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五日的時間,玉璃回了來,這在丫頭中已然是天大的恩典了。玉璃回來後先去金芪院裡給楊氏磕頭去了,然後纔回到赤菊院裡給北虞磕頭。
北虞自然問了一些玉璃娘病的話,主僕兩人說了一會兒的話。
轉眼就到了七月十一,北虞去給楊氏請安時,呈上了自己抄寫的《盂蘭盆經》。北虞笑着告訴楊氏,盂蘭盆節將至,自己抄了盂蘭盆經,報父母恩,特抄了經書,意在送到寺中爲侯爺徐宏儉及楊氏祈福。
楊氏很是滿意,望着北虞的目光也是慈愛的,“虞兒,你倒是個孝順的。”
北虞垂着頭淺笑着,卻依然能感覺到有人正狠狠的瞪着自己。
七月十三,北虞去給楊氏請安,三姑娘當着衆人的面,接過石燕手上的一個托盤,呈到楊氏面前,笑得乖巧可親,“母親,盂蘭盆節快到了,女兒尋了幾日的酥油終於尋到了。母親瞧瞧,女兒用酥油做了油燈,準備送到廟裡去,爲父親和母親祈福。”
酥油?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在三姑娘手上的托盤。
酥油,即佛教中的大燈油,施大燈油,功德無量。酥油燈起緣於藏密佛教,很多達官貴族因顯示自己禮佛的誠意,千里迢迢的弄來酥油供奉菩薩。自從邊茶古道開闢,雖然聽說酥油京城也有賣的,但是因路途遙遠,夏季又易融化。所以盂蘭盆節前後,京城酥油在京城中極少能尋到。即便尋到,定然價值千金。
現在三姑娘竟然能用酥油制燈,可見其極盡全力。
楊氏臉上溫和了許多,擺手讓崔嬤嬤收下酥油燈,笑着對三姑娘說:“倒是難爲這孩子了,若是你有這個孝心,母親也真真是歡喜得不得了。”
三姑娘謙和的笑着立在一邊。
馮氏和大姑娘這時候也捧上佛經,回道:“母親,我們也抄了《盂蘭盆經》,女兒願爲父親母親祈福。”
四姑娘上前把幾個饅頭獻上,“母親,雖然我不及嫂嫂和幾個姐姐,但是這饅頭卻是我親手做的,女兒想把這饅頭也送到廟裡上大供。”
饅頭雖然平常,卻是廟裡的大供。
“好,好,”楊氏望着眼前的媳婦女兒,微微點頭,“你們都
是極懂事的,我也安了心了。”
吳姨娘這時候笑盈盈的走上前,躬身說道:“姑娘們孝順夫人自然是正理兒,賤妾聽說普照寺中元節有水陸法會呢,能超度施主的七世父母吶。”
楊氏是有法會即要佈施的人,聽到吳姨娘說到此處,笑望着幾個女兒,“即是這樣,倒不如你們幾人明日早早就去普照寺裡罷,把親手抄的經書和大燈油、饅頭供在佛前。等到七月十五正日子時,寺裡定是人多的,倒容易衝撞了你們幾個。”
楊氏說到這裡,望了一眼四姑娘,三姑娘馬上搶先說道:“母親,四妹妹身子弱,就讓她留在家裡罷,我願代四妹妹把饅頭供在佛前。”
楊氏笑了起來,“明日就讓晟哥兒媳婦帶着你們幾個去,林嬤嬤就一起跟着罷,一會兒子我打發人去普照寺說一聲,清了香客,你們姑嫂在那裡用過午齋回來也可。”
用過午齋就代表着她們幾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千金小姐們,可以在寺裡玩上半日。
衆人答應着。
楊氏又和幾個女兒說了幾句家常話,就遣了衆人。
七月十四一大早,北虞就在玉璃和小蠻的服侍下去了金芪院。三姑娘等人也相繼而來,楊氏不免叮囑了幾個人,馮氏陪着笑,向楊氏告辭。
幾輛黑楠木馬車緩緩的馳出常平侯府。
北虞靠在座上。
常平侯府一直崇尚節儉,從北虞幾個姑娘身邊的丫頭就能看出來。一般侯府裡,姑娘身邊的一等丫頭絕不會是隻兩個的。並非楊氏苛刻庶女,就是楊氏自己身邊的丫頭也並沒有比庶女多出多少,四姑娘也是和三個庶姐一樣,只有兩個一等丫頭。
而這幾輛馬車,卻用的是極好的黑楠木,馬車的四角都雕着極精美的花紋。聽說當年這黑楠木馬車是太夫人的嫁妝之一,太夫人孃家是商甲之家,爲了給女兒出嫁添些光彩,不僅太夫人的嫁妝豐厚得驚人,而且還特特做了這幾輛馬車,這些馬車只是用來裝嫁妝的。
看看,如此花大心思的馬車,只是用來裝嫁妝的,彷彿裝首飾的精美盒子。無須去看首飾,只瞧盒子,就知道價值不菲。
當時府裡的人看着駛進的
馬車,都忍不住咂舌,這恐怕也是太夫人孃家擡高女兒嫁進夫家的地位罷?
還好,太夫人嫁進來後,知禮節懂規矩,並沒有商甲之家的俗氣。就是幾輛馬車,也被太夫人讓給了婆婆出行用,而自己只坐侯府裡松木馬車。
這也是讓太夫人的婆婆滿意媳婦的地方之一。
自然,這馬車又留給了常平侯府後一輩的女眷們。
歷經幾代人的黑楠木馬車,還是如第一日進常平侯府一般華美莊嚴。
北虞靠在馬車裡,只覺得快昏昏欲睡過去。她支起身子,帕子遮住了打了個哈欠的櫻桃小口。北虞望向一旁的玉璃,“快到了罷?”
玉璃挑起小窗的縐紗簾子,張望一眼,又放下簾子,“應該是快了,奴婢瞧着是到合鼓大街了,合鼓大街走到頭,可不就是普照寺嘛。”
北虞闔上眼睛,靠在後面的錦墊上。
又走了沒多久,馬車緩緩的停下來,有婆子到了北虞的馬車前回道:“二姑娘,普照寺到了,大奶奶讓奴婢來請二姑娘下車呢。”
玉璃先下了馬車,小蠻才扶着罩着帷帽的北虞下了馬車。北虞扶着兩個丫頭的手走到馮氏這一邊,三姑娘也走過來,倒是大姑娘遲遲沒下車來。
馮氏望向自己身後的馬車,剛要吩咐人再去瞧瞧,大姑娘的丫頭空蘭急匆匆的過來施禮,“大奶奶,我家姑娘只覺得頭暈噁心,才個兒在馬車上吐了一起了,奴婢請大奶奶拿個主意。”
馮氏心頭一驚,自己這是第一次帶着幾個小姑出來,大姑娘怎麼就不舒服起來了,她正要親去瞧,大姑娘舒錦扶着青果的手搖搖晃晃的下了馬車。
馮氏連忙迎上前去,關切的問道:“大妹妹可好些了麼?大妹妹若是身子不適就先回府裡去罷。”
大姑娘戴着帷帽的頭輕輕的搖了搖,“大嫂子莫怕,我許是早上吃了鵝油糯米粥,膩了些,才個兒車一晃動,我只覺得頭暈眼花,吐出來後好了許多,大嫂子不必擔心,我沒事,更何況爲父親母親做的一場功德,我又豈能半途而廢呢。”
馮氏聽大姑娘這樣一說,並不好再勸,叮囑一會兒,馮氏便帶着幾個小姑進了普照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