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bookmark

法國航空公司飛往蘇黎世的班機是一架卡拉維爾型客機,經濟艙已經客滿。本來座位就夠狹小的了,偏偏又碰上氣流,機身劇烈地震動搖晃着,坐起來就更不舒服了。有個媽媽懷裡抱着一個嬰兒,嬰兒哭得聲嘶力竭。還有幾個小孩子害怕得一直啜泣,忍着不敢哭出聲來,爸媽自己也不安心,只能強作笑容安慰他們。其他的乘客多半都靜悄悄的,有人默默喝着手上的威士忌,喝得很快,顯然和平常不太一樣。另外還有少數幾個人裝模作樣地談笑風生,但他們那種乾笑,那種裝出來的英雄氣概,不但掩飾不了他們的緊張不安,反而更突顯出內心的恐懼。對大多數人在可怕的飛行經驗中,不同的人感受都不同,這其中都少不了恐懼。在海拔將近一萬米的高空,被封閉在一個金屬筒子裡,連他也是脆弱無助的。只要飛機往下一墜,他就會跟着飛機一起砸下地面。伴隨着無可避免的恐懼,他的腦海中浮現出許多問題。在這樣的時刻,人會有什麼樣的思緒?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他想要把這些問題弄清楚。這對他來說很重要。他坐在靠窗的位子,眼睛盯着窗外的機翼,看着那片寬闊的金屬板在狂風的吹襲下彎曲顫動。四面八方的氣流互相沖撞匯聚,呼嘯翻騰,猛烈吹襲着金屬筒般的機身,彷彿在逼迫飛機向大自然屈服,彷彿在警告這個微不足道、野心勃勃的人造飛行器,不要妄想與浩瀚遼闊的大自然抗衡了。只要再多一絲絲的壓力,超過它的彈性的極限,機翼就會斷裂,脫離筒狀的機身,被捲進狂風中,絞成碎片。當支撐整架飛機重量的機翼斷裂之後,脫落的鉚釘萬一擦出火花,整架飛機就會爆炸起火,像團火球般直直墜向地面。

他會做什麼?他在想什麼?除了那剋制不了的死亡恐懼、除了腦海中的一片空白,此刻,他還感覺到什麼?他必須全神貫注,讓自己徹底融入眼前的情境。當初還在黑港島上時,華斯本醫生就一再強調,全神貫注、融入情境的想像很重要。這時候,他腦海中又回想起醫生當時的話。

每當你面對那種充滿壓力的處境時,如果時間允許,你必須集中精神,讓自己徹底融入那種情境裡,然後放開想像,讓自己天馬行空地聯想,捕捉腦海中浮現出來的任何言語、任何影像。透過那些言語和影像,也許你就能找到線索。

他不斷地盯着機窗外面,刻意去探索自己的潛意識,眼睛隔着玻璃,死盯着外面大自然的狂暴景觀,想從那種猛烈的氣流振盪中尋找啓示。他靜靜地沉思冥想,竭盡全力地把自己的本能反應逼出來,看看那些反應會讓自己聯想到哪些話、哪些影像。

沒多久,那些言語和影像慢慢浮現了。他腦海中再度浮現出一片無邊的黑暗,他聽到狂風怒吼,持續不斷的呼嘯聲越來越驚人,彷彿要刺穿耳膜,彷彿腦袋快要爆裂了。他的頭……狂暴的風猛烈吹襲着他左半邊的頭和臉,刺痛了他的皮膚,逼得他不得不聳起左邊的肩膀,護住自己的臉……左邊的肩膀,左手臂。他彷彿看到自己舉着左手,手指緊緊抓住一片金屬板平整的邊緣,右手抓着……一條皮帶。他右手緊緊抓住一條皮帶,好像在等待什麼。信號……他好像是在等待閃光燈的信號,或是等人拍拍他的肩膀,或者兩樣都有。突然,他看到燈號了。他看到了。接着,他奮力往前一撲,撲向那片空洞的黑暗,身體在高空翻滾,被狂風捲進那片黑漆漆的夜空中。他在……他在跳傘!

“你不舒服嗎?”

