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大蒼幣

這是一套紙幣,被楊沐稱之爲“大蒼幣”。

與楊沐印象中一張張的人名幣差不多,大小形狀都沒什麼差。

只是,由於受到工藝的限制,倒是與印象中的五六十年代的質感差不多,其中的植物純棉纖維,達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

這種印製鈔票的工藝,應該說是蒼國如今最爲先進的一種造紙方法,代表了一個國家的最高工藝。

至於在這個基礎上,工藝能不能有所進步,楊沐持否定的態度。

畢竟,這種工藝的基礎上若是再進一步,以這種原始的手工藝水平,還真的是達不到。

楊沐從托盤中拿起一張一百元面值的大蒼幣,它是所有的貨幣中,面值最大的。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爲整個大蒼幣的體系中,一共存在八種面值。

分別是一角、五角、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

本來,完全沒有必要這麼設置的,但是楊沐心裡清楚,如果貨幣的換算採用十進制的話,用這種面值組合無疑是最爲合適的。

爲何?

就因爲它是經過了豐富的實踐才得出來的。

在楊沐的記憶中,中國曾經也有過兩毛和兩塊等面額的鈔票,但是經過幾十年的實踐,最後都淘汰了,有它沒它一個樣。

值得一提的是,大蒼幣並不是楊沐興之所至而想出來的東西,八種面值也不完全是因爲它的便利,而是爲了大蒼幣良好穩健的發行流通。

畢竟,這是一套全新的貨幣,如果不能與現有的貨幣體系掛上鉤,那麼以後就將困難重重,一方面會讓百姓們對大蒼幣的流通持有懷疑和否定心理,另一方面各國也不方便兌換,難以擴大影響。

而一套貨幣如果失去了這個關鍵的要素,那麼也基本上就宣佈是廢了,就算你在貨幣上印製更大的數字,也不過是一張紙而已,那樣只會造成國內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不僅無法讓諸國一起承擔風險,而且會造成整個社會的混亂。

大蒼幣,是按照如今蒼國內的白銀與銅錢的兌換比例而設置的。

一毛錢與一文錢銅錢等值。

一百元錢,約莫可以兌換一兩銀子。

爲什麼說是約莫,這其中就涉及到一個兌率,由於各國白銀的儲備量與經濟水平的限制,其實銀子與銅錢的兌換比率是不一樣的,一兩銀子能兌換到八百到一千五百枚銅錢不等。

楊沐取的是中間值,一百塊錢大概就一兩銀子的樣子。

“蒼皇陛下,你蒼國就準備使用這種錢幣?”

剛一遞到幾位皇帝的手裡,立即引起了一陣驚詫。

在大家的心裡,拿這種紙張做成的錢幣,比當初的大白紙的問世,還要出人意料,並且令人費解。

“蒼皇陛下難道就不怕被人仿冒麼?”阮國女帝把一張二十元面值的大蒼幣拿在手裡,翻來覆去的查看。

楊沐一笑,道:“女帝不妨再看仔細一些,若是你阮國可以仿造得出來,大可以一試。”

阮國女帝用蔥指輕輕的婆娑着紙幣,而後仔細的感受着,和平常的紙張有什麼不一樣。

可以看到,紙上的正反面,無論是用料還是做工,都十分的講究。

兩面都有複雜的花紋,還有一串新奇的數字,阮國女帝對此早就有了解,也知道如今蒼國百姓普遍都習慣使用這種數字,也就沒有太驚訝。

真正讓她驚歎的,是那些帶着濃烈蒼國氣息的圖案。

譬如,在反面,印着蒼國的各大軍團齊聚的圖案,也有連弩、投石機和騎兵等等。

而在正面,則是統一印着楊沐的一副冕袍畫像。

阮國女帝稍稍詫異,而後瞥向了邊上蘭國皇帝手裡拿着的一張一百元的錢幣,上面同樣有楊沐的畫像,只不過裝束變了,而是一席朝服,頭戴冕旒,威嚴的坐在朝殿中,下方是一列列跪地行禮的朝臣……

這是在變相的,加強皇帝的威嚴麼?

阮國女帝心中想着,其實普通老百姓的家裡,根本就不會有什麼藝術品,一石這些錢幣發行下去,就會流入千家萬戶,在百姓的心中,皇帝的威嚴會和錢幣的價值結合在一起,等於是在變相的提升皇帝在民衆心中的地位。

接下來,楊沐又與各國皇帝簡單說了一下與白銀的兌換。

另外,他特別說明了,在大蒼幣發行之初的一年中,每一個人最多隻能兌換十兩銀子的大蒼幣,同時規定在一年之後,蒼國的市井中逐步取消白銀的流通,並且明令禁止銀票和大蒼幣的兌換,各大錢莊不能再使用銀票。

並不是說特別的排斥銀票,而是這東西的存在,本來就是十分乾擾大蒼幣秩序的,假設一個外邦的商人來到蒼國,拿着一疊銀票可以很輕易的兌換出大筆的錢,在蒼國交易後又換成銀票,那麼大蒼幣還怎麼擴大影響?

再說了,這個世界的銀票是大型錢莊發行的,和白銀等價兌換是因爲各個錢莊都有大量的白銀儲備,相當於一個契約形勢,要是哪個錢莊心黑一點,印製了大量的銀票來兌換大蒼幣,豈不是就可以輕易的套取大蒼幣?

“蒼皇陛下,我等諸國欲與蒼國進行商貿往來,也必須要用此幣麼?”

