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皇姑屯事件(中)

長春火車站始建於1907年,當時稱長春停車場。

1907年8月開始,日本在長春頭道溝與二道溝之間買下5.6平方公里的土地,開始修築火車站,即現在的長春站,最初稱爲長春停車場,僞滿初期稱新京站,一些老長春市民大都稱之爲頭道溝車站。臨時火車站從1907年11月3日開始貨運,12月1日開始客運。1913年3月,建成面積4000平方米的長春火車站候車室。

1914年國防軍大軍進駐東北之後,憑藉着軟硬同施的手段,妄圖從日本人跟俄國人手中贖買回長春至吉林段鐵路未果後,開始以軍用名義於原南滿鐵路以西不足一里內修建雙規軍用鐵路擠壓日本所控制的南滿鐵路。至1916年,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儘管遭到日俄兩國的聯手打壓,不過中國依舊頑強的建成了這條鐵路。不久後中俄衝突爆發,中國趁機收復俄國控制全部北滿鐵路,於東北境內擁有了較爲完整的鐵路網絡。

當時日本正當出名南下侵佔荷屬東印度殖民地,因爲無法分神大陸,中日兩國矛盾得到緩解,處於蜜月期內。經過多番交涉之後,日本人終於同意合併鐵路,將自己所控制的南滿鐵路與中國所控制的鐵路合併,組建東北鐵路運營公司,共同經營沿線運輸業務。

不過這種妥協的手段,也令日本人的影響力一直保持在東北鐵路運營網絡內。

4月14日晚10時,李承晚等人在長春短暫休整之後,乘坐上一輛上海汽車廠使用美國製造的零件組裝的卡車,前往火車站。同行的除了李承晚等一羣‘朝鮮流亡政府’高層外,尚有東北軍區爲其安排的幾名警衛。

他們將乘坐炮兵第四師的專用物資軍列前往北京,這列軍列長15節.因爲是火車改裝,裡面自然談不上舒服,不過爲了安全,李承晚等人倒是接受了李濟深爲他們做的安排,並不介意放棄使用軍區高級將領專列的機會。晚上11時,專車準時從長春火車站開出,深夜,列車風馳電掣地開到奉天時,時間已經過了清晨時分。

15日清晨,日本駐奉天總領事麻原慎二郎很早就起了牀,登上住房屋頂用望遠鏡朝三洞橋瞭望。焦急等待的人除了他以外,尚有一些人潛伏在三洞橋附近等待。

5時33分,當李承晚等人乘坐的專車鑽進京奉鐵路和南滿吉林至大連鐵路交叉處的三洞橋時,寺內正毅調撥給黑龍會的關東駐軍中尉石田友信按下電鈕,一聲巨響,三洞橋中間一座花崗岩的橋墩被炸開,橋上的鋼軌、橋樑炸得彎彎曲曲,拋上天空。

李承晚的專用車廂炸得只剩一個底盤。他的得力助手閔泳煥被炸得血肉模糊,頭頂穿入一個大鐵釘,腦漿外溢,當即死亡;李承晚也被炸出三丈多遠,咽喉破裂;一個國防軍爲他安排的警衛被當場炸死,另外三人一人重傷,兩人滿面是血,但仍然堅持着舉起武器警戒,在發現有不明勢力妄圖衝擊車廂時,開槍擊斃了兩人。

李承晚所坐專列被炸的消息,僅十幾分鍾後就被位於奉天城中的李濟深所知。當他將一份早已寫好的電報發往西安之後,一邊下令騎兵出動沿鐵路追查行兇者,一邊命令搜查全城,一邊命令讓人召集城中的醫生,同時還通過軍事線路,向駐紮各地的軍隊下達轉入二級軍事戒備。

李承晚被送到奉天駐軍野戰醫院時已奄奄一息,軍醫官搶救無效,於上午8時10分左右死去。

消息很快被外界得知,一場巨大的風暴在醞釀之中。

“我們成功了嗎?”

還是那處酒館,只不過這一處酒館比往常人要稀少了許多。

“差不多,我們的眼線已經得到準確消息,確定死掉了……”

“爲了安全起見,準備撤離吧。安田君跟東島君被當場擊斃,我們走時沒來得及帶上他們的屍體,現在很可能已經被支那人的密探盯上了。奉天沒有我們的租界,能混出城的就儘量出城,走不了的……先躲躲吧,陛下跟國內諸君不會忘記我們的!”

“哈伊!”

日本駐奉天總領事麻原慎二郎幾乎第一時間將奉天,黑龍會炸死了李承晚的消息傳送到了旅順。

在關東諸君總部,關東總督府內,大島義昌坐在拿着剛從奉天傳過來的電報,面上始終平淡,看不到半點情緒波動。在他旁邊,一個留着八字鬍的將軍正坐在他右手邊。正是日本第五師團的師團長,菊池慎之助中將!

