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銀票

巨大的利潤,讓各國的商人猶豫不決。

畢竟,《寓言故事》就這麼一份,雖然無論從工藝上,還是內容上,都是當今各國無法企及的,但是識字讀書的畢竟就那麼多,能付上價錢的就更少了,等這些人人手一本之後,還賣給誰呢?

後繼乏力,是一定的。

“嚴大人,我們商隊背後還有另外的東家,憑我們自己的權力,一下子拿不出這麼多銀子,能不能通融一下?”一個滿臉周圍的老頭子問道。

“某願意出五萬兩銀子,算是爲學堂盡一份心力。”

“還希望嚴大人多多美言幾句,我等感激不盡,日後定有後報。”

嚴華捋捋鬍鬚,略微沉吟了一下,道:“捐銀是大義之舉,本官自會向陛下稟述清楚,至於這數目……對陛下來說,只要沒有補滿,終究是一件頭疼的事,衆位若是有心,不妨先跟陛下立下承諾,先捐助一半,餘下不足的等賺到了銀子,將來合作的時候再補上,如此一來,既可以讓陛下寬心,又不耽誤各位的時間,實在是一舉多得。”

“……”衆人相視,各自思考。

“如此就勞煩大人了,我們九家商隊就一起拼湊一下,儘量湊齊三十萬兩銀子,不知可否?”

嚴華點點頭:“銀子不在多,而在心意。”

“……”衆人腹誹不已,忽然有一人道:“還有一事要懇求大人,略微向貴國皇帝提一下。”

“哦?請說。”

“我等千里迢迢而來,又爲貴國的學堂捐助如此多的銀子,可謂是心誠意至,還請大人向陛下稟明,這……大家畢竟是熟人,以後的生意就好做得多了,之後那些商隊……”

嚴華聞言,立即打斷了他:“好說,好說!本官明白你的意思了!”

“這麼說,大人是同意只引薦我九支商隊了!”衆人皆眸子大亮,高興不已。

“本官自會稟奏陛下,至於能不能成,還要看陛下的決定。”嚴華不緊不慢,說道。

衆人剛剛火熱的心,頓時猶如被一盆水當頭澆下。

如此模棱兩可的說辭,如何讓大家放心?

不過,也沒有辦法了,總比拖下去讓其餘的商隊來摘桃子要好,平攤下來每一個商隊出五萬兩銀子,只要能運個幾萬本書回去,那就可以回本了。

如果不能回本,那就沒有繼續做生意的必要,剩下的四十萬兩銀子,自然也無從說起。

於是,外交部的大廳一下子忙碌起來。

……

楊沐看着手裡的一份冊子,暢懷大笑。

這,就是讓朕不爽的代價!

沒錯,在他的眼裡,三十萬兩倒是其次,給了那羣商人一個教訓,這纔是讓他開懷大笑的地方。

想到那些人心不甘情不願的掏銀子,他就一陣舒服,總算是出了一口氣,讓他們知道了一國皇帝的威嚴。

至於三十萬兩銀子……

楊沐看了一下面前的一把薄紙。

這是這個世界的銀票。

但是,跟中國古代的銀票又略有不同,每一張銀票有一張書頁大小,上面蓋着密密麻麻的印章,還有密密麻麻的圖案,看樣子應該也是一方大印按壓下去的。

銀票?

楊沐十分的驚詫,要知道,貨幣的本質就是一般等價物,紙質貨幣本身沒有任何價值,它只是一個貨幣符號,發行的依據是國家信用,而在這個世界,這麼多的諸侯國,是怎麼統一起來,發行同一種貨幣的?

不怕僞造麼?

楊沐左右翻看,約莫有些明白了。

這些銀票的數額並不是特別巨大,最大面值的也就是一百兩罷了。

而在上面,有累積幾十個國家的印章,排列有序,各有特性,在右上角的地方,還寫着“僞造着斬”的字樣。

“嚴華,你能確定,這些銀票能花得出去麼?”楊沐甩了一下手裡的一把紙,始終有些懷疑,這些銀票的紙張還沒有造紙廠的質量好,信用值得懷疑。

嚴華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惶恐道:“陛下容稟,臣初見時,也覺得不可思議,後來那些異國商人解釋了一番,說這些銀票是通用的,在一些大的錢莊都能兌換成銀子,這些商人出遠門做大生意,銀子太過笨重,都是如此行事。”

楊沐眼睛一亮:“國家之間也可以?”