這時候,他瘋狂的白日夢突然驚醒了。鄰座的乘客有點緊張,伸出手碰碰他的左手臂——原來,他的左手臂不知不覺舉得高高的,一動也不動,手指張得很開,也繃得很緊,彷彿在抵抗什麼。他右手橫在胸前,壓在西裝外套上,手指緊緊掐住衣領,衣領被他抓得皺成了一團。他額頭上全是汗水。剛纔看到的影像都是真的。剛纔那短暫的一剎那,除了恐懼,他感覺到某些別的東西——某種瘋狂的東西。

“不好意思,”說着,他把手臂放下來,然後又隨口補了一句,“剛纔在做噩夢。”

這時候,外面的氣流忽然消失了,這架卡拉維爾型飛機終於恢復了平穩。剛纔忙於應付乘客的空中小姐,她們臉上僵硬做作的笑容又恢復了自然。各項服務全面展開。乘客都顯得有點不好意思,你看我我看你的。

那個人打量了一下四周,並沒有什麼不尋常的。所以,剛纔那些栩栩如生的影像,如臨現場的聲音,顯然只是他腦海中的想像。剛纔,他看到自己縱身一躍,跳出飛機……在黑漆漆的夜裡……跳下去的動作,伴隨着燈號、金屬的碰撞、還有皮帶拉環。他剛纔在跳傘。在哪裡跳傘?爲什麼要跳傘?

別再想了!別再折磨自己了!

他把手伸進胸前的口袋,掏出那本改造的護照,然後把它翻開。這個動作,彷彿就是爲了要把自己的思緒從瘋狂的想像中拉出來。不出他所料,護照上面,華斯本這個姓還保留着,這姓很稀鬆平常。華斯本醫生說過,他的姓不會引人側目。然而,他的名字喬福瑞卻已經被改成喬治原文是由GeoffreyR.改成了GeorgeP。,塗改的部分完全看不到痕跡,字和字中間的間隔也處理得乾淨利落,非常專業。照片的轉印也做得很漂亮,頂級水準,已經完全不像那種廉價的大頭照了。當初,那張照片是他用電動遊樂場裡的自助快照機拍的。

當然,護照號碼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新號碼在海關的電腦系統中是查不出異樣的——至少可以保證到移民官首次檢查護照之前,在此之後,就是買家的責任了原文有諷刺的意味,保證到移民官首次檢查護照之前,就等於沒有保證……如果他要買保險,還得再多付一倍的價錢,因爲這得和官方機構的電腦系統連線,包括國際刑警組織的系統,移民局的移民人數結算系統。爲了獲取這些關鍵資料,他們必須定期打點相關人員,包括海關關員、電腦專家,還有整個歐洲國家邊境體系的工作人員。像這樣整套的系統操作,不太可能出什麼問題的。不過,萬一真出了什麼事,收紅包的人免不了就要缺鼻子少眼睛、斷手斷腳了。因爲買賣證件就是這麼一回事。

喬治·華斯本。這個姓名讓他有點不自在。因爲醫生嚴格訓練過他,教他怎麼融入情境,發揮聯想。喬治和喬福瑞只差一點點,少掉的那個字,讓他聯想到那個人有一部分被吞噬了,被一種逃避的強迫衝動吞噬了——對身份的逃避。然而,逃避正是他最不想要的。他寧可不要自己的性命,也要弄清楚自己究竟是誰。

真的是這樣嗎?

沒關係。答案就在蘇黎世市。蘇黎世有……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我們即將降落在蘇黎世機場。”

他居然知道那家飯店的名字。鐘樓大飯店。他告訴出租車司機的時候,連想都沒想,飯店的名字就脫口而出。他在哪裡見過這個名字嗎?剛纔飛機上前座椅背的置物袋裡塞着一本蘇黎世的觀光宣傳夾頁,上面列了一大串飯店的名字。他是在那看到的嗎?

不對。他還記得飯店的大廳是什麼樣子,沉甸甸的深色木頭油光發亮,看起來很眼熟……不知道爲什麼。大廳裡有好幾扇巨大無比的窗戶,隔着厚厚的玻璃,放眼望去,外面就是碧波盪漾的蘇黎世湖。他從前一定來過這家飯店,而且,很久以前,他就曾經站在此刻的位置——大理石桌面的櫃檯前。

櫃檯後那個接待人員的話可以證明這點。他的話聽在耳裡,那種震撼有如驚天動地的爆炸。

“先生,真高興又見到您了。您已經很久不曾再度光臨了。”

很久了嗎?多久了?真要命,你爲什麼不稱呼我的姓,叫我某某先生呢?我不認識你!我連自己都不認識!幫幫我!拜託你幫幫我!

“大概真的很久了吧,”他說,“你能幫我一個忙嗎?我不小心扭到手,寫字很吃力,你能不能先幫我把登記表填好,然後我再想辦法簽名?”說着,他緊張地屏住氣。萬一櫃檯後那個彬彬有禮的接待員問他叫什麼名字,或者他名字的字母要怎麼拼的話,該怎麼辦?

“當然沒問題,”接待員把那張卡片倒轉了一百八十度,開始寫起來,“你想去看看我們飯店的醫生嗎?”

