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給史可法的一封信

長安的外圍陣地上正上演着一場殘酷的廝殺史可法已經完全和黃德功失去聯絡事實上是黃德功臨陣脫逃拋棄了史可法這使得明軍陷入重圍。

假如按照兵法書上所說明軍是不應該陷入重圍畢竟即使是不算上黃德功的部隊明軍也佔據人數上的優勢現在火力裝備明軍也不是很差但是明軍差在士氣上試問一支沒有軍魂的軍隊一支只知道劫掠百姓的部隊在遭遇強敵時會是很麼下場。同時明軍也差在戰術上史可法可以說是不懂軍事完全是蠻幹在根本就不知道長安外圍的敵情下居然妄圖解圍部隊剛剛抵達藍田就開始向我軍起進攻。

明軍唯一有戰鬥力的就是史可法的揚州部隊這些裝備了新式火槍的明軍還真是不好對付再加上6振飛部作爲史可法的緩衝使得戰鬥進行得並不順利。

“***這還真是一塊硬骨頭老子打了這些年的仗也只有皇太極的部隊能堪比!”鰲拜雖是叫罵但是心中也不禁佩服史可法帶軍有道。

當明軍起進攻企圖殺入長安解救孫傳芳的殘軍時受到了我軍的腹背攻擊火炮已經真正成爲戰場上的主角尤其是數百門火炮一起攻擊的情景當真駭人黃德功率軍狼狽逃竄到戰場百里以外的時候耳邊還不斷響起隆隆的炮聲他不禁慶幸自己抽身及時否則恐怕自己的這點家底都要折騰光了。

城內的孫傳芳並沒有響應史可法事實上他覺得還是躲在城裡安全一些北軍的火炮他早就見識了那根本就不是肉身能夠阻擋的。明軍的這種指揮不統一各自藏心眼的狀態註定他們不能團結一致也註定了最後的慘敗那無非是時間問題。

“將軍我們是不是該動突襲了!”吳雨龍身邊的一名將官問道這些人總是缺乏耐心別看吳雨龍年紀不大可是他打起仗來十分有韌性總能把握最佳時機。

“再等等我們的目的不是要殲滅黃德功部畢竟他的軍力最多我們只是要把他驅離戰場然後完成合圍就可以了必須要讓他認爲自己有逃跑的機會這樣纔不會抵死頑抗我們的損失方可以達到最小。”吳雨龍耐心的解釋道。

“是謹遵將軍號令!”那將官恭敬的答道。

“報敵軍先頭部隊已經通過隘口後繼部隊正在倉惶逃竄中!”一名偵察兵報告道。

“好等敵軍大部通過後我們就起攻擊不要追的太緊小心狗急跳牆!”吳雨龍囑咐道有的時候打仗就和烹飪一樣不能過嫩也不能過老要恰到好處這就是我曾經傳授的烹飪戰術。

畢竟這個時代的人很少受過正規的軍事教育過於教條的授課方式會讓他們很難接受形象生動的比喻往往能得到很好的效果關於作戰時機的選擇我就是這樣言傳身教的。

吳雨龍之所以能在衆多年輕將領中脫穎而出就在於他的領悟能力極強並且能活學活用他和鰲拜的作戰風格完全不同假如將鰲拜比喻作雷那麼吳雨龍就是風形式多變不拘一格根本讓人抓不到痕跡。

