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戰時軍事總司令

其實比起蔣翊武,孫、張二人直接的摩擦更加劇烈。軍政府成立之初,孫武未抵達武昌之前,軍務部是由張振武以副部長之職代行部長之能,幾日來倒是將軍政府打理的條條是到,甚至不少聲音都有意讓他就任軍務部長。

後來孫武抵達武昌之後,可是花了不少的心思跟精力,才從他手中奪過了真正的軍政府指揮大權,由於這過程中有些手段不堪入目,結果兩人之間自那以後便隱隱形同陌路,平時便是軍務會議之時也甚少說話,更別提生活之中了。

眼見軍務部連續兩位重量級的副部長站出來表明了支持態度,頓時會議室內明眼人都品出了味道,紛紛出口贊成。

黎湯二人坐的穩穩不爲所動,吳兆麟有心開口奈何他也瞧出了人心思變,嘆了一口氣乾脆學起了湯黎二人,眼觀鼻鼻觀心、坐實了自己擺設之名。

居正、譚人鳳二人對視了一眼,眼中喜色頓顯無疑。

藉着此風,居正直接將箭頭指向了孫武,詢問道:“不知道堯卿兄可有異議?這軍務總司令之位與軍務部有太多傾軋,若是調節不當極有可能引起誤會…”

“不必了,既然大家都有意如此,堯卿也沒意見。不過這軍務總司令之名卻是不甚妥當,不如改爲‘戰時軍事總司令’好了,由黃先生節制三鎮之兵、一切財物、資源皆歸先生統制!”

他雙掌合攏拖着下巴,臉上無喜無悲看不出任何,令一衆人頓時也有些摸不着頭腦,不明白他到底打得什麼主意?

以他攬權之手段,沒有人會認爲他能輕易放開手上的權力,至少不僅居正不相信,張振武、蔣翊武也不相信,甚至吳兆麟、湯化龍、黎元洪也不相信。

實際上,正如他們所想的那般,孫武自然不願理那麼簡單的就把手上的權力交出去。

不過他今天也算看出來了,居正步步緊逼、譚人鳳穩坐釣魚臺,再結合方纔張振武、蔣翊武等得舉動,哪裡還不清楚自己只怕已經成了別人砧板上的魚了,覬覦他軍務部長位子的明顯可不止一個兩個。

張景良雖然是他跟同盟會聯手排擠吳兆麟的等首義功臣後妥協的結果,但是居正等卻完全可以將責任推得一清二楚。因爲他纔是軍政府的軍務部長,掌握三鎮之軍務佈置,所以無論如何,這個啞巴虧他都要嚥下來。

孫武自知今天若想保全自己手上的權力只怕有些困難了,至少張景良之失、劉家廟失陷這兩樁已發生的事情已經成了居正手上的兩把利劍,讓他想不放血都不行了。

何況旁邊還有二武覬覦、黃興在臥,等下心中一番思量了之後有了計較,暫時的放棄大半的手上權力!

暫時?

對沒錯,這裡便彰顯出了孫武的智慧,別看他一開口便應了下來答應將三鎮之軍事大權全部移交黃興,實際上,他卻是暗中埋下了伏筆,比如爲何他將幾人提議的‘軍務總司令’改爲‘戰時軍事總指揮’,便是因爲這軍務總司令乃是要奪他之權利,叫他踢下‘軍務部長’的位子;而那‘戰時軍事總指揮’雖然實權極大,卻令他保住了‘軍務部長’的位子,雖然短時間之內他成了閒職,但是‘戰時’一過,這‘戰時軍事總指揮’可就要過了氣了。

這是他昨晚思考了一夜想出了手段,他也知道自己如今立於‘軍務部長’的位子上,得罪了的人不在少數,何況此次來犯之清軍勢大,他坐鎮軍務部,每日所瀏覽之軍事情報遠非其他人所能想象的,正是因爲如此,對於如今來犯清軍之勢早就心中擔心了。

劉家廟之與漢口之重要性,沒有人比他更清楚了。一旦劉家廟有失,以清軍之兵鋒,漢口半月內必有失,如今只是劉家廟之失,他這個軍務部長便要盯上最大的責任了,實難想象倒是三鎮之一的漢口重鎮有失,軍政府會亂成什麼樣子!

“這爛攤子你們同盟會想接就接過去吧,等到日後可別後悔了!”

他心中既然有了計較,自然也就不在乎短時間之內的得失了。

不過,不提居正雖然桀驁卻纔學不菲,另外一個老狐狸一般難對付的譚人鳳更令他心中擔心,惟恐這二人察覺了他拋出的‘肥肉’中暗藏的圈套,便有心揭過這話題,希望能有人幫襯一把,坐實了黃興‘戰時軍事總指揮’的位子。

而這一人必須是擁有大威望之人!

