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清丈田土

歷史上,在封建社會這一時期,國家所確立的土地所有制經歷過許多次的變化,也有多次較大變革,而這其中值得一提的便是均田制,均田制是隋唐以前,一直持續存在了三百餘年的一種對國家和農民來說較爲完善和公正的土地制度,這一制度在一定時期極大的緩和了階級矛盾。

而其後,在均田制的基礎上,唐代確立了一種稱爲「租庸調」的賦役制度,主要是配合均田制的施行。

所謂租、庸、調,即指田租、力役和戶賦。唐代規定,丁男十八歲以上,授田百畝,其中二十畝爲永業田,八十畝爲口分田,老死還官。

人民向政府取田而登記戶籍,政府依據授田紀錄而向人民徵收租庸調。均田制以男丁爲單位而授田,租庸調製也是以丁作爲徵收對象。又因爲均田制中所有領田者,皆領定額的田,故此制中以廿一至六十歲的男子爲丁,不論貧富,一律繳納定額的租庸調。

唐德宗時期,丞相楊炎創“兩稅制”,核心內容爲:“凡百役之費,一錢之斂,先度其數而賦於人,量出以制入。戶無主客,以見居爲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爲差……居人之稅,秋夏兩徵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雜徭悉省,而丁額不廢,申報出入如舊式”。

均田制度及其伴行的租稅制的失敗,不僅說明流通經濟相當發達的官僚社會,不可能再把土地與農民束縛定着起來,還說明這種社會由長期因緣積累所逐漸形成的門閥及其有關的社會政治勢力,再不會允許他們把已經領有或將要取得的土地所有權力,交到中央政府統制支配。

所以,爲了適應這兩種客觀情勢,唐代統治者體驗到維持統治的最安穩最聰明的辦法:不在壟斷土地分配權,以長期控有賦稅源泉,而在承認既成土地所有關係,以改進賦稅收入,這即是代替均田制以及租庸調製而出現的楊炎兩稅法。

兩稅法的精神,不在字面的每年兩次徵收,而在於把此前有國家統制分配土地規制,從根本上取消了。

也許正因如此,楊炎在舊歷史學家的心目中,就被視爲是罪大於商鞅的。把楊炎比商鞅,正說明了廢均田與廢井田同樣重要,在應時達變,解放社會生產力而言,商鞅功不可沒,楊炎是同爲不可沒的。

所以,可以說在中國的歷史上唐朝的丞相楊炎對中國封建社會的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所起得作用絕對是不亞於商鞅的。

在戰國的商鞅則是基於土地國有化制度強化的思路,授地後,設定阡陌封疆,不許私自更動;如每個農戶所獲得土地數量及向國家繳納的賦稅都相等;如努力耕種者可以免除徭役等。

而一點,秦國早在商鞅變法時期就制定了《爲田開阡陌令》,到後來又制定了《田律》。這些管理土地資源法規的推行,有利地促進了秦國農業生產的發展,爲最終滅掉六國,統一天下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戰國時期的商鞅在同一時期的關東六國,此時卻是早已經完成了土地私有化的改革。商鞅的改革因此等於剝奪了貴族們佔有國有土地的特權,直接破壞了他們的經濟利益。

若商鞅變法是要把國有土地私有化,怕是這些貴族們要紛紛高舉雙手擁護了。

但,歷史沒有假設,於是秦孝公歸天后,商鞅被車裂了。

始皇帝滅六國之後,李斯等人重新制定國家制度之時,在實行土地國有化、國家授田制的基礎上,爲穩固統治同樣也承認了土地私有。

正是大秦立國之後的這一政策,讓六國老世族和大秦的貴族、富戶能夠得以採用吞併、脅迫、強買強賣的手段來侵吞大量原本授給普通百姓的土地。

很多新開墾的荒地同樣隱瞞不報逃避稅賦,減少了國家的財政收入;?而大量無地的普通百姓則要麼淪爲這些貴族富戶或是世家大族地主們的傭工、成爲家奴,要麼背井離鄉入山成匪,給社會治安帶來了嚴重的隱患,而這也是秦朝短時間內被洶涌的農民起義所覆滅的原因之一。

李煜雖然不瞭解此時五代十國末期實際上的土地狀況,但是來自後世的他至少知道一點,在這一時期,封建制社會正是以封建地主階級剝削農民或者剩餘勞動力爲基礎的,而土地則是封建制社會的根本。

沉吟良久,李煜驟然擡起頭,深邃的雙眸直視着朝堂之上的一衆大臣,頓了頓,李煜凝聲說道:“接下來的事,朕說,諸位愛卿聽聽,議議,有什意見,可在朕說完後提出來,諸位可是明白?。”

“臣等遵旨!”李煜話剛一說完,丞相便是反應了過來,率先領着衆臣朗聲恭敬的迴應道。

“其實,此事朕早就在很久之前便一直在考慮了,只是一直都未找到合適的時機提出來,今日,朕思慮良久,還是決定說出來,朕,決定在我南唐國重開耕戰商讀體系,並且同時重新丈量分配我可供耕種的田土,按照一人三畝地的標準分配,通過抽籤選擇。

