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造反

山海關作爲橫亙在關內外的一道壁壘存在由來已久從遼東入關就必須經過山海關此時的山海關被認爲是大明朝精兵匯聚的地方他同時要防衛來自來遼東已經蒙古的雙方面威脅但是這時山海關總督兵部侍郎孫承宗不得不面臨艱難的抉擇。

自打八旗入侵山西以來一封封告急信向他這裡飛來包括崇禎皇帝在內都催促他揮兵救援但是孫承宗遲遲未動他深知山海關的重要性一旦自己離守關外的袁崇煥絕對不會因爲曾經是自己的舊屬而稍微留情他會毫不猶豫地進攻以得到這天下第一關打開進入中原的咽喉要道。

這還不算皇太極對山海關也窺伺已久別看代善在山西猛攻猛打那不過是聲東擊西他們真正的意圖也是在山海關據探馬報告至少有五萬的塞外聯軍在承德附近集結指揮的將領至今不得而知所以孫承宗抱定了以不變應萬變的策略。任你如何折騰我就是不動然而這一次他不動不行了。崇禎皇帝先後下了三道聖旨命他領軍增援只爲朝鮮的軍隊再次於塘沽登6。

崇禎自從上次北京之戰後就將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京師的防衛上。北京駐軍的情況相當糟糕三大營的兵力在全盛時估計至少有7萬但現在已變成了老弱之軍將領們又以市井無賴和自己家中的家奴充數從中貪污空額軍餉。兩年前也就是北京大戰剛剛結束後不久崇禎的一位親戚李國楨說服了皇帝讓他來整頓京營但在這位刁滑的親信統領之下三大營的實際狀況變得更糟。李國楨以改革軍務爲由從國庫及內庫中騙出數十萬兩銀子。與此同時更有勢力的宮中太監又將大部分精壯士兵挑出來充當他們的私人侍從。剩下的不僅都是些被北京市民傳爲笑料的老弱殘兵而且由於掌管宮中廚事的太監不再向他們放口糧這些士兵正在飢餓中死去。

而用來維持這支烏合之衆的軍隊或招募新兵以取而代之的軍費又在哪兒呢?從賬簿上看前線軍隊每月要消耗餉銀8萬兩而新、舊府庫一共只剩下42兩戶部的收入則幾乎等於零。在正常情況下皇帝個人的收入有4多萬兩金花銀。可這種收入已大大下降宮廷的花費卻大得驚人物價又在飛漲。據傳崇禎3多萬私蓄所剩不會過幾十萬兩。所以爲了斂錢崇禎皇帝決定允許因納賄下獄的官員以重金贖身。有七位著名的政治犯在同意獻出部分家產以作京師防衛之用後獲得赦免這還不夠隨後崇禎又向自己的親戚施加壓力迫其獻產。此外也有人自願捐錢特別是當朝廷宣佈捐錢多者可得封爵之後還有來自官員會館的集體捐助但用這種方法只籌集到3萬兩。不少贖金實際還沒有上交國庫就被戶部的貪官污吏給私吞了。

儘管大臣們私下裡批評崇禎皇帝過於消極但他確實在繼續設法保衛北京雖然這可能是徒勞的。他在繼南遷計劃破產之後猶豫很久最後終於下令徵召民兵並通過木版印刷的聖旨佈告天下:“各路官兵凡忠勇之士倡義之王有志封拜者水6並進。”同時他派遣部分京城守軍開到城外紮營其餘的派往各個城門;各城門還設置了路障並安放了葡萄牙大炮以加強防守;又把宦官武裝起來令其把守通往紫禁城的主要道口。崇禎甚至還挖出深藏地下的並不豐裕的內帑儲備以供太監杜勳招募一支軍隊協助總兵唐通守衛居庸關。但這些準備沒有一項足以震懾敵軍也沒有使北京的百姓振作起來。那道徵召民兵的聖旨未能傳到京郊以外負責京城四周3里長城牆的巡守士兵嚴重不足以至每名士兵必須獨自守衛1米的城牆。各官府的屬吏已不再聽從命令“而小民敢於抗上”。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鰲拜帶領一隊新編騎兵以“活捉崇禎帝打進紫禁城”爲口號從塘沽登6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襲京城。塘沽的守備經過當年北京大戰已經大修過可是奈何明朝政治糜爛不堪士兵無餉可眼見敵軍氣勢洶洶的衝上岸來哪有傻的在那裡等死的胡亂的象徵性的開了幾炮都撒丫子跑路了。

