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白虎軍團告急,已經五十多歲的白虎軍團大元帥司馬宏,突發疾病。
這個消息,讓楊沐的心裡一咯噔。
打仗,其實也就是鬥將。
再好的兵器和裝備,都是要交給人來用的,一支不嚴謹沒有血性的軍隊,就算是再好的裝備也打不贏一場仗。
俗話說,兵慫慫一個,將慫慫一窩,一個好的將軍就能帶出一支好的部隊,一個好的統帥,那絕對是能夠左右一個軍團命運的。
算起來,司馬宏的年紀也不小了。
不僅僅是司馬宏,其實六大軍團的統帥,年紀都不小了。
其中,以青龍軍團的大元帥衛忠全年齡最大,已經六十餘歲,是一個個真正的高齡統帥。
好在,以如今青龍軍團的規模,加之人才濟濟,並不需要衛忠全上陣殺敵,只需要坐鎮後方,佈置大方略即可,就跟裡那坐在輪椅上的諸葛孔明一樣,重要是腦子而不是體力。
當即,楊沐下旨,讓醫藥部派出一隊大夫,遠赴白虎軍團給司馬宏治病。
然後,再命令麒麟軍團開拔,與白虎軍團匯合。
幾乎是與此同時,青龍軍團徹底接管了雲地,朱雀軍團主力一路北撤,與玄武軍團匯合。
於是,蒼國六大軍團的任務基本劃分清楚。
青龍軍團大軍五十萬餘萬,鎮守楚地和雲地,堵住莽國和範國。
歸義軍團在康國境內,與晉康大軍對峙。
白虎軍團與麒麟軍團,在阮魏邊境,負責抵擋阮魏聯軍。
玄武軍團和朱雀軍團匯合,一一掃滅當初阮、魏、晉三國留下來的聯軍。
等於是,天下已經形成了四個戰區。
其中,白虎軍團和麒麟軍團充當的是主力,玄武軍團和朱雀軍團剛剛歷經大戰不久,算是邊戰邊修養,同時補充兵員,恢復至滿編狀態。
王畿周圍,瀰漫着一股烽火味。
就連普通的百姓都知道,這裡即將要發生大戰,有能力的大戶都舉家搬遷,往新蒼城附近搬遷了,至於普通鄉村,都組成了鄉勇巡邏,探查消息,一旦有軍隊從附近經過,就組織全村人躲到山上去,避免兵禍。
官府也知道百姓們恐戰,雖然知道蒼國有能力應付來犯的軍隊,但是沒辦法,趨吉避凶是人的本性,老百姓有這種想法很正常。
可是,這樣一來,春耕就耽誤了。
王畿之地的氣候適宜,百姓們的主糧是水稻,一年可以兩熟,三月正是早稻的種植季節,緊張的氣氛無疑是非常耽擱春耕的。
有些地方,凡是城池周圍的農田,乾脆都荒廢着,生怕到時候戰事來臨,會被兵將糟蹋。
可以預見,今年王畿之地的收成不如往年,這是無可避免的事。
就在天下都以爲,這場大戰就要一觸即發之際,倒是另外的一件事先被諸國注意。
蒼國和武國,甚至是木國、炎國、邵國,從二月開始,就紛紛大肆收購糧食和鹽鐵。
而且使用的,都是紙鈔!
僅僅一個月的功夫,一車車一船船的糧食和食鹽,就被從阮、魏、晉、莽、範,甚至是康國運往這幾個國家。
若僅僅是蒼國也就罷了,因爲從根本上說,蒼國與這些國家的官方貿易都已經斷了,便是民間貿易也十分稀少,基本上是靠走私。
但是,各國與武國並沒有斷交呀!
不僅僅是武國,就連木國和炎國,都沒有斷交。
這就導致了,這些錢糧貿易十分的順暢,僅僅是一個月多月的功夫,阮、魏、晉、莽、範、康這些國家,就有許多糧食被收購。
糧食這種東西,都是在大糧商的手中,官府真正能夠掌控的很少,一般的小地主,當地官府不敢限制,若是大地主或者世家大族,那麼就算是朝廷也管不了,無能爲力。
短短一個月的功夫,就以阮國爲例,大批的糧食被武國購買,如今國內的糧價漲了一倍有餘。
這還僅僅是一個開始!
由於武國給出的價格十分高,幾乎是兩倍於市場價,所以阮國內的糧商聞風而動,紛紛囤積糧食,同時高價到民間收購糧食,再去賣給武國的商人。
這種情況同樣發生在魏國,不過更加嚴重,糧價在一個月內,就漲了三倍!
莽國的糧食價格,漲了一倍。
範國內的糧食價格,漲了兩倍。
晉國與蒼國有漫長的邊境線,而蒼國又是大蒼幣的發行國,可以源源不斷的印製大蒼幣,所以哪怕兩國民間僅僅是糧食走私,就導致了晉國內的就糧食價格,漲了三倍有餘!
要知道,就算是在發生天災的年月,糧價的漲幅也不會這麼大!
漲了一倍,百姓尚能承受。
但是一下子漲兩三倍,就是對百姓的一個洗劫,本來底層百姓的生活,就是爲了吃食在奔波,很多家庭一個月賺到的錢,僅僅能維持吃食而已。
糧食上漲一倍,底層百姓的生計就無法維持,就算是家中小有積蓄的家庭,也只能是坐吃山空。
商人逐利,哪怕是極個別的商人看出了其中的端倪,知道蒼國沒安好心,但是也沒辦法,浩浩大勢不可阻擋,千千萬萬的大糧商不會管這麼多,與蒼國的錢糧貿易如火如荼。
到了三月,蒼國在收購糧食的時候,價格已經出到了五倍!
有錢不賺是傻子,哪怕是農民百姓,也只是留下一些能夠支撐到秋收的口糧,其餘的一律販賣,都想趁着糧價回落之前大賺一筆,一張張花花綠綠的紙鈔放在家裡,纔是真正的安心。
頓時,糧食和鹽鐵貿易,成了晉國最爲暴利的行業!
受影響最大的範國和晉國,一場極爲龐大的饑荒正在醞釀。
不僅僅如此,貨幣的購買力其實是相對的,糧價的上漲自然也催生了其餘貨物價格的上漲,晉國的金融和貨幣體系搖搖欲墜。
民間如此大的物價波動,自然是引起了諸國官府和朝廷的注意。
大將軍:秦堪
大將軍:華溫奇
主將:王涵陽
老丞相:周文
晉國皇帝:王涵寧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