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輔政內臣

“陛下,外臣還有一個請求。我阮國的國庫拮据,國內諸貴族亦有心爲朝廷分憂,也想購買一批兵器,用於支援前線,不知陛下能否也勻出一些,售賣於我國?”

“唔……你是說,以商隊之名購買?”楊沐眸子一凝。

“正是,還請陛下晾解外臣一片赤誠之心,他日必有厚報。”阮阜寧拱手,道:“我國貴族不求太多兵器,只需此上的三成即可。”

“那這價格……”

“外臣願意出七百萬兩!”

楊沐心裡冷笑,這阮阜寧打的什麼主意,已經是昭然若揭了,如果真的是要爲國分憂的話,何不將銀兩捐獻給朝廷,反而要用更高的價格,私下裡購買兵器呢?

究其原因,不過是想裝備私兵,擁兵自重而已。

楊沐敢保證,這批兵器一旦抵達了阮國,一件都不會落到阮國女皇的手裡,這些貴族拍拍屁股裝備好了軍隊,一個兵卒都捨不得派到前線。

它們的用處,只是在以後可能出現的奪位中,爲阮阜寧這個寧王,增加一些籌碼,或者說是他的一種自保手段。

不過,楊沐似乎也沒有拒絕他的必要。

第一,蒼國平白又得了這麼大的一筆收入,何樂而不爲?

第二,阮蒼兩國雖然是盟友,目前沒有利益衝突,但是保不齊以後會有,在敵營中埋伏一顆地雷,還是很有必要的,阮國的實力越是不穩定,就越是要倚重蒼國。

基於這兩點,楊沐並不想拒絕這件事,放眼歷史上的那些軍火商,誰不是希望別的國家越亂越好?甚至爲了售賣出武器,不惜主動去挑撥別國的戰亂,藉此大肆售賣軍火。

蒼國如今帶甲百萬,由於士卒們的待遇非常優厚,所以每年的軍費開支是很大的,僅說軍餉和糧餉,就要一千多萬兩,再加上武器和裝備,更換戰馬等等,至少也要兩千萬兩。

這樣規模龐大的軍隊,放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難以承受的。

哪怕是三年以前,無論是盛國還是洞國,都絕對養不起這樣一支軍隊。

對於蒼國來說,售賣武器裝備來填補損失,就顯得有些必要了,至少今年一年的軍費,已經通過楚國和阮國的採購賺了回來,蒼國將有更大的人力財力,去完善基礎設施,提高民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成爲一個諸國都羨慕的富庶國家。

“貴使放心,此等小事朕還是允許的,若是以後還有什麼需要,貴使不妨叫親衛送信過來,我蒼國也願意與你合作。”

“外臣,叩謝聖恩!”

阮阜寧大喜,之前他還很忐忑,擔心楊沐是否會一口拒絕,但是現在看來,完全不用擔心這一回事,蒼國的皇帝就像是一個精明的商人,只要銀子給足,根本不關心你是什麼用途。

處理了這件事之後,雙方約定了貨款日期,阮阜寧就千恩萬謝的走了。

“沈安,通知外交部,將今日寧王購買兵器之事,暗地裡告知阮國其餘的王爺,問問他們要不要買,幾十萬件兵器,我蒼國還是拿得出的。”楊沐陰測一笑。

/>

“是,奴才這就去吩咐。”

做完這一切,楊沐就思考起阮國使臣說的另一個消息,那就是晉國準備攻打楚國的事。

無論如何,聽着都有些荒唐可笑。

晉國攻打了楚國,能夠有什麼好處?就算是攻取了地盤,也無法進行有有效的管理,根本守不住。

況且,這麼長的戰線,後勤物質的運輸,肯定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等到到了楚國,又是異域作戰,且不說水土不熟和地形問題,就說萬一後路被人截斷,所造成的後果也是難以估量的。

如果從地圖上看,兩個合作國家中的吳國,距離楚國反而更近一些,晉國攻打楚國,似乎對吳國的好處更大。

難道,晉國甘願爲吳國充當馬前卒麼?

楊沐想不通,晉國的皇帝雖說不是什麼雄才大略的君主,目前也看不出什麼超越晉國先帝的資質,但是這胃口,可是要歷代晉國皇帝都要大很多。

而且,這已經不是一個胃口大不大的問題了,一個能在諸王內鬥中,奪得晉國皇位的一個人,怎麼可能做出如此輕率的決定?

一時間,他也想不通。

沒辦法,他只好將這件事寫在一張紙上,等待明日交給朝臣去考慮,相信孔尚賢和範宏濟等一干老臣,會商量出一個辦法的。

“對了,讓教育部和吏部,在全國組織一次國略考試,朕要親自出題,遴選出一批輔政內臣,爲國出謀劃策。”楊沐說道。

“還請陛下明示。”

沈安不明所以,心中十分的疑惑,似乎目前蒼國還沒有輔政內臣這一說,職務是什麼,官居幾品,這些都不知道。

“你去宣旨就是了,其餘的事朕自有安排。”

“是!奴才遵旨!”