孫武眼轉一轉,心中便有了計較,站起身來,衝着還在微眯着眼睛看戲的黎元洪抱拳道:“正如覺生兄所言,如今漢口之局勢卻是等不得,我等已經犯下了一次過錯,如今卻不能再犯一次了!還請大都督裁決,允許由黃先生就任‘戰時軍事總指揮’,總長三鎮之軍事大權,北抗南下清軍!”

給黎元洪使了一個顏色,他便坐了下來,等待黎元洪開口了。

“這匹夫好打算,成心叫我得罪於人!不過,同盟會一向瞧我不起,若真叫他們一家獨大了,我這大都督之位早晚要被去掉,不成,這孫武我必要保他。”

這會議室內若論其政治經驗,黎元洪、湯化龍、譚人鳳三人必能坐穩三甲,黎元洪自然不必說了,他能在前任湖廣總督瑞澄跟湖北提督張彪的傾軋之中平步高升,無論、手段跟眼力都是一等一的,這屋內,他算是最早看出來孫武打算的人了,見他不給別人反應時間便要自己開口應下來,爲他揭過這一話題。

兩人如今隱隱走近,何況他也不能容忍同盟會一家獨大,便起了助他一臂之力的心思。

只見他站起了身來,說道:“各位所說在理、堯卿的提議也很對,戰事不等人,如各位沒有意見,我便正式任命克強兄爲‘戰時軍事總司令’,節制我三鎮之軍事大權!”

居正得了譚人鳳的暗示,也品出了這裡面的味道了,當下便要站起來反斥。

不過,任他們計較有多高深,卻一直忽略了一個人的看法,不錯,正是處於事件中心的關鍵人物---黃興、黃克強!

甚少有人知道,這位同盟會裡僅次孫文的任務,卻不喜歡出席同盟會的會議,他性子最是直爽、看不慣會上爲了一丁點的小事便要磨皮許久。這兩年同盟會的‘東京、南洋’會費之爭後,此公愈發不習慣參加這樣在他看來純屬磨皮的會議了。

或許在他心中,與其在這裡耽誤時間,還不如儘快趕赴漢口前線考察局勢方爲正理!

當下便先了居正一步,站起來道:“各位…各位,稍安勿躁…稍安勿躁,感謝各位對於黃某的厚愛,在座的各位都是武昌首義之功臣,能否允許黃某說一句話!”

他這一站起來,居正等知道他秉性的便心中暗道不好了,不過此公在同盟會內的威望甚重,居正見他已經表明了要開口,也不好在衆人面前擋他,只好任由他開了口。

“黃先生,您說吧…我等聽着呢!”

黃興笑笑擺了擺手,他揚起的是自己的右手,如今卻只剩下三指了。蓋因其中兩指都在黃花崗起義中失了去。不少人看到他手上缺失的傷口,當下俱是面上一肅,對待這位中華革命的先驅,他們給予了足夠的尊敬。

“各位,其實孫部長跟大都督所說不錯,黃某此次趕赴武昌,乃是因爲這裡是天下、是我中華如今對抗滿清韃子的頭岸,是我天下革命者所寄託希望之地方。黃某愚鈍,對於領兵打仗略懂一二,但是對於處理政務卻是多有不明之處,倒是各位厚愛,許我繼續爲革命拋頭顱灑熱血。正如幾位所說,如今漢口形勢危急,戰況不等人、韃子朝廷的南下大軍也不會坐等我等爭吵完了,方纔有所行動。所以,黃某真心希望各位能夠精誠所至、同心協力,我們肩負着背後四萬萬同胞之期望,斷不能讓三鎮、讓革命之希望毀在了韃子手中!所以,黃某願意立刻便就任這‘戰時軍事總司令’的職務,並懇請各位恕黃某多有得罪之處,許我立刻趕赴漢口前線!”

他雙目不曾有一點雜質,朗朗之聲中有着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正氣,一時之間會議室內大多數人都被他的氣勢所染,說不出話來了。

“諸位還是按照克強兄所言的做吧,他這人最是倔強、聽不得勸了!”

一旁的宋教仁苦笑了一聲,出聲勸住了還要開口的居正。

居正、譚人鳳兩人面皮一陣抽動,尤其是居正、眼睛掃過面無表情的孫武身上時,面露一絲不甘之色,沒想到準備了這麼久,還是沒能將孫武從軍務部長的位子上趕下來。

“算了,日後再做圖謀便是了,至少目的之一已經達成了,克強接管了三鎮民軍指揮權!”