“也許吧,等一下再說,現在沒空。”接待員還是埋頭繼續寫,之後把卡片拿起來,翻轉了一百八十度,等他簽名。

J伯恩。紐約市,紐約州,美國。

他仔細盯着那張卡片,一動也不動,彷彿被那幾個字催眠了。他終於知道自己的名字了——雖然只知道一半。而且,他也知道自己是哪國人,住在哪個城市了。

J伯恩。J這個字母究竟代表什麼呢?約翰?詹姆斯?約瑟夫?

“怎麼了,伯恩先生?哪裡不對勁嗎?”接待員緊張地問。

“不對勁?沒有沒有,完全沒有。”他拿筆的時候,沒有忘記要裝出手痛的樣子。接待員會要他寫出完整的名字嗎?不,他決定按照接待員寫出來的名字簽名。

J伯恩。

他儘可能無誤自然地簽下這個名字,敞開自己的內心,讓任何可能的思緒和影像從腦海中自然浮現。然而,什麼都沒有。他就只是簽了一個陌生的名字而已,感受不到任何東西。

“親愛的先生,您嚇了我一跳,”接待員說,“我還以爲是不是我寫錯了什麼。這個星期實在太忙了,今天更忙。不過,我有把握應該不會寫錯的。”

萬一他真的錯了呢?真的寫錯了呢?就算錯了,這位美國紐約市來的J伯恩先生也懶得去操那個心了,“我從來沒有懷疑過你的記性……施託塞爾先生。”

他一邊回答,一邊看着櫃檯左後方牆壁上值班人員的名牌,眼前這位就是鐘樓大飯店的襄理。

“謝謝您的好意,”這位襄理身體湊向前說,“我猜,您要交代的特別服務應該還都照舊吧?”

“這次可能會有點變動,”J伯恩說,“你還記得我的習慣是什麼嗎?”

“如果有人打電話或是到櫃檯來打聽您,我們都答覆您不在飯店,並且立刻通知您。不過,只要是紐約公司打來的電話,我們就會立刻爲您轉接。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您的公司叫‘踏腳石七一公司’。”

又知道一個名字了!有了這個名字,他就能夠追蹤到海外的電話號碼。現在,散落的碎片已經一塊一塊拼湊起來了。心情也開始愉快了。

“就照這樣。你的效率實在令人印象深刻。”

“這是應該的,畢竟這裡是蘇黎世,”那個彬彬有禮的人聳聳肩說,“伯恩先生,您一直都這麼客氣。”接着,他朝着提行李的小弟大喊:“過來!快點!”

他跟在小弟後面,走進電梯。現在,他又知道了更多的事情。他知道自己的名字了,而且知道爲什麼鐘樓大飯店的襄理這麼快就會想起他的名字。此外,他也知道自己是哪一國的人,住在哪個城市,在哪家公司上班——或者,曾經在哪家公司上班了。管他的,這不重要。還有,每次他到蘇黎世來,一定會交代飯店的人,如果有任何人要找他,只要不是事先約好、或是他不想見的,一概都說他不在。然而,這就是他弄不懂的地方。如果你想保護自己,就要保護得徹底一點,否則還不如干脆不要算了。這種過濾訪客的方式實在太鬆散、太脆弱、太容易被突破了,真的會有什麼效果嗎?感覺上這只是二流手法,毫無意義,彷彿小孩子玩捉迷藏。知道我躲在哪裡嗎?想辦法來找我呀。仔細聽哦,我會大聲一點,給你一點暗示的。

這不是行家的做法。在過去的四十八小時裡,如果說他對自己有什麼瞭解的話,那就是,他是個真正的行家。不過,是哪一行的行家呢?他沒有半點頭緒,不過,他可以百分之百確定,自己絕對是個行家。

他打電話到紐約,線路里,接線生的聲音斷斷續續。但她的結論卻很明確,雖然令人心煩,卻是斬釘截鐵的結論。

“先生,系統的資料裡查不到這家公司。我已經查過最最新的電話列表,也查了私人住宅號碼,都沒有‘踏腳石公司’——而且,列表裡甚至沒有和‘腳踏石’相近的單詞。”

“也許那個公司名是簡稱……”

“這位先生,沒有任何一家公司用那個名字。我再說一次,如果你知道公司負責人的姓或名,或是知道那家公司屬於哪一個行業,也許我還可以查到。”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們公司的名字,踏腳石七一,地點在紐約市。”

“先生,這個名字很特殊,如果系統資料庫裡有的話,一定很容易就能查到。很抱歉。”