楊沐擺了擺手,開始擺駕毓靈宮,一路上也在想該如何搭建這輔政內臣的事。

其實,所謂的輔政內臣,就相當於一個顧問機構,也是一個智囊機構,跟明朝的內閣有些相似,但是卻沒有那麼大的權力,並不要求處理具體的國事,主要還是負責研究和提供一些調查分析。

譬如這一次晉國攻打楚國的消息,如果有內閣的話,就可以慢慢研究了,該怎麼做怎麼應對,總比幾個最高層的研究要強,如果能夠提供一些全方面的分析和評估,那就更好了。

這樣的一羣顧問,當然不能由朝內的大臣來擔任,主要還是得從基層選出來,不僅要有遠見卓識,而且要有體驗過民間和基層官府的經歷,首批輔政內臣,自然要從全國範圍內遴選。

當然,這件事是急不得的,大國興兵必定不是一日之功,前期的準備工作甚至比正式開戰還要長,蒼國也不必太着急,一邊確定好此事的可靠性,一邊在西部邊境和北部邊境佈防,謹防楚國聲東擊西,給蒼國迎頭一擊就好。

畢竟,不只是阮國一個國家擔憂被晉國攻打,蒼國也有這個憂慮呀,雖說入境的蒼國已經有足夠的實力與晉國一戰,但就怕有所疏漏,不然很有可能是致命的。

第467章 身份不夠第216章 皇子名鈞第555章 黯然第501章 將計就計第57章 偷窺第305章 造船第223章 一戰定乾坤?第373章 懲罰第334章 興王與寧王第430章 公交車第412章 女帝懷孕了第260章 政治考量第539章 浩浩蕩蕩第562章 通貨膨脹和緊縮第100章 壞人死於話多第377章 工業城第94章 還就搶定了第493章 蒸汽運兵船第588章 滅魏第599章 舊戲重演第221章 殺他一個措手不及第296章 合盟相商第218章 郡縣第144章 龍輦入城第164章 造紙廠和印刷廠第117章 武者之論第106章 伐鄭第250章 喘不過氣的盛國第248章 談判進行時第263章 暗棋第219章 大結局第592章 海軍正式建立第63章 論功行賞第25章 全盤否定第431章 遷都第617章 降!第276章 烈火焚城無標題章節第373章 懲罰第603章 太年輕第292章 令人忌憚的楚皇第25章 全盤否定第424章 競拍第216章 國富論與貨幣戰爭第462章 騎兵?重騎兵!第314章 親臨前線第281章 對策第72章 皇后的另一面第154章 皇后露陷第329章 天意北遷第187章 原因第158章 奴隸稅第499章 六國攻蒼第607章 大慶薨第143章 塵埃落定第529章 鏖戰第191章 繁華晉城第296章 合盟相商第569章 謀劃第307章 孔明燈第267章 輔政內臣第537章 朱雀軍再潰第131章 投石車第405章 宮中有變第205章 決戰之前第533章 臨戰第601章 海軍較量第290章 劍擊比試第140章 大勢已去第318章 不知情的萬喜第550章 筵席爭論第171章 長春功與素女功第111章 可願歸順?第145章 會見第573章 壯烈莽皇第299章 軍備第567章 降軍成主力第462章 騎兵?重騎兵!第397章第198章 邦交第33章 一箭雙鵰第379章 參觀完畢第593章 功勳爵改革第311章 不對勁第505章 爸爸終究是爸爸第146章 對皇族的處置第514章 激動的武國皇帝第362章 冊立太子第278章 二帝同朝第352章 設宴第237章 獻俘大刑第235章 獻俘祭典第89章 貪腐問題第542章 重創第427章 大宏王朝第418章 天價玻璃塑像第233章 押解俘虜第386章 要把女帝擄進宮第471章 大運河的考量
第467章 身份不夠第216章 皇子名鈞第555章 黯然第501章 將計就計第57章 偷窺第305章 造船第223章 一戰定乾坤?第373章 懲罰第334章 興王與寧王第430章 公交車第412章 女帝懷孕了第260章 政治考量第539章 浩浩蕩蕩第562章 通貨膨脹和緊縮第100章 壞人死於話多第377章 工業城第94章 還就搶定了第493章 蒸汽運兵船第588章 滅魏第599章 舊戲重演第221章 殺他一個措手不及第296章 合盟相商第218章 郡縣第144章 龍輦入城第164章 造紙廠和印刷廠第117章 武者之論第106章 伐鄭第250章 喘不過氣的盛國第248章 談判進行時第263章 暗棋第219章 大結局第592章 海軍正式建立第63章 論功行賞第25章 全盤否定第431章 遷都第617章 降!第276章 烈火焚城無標題章節第373章 懲罰第603章 太年輕第292章 令人忌憚的楚皇第25章 全盤否定第424章 競拍第216章 國富論與貨幣戰爭第462章 騎兵?重騎兵!第314章 親臨前線第281章 對策第72章 皇后的另一面第154章 皇后露陷第329章 天意北遷第187章 原因第158章 奴隸稅第499章 六國攻蒼第607章 大慶薨第143章 塵埃落定第529章 鏖戰第191章 繁華晉城第296章 合盟相商第569章 謀劃第307章 孔明燈第267章 輔政內臣第537章 朱雀軍再潰第131章 投石車第405章 宮中有變第205章 決戰之前第533章 臨戰第601章 海軍較量第290章 劍擊比試第140章 大勢已去第318章 不知情的萬喜第550章 筵席爭論第171章 長春功與素女功第111章 可願歸順?第145章 會見第573章 壯烈莽皇第299章 軍備第567章 降軍成主力第462章 騎兵?重騎兵!第397章第198章 邦交第33章 一箭雙鵰第379章 參觀完畢第593章 功勳爵改革第311章 不對勁第505章 爸爸終究是爸爸第146章 對皇族的處置第514章 激動的武國皇帝第362章 冊立太子第278章 二帝同朝第352章 設宴第237章 獻俘大刑第235章 獻俘祭典第89章 貪腐問題第542章 重創第427章 大宏王朝第418章 天價玻璃塑像第233章 押解俘虜第386章 要把女帝擄進宮第471章 大運河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