還是譚人鳳最先回過了神來,眉頭微微一皺,便示意居正暫且揭過這個話題吧。

第199章 劉偉元來訪第305章 荊楚新政(三)第730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第582章 國土雖衆,但無一寸多餘第521章 愚人節玩笑?第238章 谷城之戰第340章 成都戰役(完)第532章 應對(下)第110章 杜家齷齪(1)第549章 國防與教育第454章 安徽鉅變第493章 大鐵路建設公債第674章 剎不住的馬車第265章 重火力網壓制第71章 兩鎮光復與衝突(下)第215章 橫生枝節第58章 恩威並重(中)第472章 半自動步槍與談判第554章 入京第539章 拉攏與分化第386章 網第171章 河口之變(上)第31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下)第125章 買命情報第554章 削藩第589章 佈置與陰雲第127章 先行一招(下)第711章 不宣而戰3第648章 反攻3第679章 九月革命第502章 一觸即發第168章 又見陰謀(中)第153章 惡戰一家嶺(5)第七百二十二章第137章 拿下京山第543章 神秘來客第412章 利益交換第199章 劉偉元來訪第10章 誤會與陸家援兵(上)第456章 走向談判?第82章 步步爲營第461章 桌下2第407章 溥偉之死(下)第263章 伏擊李純第113章 內憂外患(1)第173章 三人同行(上)第407章 溥偉之死(下)第64章 捧殺第348章 談判(下)第172章 河口之變(下)第661章 拖第297章 圖謀四川第334章 動第714章 不宣而戰6第368章 貨幣與軍校第10章 誤會與陸家援兵(上)第60章 恩威並重(完)第231章 清軍來了第210章 湯黎之謀(下)第124章 杜家妥協第137章 拿下京山第663章 亞瑟·貝爾福第131章 西進第12章 離開第482章 打陸唬龍(下)第563章 插手與中華民國憲法第512章 日本第531章 應對(上)第356章 巨大的收穫(上)第599章 毒氣第335章 成都戰役(一)第259章 圈套第680章 蘇俄第141章 三個壞消息(上)第356章 巨大的收穫(上)第696章 原敬上位第548章 夜談第369章 升官與報復第414章 三人遊第208章 急行軍第671章 拖第568章 一觸即發(4)第558章 銀元第16章 意外收穫(上)第553章 暫時結束第17章 意外收穫(下)第268章 灤州兵諫第78章 漢川起義第210章 湯黎之謀(下)第692章 重要2第700章 矛盾激化7第185章 任務第585章 發現第410章 過激反應第49章 中和門阻敵第270章 暗爭施南府第285章 借刀殺人第49章 中和門阻敵第381章 西藏戰事第417章 四川鹽務(二)
第199章 劉偉元來訪第305章 荊楚新政(三)第730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第582章 國土雖衆,但無一寸多餘第521章 愚人節玩笑?第238章 谷城之戰第340章 成都戰役(完)第532章 應對(下)第110章 杜家齷齪(1)第549章 國防與教育第454章 安徽鉅變第493章 大鐵路建設公債第674章 剎不住的馬車第265章 重火力網壓制第71章 兩鎮光復與衝突(下)第215章 橫生枝節第58章 恩威並重(中)第472章 半自動步槍與談判第554章 入京第539章 拉攏與分化第386章 網第171章 河口之變(上)第31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下)第125章 買命情報第554章 削藩第589章 佈置與陰雲第127章 先行一招(下)第711章 不宣而戰3第648章 反攻3第679章 九月革命第502章 一觸即發第168章 又見陰謀(中)第153章 惡戰一家嶺(5)第七百二十二章第137章 拿下京山第543章 神秘來客第412章 利益交換第199章 劉偉元來訪第10章 誤會與陸家援兵(上)第456章 走向談判?第82章 步步爲營第461章 桌下2第407章 溥偉之死(下)第263章 伏擊李純第113章 內憂外患(1)第173章 三人同行(上)第407章 溥偉之死(下)第64章 捧殺第348章 談判(下)第172章 河口之變(下)第661章 拖第297章 圖謀四川第334章 動第714章 不宣而戰6第368章 貨幣與軍校第10章 誤會與陸家援兵(上)第60章 恩威並重(完)第231章 清軍來了第210章 湯黎之謀(下)第124章 杜家妥協第137章 拿下京山第663章 亞瑟·貝爾福第131章 西進第12章 離開第482章 打陸唬龍(下)第563章 插手與中華民國憲法第512章 日本第531章 應對(上)第356章 巨大的收穫(上)第599章 毒氣第335章 成都戰役(一)第259章 圈套第680章 蘇俄第141章 三個壞消息(上)第356章 巨大的收穫(上)第696章 原敬上位第548章 夜談第369章 升官與報復第414章 三人遊第208章 急行軍第671章 拖第568章 一觸即發(4)第558章 銀元第16章 意外收穫(上)第553章 暫時結束第17章 意外收穫(下)第268章 灤州兵諫第78章 漢川起義第210章 湯黎之謀(下)第692章 重要2第700章 矛盾激化7第185章 任務第585章 發現第410章 過激反應第49章 中和門阻敵第270章 暗爭施南府第285章 借刀殺人第49章 中和門阻敵第381章 西藏戰事第417章 四川鹽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