除此之外,尚有一個年輕將領盤坐在兩人不遠處,一臉冷肅默不作聲,此人名叫真崎甚三郎,大佐軍銜,陸軍省軍務局新任局長,新任陸相田中義一的心腹重臣。

空曠的和室裡面就只有他們這寥寥幾個人,大家的面色都非常的凝重。室內也只點了蠟燭,燭光搖曳之下更映照得每個人面色和內心都晦暗難明。

“這一步到底是對是錯!”

室內沉默了良久,許久之後大島義昌才喃喃一句。剛剛接到前線傳來的軍報,小王村對面的中國軍隊已經全部進入陣地,所有火炮解下了炮衣,已經半個多月沒出現在他們陣地上的中國人的高空偵察機,又開始盤旋航拍。

他有一種很不好的預感在心中冒起,戰爭似乎要到來了。

“貴官……莫非您怕了嗎?”真崎甚三郎冷冷問了一句,竟然以下犯上,表現的十分傲慢且沒有禮貌。

菊池慎之助中將原本閉上的眼睛突然睜開,冷冷掃過他的連,最終視線落在大島義昌身上,見他沒有任何反應,嘴脣微微抽動,繼續閉目養神。

“怕了……呵呵……”

大島義昌冷笑,“我爲什麼要害怕,一切命令都是來自陸相的指示,我只不過是個執行者而已。就算是害怕,這些也應該是陸相考慮的事情吧!死我並不害怕,我只是擔心無謂的死亡。陸相到底是怎麼想的?難道真只是爲了除掉朝鮮的幾個跳樑小醜?真的是如此打算得麼?”

不給真崎甚三郎反應的機會,他連連追問,“我或許已經明白了陸相的意思,是的,他是高瞻遠矚,想到了很多東西。但是他所想的事情的確很爲難……從內心來說我是站在陸相這一邊的。但是陛下跟首相那方面的意見也不能不考慮,作爲關東州總督,我所在的位置對帝國的重要性遠超你們的想象,壓力也遠超你們所想。現在的陸相所作所爲讓我十分擔心,倉促做出決定實在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舉動……”

菊池慎之助中將依舊不發一語,坐在那裡好似自己不存在一般,冷眼旁觀兩人激烈交鋒。

真崎甚三郎冷冷看向他,眼中盡是狂熱色彩,“當前世界風雲變化,歐羅巴之諸國混亂不休,米國加盟協約國之後,同盟國雖露出不敵之勢。但去年的西班牙大流感,致使英法美意幾國死亡逾千萬,可謂上天幫了同盟國一把。儘管同盟國也在這場大流感中死亡兩三百萬人,但比起協約國,無疑少之又少。而且,經過一年的時間調整,同盟國之間的聯繫越發密切成一整體,共同利用各國之資源對抗協約國,方有今日僵持之局面。北有露國遭遇賤.民.暴.動,沙皇蒙羞若非有我帝國三百勇士不遠萬里拯救,只怕如今露國之暴民政權,已經統治全國!”

“閣下莫非要跟我說教國際大事?”大島義昌不耐煩的駁斥一句。

“不,貴官,在下只是讓您明白,我們現在呆在一個多麼美好的時代,每一分鐘,我們的每一個決定,都有可能改變帝國乃至全世界的命運!”真崎甚三郎越發狂熱。

大島義昌輕哼一聲,他最討厭跟這種狂熱的年輕軍官打交道了。

真崎甚三郎也不理會,依舊自顧自的往下說,“露國如今陷身內戰泥潭之中,南洋我帝國已是擴張至極限,若再妄圖前進一步,便要與協約國相左,帝國雖有實力,但仍不宜正面碰撞協約國集團跟米國。所以,國內有志之士如今都將目光對準了大陸,那裡纔是我們擴張的最好場所!”

“支那中國,雖近年來革命之後發展迅速,但比起我之帝國,軍隊無論訓練或者裝備,都要差上一籌,根據參謀本部的計算,我們一個師團的力量,完全可以抗衡支那陸軍兩個正規師。若不趁此良機擊敗中國,恐幾年後,彼國再有發展,歐洲強國抽身戰端,則我國恐再難有稱霸亞洲之局面。”

“真崎君多慮了!”大島義昌回了一句,他本來在陸軍當中也是失寵的人物了。被摘掉關東州總督之位,然後調回國內。在政敵和大隈重信等人的壓迫下,過得非常的狼狽,一度轉爲了預備役。

但是寺內正毅上臺之後作爲寺內正毅軍中盟友的他第一時間就被重新恢復了關東州總督一職。履新還沒有多長時間就深感控制局面的爲難,現在的關東駐軍年輕代軍官中互相聯絡勾結,已經變成了一個沸騰而衝動的團體,比他被調回國之前還要瘋狂,這兩年來他一改之前的手段,改用溫和手段安排下屬,就是擔心一旦擦槍走火,恐將引起東亞兩個最強國家之間的全面戰爭。