“這……那些商人說,僅限於那些商人使用,各國之間的交易一般是用銀子的,民間普通的百姓,也都不使用銀票,對了,銀票上有一串票號,錢莊那邊都是有備號的。”

“……”

楊沐有些無語,這工作做得細緻呀,本來還想憑藉自己的的技術,讓蒼國僞造一批呢,沒想到這銀票聽着像那麼回事,但是流通性跟中國古代完全不對等,這些銀票的作用,就相當於託運一樣,只是方便各國商人做生意罷了。

而蒼國沒有錢莊的分號,所以他就直接收到了這麼一疊銀票,到時候需要派人專程去大盛國的錢莊兌換出來。

楊沐靈機一動,問道:“你有沒有問過,這銀票是怎麼製造出來的?誰製造?”

嚴華道:“臣初時也不太放心,所以都一一問了,據說是每一次諸侯會盟,各國皇帝聚首,當場製作一批銀票,並且在盟書上寫明,若有僞造和包庇,天下共擊之。”

我靠!

楊沐吞了一下口水。

看來,真的應了那句話,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呀。

這個模式,和後世的歐元是不是很像?

各國會盟的時候,製造銀票,會盟的諸國統一承認它的合法性,並且爲之進行了最有效的防僞,幾十上百個印璽蓋上去,再加上一串票號,簡直是這個時代最有效的防僞技術。

要知道,會盟的首領都是國力雄厚的,自然希望展開一下自由貿易之類的,所以爲了提高通商的便攜性,弄出這麼一個東西並不奇怪。

那些弱一些的國家,加入這個銀票體系,也能吸引各國商人來國內做生意。

多邊互贏!

楊沐嘆息了一聲,看來以前真的是孤陋寡聞了,僅僅憑着這麼一張銀票,就可以看出這個世界似乎並不像自己想的那樣完全混亂不堪,至少在一些共同利益之處,還是隱藏着一些規則的。

這就出現了一個非常尷尬的事。

蒼國,沒有一座錢莊!

別說錢莊了,就連他這個皇帝,在此之前都不知道有銀票這種東西。

由此可見,鄭、蒼、申這三個國家,的確是那些諸侯大國眼中的蠻夷之地,難怪大盛國都懶得費力氣大動干戈。

“唔,他們還說另外的四十萬兩銀子,會慢慢付清?”楊沐又問道。

“回稟陛下,他們確實如此承諾。”嚴華有些汗顏,從道義上說,七十萬兩全都是捐贈的名義,付清這個詞,有些欠妥……

楊沐可不管欠不欠妥,反正這筆錢他們是出定了,沒有追加利息就不錯了。

三十萬兩,不少了……

咦?

忽然,楊沐想起了一個事,皺眉問道:“你知不知道,那些諸侯國的通貨膨脹怎麼樣?”

“這……臣愚鈍,不指通貨膨脹是何物,請陛下明示。”

“唔,這個也不好解釋,這樣吧,你去打聽下,在他們國家,買一個包子要多少錢?買一百斤大米要多少錢,好了,你退下吧,讓那些商人覲見。”

“遵旨!臣,告退——”