果然當黃德功大軍差不多都通過隘口的時候攻擊的號角響起隨後炮彈像雨點一樣的追着黃德功的屁股鋪天蓋地的灑來四周山野中到處都是吶喊聲隨處可見旌旗招展。

“撤快撤!”眼見着隊伍的尾巴被攔爲兩截黃德功根本就不尋思解救最先想到的是逃跑於是明軍揮他們特長拋棄所有的重武器甩開腳板大踏步地潰逃。

“哈哈黃德功鼠輩爾!”吳雨龍站在高崗上笑道當真有一種羽扇綸巾的味道。

“派五千精騎繼續追擊不要給敵軍以喘息之機也不要正面與之交戰只要把他們趕出戰區就可以了剩下的部隊跟我完成合圍。”吳雨龍命令道。

“是!”手下的將士對吳雨龍的崇拜已經僅次於我一個個興奮異常。

吳雨龍是風那麼佟養性就是雨佟養性跟隨我時間最長雖然沒有盡得我的真傳但是作戰小心謹慎滴水不漏戰前往往將各種可能都考慮在內。

當吳雨龍驚退黃得功部時他已經開始起了對6振飛部的進攻所有的戰馬排着整齊的隊列徐徐前進敵軍的火炮顯得力不從心每射一次都立刻遭到我軍炮兵的猛烈還擊沒有多長時間就啞巴了。

“衝鋒!”佟養性揮起長劍命令道立刻三信號彈騰空而起出了總攻的命令已經接近敵軍射程的騎兵部隊從兩翼策馬狂奔以最快的度如同兩把利刃插入敵軍陣地頓時引起一片騷亂隨後是佟養性的中軍動攻擊。6振飛完全無法控制自己的部隊在這種情形下明軍無組織無紀律性暴露的淋漓盡致如同沒頭的蒼蠅到處亂撞。

佟養性不斷出各種號令如同漁夫一樣緊緊收網勒得6振飛喘不過氣來。明軍三路大軍統帥中只有黃德功算得上是標準的軍人可是他的行徑有辱軍人的名頭早就溜之大吉而6振飛和史可法雖然帶兵打仗可是書生出身對付土匪農民軍尚可可是一旦敵人換作是經過嚴格訓練的甲種兵團就完全無計可施了。

甲種兵團的士兵彼此配合都相當默契每當有戰友倒下立刻有救護兵將之轉移至安全的地方士兵們只管一往無前的衝鋒揮動馬刀去砍殺敵人扣動扳機去擊殺對手在他們的念頭裡沒有後退因爲這根本就是一支無敵的軍隊。

&nbp;&nbp;&nbp;振飛在佟養性的攻擊下叫苦不迭陣地不斷的失陷士兵也不斷的損耗眼見着防線就要徹底崩潰。

“撤撤向史督師方向撤!”6振飛再也挺不住瞭如果沒有援軍落敗是一定的事了。

史可法不比他的日子好過事實上他不是第一見識我軍的兇悍了雖然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並且在訓練新軍時也制定了對策然而面對我軍快的進攻他依舊是一籌莫展一切都措手不及。他的部隊還來不及展開就被猛烈的炮火砸懵了火炮的威力絕對比上一次鳳陽一戰增強了不止一倍有餘在這一點上鰲拜有自己的作風就是絕對不把炮彈留在最後每次作戰他總是一古腦的將炮彈傾瀉出去隨後起猛烈的攻擊。

鰲拜纔不會想到爲我省錢儘管他這種大手筆經常遭到我的訓斥可是他從來就沒有打算改進在他看來這是最有效的戰法先震懾敵膽然後動雷霆一擊。

萬馬奔騰明軍的抵抗意志幾乎被徹底摧毀他們根本就無法適應這樣大規模的騎兵作戰同時也顯露出沒有機動力量的弊端兩條腿的人根本就跑不過四條腿的馬當看到一身血水的6振飛時史可法意識到這一戰自己敗了徹底的敗了。

望了望遠處聳立的長安城史可法長嘆了一口氣盡管心中怨恨孫傳芳未能及時出城策應但是他不得不做出最後的抉擇。

“撤!”史可法說出這話之後彷彿整個人都隨之崩潰失魂落魄。

“保護大人向南撤!”長安的南方是終南山脈6振飛想要依託山地來阻擋騎兵的瘋狂進攻。

手下的士兵如奉聖旨蜂擁着向南潰逃明軍抵抗的意志終於被徹底摧毀整個防線徹底崩潰伴隨而來的是史無前例的大潰逃。

&nbp;&nbp;&nbp;振飛帶着殘部和史可法且戰且退終於在傍晚的時候潰逃到一座小山崗。這是突然天降大雨我軍的火器暫時失去了用武之地整個天色霎時昏暗起來所有人都成了落湯雞。

