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兵力調動

趙守宏之所以發出暫停北方作戰的命令,是因爲南方的高盧軍有了異動。在倭國被華蘭國掌控之後,撒爾帝國和高盧國都感受到了深切的危機,爲了打壓新生的華蘭國,他們決定聯手在南部發動一次大戰。

撒爾帝國剛剛與華蘭國妥協,自然不好這麼快翻臉,因此他們向高盧國提供大量武器彈藥,幫助他們武裝殖民地的士兵。因爲高盧國的殖民地只有中南半島一隅,控制的京族等各個土著民族總人口只有七百萬而已,要想在這些人中徵兵,恐怕十萬已經是極限了。

在之前的戰鬥中,負責指揮的西諾少將就不計代價的用京族人發動進攻,光是陣亡人數就接近四萬。如今再想從京族人中整編,就算竭盡全力也無法再徵多少人了。高盧人竭澤而漁之下,也僅僅再次收攏了十五萬青壯而已,這點人根本不足以攻克如今重兵駐守的鎮南關。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撒爾帝國打上了齋尼人的主意。如今除了齋尼共和國之外,撒爾人的齋尼殖民地尚有人口近兩千萬,徵調些人作爲僱傭軍很容易。很快撒爾人就秘密的向中南半島輸出了十萬齋尼人,作爲僱傭軍供高盧人使用。

得到了這批僱傭軍,高盧人信心大增,他立刻開始編組和訓練部隊,下發武器彈藥,準備大舉進攻了。在訓練了數月之後,這支高達二十五萬人的僱傭軍終於有了點軍隊的摸樣,此時高盧人也增兵到了五萬人,有了足夠發動進攻的力量。

華蘭軍在克里木半島上高歌猛進的時候,高盧人發動了突然的進攻。來自高盧國和撒爾國的七百門火炮齊鳴,以彈幕推進的方式徹底洗禮着鎮南關的一切。儘管華蘭軍始終保持着極高的警惕性,卻依然被這規模龐大的炮擊嚇了一跳。幸好鎮南關的防禦體系異常堅固,在沒有在炮擊中遭遇太大損失,但在關後的那片空地上堆放,尚未移入庫房的糧食卻大部分被毀了。

在高盧軍發動進攻之後,華蘭軍迅速進入陣地,以機槍火力對高盧軍展開了阻擊。雙方戰況激烈,但鎮南關的守軍只有兩個衛戍師和一個千多人的炮臺守備部隊,人數總共不到三萬人,面對着二十多萬人的輪番進攻,他們頗有些吃不消。

接到這個消息的趙守宏也嚇了一跳,原本他認爲高盧軍已經沒有了多少兵力,不可能從國內不遠萬里的抽調部隊到東大陸作戰。華蘭軍因此並未重視鎮南關的防守,只是依靠衛戍部隊嚴守陣地而已,並未對高盧軍進行大的反攻。

雙方就這樣在邊境地區僵持着,除了一些小衝突之外,並無大戰發生。華蘭軍也藉助這個有利機會,抽調大軍對倭國和紅聯國作戰,取得了極大的勝利。此時高盧國狗急跳牆,打算干擾華蘭軍的作戰,不讓其解決所有周邊的隱患以爲牽制,其心可謂險惡。

趙守宏必須留下紅聯國,爲希斯勒的崛起保留最大的藉口,同時爲奧麗加的羅剎帝國保留一塊領地,他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根本不需要繼續對紅聯國作戰了。因此在得知鎮南關開戰之後,他立刻以此爲藉口,抽調回大量部隊,打算對南方用兵,同時將新佔據的大量國土中,烏法以西的土地全部劃歸羅剎帝國重新建立政府,就連克里木半島也轉交了,羅剎帝國從一個流亡政府,很快變成了一個大國。依靠奪佔的第二巴庫油田,這個國家強盛起來會更加容易。

奧麗加女皇是必須和趙守宏住在一起的,國內的政務自然由華蘭國派出的官員掌控,軍隊也是一樣的。張學良和郭鬆齡成爲了羅剎軍最高統帥,被奧麗加女皇封爲了陸軍元帥,掌控最高軍令部。鄧尼金和謝苗諾夫同樣成了副部長,但權力卻被架空了。羅剎軍的所有軍官都將在華蘭國內的軍校學習之後,再進入軍中服役,這其中有不少軍官還是華蘭人,羅剎帝國幾乎成爲了傀儡。