屆時所有的農戶認領的土地,朝廷將會重新頒發地契文書,農戶所領的田土,在其本人在世之時便一直屬於他,不得買賣,不得抵當,不得子承父業,同時,任何人也不得以任何藉口兼併侵佔其合法所有的土地,而農戶合法所有的這一塊田土,在其百年之後便將會重新收歸國家,由國家通過抽籤選擇,重新進行分配。

當然,農戶在擁有其合法合權所有的田土之外,也是可以再進行開荒墾地的,不過,前提是無人所有的田土,並且不論如何開荒墾地,最終每一個人所擁有的田土是絕對不能超過一百畝的,若有超過將會立即收歸國有,同時按律嚴懲。”

聽到李煜的話,張洎、方文正、常郢等人都是一怔,李煜之前雖是有提過什麼耕戰商讀的政綱,但他們確信,李煜從來沒跟他們提過這個事情。

但是對當前土地兼併的事情他們並不陌生,早就知道而且也瞭解一些情況。

今天突然聽到李煜提起此事,幾人雖然驚訝,但卻沒有做出任何的表示和動靜,他卻還是想再聽聽打從遇刺醒來之後便是屢有驚人之舉的李煜想說些什麼。

朝堂上的兩大巨頭都沒有動靜,那麼剩下的一干重臣們雖然驚訝,但卻自然是不敢先冒頭,所以同樣靜靜的坐着沒有動作。

見堂下沒絲毫動靜,李煜反而有點奇怪了,頓了頓才繼續道,?“如今我大唐各州縣無數百姓所授之地,不是被世家大族,地主豪強們明裡暗裡所奪,就是被各地老世族暗中取之,再加上各地奸商富戶和不法官吏推波助瀾,以及我大唐各地之勞役,使無數百姓吃無食、穿無衣,或爲流民,或爲盜匪;?然朕乃天下之主,如今此等惡行統統加諸朕身。

以至無數黎民百姓深陷水深火熱之中,連生存都成了問題,朕欲徹底革除此等禍國之因,熄萬民之惡,而民乃國之根本。

朕思慮久矣,朕以爲,欲讓我大唐重拾天下萬民之?心,則必須從民之根本——土地開始。所以朕欲重新清查丈量我大唐目下之可供耕種的土地,然後分配與農戶耕種。”

李煜頓了頓,目光灼灼的從堂下重臣臉上掠過,繼續道:“對於重新清查土地之事諸位愛卿可有良策,說出來讓朕於在座的諸位愛卿共同議上一議。”

大堂中的衆多大臣都是南唐的朝廷重臣或者李煜的心腹之輩,所以在這其中肯定沒有哪個是庸才的。

這時,衆人聽完李煜的話,皆是不禁的一驚,頓時想到之前李煜突然說的要張洎嚴肅處理此次的作亂事件重新分配給農戶田土的這一想法。

“啓稟聖上,臣以爲如今這許多的世家大族和地主們皆已是返鄉,回了他們的地盤上重新做上了地頭蛇,若是此時再去清丈土地,收回他們的田土分配與農戶們,勢必將會引起他們的怒火,導致世家大族和地主豪強們的聯合反彈,到時一旦混亂加大,恐怕得不償失,此事,還望聖上三思啊。”方文正聽罷,率先反應了過來,當即起身,大步上前勸諫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朕還不信,朕的國土上,朕還做不得主了!”李煜目光微寒,冷冷的道。

“皇上,還請……”

“此事是決計定下來了的,方愛卿無須多言,朕自有定奪!”方文正還想繼續勸謂李煜,但李煜卻沒有給他機會,直接打斷了他的話,把話給說死了。

“稟陛下,此次清查土地是否爲了徹底的將世家大族和地主豪強們的勢力連根拔起?”這時,張洎驟然上前問道。

“不盡於此!”?聽到張洎的話,李煜深邃的眼眸一凜,沉聲答道。

果然如此,張洎心中暗歎道,這一刻,張洎算是完全明白李煜想要做是什麼了,李煜所要做的,不是別的,正是徹底的解決掉整個南唐的封建勢力,將所有有可能威脅到他的統治或者說有可能會導致南唐起亂的勢力給藉此機會全部解決。

而這些,無非就是世家大族和地主豪強以及一些別有用心的商賈們,他們所仗的無非就是手中所把持的合法或者非法的土地以及所掌控的佃戶農民家丁僕人等等,李煜卻是要藉此機會將所有的一切全都給他們奪去,讓他們失去一切,淪爲普通的農戶羣體的一員,再也掀不起什麼風浪。

………

﹂【。】!