鰲拜的作戰目的十分明確既不是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也不是掠奪財產就是要將孫承宗從山海關調出來所以突破塘沽後一路高歌猛進連克北辰、武清直抵廊坊讓大明朝的君臣再次意識到沒有海防是多麼的危險和脆弱就如同可以在任何時間被剝光衣服女人一樣將自己的一切暴露在衆目睽睽之下。

崇禎這次真的急了皇太極還在山西沒有打過來可我李開陽又一次神不知鬼不覺地進入他的腹地直擊其軟肋。對於京城的防衛力量崇禎已經不做幻想遂不斷催促孫承宗率兵來援要知道整個大明朝現在就兩支軍隊所耗費的軍費最多洪承籌的西北軍以及孫承宗的東北軍西北軍遠水難解近渴自然是要靠東北軍帝都都要保不住了還管什麼山海關。在崇禎皇帝的再三催促下孫承宗盡起手下精兵強將連夜帶兵出關山海關僅留下不到一萬的老弱病殘孫承宗心裡明白他前腳離開山海關後腳袁崇煥一定會跟上就是留再多的人也沒有救這些關寧鐵騎大部分都是袁崇煥的舊部有自己壓着這些人不敢異動自己一走不用袁崇煥招呼他們自己都會主動交出山海關。

也難怪同樣是當兵守城袁崇煥的手下吃得飽穿得暖餉銀足而且家屬還有土地分可自己帶着士兵在喝西北風若不是他深受皇恩三朝元老他也會不顧一切去投靠遼東畢竟都是漢人心理上沒有什麼接受不了的。

孫承宗最後望了一眼自己戰鬥了多年的堡壘忍着心中的不捨揮馬而去保重!他心中暗暗叨唸道他相信袁崇煥的爲人但是絕對不相信我他至今不明白的是像袁崇煥這樣的君子怎能甘心委身我這樣一個靠賣**起家的小人手下但這一切都不重要了這座天下第一關轉瞬間變了顏色。

公元1632年一月初一經雙方協商山海關連同寧遠一線守軍正式效命遼東這座阻擋了女真人十數年的天下雄關未遭受任何戰火洗劫就這樣的落入了我的手中。鰲拜的部隊也悄然從廊坊撤退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京畿告急暫時告於段落。

崇禎也爲自己愚蠢的急召回孫承宗丟失了山海關而懊悔不已但是他的字典裡從來沒有“認錯”二字就像當年“誤殺”袁崇煥一樣所有的過錯再次由我這個奸詐狡猾卑鄙無恥的李開陽承擔。崇禎恨我尤甚於皇太極、李自成因爲我一次又一次在天下百姓面前揭露他的無能和愚蠢他甚至曾經想過派自己所謂的大內高手去刺殺我但是想來想去他還是決定讓這些大內高手保護他自己更爲重要。

召回的孫承宗他也並沒有讓其反攻山海關這點自知之明他還是有的最重要的是關寧鐵騎的入城讓整個京城都爲之一震有八萬關寧鐵騎北京可保。沒有多久這些有了一些安全感的大臣們也就不再叫囂着催促皇帝去反攻山海關了畢竟什麼都沒有自己的身家性命重要。崇禎隨後甚至爲自己的這種決定而沾沾自喜當孫承宗分出三萬鐵騎配合各地的“勤王”部隊很快的就讓河北的局勢穩定下來但是崇禎隨後的舉動再次出人意料。

