕭字旗(下)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下)第175章 間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上)第11章 夜遁(上)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下)第4章 過冬(下)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127章 子夜問藥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下)第135章 養軍之策>第190章 名妓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下)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下)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下)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上)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上)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194章 正名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上)第34章 海賊水兵(下)第324章 漠北金帳(下)第144章 兄弟間第206章 學生潮(下)第157章 新城(下)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177章 勢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上)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195章 李綱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下)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123章 王侯無家事第159章 針鋒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347章 嶽幕(下)第174章 逆第337章 珍珠衫(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下)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下)第22章 立法規(下)第28章 稱帝號(下)第114章 虎迫龍角疆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167章 裂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上)第339章 民之貴(上)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下)第316章 塘沽民心(上)第295章 晉北的財路(上)第233章 宗澤之逝(上)第185章 變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上)第114章 虎迫龍角疆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上)第9章 塞外(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336章 醉獻妃(上)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上)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上)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198章 五論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下)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上)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170章 安撫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上)
第346章 南行(上)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上)第8章 伏擊(下)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上)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338章 洗衣槌(下)第158章 故國第178章 會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128章 錦囊妙計第10章 絕地(下)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307章 理想與現實(上)第214章 說親事(下)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上)第207章 蕭字旗(下)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下)第175章 間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上)第11章 夜遁(上)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下)第4章 過冬(下)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127章 子夜問藥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下)第135章 養軍之策>第190章 名妓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下)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下)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下)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上)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上)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194章 正名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上)第34章 海賊水兵(下)第324章 漠北金帳(下)第144章 兄弟間第206章 學生潮(下)第157章 新城(下)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177章 勢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上)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195章 李綱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下)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123章 王侯無家事第159章 針鋒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347章 嶽幕(下)第174章 逆第337章 珍珠衫(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下)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下)第22章 立法規(下)第28章 稱帝號(下)第114章 虎迫龍角疆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167章 裂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上)第339章 民之貴(上)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下)第316章 塘沽民心(上)第295章 晉北的財路(上)第233章 宗澤之逝(上)第185章 變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上)第114章 虎迫龍角疆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上)第9章 塞外(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336章 醉獻妃(上)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上)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上)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198章 五論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下)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上)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170章 安撫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