第25章 全盤否定第509章 圍困第471章 大運河的考量第586章 武國降伏第563章 貨幣戰收穫第2章 亡國氣象第532章 紅衣大炮第76章 鍊鋼法第64章 胡駭的遭遇第195章 逛青樓!第27章 頭腦風暴第332章 絕路第15章 政令推行第435章 何去何從第79章 毒瘤第249章 鐵石第594章 推恩令第248章 談判進行時第284章 進擊的火鍋第29章 顧接不暇第34章 再次沸騰!第394章 當世強國第356章 不簡單第291章 賭注第434章 蒼楚決裂第53章 絕境中的申國第534章 戰前佈局第514章 激動的武國皇帝第333章 牆倒衆人推第378章 機關第392章 矛盾第33章 一箭雙鵰第301章 野戰奪城第60章 陣法顯威第130章 九十萬兩第602章 浩蕩大勢第242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54章 申城之戰第57章 偷窺第227章 拖油瓶第115章 連弩試驗第615章 比照謀反第115章 連弩試驗第270章 妙曦的心思第530章 積分激勵第167章 《寓言故事》第二卷第219章 大結局第283章 會盟之前的佈置第80章 熱鬧的上官府第526章 勾心鬥角第72章 皇后的另一面第292章 令人忌憚的楚皇第219章 國情和局勢第333章 牆倒衆人推第472章 熱火朝天的發展第275章 摧枯拉朽第2章 亡國氣象第161章 劃分封地第50章 慰問傷兵第440章 廢天子第97章 宮禁之變第119章 襲營第533章 臨戰第163章 識字大會第172章 素女功的威力第508章重騎覆滅【二合一】第35章 御駕親征第227章 拖油瓶第331章 喪家之犬的晉國皇帝第189章 抵達晉國第525章 魏晉會師第279章 各方的反應第570章 康國大勢已去第133章 農民起義第28章 澤王斷臂第122章 鄭翰亮劍第336章 族議第559章 康國對峙第576章 欲取晉第353章 阮採蕊第123章 義軍出擊第90章 遭遇追殺第489章 楚瓊第279章 各方的反應第600章 大蒼六年第561章 紙鈔的陰謀第432章 遷都影響第220章 突變第56章 天降奇兵第123章 義軍出擊第17章 三王進宮第11章 戰爭賠償第298章 諸項事宜第341章 遷都與爭霸第308章 成功第378章 機關第85章 落魄母子第569章 謀劃第41章 投名狀第155章 諾妃有身孕了
第25章 全盤否定第509章 圍困第471章 大運河的考量第586章 武國降伏第563章 貨幣戰收穫第2章 亡國氣象第532章 紅衣大炮第76章 鍊鋼法第64章 胡駭的遭遇第195章 逛青樓!第27章 頭腦風暴第332章 絕路第15章 政令推行第435章 何去何從第79章 毒瘤第249章 鐵石第594章 推恩令第248章 談判進行時第284章 進擊的火鍋第29章 顧接不暇第34章 再次沸騰!第394章 當世強國第356章 不簡單第291章 賭注第434章 蒼楚決裂第53章 絕境中的申國第534章 戰前佈局第514章 激動的武國皇帝第333章 牆倒衆人推第378章 機關第392章 矛盾第33章 一箭雙鵰第301章 野戰奪城第60章 陣法顯威第130章 九十萬兩第602章 浩蕩大勢第242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54章 申城之戰第57章 偷窺第227章 拖油瓶第115章 連弩試驗第615章 比照謀反第115章 連弩試驗第270章 妙曦的心思第530章 積分激勵第167章 《寓言故事》第二卷第219章 大結局第283章 會盟之前的佈置第80章 熱鬧的上官府第526章 勾心鬥角第72章 皇后的另一面第292章 令人忌憚的楚皇第219章 國情和局勢第333章 牆倒衆人推第472章 熱火朝天的發展第275章 摧枯拉朽第2章 亡國氣象第161章 劃分封地第50章 慰問傷兵第440章 廢天子第97章 宮禁之變第119章 襲營第533章 臨戰第163章 識字大會第172章 素女功的威力第508章重騎覆滅【二合一】第35章 御駕親征第227章 拖油瓶第331章 喪家之犬的晉國皇帝第189章 抵達晉國第525章 魏晉會師第279章 各方的反應第570章 康國大勢已去第133章 農民起義第28章 澤王斷臂第122章 鄭翰亮劍第336章 族議第559章 康國對峙第576章 欲取晉第353章 阮採蕊第123章 義軍出擊第90章 遭遇追殺第489章 楚瓊第279章 各方的反應第600章 大蒼六年第561章 紙鈔的陰謀第432章 遷都影響第220章 突變第56章 天降奇兵第123章 義軍出擊第17章 三王進宮第11章 戰爭賠償第298章 諸項事宜第341章 遷都與爭霸第308章 成功第378章 機關第85章 落魄母子第569章 謀劃第41章 投名狀第155章 諾妃有身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