“不管怎麼樣,很感謝你,真是太麻煩你了。”J伯恩說完,就掛了電話。再問下去也問不出個所以然。這個名稱可能是密碼之類的。他住在飯店裡,請櫃檯幫忙過濾電話,想找到他並不容易。如果有人打電話進來找他,說得出那個公司名稱,櫃檯的人才會立刻幫他轉接。而且,電話不見得是從紐約打來的。不管在哪裡打電話,只要說得出那個密碼,就找得到他。所以,紐約這個地點也只是個空殼子,這一點,剛纔那個八千公里外的紐約接線生已經證明了。

他走到梳妝檯前面,LV皮夾和精工電子錶就擺在臺上。他把皮夾塞進口袋,戴上手錶,然後看着鏡子,悄悄地自言自語。

“你叫J伯恩,美國人,住在紐約市。07—1712—014—260,這串號碼很可能就是你這輩子最重要的東西了。”

這一天,風和日麗,陽光普照,班霍夫大道寧靜幽雅,兩旁綠樹成蔭,陽光穿透扶疏的枝葉,映照在路邊商店的櫥窗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沿着大道,兩旁有好幾棟宏偉的銀行建築,巍然矗立,陽光照在高聳的建築上,在地上拉出長長的陰影。這裡是全球金融財富的象徵,它擁有堅若磐石的信譽,安全可靠,高不可攀,煥發出一種穩重堅定的氣度,卻又帶着一絲輕佻浮浪的氣息。繁複多樣的特點混雜交織,匯聚在這條大道上。他隱隱約約感覺到,自己曾經走過這條大道。

他慢慢逛到比爾克利廣場。站在這裡,一望無際的蘇黎世湖盡收眼底。無數的小碼頭遍佈湖岸,碼頭與碼頭之間隔着許多花園,在夏日的豔陽下,盛開的花朵環繞成無數的圓圈,萬紫千紅。他腦海中隱約浮現出一幕幕的畫面,彷彿他曾見過眼前的景象。然而,這些景象卻並沒有勾起任何思緒,也沒有喚醒任何記憶。

接着,他又循着原來的路線,折回了班霍夫大道。憑着直覺,他立刻就知道,附近那棟灰白色的石頭建築就是共同社區銀行。銀行的位置就在馬路對面,他剛纔才從前面路過。他感覺自己是有意的。此刻,他走向那扇沉甸甸的玻璃大門,伸手去推門中央的板式門把。右邊的門板輕而易舉地被他推開了,裡頭的地面是棕色的大理石。他隱隱約約有點印象,自己曾經站在這個地方,但印象並不像別的事情那麼深刻。他心中浮出一絲不祥,彷彿自己不應該到共同社區銀行來。

不過,此刻他非來不可。

“先生,有什麼我能爲您效勞的嗎?”一個穿着長禮服的男人用法語問他。他衣服上的紅鈕釦顯示出他的職務級別。那人之所以用法語招呼他,是因爲他的穿着打扮品味不凡。在蘇黎世,就算是初級的銀行人員也懂得察言觀色。

“我有一件很機密的個人案子要跟你們談一談。”J伯恩用英語對他說。他有點驚訝,這些話怎麼講得這麼順口。他爲什麼刻意要說英語呢?有兩個理由。第一,他想看看那個銀行職員發現自己犯了錯之後,臉上有什麼表情反應;第二,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裡,他不希望有任何語言理解上的失誤。

“先生,真是不好意思,”職員打量着他身上那件名貴的大衣,略微揚起眉毛,似乎有點驚訝,“麻煩您搭乘左邊那座電梯,在二樓。會有接待人員爲您服務。”

他所說的接待人員是個中年男子,頭髮剪得短短的,戴着一副黃褐色的邊框眼鏡。他面無表情,嚴厲的眼神中閃着一絲狐疑。“這位先生,聽我的同事說,您有很機密的個人案子要跟我們談,是嗎?”他詢問伯恩,一字不漏地引述伯恩剛纔說的話。

“是的。”

“麻煩您籤一下名。”那個職員一邊說,一邊給伯恩拿了一張共同社區銀行的信箋。信箋正中央有兩條欄線。

伯恩明白他要做什麼。根本用不着填寫姓名。他腦海裡忽然浮現出華斯本醫生的話:那個空格本來應該是要簽名的,上面卻只有幾個手寫的數字。不過,既然是手寫的,它也就具備了賬戶持有人簽名的功能。這是銀行標準的操作程序。

伯恩在欄線上填下那一串數字。他儘量放鬆自己的手,讓自己寫得順手。填好之後,他把信箋還給那位職員。職員打量了一下信箋,站起來,比了個手勢,指指那排窄窄的霧面玻璃門。“先生,麻煩您到那邊第四個房間稍候一下,很快就會有人來爲您服務了。”

“第四個房間嗎?”