“天啊難道天要亡我大明麼!”夾雜着暴雨史可法向天狂呼道雨水打在他臉上一時分不出是淚水還是雨水。四周的人靜靜無聲他們面對的幾乎是一支無可戰勝的軍隊所有人目睹眼前的一切都生出一種無力感。

“大人敵軍已經將我們徹底包圍了!”一名小校稟報道衆人唯一的一線希望也破滅了是降是戰衆人都看着史可法。

“我史可法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誓死與敵一戰衆位大可不必和史某自絕死境所以你們去投降吧!”史可法彷彿看開了一切。

“大人!”6振飛哭着跪在他的腳下“我們誓與大人共存亡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餘人也一起跪下對天誓。

風漸息雨漸疏衆人抽出兵器一個個神色堅毅他們均被史可法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決定與之共同禦敵。

“大人敵軍將領有一封信給您!”一名士兵恭敬的遞上一個水晶盒子透過昏暗的光線隱見其中有一封信平躺其中儘管身處絕境衆人還是均對這個盒子產生了興趣。他們何曾見過這樣精美的水晶盒一看就是價值連城之物聽說是敵軍將領送來都翹等待史可法打開一睹真容。

史可法猶豫了一下但是還是伸出手打開盒子因爲水晶的避水性裡面的信一點溼痕也沒有信是我寫給史可法的雖然不能參加這次會戰但是此種結果已經在我意料之中史可法在歷史上就是以城破捐軀結束了自己的一生以他的性格是絕對不會投降的。

在歷史中史可法是典型的文人出身缺乏軍事才能卻身居兵部尚書之職後來更是擔負起揚州督師揚州城破後清軍開始大規模的屠殺大約有八十萬人左右被殺死史稱“揚州十日”那是一段極爲慘烈的歷史。其實史可法守衛揚州時已經是大勢已去他不顧實力這點和袁崇煥大相徑庭只顧報君父之仇。在當時情況下自顧南保半壁尚不足卻還要欲圖合師進討問罪秦中先討伐李自成軍使得北岸清兵贏得時間和精力。他前期戰略失誤最後要作困獸鬥固守一城而不知不應計較一城一池之失的兵家常識可以說是一個十分固執的人物。

史可法一直幻想着貫徹南明那一套劃江而治的政策殊不知這樣的戰略是大錯特錯了史可法和南明一樣缺乏戰略的遠見。就拿歷史上揚州一戰來講史可法本身就是缺兵少糧明明知道既無外援敵軍強大不可勝揚州城破是遲早的事情還要作近乎自殺的抵抗。這完全是對自己的士兵和老百姓不負責任的將軍固然八十萬老百姓的死守先該歸咎於殺人者但是史可法的心中可曾把這八十萬個老百姓當成一回事考慮過他們的生死呢?在我看來史可法選擇自殺殉國讓手下人獻城並且要求清兵善待百姓比較好一點。這當然是題外話了在滿清的戰略來講大規模的屠殺是讓頑強反抗者害怕殺一儆百。在史可法看來全城的百姓都能夠死得有氣節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史可法的行爲已經是不能夠用戰略來衡量當時又不能夠全城人投票決定是否要無謂的死守招致報復如果我是揚州城裡的一員我會怎麼想呢?也許我會被史可法的精神感動我能夠無畏於生死與滿清搏殺(就象此刻的敗軍一樣要和史可法同生死共命運)。可是我只是一個小老百姓啊我每天交稅就是爲國家作貢獻國家也沒有對我很好過賦稅很重自己經常是吃不飽穿不暖那些明朝的士兵燒殺劫掠和強盜沒什麼分別我和我的家人生命算是早不保夕當時清朝的稅很輕只是要留辮子而已但是起碼能活下來我敬重史可法可是也沒必要一定要自己死啊。難道老百姓連活着的權利都沒有了嗎?史可法有權利要求全城的人都像他一樣殉國嗎?崇禎還知道自殺還知道要李自成“傷百姓以一人”呢。這八十萬人的死難道沒有史可法的一點責任嗎?不過與其說這八十萬人死在史可法手上不如說這八十萬人和史可法都是死在封建遺毒的手上歷史就是滿紙的“吃人”死在封建思想下的中國人還多得多呢。