孫元化這些年的表現崇禎皇帝多少是有些瞭解的不過念在他是納稅大戶他也就既往不咎了睜一隻眼閉一支眼可是這一次當有人將朝鮮軍隊是由登州出海在塘沽登6的事以及以往孫元化和我勾結的累累“罪行”抖落出來並且證據確鑿的時候崇禎實在是坐不住了。他心中暗恨這些該死的官員但又不能不處置孫元化於是下令錦衣衛去山東捉拿孫元化歸案並且削去他的一切職位要帶到京城聽候落。

孫元化不是傻子他知道自己早晚有一天要露餡的這麼明目張膽的在天子腳下大搞移民任誰也不是聾子瞎子只不過他每年都足額繳納供奉並且額外使些銀子給朝廷裡的官員才這麼多年一如既往地做着騎牆者一方面和朝鮮大搞貿易輸送人口另一方面還效忠着他的大明王朝他自己也很矛盾但是讓他起來造反或者和朝鮮決裂他都坐不到。日子就被他這樣得過且過總之制下的百姓要比其他地方過的好些對他來說就是最大的心理安慰了。這事崇禎也不是不知道但是移民確實是減少國家負擔和不穩定因素的一個好辦法而且他私下裡竊以爲這樣也給朝鮮找了麻煩必經安頓這些流民需要大量的金錢這樣或許可以拖慢朝鮮展的度。

崇禎沒有想到的是正是他私下裡默許的這些移民爲朝鮮和遼東的展添加了活力移民安置的費用也基本上被民間自己消化不是阻力反是助力這是他始料不及的。這一次檢舉材料公然的放在他的桌案上他不可能再不聲不響了那樣會給下臣帶來不好的榜樣以及暗示所以崇禎皇帝表現的大爲震怒誓要將孫元化凌遲處死。

孫元化不是傻子更沒有那麼愚忠此刻他正坐在我的書房裡和我一起喝茶。

“元度啊你這次可是坑死我了好端端的不從旅順兵爲何要從登州啓程這下好皇上他要將我凌遲處死呢!”孫元化抱怨道害他不能接着做這直隸總督他自然是有些不平了。我心中卻是竊笑那份所謂的檢舉材料正是我秘密派人炮製並且賄賂明朝官員上交的自然是證據確鑿了。眼下和明朝已經是勢成水火山海關業已得到這山東半島我如何能夠放棄了有了這個橋頭堡我才能進攻江南然而老是這麼偷偷摸摸的小規模的運兵畢竟不是常事還有孫元化每年孝敬給崇禎那3萬的稅銀除了給他帶來了一些虛設的官銜和榮耀以外沒有給我帶來更多的好處。3萬啊現在已經夠整編一萬人的新軍了這虧本的買賣我自然不能再做下去了。

“元度你看該怎麼辦?”孫元化深感上賊船容易下賊船難如今皇帝竟然派錦衣衛來緝拿他真是頗寒人心再怎麼說自己也是用心良苦沒有做什麼對不起崇禎皇帝的事。殊不知崇禎也很矛盾緝拿孫元化無異於癡人說夢錦衣衛還沒有進入山東就都逃跑了連續派了三波人去都是這個結果。誰敢招惹孫元化啊民間此時早就傳開孫元化和我乃一師之徒都是徐光啓的學生孫元化在山東得以呼風喚雨還不是借了我的聲威。這時山東要糧有糧要錢有錢更重要的是孫元化一就任直隸總督就建立了一支以評判和維持地方安寧的武裝被稱爲神機軍和我的新軍有異曲同工之妙。