“左邊過去第四扇門。你進去之後,門會自動上鎖。”

“有必要嗎?”

那個職員瞥了他一眼,似乎有點意外。“先生,這正是您親自提出的要求,”那個職員客氣地回答,口氣很禮貌,但隱約聽得出有點意外,“這是三個零的賬號,本行通常都會請賬戶持有人事先打電話來預約,以便我們特別安排客戶從私人入口進來。”

“這個我知道,”伯恩撒謊的時候,那種從容不迫連他自己都沒有察覺到,“只不過我時間太趕了。”

“好的,先生,這個我會轉告驗證部門。”

“驗證什麼?”聽到這句話,伯恩不自覺地緊張起來。

“先生,我們必須驗證您的簽名,”那個人推了推眼鏡,藉由這個動作,讓人並沒有察覺出他悄悄往書桌挪近了一步,伸手摸向桌面操控板上的按鍵,“先生,麻煩您到房間裡稍候一下好嗎?”他露出銳利的眼神,口氣不像在徵求伯恩的同意,而是命令。

“當然好。不過,麻煩你請他們快一點,好嗎?”說着,伯恩朝第四個房間走過去,打開門,然後走進去。門在他背後自動關上了,他聽見門喀嚓一聲自動上了鎖。J伯恩打量着門上的霧面玻璃,那不是普通的玻璃。玻璃內層植入了細細的電線,形成一片線路網。可想而知,要是把玻璃打破,整間銀行一定警鈴大作。此刻,他彷彿被關進了一間牢房裡,等候傳喚。

那個房間很小,四面牆壁都裝着鑲板,裝潢也挺有格調,有張小沙發,兩邊各擺了一張古董茶几,沙發對面並排着兩張扶手皮椅。正門對面的牆壁有另外一扇門,造型和正門截然不同,看了令人驚心。那是一扇灰撲撲的鐵門。茶几上擺着當天的報紙和當期的雜誌,有三種語言版本。伯恩坐下來,拿起一份巴黎版的《國際先驅論壇報》,漫不經心地看着,心不在焉。隨時都會有人進來找他,他滿腦子都在盤算待會兒要怎麼應付。他已經完全不記得從前是怎麼做的,只能靠直覺反應了。

後來,那扇鐵門終於打開了,一個高高瘦瘦的人走了進來。那個人長得很像只老鷹,一頭鐵灰色的頭髮梳理得一絲不苟。他的神情看起來很像古羅馬時代的行政長官,當同階級的貴族需要動用他的權力時,他就迫不及待地任憑差遣。他攤開手,他的英語字正腔圓,優雅悅耳,雖然還是有點瑞士腔。

“很榮幸見到您,不好意思耽誤了您的時間。其實,說起來有點可笑。”

“哪裡可笑?”

“我們那位柯尼希先生好像被您嚇到了。三個零的賬號客戶光臨本行時,絕大多數都會預先通知。您應該不難想像,他那個人就是這樣一板一眼的,要是有什麼突**況,他那一整天就會很沮喪。反過來說,我這個人就很喜歡意外驚喜,突**況反而會讓我心情愉快。我叫瓦爾特·阿普費爾,麻煩請跟我進來。”

這位銀行主管和伯恩握過手後,朝那扇鐵門做了個手勢。鐵門裡是一個V字形的房間,裝飾的鑲板顏色更深些,擺設也看起來很穩重,很舒服。有一扇窗戶特別寬,外面正對着班霍夫大道,窗前放着一張寬寬的書桌。

“那真是不好意思,讓他心情不好,”J伯恩說,“時間實在太緊了。”

“我知道,他跟我提過了,”阿普費爾繞到書桌後面,並朝着桌子前面那張真皮扶手椅點點頭說,“請坐,請坐。再過一兩個手續,我們就可以辦正事了。”於是,兩個人都坐下來。纔剛坐定,銀行主管就立刻拿出一個白色的檔案夾,彎身向前,手伸過桌面,把檔案夾交給他的客戶。夾子裡是另外一張信箋,不過,這次的信箋不僅只有兩條欄線,而是十條,從銀行擡頭下方一直排列到距離底端兩三釐米的地方。“麻煩您籤個名。至少籤五次,大概就夠了。”

“我不懂。我不是已經簽過了嗎?”

“您的簽名毫無問題,驗證部門已經確認過了。”

“既然如此,爲什麼還要再籤一次?”