史可法愛國自己也不怕死可是打戰不是愛國和不怕死就可以打贏的軍事統帥必須要有軍事才能否則就是對國家和士兵不負責任。戰敗的過錯不是愛國和殉國可以抵消的畢竟戰爭的成敗決定於實力和戰略戰術的運用不懂軍事的人沒有自知之明卻指揮部隊就是失敗。史可法的行爲不值得提倡他可以決定自己的生死可以爲自己的理想犧牲但是不能夠以自己的標準要求任何人。我對史可法一個字“敬”。一是敬重二是敬畏。

在我給史可法所寫的信中也由始至終貫徹了我的這個觀點信中措詞嚴厲的批評了明朝政府的腐敗和沒落一針見血的指出了這樣的政權必將滅亡同時對他的頑固思想也進行了無情的批判。

“你沒有權利讓士兵和你一同去爲那個不值得殉國的國家殉國他們也有爹孃也有妻兒你這樣做和劊子手無異!”我毫不bp;“你我非國恨家仇亡明者滿清也我以爲亡明盡雪前恥何來荼毒生靈爲覆國之君賣力爲奸佞小人守城望君三思以百姓福祉着想以天下大義爲先!”

史可法顫抖着看完了我的信心中懊喪不已可以說我所說的句句都讓他痛徹心肺難道自己的努力都錯了?史可法越想越憋氣越想越沮喪終於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拔出寶劍就往脖子上抹。

“大人!”6振飛在一旁早就看到史可法神色不對此時見他如此舉動哪有不上前阻止的道理一把按住史可法的寶劍。

“大人我等願於大人同生死共命運!”6振飛滿含熱淚的說道。

“我等願與大人同生死共命運!”衆將士也一起高聲喊道。史可法飽含熱淚的看着衆人酸苦的說道:

“又有什麼權利剝奪你們生的權利我有什麼臉面剝奪你們生的權利啊!罷了就讓史某先去一步向先帝告罪吧!”說着又把劍往脖子上抹。

正在6振飛和他爭執間突然一名士兵跑上前來大喊道:

“大人北軍撤軍瞭如今山下已經一個人都不見了!”

“什麼北軍都撤了!”史可法不敢相信的問道。

“是的不但撤了還留下了馬匹和乾糧!”士兵回答道這個答案實在讓人費解。

“大人快看這信背後還有字!”6振飛驚叫道原來剛纔光線昏暗看不清楚此刻不知道是誰弄來了火把視線清晰。

只見信的背後有幾行小字:是男人的就別總想着自尋短見若要不服我們來日再戰犯不着把士兵都拖下水明春三月我李開陽要輕騎扣揚州增君戰馬糧食留待來日相會不見不散!