這時,一直在角落裡不發一言的炎國皇帝道出了心中的疑惑,拿着手裡的幾張大蒼幣翻來覆去的翻瞧着,雖然時不時的皺眉,但是卻又一副很有興趣的樣子。

“陛下是有何擔心不成?”楊沐問道。

“陛下方纔說要禁止銀票的流通,而這大蒼幣的最大面值,也只抵得上一兩銀子,這對於平民百姓來說算是夠用了,但是國家之間的交易,或者說民間商隊之間的交易,數額往往非常巨大,實在是很不方便,這又該如何解決?”

“沒錯,我等也有此想。”

“這實在是不太方便,若是禁止銀票的使用,我諸國若要購買蒼國的兵器,豈不是要大車的拉運銀兩過來?”

“蒼皇陛下此舉,值得三思呀。”

炎國皇帝的這個疑問一提出,立即引得諸國皇帝的附和,顯然大家也都考慮到了這個問題。

第231章 大混亂!第267章 輔政內臣第577章 太子歷練第28章 澤王斷臂第514章 激動的武國皇帝第110章 戰前巡營第88章 村長第223章 一戰定乾坤?第118章 出征!第51章 奔襲糧草第67章 太極第455章 萬喜的憂慮第503章 戰書第22章 巡視軍營第426章 六十億第450章 增加關稅第277章 無情屠殺第86章 路見不平第4章 城門戰局第104章 大蒼律令第528章 兩軍同攻第186章 爲什麼要這樣做第361章 給天子一個教訓第252章 修路和軍糧第578章 中計第608章 波瀾壯闊第210章 驚駭的盛國第228章 大戰落幕第555章 黯然第577章 太子歷練第245章 軍制與產能第189章 抵達晉國第180章 炎國第564章 攻範遇阻第175章 機械紡織第182章 霸主之爭第378章 機關第360章 跪下第132章 冬陽城陷落第295章 會盟開始第349章 遠交近攻第580章 晉降第312章 魏軍身負第436章 沉寂還是出擊第339章 伐晉終結第319章 驚天逆轉第203章 邊關大捷第555章 黯然第112章 內情第491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223章 一戰定乾坤?第427章 大宏王朝第472章 熱火朝天的發展第278章 二帝同朝第535章 組成聯軍?第294章 君臣之裂第120章 鄭軍後撤第351章 生氣了第549章 筵席第353章 阮採蕊第518章 火藥?第59章 會面第557章 功勳爵改革第610章 抵達第268章 見面第22章 巡視軍營第121章 流言四起第296章 合盟相商第362章 冊立太子第529章 鏖戰第274章 閔雷禪位第260章 政治考量第133章 農民起義第79章 毒瘤第46章 夜襲之前第437章 告老之心第372章 閱兵進行時(四)第540章 排兵佈陣第399章 吳邵之策第183章 取道之難第212章 報復性的戰鬥第256章 錦衣衛的干涉第221章 殺他一個措手不及第328章 圍城第75章 巡視工部第489章 楚瓊第55章 絕望中的曙光第210章 驚駭的盛國第575章 莽國覆滅第540章 排兵佈陣第122章 鄭翰亮劍第102章 叛亂之後第585章 阮西瓊的野心第129章 這叫禪讓第510章 塔防?第90章 遭遇追殺第324章 伊水城下第42章 收服第215章 不平等條約第54章 申城之戰
第231章 大混亂!第267章 輔政內臣第577章 太子歷練第28章 澤王斷臂第514章 激動的武國皇帝第110章 戰前巡營第88章 村長第223章 一戰定乾坤?第118章 出征!第51章 奔襲糧草第67章 太極第455章 萬喜的憂慮第503章 戰書第22章 巡視軍營第426章 六十億第450章 增加關稅第277章 無情屠殺第86章 路見不平第4章 城門戰局第104章 大蒼律令第528章 兩軍同攻第186章 爲什麼要這樣做第361章 給天子一個教訓第252章 修路和軍糧第578章 中計第608章 波瀾壯闊第210章 驚駭的盛國第228章 大戰落幕第555章 黯然第577章 太子歷練第245章 軍制與產能第189章 抵達晉國第180章 炎國第564章 攻範遇阻第175章 機械紡織第182章 霸主之爭第378章 機關第360章 跪下第132章 冬陽城陷落第295章 會盟開始第349章 遠交近攻第580章 晉降第312章 魏軍身負第436章 沉寂還是出擊第339章 伐晉終結第319章 驚天逆轉第203章 邊關大捷第555章 黯然第112章 內情第491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223章 一戰定乾坤?第427章 大宏王朝第472章 熱火朝天的發展第278章 二帝同朝第535章 組成聯軍?第294章 君臣之裂第120章 鄭軍後撤第351章 生氣了第549章 筵席第353章 阮採蕊第518章 火藥?第59章 會面第557章 功勳爵改革第610章 抵達第268章 見面第22章 巡視軍營第121章 流言四起第296章 合盟相商第362章 冊立太子第529章 鏖戰第274章 閔雷禪位第260章 政治考量第133章 農民起義第79章 毒瘤第46章 夜襲之前第437章 告老之心第372章 閱兵進行時(四)第540章 排兵佈陣第399章 吳邵之策第183章 取道之難第212章 報復性的戰鬥第256章 錦衣衛的干涉第221章 殺他一個措手不及第328章 圍城第75章 巡視工部第489章 楚瓊第55章 絕望中的曙光第210章 驚駭的盛國第575章 莽國覆滅第540章 排兵佈陣第122章 鄭翰亮劍第102章 叛亂之後第585章 阮西瓊的野心第129章 這叫禪讓第510章 塔防?第90章 遭遇追殺第324章 伊水城下第42章 收服第215章 不平等條約第54章 申城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