“仿冒簽名是可以訓練的,訓練到一定的程度,可以矇混得過去,不過,也只有一次。如果您是仿冒別人簽名,連續簽好幾次,就會出現漏洞。筆跡掃描器就會立刻抓出來。不過我相信,您根本不需要擔心,”阿普費爾露出笑容,把一支筆放在桌邊,“至於我,我也不擔心。老實說,是柯尼希堅持要您再籤一次的。”

“他的警惕性很高。”說着,伯恩拿起筆開始簽名。簽到第四次的時候,那位主管就叫他停下。

“這樣就夠了,再簽下去就是浪費時間了,”阿普費爾把手伸出來,意思是要取回伯恩的檔案夾,“驗證部門告訴我,你的簽名根本沒有仿冒的嫌疑。有了這份簽名,您就可以動用您的賬戶了。”他的書桌旁有個鐵盒子,上面有條細縫般的投入孔。他把那張信箋塞進投入孔,然後壓下按鈕。盒子上的燈號閃了一下,很快又熄了。“這個盒子會把您的簽名直接傳送到掃描器,”主管繼續說,“當然,這都是例行公事。老實說,這些手續實在有點蠢。假設今天來的人是冒名頂替的,而且知道我們有這樣的預防措施,他根本就不會接受第二次簽名。”

“爲什麼不籤?既然都已經快要混過去了,幹嗎不賭一下?”

“這間辦公室只有一個入口,換句話說,也就是隻有一個出口。你剛纔在前面那間等候室,一定聽到門啪地上鎖的聲音。”

“而且我還看到玻璃裡的線路網。”伯恩又加了一句。

“那您一定不難想像,冒名頂替的人一旦被逮到,就被困在辦公室裡。”

“萬一他有槍呢?”

“您沒有槍。”

“剛纔進來的時候可沒人搜身。”

“您剛纔搭電梯的時候,已經被儀器從各個角度掃描過了。要是您身上有槍,電梯就會自動停在一樓和二樓中間。”

“你們真謹慎。”

“我們只是希望服務盡善盡美。”這時候,電話響了,阿普費爾立刻接起來。“喂?……請進來。”主管瞄了伯恩一眼,“您的保險箱已經送來了。”

“你們動作真快。”

“其實,幾分鐘之前,柯尼希先生已經簽發了,他只是在等掃描的結果,”阿普費爾打開一個抽屜,拿出一串鑰匙,“我想他一定大失所望了。他很確定有些地方不太對勁。”

鐵門開了,那位接待他的柯尼希先生走進來,手上抱着一個鐵盒子。他把鐵盒子放在書桌上,旁邊還有一個托盤,上面擺着一瓶“巴黎水”Perrier,法國知名的氣泡礦泉水品牌。和兩個杯子。

“在蘇黎世住得還愉快嗎?”那位主管問,顯然他只是想打破此刻尷尬的沉默。

“非常愉快。從我住的房間可以看到整片蘇黎世湖,風景漂亮得很,平靜,安詳。”

“太好了。”阿普費爾一邊說,一邊幫他倒了一杯“巴黎水”。接着,柯尼希先生走出房間,把門關上,這時候,阿普費爾又轉過來,繼續談正事。

“先生,這是您的保險箱,”他一邊說,一邊從那串鑰匙裡挑出一把,“需要我幫您打開保險箱的鎖嗎?或者,你想自己開?”

“請便。你幫我打開好了。”

阿普費爾擡起頭看看他說:“我的意思是幫您開鎖,不是把箱子打開。我沒有這樣的權力,而且,我也不想承擔這樣的責任。”

“爲什麼?”

“因爲箱子裡可能註明了您的身份,而這超越了我的職務範圍。”

“可是,萬一我需要你幫我處理一些業務呢?比如說,如果我想轉賬到別人的戶頭,要怎麼處理?”

“只要在取款單上籤下您的賬號數字就可以了。”

“可是,要是我想轉賬到其他銀行——瑞士境外的銀行,我的賬戶,要怎麼處理?”

“那就需要填寫姓名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就有這個義務,也很榮幸可以爲您服務了。”

“那你就把保險箱打開吧。”

於是,那位銀行主管照着他的話把箱子打開了。伯恩緊張得屏住呼吸,胃裡突然一陣悶痛。阿普費爾從箱子裡取出一大捆銀行結算單。那些結算單用一支特大號的回形針夾着。阿普費爾的眼睛飛快地翻看最上面的幾頁,瀏覽着右邊的欄位。伯恩注意到他的表情並沒什麼明顯的變化,不過,還是有些微小的異樣。他的下脣略微收縮,使得嘴角皺了起來。他彎腰向前,把那疊結算單遞給伯恩。

結算單頂端是共同社區銀行的擡頭,底下有幾行英文的打字。顯然英語就是伯恩的母語。

賬號:07—1712—014—260

戶名:若無賬戶持有人許可,或法律命令調閱,不得告知他人

賬戶資料:分開封存

存款餘額:11,850,000法郎

伯恩盯着那個數字,慢慢吁了口氣。他本來以爲自己已經有足夠的心理準備,足以應付一切打擊,但他顯然高估了自己。過去這五個月來,他受到過不少驚嚇,但他從來沒有像此刻這麼震驚。大略估算一下,他的賬戶裡有四百多萬美金。

四百萬美金!