第96章 金沙城第105章 犒勞大軍第101章 漳泉平定第14章 屠戮第26章 才驚四座第60章 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九)第13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66章 軍功勳章第65章 甕中捉鱉第83章 騎兵神器第18章 常郢領軍第139章 逐鹿中原第8章 南唐變法之華夏商行第91章 金沙渡口第155章 說什麼來什麼第75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二十三)第67章 三營分練第66章 軍功勳章第108章 火藥槍的歷史(上)第115章 吳越第157章 三日當成第153章 楊行密卒第164章 後唐嘻宗第87章 劍拔弩張第21章 兵分兩路第69章 黑鴉,幽狼,獵鷹第48章 舉城投降第22章 可堪一戰否!第43章 春意盎然第39章 南地亂起(下)第144章 將軍百戰死第130章 螳螂捕蟬第124章 山越叛亂第34章 十面埋伏第43章 史上名戰第26章 竟然是你第25章 江南文會第148章 小諸葛第36章 旮二愣第24章 大戰尾聲(下)第146章 後唐第43章 澤州第76章 乞丐第162章 南漢亡國第57章 三軍兵馬大元帥第57章 三軍兵馬大元帥第83章 慘烈第148章 血染徵袍第80章 民爲國之本第13章 局勢第166章 黃巢起兵第158章 輕兵潛進第3章 南唐變法之匠作第35章 南地財神第148章 血染徵袍第130章 借刀殺人第107章 全軍操演第94章 天下無敵否?第76章 再佔清河城第84章 馬蹄鐵第167章 公元一千年第32章 楊永?楊二郎?第58章 決戰的凱歌第27章 歷史的車輪,詞帝李煜第105章 團城急報第49章 好主意第72章 陰雲密佈第18章 調兵遣將第6章 南唐變法之商詔第142章 風花雪月第69章 黑鴉,幽狼,獵鷹第131章 踏平山越第167章 公元一千年第49章 兵者,詭道也第102章 內鬨新書預告之財神篇第104章 南楚第134章 衣錦將軍第30章 禪位第36章 旮二愣第122章 佛家第74章 蠢蠢欲動第4章 督政院第167章 長安亂第43章 鐵鷹銳士第44章 金大牙第91章 泉州城破第42章 魂歸來兮!第88章 南越平定第122章 錢王第118章 踞城而守第9章 大軍出征(下)第21章 霸絕天下第18章 烈烈遼風(上)第62章 溫柔清鄉第50章 袍澤弟兄第161章 夜襲第1章 南唐變法之藍第65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四)第168章 平復無期
第96章 金沙城第105章 犒勞大軍第101章 漳泉平定第14章 屠戮第26章 才驚四座第60章 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九)第13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66章 軍功勳章第65章 甕中捉鱉第83章 騎兵神器第18章 常郢領軍第139章 逐鹿中原第8章 南唐變法之華夏商行第91章 金沙渡口第155章 說什麼來什麼第75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二十三)第67章 三營分練第66章 軍功勳章第108章 火藥槍的歷史(上)第115章 吳越第157章 三日當成第153章 楊行密卒第164章 後唐嘻宗第87章 劍拔弩張第21章 兵分兩路第69章 黑鴉,幽狼,獵鷹第48章 舉城投降第22章 可堪一戰否!第43章 春意盎然第39章 南地亂起(下)第144章 將軍百戰死第130章 螳螂捕蟬第124章 山越叛亂第34章 十面埋伏第43章 史上名戰第26章 竟然是你第25章 江南文會第148章 小諸葛第36章 旮二愣第24章 大戰尾聲(下)第146章 後唐第43章 澤州第76章 乞丐第162章 南漢亡國第57章 三軍兵馬大元帥第57章 三軍兵馬大元帥第83章 慘烈第148章 血染徵袍第80章 民爲國之本第13章 局勢第166章 黃巢起兵第158章 輕兵潛進第3章 南唐變法之匠作第35章 南地財神第148章 血染徵袍第130章 借刀殺人第107章 全軍操演第94章 天下無敵否?第76章 再佔清河城第84章 馬蹄鐵第167章 公元一千年第32章 楊永?楊二郎?第58章 決戰的凱歌第27章 歷史的車輪,詞帝李煜第105章 團城急報第49章 好主意第72章 陰雲密佈第18章 調兵遣將第6章 南唐變法之商詔第142章 風花雪月第69章 黑鴉,幽狼,獵鷹第131章 踏平山越第167章 公元一千年第49章 兵者,詭道也第102章 內鬨新書預告之財神篇第104章 南楚第134章 衣錦將軍第30章 禪位第36章 旮二愣第122章 佛家第74章 蠢蠢欲動第4章 督政院第167章 長安亂第43章 鐵鷹銳士第44章 金大牙第91章 泉州城破第42章 魂歸來兮!第88章 南越平定第122章 錢王第118章 踞城而守第9章 大軍出征(下)第21章 霸絕天下第18章 烈烈遼風(上)第62章 溫柔清鄉第50章 袍澤弟兄第161章 夜襲第1章 南唐變法之藍第65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四)第168章 平復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