孫元化以火器出身自然在這方面是他的強項他軍中各種火器種類繁多花樣翻新什麼火車、火箭、火輪等等大多出於這位總督的奇思妙想。尤其是他當了直隸總督以後手裡的權大了錢多了一些從前他不敢搞的東西都被他弄了出來。到達登州以後我有幸參觀了他的神機軍戰鬥力不是很強可是標準地搞怪部隊爲了檢驗他的成果我還特意組織了一次神機軍和新軍的聯合演習結果被孫元化弄出的那些花巧東西正經懵了一陣子。這支部隊拉出去大多是用來蒙人的真正作戰是指望不上的。儘管如此在我的暗示下孫元化從一上任直隸總督就在自己的制下大刀闊斧的進行了一些列人事改革。各州府縣的官員讓他架空的架空免職的免職都換上了自己的一班人馬尤其是山東半島幾乎已經完全控制在他手中。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我才策劃他造反的。

有山東半島和遼東以及朝鮮遙相呼應整個渤海海域都控制在我們手中渤海正式成爲我們的內海更重要的是控制了山東也就等於控制了京杭運河。要知道京杭運河可是從南方向北京輸送糧草以及稅銀的重要渠道控制了京杭運河就等於掐斷了崇禎的脖子。

“那還怎麼辦只有兩種辦法一種是揭竿而起跟我一樣造反另一種就是乖乖的束手就擒或者乾脆到北京負荊請罪或許崇禎能改凌遲爲腰斬也說不定。”我幸災樂禍的說道這時已經由不得孫元化選擇了。

“這怎麼行我一造反豈不是正好驗證了皇上的話麼這一世英名盡皆付之東流。”到了這時候他還惦記着自己的英名可是凌遲改爲腰斬他也不願意接受對皇帝的忠心還不足以送掉自己的小命何況還會揹負罵名。

“我的老哥啊這都什麼時候了你還在意你那英名老百姓不罵你是貪官那就是最大的褒獎了還在意什麼皇帝。造反又怎麼樣我就是要造反造他大明朝的反當年崇禎他祖宗不就是靠造反起家的麼爲什麼我不能造反天下有德者得之無德者失之。這個反我是造定了而且還要拉着老哥你一起造。”這是我頭一次如次大逆不道的說話儘管孫元化對我的野心已經有了一定的思想準備可是如此在大庭廣衆下放肆大談造反畢竟是第一遭。

“元度啊小點聲!”孫元化衝我說道。

“怕什麼用不了多久天下人都知道老哥別說我不給你機會這纔是成就不世英名的最好機會。山東完全可以宣佈自治脫離明朝管轄我不要求你迅加入我的陣營只要你保持中立並且向我提供物資糧草供應就行。造崇禎的反的事還是由我去做吧!”

這哪裡還算是中立不過如今孫元化也只能接受我的這個提議了只要不和他的舊東家正面爲敵他到樂於保持現狀。於是乎即在崇禎意料之中又在崇禎意料之外的事情生了。在崇禎宣佈緝拿孫元化歸罪不到一個月後孫元化以及他制下的德州、濱州等山東各州府宣佈獨立自治。

並且宣稱一切意圖不軌企圖侵犯山東半島的任何武裝力量都會遭到毀滅性的打擊與此同時對外宣佈的還有山東將和朝鮮以及遼東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一旦山東遭受其他勢力的侵襲遼東和朝鮮有義務出兵幫助山東進行抵抗以及報復。這讓崇禎不得不三思而後行。

注:一眨眼一年多了自去年7月6日獸醫百無聊賴之際有了《不稱職的獸醫》信筆塗鴉至今百萬字獸醫的結束曾讓我空虛了一陣子還活在李開陽的世界裡《基因漂移》並不是很理想這時我才現自己原來擅長的還是寫歷史故事於是有了《春水流》謹以此書獻給我的新婚妻子和衆多的一直支持我的謝謝大家!