第16章 風雲突變第18章 國殤第2章 賭注(下)第12章 兵臨城下(上)第10章 給史可法的一封信第29章 婚慶第37章 黃雀在後(上)第14章 瘟疫(一)第12章 兵臨城下(上)第19章 心計第14章 反思(下)第15章 激戰第13章 落難第2章 攻城第27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38章 斷壁殘垣(上)第9章 絞殺第3章 治人第20章 洞林驚魂(上)第24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一)第13章 授課第6章 一樁生意第19章 整容第12章 兵臨城下(下)第22章 就職大典第30章 自殺第8章 軍火買賣(下)第12章 多事之秋第18章 審問第14章 自賣自誇第31章 坑蒙拐騙第19章 囤積(下)第10章 光海君第22章 遊說第25章 戰後第1章 起航第2章 攻城第14章 反思(上)第23章 鏖戰第31章 反叛(下)第29章 惹禍第28章 傳教士第25章 戰後第25章 別樣的風情第13章 李記運河第4章 手術第26章 軍事改革(下)第5章 潘多拉的盒子第1章 起航第20章 水軍第9章 對馬海戰(一)第23章 弘光退位第20章 洞林驚魂(上)第22章 商路(上)第2章 吃飽的感覺真好第27章 牛頓的發現第27章 接戰第11章 對馬海戰(三)第15章 密謀第22章 大海戰(一)第18章 初抵王京第21章 青樓爭鋒第29章 代理第19章 囤積(下)第21章 戰前第16章 泊船金陵第29章 婚慶第8章 先進是塑造的第17章 焚村第32章 拍賣第38章 斷壁殘垣(下)第17章 焚村第5章 潘多拉的盒子第27章 我家的醋罈子第24 爲了讓孩子不再學英語第13章 討論(中)第25章 生意夥伴第18章 身世之謎第17章 獲益第23章 驚豔(下)第14章 噩耗第13章 秦淮晚風第16章 敲竹槓第38章 斷壁殘垣(上)第10章 給史可法的一封信第2章 攻城第32章 圍困(下)第9章 出兵臺海(一)第21章 平等麼第11章 圈錢第8章 血戰第19章 囤積(下)第16章 劫匪第20章 好你個鄧希晨第26章 圍點打援第21章 次品第3章 暗流第29章 初春(上)第20章 海上梟雄
第16章 風雲突變第18章 國殤第2章 賭注(下)第12章 兵臨城下(上)第10章 給史可法的一封信第29章 婚慶第37章 黃雀在後(上)第14章 瘟疫(一)第12章 兵臨城下(上)第19章 心計第14章 反思(下)第15章 激戰第13章 落難第2章 攻城第27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38章 斷壁殘垣(上)第9章 絞殺第3章 治人第20章 洞林驚魂(上)第24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一)第13章 授課第6章 一樁生意第19章 整容第12章 兵臨城下(下)第22章 就職大典第30章 自殺第8章 軍火買賣(下)第12章 多事之秋第18章 審問第14章 自賣自誇第31章 坑蒙拐騙第19章 囤積(下)第10章 光海君第22章 遊說第25章 戰後第1章 起航第2章 攻城第14章 反思(上)第23章 鏖戰第31章 反叛(下)第29章 惹禍第28章 傳教士第25章 戰後第25章 別樣的風情第13章 李記運河第4章 手術第26章 軍事改革(下)第5章 潘多拉的盒子第1章 起航第20章 水軍第9章 對馬海戰(一)第23章 弘光退位第20章 洞林驚魂(上)第22章 商路(上)第2章 吃飽的感覺真好第27章 牛頓的發現第27章 接戰第11章 對馬海戰(三)第15章 密謀第22章 大海戰(一)第18章 初抵王京第21章 青樓爭鋒第29章 代理第19章 囤積(下)第21章 戰前第16章 泊船金陵第29章 婚慶第8章 先進是塑造的第17章 焚村第32章 拍賣第38章 斷壁殘垣(下)第17章 焚村第5章 潘多拉的盒子第27章 我家的醋罈子第24 爲了讓孩子不再學英語第13章 討論(中)第25章 生意夥伴第18章 身世之謎第17章 獲益第23章 驚豔(下)第14章 噩耗第13章 秦淮晚風第16章 敲竹槓第38章 斷壁殘垣(上)第10章 給史可法的一封信第2章 攻城第32章 圍困(下)第9章 出兵臺海(一)第21章 平等麼第11章 圈錢第8章 血戰第19章 囤積(下)第16章 劫匪第20章 好你個鄧希晨第26章 圍點打援第21章 次品第3章 暗流第29章 初春(上)第20章 海上梟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