第679章 九月革命第162章 得失第157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3)第742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55章 全面進攻(上)第179章 招募第436章 訂婚第734章 嗜血狼羣第588章 酣戰第192章 借事欲動,發難漢川第43章 攻陷楚望臺第730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第163章 宜昌密信第462章 桌下3第730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第230章 強攻均州第431章 刺宋案第564章 重大事件第699章 矛盾激化6第486章 孔昭綬案與國會第295章 黎宋會第50章 惡戰督署(上)第523章 走向和談(中)第540章 過渡內閣(上)第357章 巨大的收穫(下)第36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3)第71章 兩鎮光復與衝突(下)第662章 和談第92章 虎踞鄂中(2)第577章 青島之戰(1)第439章 出兵湖南第28章 密信第481章 打陸唬龍(中)第718章 不宣而戰10第156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2)第629章 攻陷庫倫1第229章 亂局第3章 拯救村民第629章 攻陷庫倫1第294章 變局第572章 山東危機(4)第711章 不宣而戰3第459章 西部股票交易所第100章 新兵第23章 遭遇革命新軍(下)第136章 骯髒的政治(完)第110章 杜家齷齪(1)第269章 情報司第727章 遼東惡戰2第334章 動第723章 歐洲局勢第462章 桌下3第559章 本位與紙幣第467章 大膽的計劃第445章 大戰(二)第635章 中俄之戰3第213章 軍務會議、居正逼宮(中)第五百九十五章第496章 驅朱運動第605章 日本妥協第365章 分權與集權第288章 打到河南去第687章 入甕第420章 三年計劃(下)第329章 河南!四川!第502章 一觸即發第624章 三路開戰(3)第72章 後手第185章 任務第38章 蝴蝶效應第40章 控制工程八營(中)第651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2第348章 談判(下)第644章 好壞消息第519章 刺袁(下)第549章 國防與教育第653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5第500章 國外國內第539章 拉攏與分化第三百二十三章第388章 來與去第252章 圖謀武勝關第256章 奪關(上)第六百一十三章第140章 沙洋失陷第152章 惡戰一家嶺(4)第431章 刺宋案第540章 過渡內閣(上)第671章 拖第183章 打草驚蛇(中)第541章 過渡內閣(中)第230章 強攻均州第386章 網第238章 谷城之戰第39章 控制工程八營(上)第664章 面見第526章 歸降第五百九十二章第522章 走向和談(上)第741章 有限支持
第679章 九月革命第162章 得失第157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3)第742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55章 全面進攻(上)第179章 招募第436章 訂婚第734章 嗜血狼羣第588章 酣戰第192章 借事欲動,發難漢川第43章 攻陷楚望臺第730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第163章 宜昌密信第462章 桌下3第730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第230章 強攻均州第431章 刺宋案第564章 重大事件第699章 矛盾激化6第486章 孔昭綬案與國會第295章 黎宋會第50章 惡戰督署(上)第523章 走向和談(中)第540章 過渡內閣(上)第357章 巨大的收穫(下)第36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3)第71章 兩鎮光復與衝突(下)第662章 和談第92章 虎踞鄂中(2)第577章 青島之戰(1)第439章 出兵湖南第28章 密信第481章 打陸唬龍(中)第718章 不宣而戰10第156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2)第629章 攻陷庫倫1第229章 亂局第3章 拯救村民第629章 攻陷庫倫1第294章 變局第572章 山東危機(4)第711章 不宣而戰3第459章 西部股票交易所第100章 新兵第23章 遭遇革命新軍(下)第136章 骯髒的政治(完)第110章 杜家齷齪(1)第269章 情報司第727章 遼東惡戰2第334章 動第723章 歐洲局勢第462章 桌下3第559章 本位與紙幣第467章 大膽的計劃第445章 大戰(二)第635章 中俄之戰3第213章 軍務會議、居正逼宮(中)第五百九十五章第496章 驅朱運動第605章 日本妥協第365章 分權與集權第288章 打到河南去第687章 入甕第420章 三年計劃(下)第329章 河南!四川!第502章 一觸即發第624章 三路開戰(3)第72章 後手第185章 任務第38章 蝴蝶效應第40章 控制工程八營(中)第651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2第348章 談判(下)第644章 好壞消息第519章 刺袁(下)第549章 國防與教育第653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5第500章 國外國內第539章 拉攏與分化第三百二十三章第388章 來與去第252章 圖謀武勝關第256章 奪關(上)第六百一十三章第140章 沙洋失陷第152章 惡戰一家嶺(4)第431章 刺宋案第540章 過渡內閣(上)第671章 拖第183章 打草驚蛇(中)第541章 過渡內閣(中)第230章 強攻均州第386章 網第238章 谷城之戰第39章 控制工程八營(上)第664章 面見第526章 歸降第五百九十二章第522章 走向和談(上)第741章 有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