這些錢是哪兒來的?他怎麼會有這麼多錢?

他的手不自覺地顫抖起來,但他努力剋制住了,飛快地翻了翻手上那疊結算單,看看裡面的賬目。有好多筆賬,總數驚人,每一筆至少都有三十萬法郎,而且每隔五到八個星期就有一筆錢入賬,從二十三個月前就開始了。他翻到最後一頁,也就是第一筆賬。那筆錢是從一家新加坡的銀行匯進來的,金額也最龐大。兩百七十萬馬來幣,相當於五百一十七萬五千瑞士法郎。

那疊結算單最底下好像附着什麼東西,摸起形狀來像是一個信封,尺寸沒有結算單那麼大。他把結算單掀開,露出底下的信封。信封的邊緣是黑色的,正面打了幾個字。

內容:賬戶持有人資料

調閱規定:調閱資格——特定主管

踏腳石七一公司

保管人將會出示

持有人的書面說明

驗證部門負責管制

“我想看看裡面的東西。”伯恩說。

“這本來就是您的東西,”阿普費爾回答說,“我敢擔保,裡面的東西原封未動。”

伯恩拿起那個信封,翻轉過來。信封口邊緣蓋着共同社區銀行的封印,封印上凸起的字母完整無缺。

他把信封拆開,取出裡面的卡片,上面寫着:

賬戶持有人:傑森·查爾斯·伯恩

住址:未登記

國籍:美國

傑森·查爾斯·伯恩。

傑森。

原來,那個字母J就是代表傑森!他的名字就叫傑森·伯恩。他想不起來伯恩這個姓跟他有什麼關聯,同樣的,J伯恩也無法讓他想起過去。不過,當傑森和伯恩湊在一起的時候,他隱隱約約感覺到,這個姓名和他腦海中的記憶產生了某種聯繫。他可以接受這個姓名,而且,它已經是他的姓名了。現在,他已經是美國人傑森·查爾斯·伯恩了。然而,他還是覺得自己的胸口怦怦跳,耳朵裡迴盪着震耳欲聾的嗡嗡聲,胃也越來越痛。究竟怎麼回事?爲什麼他會有這種感覺,好像自己再度衝向那一片無邊的黑暗,掉進那一片黝黑的狂濤巨浪中?

“您哪裡不舒服嗎?”瓦爾特·阿普費爾問。

伯恩先生,你哪裡不舒服嗎?

“沒事,我很好。我姓伯恩,傑森·伯恩。”

他是在大喊嗎?還是在自言自語?他自己也弄不清楚了。

“很榮幸認識您,伯恩先生。您的身份我還是會保密的。我以共同社區銀行高級主管的身份向您保證。”

“謝謝你。現在我必須轉一大筆錢出去,我需要你幫忙。”

“那當然,這是我的榮幸。只要在我能力範圍內,我很樂於爲您提供任何協助和建議。”

伯恩伸手去拿那杯礦泉水。

伯恩從阿普費爾的辦公室走出來,鐵門砰一聲關上了。再過片刻,他就要走出那間牢房般高品味的等候室,走到前面的接待廳,走進電梯。再過幾分鐘,他就會走出銀行,走到外面的班霍夫大道。現在,他已經是一個有名有姓的人了,而且還有一大筆錢,雖然內心還是盪漾着一絲恐懼和困惑。

他成功了。喬福瑞·華斯本醫生救了他的命,但他所獲得的報酬,遠遠超過他救的這條命的價值。他電匯了一筆錢到一家馬賽的銀行,把三百萬瑞士法郎存進一個密碼賬戶。銀行會派人到黑港島去,找到島上惟一的醫生,而且,那個賬戶不是華斯本醫生的名字,銀行的人也不知道醫生叫什麼名字。華斯本只要到馬賽的那家銀行去,說出那個密碼,那筆錢就是他的了。