這不是趙守宏非要掌控這個國家,在當年扶植尼古拉二世失敗之後,他就明白羅剎帝國內部關係錯綜複雜,貴族們的各種關係牽連太多已經是積重難返了。要想讓自己的投資不打水漂,唯一的方法就是將官員換成華蘭國的,讓他們如當初西部特區一般高效工作,才能讓國家正常運轉起來。

當然讓這麼多華蘭人在羅剎國工作,安全必須得到保障,爲了讓羅剎軍有所顧忌,以徐樹錚和良弼作爲正副司令的倭族僱傭軍也駐紮在此地,保障對羅剎人的壓力。

因爲此次作戰倭族僱傭軍的戰力突出,雖然陣亡人數超過一半,卻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讓華蘭軍少死了許多人。趙守宏發現倭族人聽從命令悍不畏死,是十分好的炮灰人選,應該繼續發揚光大。

隨後趙守宏就給劉文彩發報,要求他將倭國陸軍士官學校移到四國島繼續開辦,作爲訓練倭國僱傭軍的存在,只要有天皇在手,就不怕這些僱傭軍會叛變,而華蘭軍也將擁有源源不斷的炮灰資源。

對斯曼共和國的謝禮同樣非常豐厚,趙守宏是從來不會虧欠朋友的。爲了表示對斯曼軍來源的感謝,趙守宏給凱末爾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感謝信,同時宣佈爲斯曼共和國援建三個大型石油化工廠不收分文。

這些工作都將在最近幾個月內陸續進行,但華蘭國最重要的還是南方的戰事。這段時間中,西南地區的道路修建一直沒有停下,如今公路已經從交趾省通到了南寧,足以爲前線運送大量物資了。

在高盧軍突然發動進攻之後,華蘭國內再次動員起來,全力支援南方的戰鬥。高盧軍並不知道,如今華蘭軍在粵西省的移動速度早已今非昔比,在開戰的第二天,隸屬於西南軍區的第十八軍龍雲部已經進入了鎮南關。只不過參謀本部認爲應該給高盧人一個足夠深刻的教訓,纔沒有讓龍雲發動反攻,而是繼續不慍不火的防守鎮南關,默默忍受對方的轟炸。

, !