請大家點擊鏈接進入《春水流》的世界。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第1章 艱難抉擇第29章 代理第7章 回到登州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上)第26章 圍點打援第1章 倭亂第26章 徐霞客第14章 盟誓第5章 天命所歸第2章 賭注(下)第23章 狂野作戰第20章 洞林驚魂(上)第17章 焚村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上)第4張 雄踞天草第19章 囤積(下)第11章 籌備南行第6章 正人君子第17章 意義深遠第26章 賦稅第27章 債卷(上)第4章 妥協第3章 生動課堂第27章 蜜月第6章 進軍第12章 商品展介第23章 歷史舞臺第17章 議戰第18章 國殤第25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6章 一樁生意第4章 海盜第18章 軍妓(下)第21章 青樓爭鋒第23章 弘光退位第5章 潘多拉的盒子第19章 變故第20章 罷課第24章 堂吉訶德計劃(下)第11章 對馬海戰(三)第22章 遊說第17章 和解第32章 歸途第8章 先進是塑造的第31章 反叛(下)第28章 鄧家(下)第32章 招賢第14章 自賣自誇第12章 開學第26章 軍事改革(下)第30章 百廢待興第1章 倭亂第24章 堂吉訶德計劃(上)第9章 絞殺第5章 阿巴亥第24章 四正六隅第29章 初春(下)第9章 驚喜第8章 血戰第8章 先進是塑造的第8章 血戰第12章 瞞天過海(下)第16章 敲竹槓第29章 初春(上)第5章 潘多拉的盒子第26章 賦稅第14章 平定臺海第10章 給史可法的一封信第10章 對馬海戰(二)第19章 囤積(上)第24章 刺殺第29章 初春(下)第32章 圍困(下)第7章 院判第15章 伊始第30章 百廢待興第24章 刺殺第23章 漢軍第22章 商路(上)第10章 三件事第16章 風雲突變第28章 三個女人第21章 政體第32章 歸途第15章 激戰第25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二)第10章 給史可法的一封信第32章 歸途第14章 平定臺海第31章 血清第15章 導火索第14章 自賣自誇第18章 軍妓(上)第25章 軍事改革(上)第32章 拍賣第20章 罷課第13章 討論(中)第19章 糧食戰役第13章 大獲全勝
第1章 艱難抉擇第29章 代理第7章 回到登州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上)第26章 圍點打援第1章 倭亂第26章 徐霞客第14章 盟誓第5章 天命所歸第2章 賭注(下)第23章 狂野作戰第20章 洞林驚魂(上)第17章 焚村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上)第4張 雄踞天草第19章 囤積(下)第11章 籌備南行第6章 正人君子第17章 意義深遠第26章 賦稅第27章 債卷(上)第4章 妥協第3章 生動課堂第27章 蜜月第6章 進軍第12章 商品展介第23章 歷史舞臺第17章 議戰第18章 國殤第25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6章 一樁生意第4章 海盜第18章 軍妓(下)第21章 青樓爭鋒第23章 弘光退位第5章 潘多拉的盒子第19章 變故第20章 罷課第24章 堂吉訶德計劃(下)第11章 對馬海戰(三)第22章 遊說第17章 和解第32章 歸途第8章 先進是塑造的第31章 反叛(下)第28章 鄧家(下)第32章 招賢第14章 自賣自誇第12章 開學第26章 軍事改革(下)第30章 百廢待興第1章 倭亂第24章 堂吉訶德計劃(上)第9章 絞殺第5章 阿巴亥第24章 四正六隅第29章 初春(下)第9章 驚喜第8章 血戰第8章 先進是塑造的第8章 血戰第12章 瞞天過海(下)第16章 敲竹槓第29章 初春(上)第5章 潘多拉的盒子第26章 賦稅第14章 平定臺海第10章 給史可法的一封信第10章 對馬海戰(二)第19章 囤積(上)第24章 刺殺第29章 初春(下)第32章 圍困(下)第7章 院判第15章 伊始第30章 百廢待興第24章 刺殺第23章 漢軍第22章 商路(上)第10章 三件事第16章 風雲突變第28章 三個女人第21章 政體第32章 歸途第15章 激戰第25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二)第10章 給史可法的一封信第32章 歸途第14章 平定臺海第31章 血清第15章 導火索第14章 自賣自誇第18章 軍妓(上)第25章 軍事改革(上)第32章 拍賣第20章 罷課第13章 討論(中)第19章 糧食戰役第13章 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