伯恩不自覺地露出笑容,想像着當銀行把賬戶裡的錢交給華斯本的時候,他臉上會是什麼樣的表情。就算他只匯了一萬或一萬五千英鎊,這位性情古怪、嗜酒如命的醫生恐怕就已經喜出望外了。這下子,他拿到的可是一百萬英鎊。他拿到這筆錢之後,會振作起來重新做人嗎?或者,他會變本加厲沉淪酒瓶,加速自我毀滅嗎?伯恩也不知道。這是醫生自己的問題、自己的選擇了。

第二筆錢轉到了巴黎馬德萊娜街的一家銀行,戶名是傑森·查爾斯·伯恩,總額是四百萬法郎。共同社區銀行每個星期都會派人送匯款文件去巴黎,一星期兩趟。一式三份的簽名卡會連同文件一起送去。等文件送到之後,那筆轉賬就算完成了。柯尼希先生向他的上司和伯恩保證,這些文件三天內就會送到巴黎。

相形之下,第三筆錢的金額就小多了。阿普費爾請人到他的辦公室送了十萬法郎的大鈔,另外還附帶一張提款單。伯恩在提款單上籤下他賬號的數字簽名。

最後,共同社區銀行賬戶裡的餘額只剩下三千兩百一十五瑞士法郎,一個微不足道的數字。

他怎麼會有這麼多錢?爲什麼會有這麼多錢?這些錢是哪兒來的?

全部辦妥這些轉賬的事情,只花了一小時二十分鐘,整個過程十分順暢,中間只受了一點小小的干擾。有人送來一份通知。送通知來的就是柯尼希先生,這倒很符合他的作風。他臉上的表情一本正經,卻又掩飾不住一絲得意。他先給阿普費爾打了個電話,然後走進阿普費爾的辦公室,手上拿了一個小小的黑色邊緣的信封,把它交給他的上司阿普費爾。

“一張卡片。”他用法語說。

阿普費爾打開信封,抽出那張卡片,仔細看了一下卡片的內容,然後又還給柯尼希。“我會按照程序做。”他說。

接着,柯尼希就走出辦公室。

“和我有關係嗎?”伯恩問他。

“這筆放款的金額太龐大了,如此而已。這次是本行內部的操作程序。”阿普費爾笑着安慰他。

這時候,門鎖喀嚓一聲打開了。伯恩推開那扇霧面玻璃門,走到柯尼希先生管轄範圍的接待廳。這時候,另外兩個男人也來到接待廳,坐在另一頭的椅子上。由於他們並沒有被請到獨立的等候室,伯恩猜測,這兩個都不是三個零的賬戶持有人。他有點好奇,這兩個人簽名的時候,寫的是自己的名字呢,還是一串數字?當他走到電梯前,按下按鈕之後,就不再去想那些事了。

這時候,他眼角的餘光突然瞥見四周有異常舉動。柯尼希迅速轉頭,並朝那兩個人點了一下。電梯的門一開,那兩個人就立刻站起來。伯恩連忙轉身,看到右邊那個人把手伸進了外套的口袋,掏出一支小型的無線電對講機,說了一兩句——說得很快、很簡短。

左邊那個人右手抱着一件風衣,看不見他的手。後來,當他把手抽出來時,手上拿着一把點三八口徑的自動手槍,槍口套着一個長長的圓筒,上面有孔。那是滅音器。

伯恩退進空蕩蕩的電梯,那兩個人立刻衝了上來。

一場瘋狂的混戰展開了。

第一章 第十八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三章 序幕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十八章 第十一章 第三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四章 第二十章 第五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一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五章 第十三章 第二十六章 第四章 第三十二章 第六章 第十六章 第二十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五章 第六章 第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十二章 前言第三十四章 第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十四章 第三十章 第十三章 第三十一章 第二十七章 第三十一章 第二十三章 第六章 第三十三章 第八章 第二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十五章 第三章 第六章 前言第二十章 第二十四章 第三章 第九章 第三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八章 序幕第六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一章 第二十五章 第十八章 第三十一章 第二十四章 第四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二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章 第一章 第二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六章 第三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八章 第十章 第十章 第三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一章 第十八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三章 序幕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十八章 第十一章 第三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四章 第二十章 第五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一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五章 第十三章 第二十六章 第四章 第三十二章 第六章 第十六章 第二十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五章 第六章 第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十二章 前言第三十四章 第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十四章 第三十章 第十三章 第三十一章 第二十七章 第三十一章 第二十三章 第六章 第三十三章 第八章 第二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十五章 第三章 第六章 前言第二十章 第二十四章 第三章 第九章 第三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八章 序幕第六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一章 第二十五章 第十八章 第三十一章 第二十四章 第四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二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章 第一章 第二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六章 第三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八章 第十章 第十章 第三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