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倭軍轟炸機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全國大選第三百四十章 推演獲勝第三百七十七章 華蘭電影之父第一百八十七章 製藥產業第三百三十一章 載灃的餿主意第六十一章 袁隗的麻煩第八百零八章 疫情緩解第九百零七章 總領俱樂部第四百零九章 伊犁投降第八百一十六章 間諜審判第三百八十七章 誓師出征第九百五十九章 海狼盛宴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聯合行動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仇視白蘭國第四百一十六章 海軍官兵第四百八十二章 第一次選舉第一百九十二章 汽車收購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空中反包圍第四十二章 軍人的葬禮第六百九十章 毫不退讓第四百三十一章 材料缺陷第二百二十三章 無禮質問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奉系的安置第四百零七章 騎兵對決第九百一十五章 限制條約第六百一十五章 羅剎的窘境第七百九十一章 高盧軍的困境第二百五十章 孤立政策第四百一十二章 第二個錦囊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意第五百三十五章 袖手旁觀第五百二十章 拜見白朗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普選國體第九百八十七章 和平談判第八百六十章 合浦阻擊第一百八十章 被迫後撤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新式防空武器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收購與轉移第六百六十七章 寸步不讓第十八章 神峰大領主第四十八章 透露消息第一百零九章 登門拜訪第九百二十八章 彈藥耗盡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真正的用意第四百二十章 保衛戰的失敗第四百一十六章 海軍官兵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急流勇退第九百零九章 海軍的重要性第一百一十一章 特色早餐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嚴詞拒絕第九百九十三章 任務失敗第一百一十八章 衆人的困惑第六百四十三章 羅剎軍投降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宣傳攻勢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放虎歸山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力扶植第六十七章 張孝達邀約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進攻計劃第二百八十一章 二號方案第五百七十二章 交換條件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軍三巨頭第六十五章 北疆地震第九百七十章 唐繼生的宴請第九百六十二章 獨抗強敵第七百九十二章 死磕凡爾登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高深莫測第八十二章 崇洋的劉麻子第六百四十一章 海戰大勝第五百五十六章 倭軍登陸第五百九十章 再見劉麻子第四百五十一章 示敵以弱第九百七十六章 先禮後兵第五百零二章 戰況激烈第九百三十一章 隱藏加入第一千零十七章 空中援兵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緊急磋商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衝出阿登森林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空襲行動第九十六章 贈送盒子炮第六百一十三章 攻取尼布楚第六百一十一章 騎兵對決第六百九十六章 猶太士師第四百零九章 伊犁投降第三百五十三章 懲辦奸賊第七百一十八章 澳軍的笨辦法第三百八十六章 動員大會第六百三十二章 被迫後撤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內戰終結第八百四十章 經濟佈局第六百八十八章 土地換武器第九百三十五章 昂貴的電視機第六百一十九章 攻克葉卡捷琳堡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大規模換裝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陸軍醜聞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佬退黨第二十五章 營地訓話第五百四十九章 華蘭的情報第十五章 親自測試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登報聲明
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倭軍轟炸機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全國大選第三百四十章 推演獲勝第三百七十七章 華蘭電影之父第一百八十七章 製藥產業第三百三十一章 載灃的餿主意第六十一章 袁隗的麻煩第八百零八章 疫情緩解第九百零七章 總領俱樂部第四百零九章 伊犁投降第八百一十六章 間諜審判第三百八十七章 誓師出征第九百五十九章 海狼盛宴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聯合行動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仇視白蘭國第四百一十六章 海軍官兵第四百八十二章 第一次選舉第一百九十二章 汽車收購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空中反包圍第四十二章 軍人的葬禮第六百九十章 毫不退讓第四百三十一章 材料缺陷第二百二十三章 無禮質問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奉系的安置第四百零七章 騎兵對決第九百一十五章 限制條約第六百一十五章 羅剎的窘境第七百九十一章 高盧軍的困境第二百五十章 孤立政策第四百一十二章 第二個錦囊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意第五百三十五章 袖手旁觀第五百二十章 拜見白朗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普選國體第九百八十七章 和平談判第八百六十章 合浦阻擊第一百八十章 被迫後撤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新式防空武器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收購與轉移第六百六十七章 寸步不讓第十八章 神峰大領主第四十八章 透露消息第一百零九章 登門拜訪第九百二十八章 彈藥耗盡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真正的用意第四百二十章 保衛戰的失敗第四百一十六章 海軍官兵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急流勇退第九百零九章 海軍的重要性第一百一十一章 特色早餐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嚴詞拒絕第九百九十三章 任務失敗第一百一十八章 衆人的困惑第六百四十三章 羅剎軍投降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宣傳攻勢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放虎歸山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力扶植第六十七章 張孝達邀約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進攻計劃第二百八十一章 二號方案第五百七十二章 交換條件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軍三巨頭第六十五章 北疆地震第九百七十章 唐繼生的宴請第九百六十二章 獨抗強敵第七百九十二章 死磕凡爾登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高深莫測第八十二章 崇洋的劉麻子第六百四十一章 海戰大勝第五百五十六章 倭軍登陸第五百九十章 再見劉麻子第四百五十一章 示敵以弱第九百七十六章 先禮後兵第五百零二章 戰況激烈第九百三十一章 隱藏加入第一千零十七章 空中援兵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緊急磋商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衝出阿登森林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空襲行動第九十六章 贈送盒子炮第六百一十三章 攻取尼布楚第六百一十一章 騎兵對決第六百九十六章 猶太士師第四百零九章 伊犁投降第三百五十三章 懲辦奸賊第七百一十八章 澳軍的笨辦法第三百八十六章 動員大會第六百三十二章 被迫後撤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內戰終結第八百四十章 經濟佈局第六百八十八章 土地換武器第九百三十五章 昂貴的電視機第六百一十九章 攻克葉卡捷琳堡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大規模換裝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陸軍醜聞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佬退黨第二十五章 營地訓話第五百四十九章 華蘭的情報第十五章 親自測試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登報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