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吳越

錢王對開發和繁榮兩浙經濟,文化之功,代有評述。著名的宋代鐵面御史趙汴的《表忠觀記》,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明代開國元勳劉基分別撰寫的《武肅王傳》中,均有詳細記載。宋代政治家、文學家蘇東坡稱道錢王有保衛兩浙之功,並說“其民至於老死,不識兵革,四時嬉遊,歌鼓之聲相聞,至於今不廢。其德於斯民甚厚。”綜上所述,錢王讓吳越爲“人間天堂”蘇杭的奠基人已當之無愧了。

城區的擴大,錢鏐擔任杭州刺史後,於大順元年(890年)九月第一次擴大杭城。史書記載:“築新夾城,環包家山,泊秦望山而回,凡50裡,皆穿林架險而版築。”第二次擴大杭州城是景福二年(893年),周圍70裡。據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卷一《帝王都會》記載,羅城的城門有十:朝天門,在吳山下,今鎮海樓(即鼓樓);龍山門,在六和塔西;竹車門,在望仙橋東南;新門,在炭橋東;南土門,在薦橋門外;北土門,在菜市橋門外;鹽橋門,在鹽橋西;西關門,在雷峰塔下;北關門,在夾城巷;寶德門,在艮山門外無星橋。

鳳凰山麓王宮,鳳凰山麓,爲隋唐兩朝的州治所在,吳越國時擴建王宮,南邊有通越門,北邊爲雙門,範圍數裡。相當於南宋皇城九里的範圍。內有八會堂、功臣堂、天寵堂、天冊堂、閱武堂、握髮殿、思政堂、仙居堂、麗春院等十多處殿堂建築,規制恢宏。

建造捍海石塘,消除了錢塘江潮對杭州的危害。捍海塘南起六和塔,北至艮山門外。

保護西湖環繞,從錢鏐起,設立撩湖軍兵千人,專事清理西湖葑草之事。

佛教名勝,吳越國統治不到百年,可在杭州境內卻興建了150多座寺院與數十座塔幢,爲杭州成爲著名的佛教風景勝地奠定了基礎,其中著名的寺院、經幢等名勝如下:

名勝,錢塘門外昭慶寺龍井延恩衍慶院雷峰下顯嚴寺廟,寶蓮山寶仁寺,月輪山開化寺,鳳山梵天寺,南高峰榮國寺,孤山瑪瑙寺,赤山埠六通寺,赤山埠高麗寺。吳山海會寺,南屏山淨慈寺,寶石山崇壽寺,五雲山雲棲寺,九溪理安寺,靈峰靈峰寺,紫陽山寶成寺,天竺法喜寺,水樂洞淨化院,龍山天真寺。

塔幢,六和塔,閘口白塔,保俶塔,雷峰塔,梵天寺兩座經幢,靈隱寺內兩座經幢。

石窟藝術與佛像,慈雲嶺石窟佛像,煙霞洞石窟佛像,天龍寺石窟佛像,鳳凰山三石佛與十六羅漢,飛來峰佛像。

太祖武肅王?錢鏐,(字具美852年-932年在位907年-932年),世宗文穆王?錢元瓘(字明寶887年-941年在位932年-941年),忠獻王?錢佐(字符佑928年-947年在位941年-947年),忠遜王?錢宗(字隆道929年?-971年在位947年),忠懿王?錢俶(字文徳929年-988年在位948年-978年)。

吳越國五位國王錢鏐:(公元852年-932年),吳越國開創者,字具美,小名婆留,臨安人。錢鏐出身微賤,但卻是一位傳奇人物,江南民間有許多關於他的傳說:說他自小與羣兒遊戲,喜歡到石鏡鎮看鎮兵跑馬射箭,他也把大家編起隊來操練,相士驚爲“真貴人也”。長大後,不務正業,販鹽爲盜,奔走兩浙之地,深知習武纔是同路,十七歲開始苦練硬弓、使長矛,讀《孫子兵法》,二十歲到石鏡鎮投軍當“義兵”,改名爲錢鏐。黃巢起義時,錢鏐成爲當地軍閥董昌的部將,屢立戰功。

唐光啓三年(887),董昌爲越州觀察使(今浙江紹興),自杭州移鎮浙東;唐以錢鏐爲杭州刺史,從此就獨據一方。景福二年(893),錢鏐升任鎮海軍節度使,駐杭州。乾寧三年(896)錢鏐滅董昌,得越州。唐以錢鏐爲鎮海、鎮東兩軍節度使。天覆二年(902),唐封他爲越王。後梁又封他爲吳越王。923年後樑國主又冊封錢鏐爲吳越國國王。 wωw ◆тт kΛn ◆¢〇

錢鏐在政治上貫徹“以民爲本,民以食爲天”的國策。禮賢下士,廣羅人才;獎勵墾荒,發展農桑;平息藩鎮戰亂,維護兩浙安寧,有利於人民生活和經濟繁榮。他開拓杭州城郭,大興土木,營建宮殿,修築海塘,疏浚湖浦,灌溉農桑,開拓海運,發展貿易,促進經濟發展,使兩浙安定繁榮。特別是他在統治區內興修水利,修建錢塘江海堤和沿江的水閘,防止海水回灌,方便船隻往來。世人奉之爲“海龍王”。又加之戰爭較少,社會相對穩定,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所以,吳越對江浙地區的開發是有一定貢獻的。錢鏐於後唐長興三年(932)卒。終年八十一歲,諡武肅,葬臨安錢王陵。

錢元瓘,字明寶,原名錢傳瓘,五代時期吳越國君主,是吳越國建立者錢鏐之子。

開平元年(907年),升爲衙內都指揮史。天成三年(928年)升爲鎮海、鎮東兩軍節度使。長興三年(932年)嗣王位,在位十年。後晉天福六年(941年)卒,享年55歲,諡文穆。他承繼了父王朝奉中原、保境安民的國策,又發展了與日本、朝鮮半島古國的友好交流。舊時西湖邊的涌金池上石刻“涌金門”三字爲他親書,今已廢。元瓘愛好文學,喜賦詩,有詩數百首,編集爲《錦樓集》。

錢弘佐,(公元928-947年),字玄祐,錢元瓘第六子。母許氏。少兒時便封官至鎮海、鎮東兩軍節度副使、檢校太尉。天福六年(941年),年僅14歲便嗣王位,由丞相曹弘達攝政事。大赦境內,免租稅一年。弘佐在位七年,於開運四年(947年)卒,諡忠獻。

錢弘倧,(公元929-971年),字隆道,錢元瓘第七子。

魯國夫人鄜氏所生。官曆內使衙指揮使、檢校太尉、東府(越州)安撫使,尋拜丞相。天福十二年(947年)六月嗣王位。十二月被內衙統軍使胡進思發動政變所廢,在位僅半年。廢后貶遷會稽臥龍山麓,生活起居仍與王同級,至北宋開寶四年(971年)卒,諡忠遜。

錢弘俶,(公元929-988年),字文德,錢元管第九子。恭懿夫人吳漢月氏所生。吳越國的末代國王。初爲內衙指揮使、檢校司空等。開運四年(946年)三月,爲台州剌史,次年正月回杭州嗣王位。他丞繼先王的國策,尊奉中原。吳越國開國國君錢鏐割據兩浙時,於境內保國安民,對外奉中原爲正朔所在,殷勤有加,一時間,吳越國國泰民安,經濟繁榮。公元947年,錢俶繼承吳越國王位,繼承了祖先留下來的繁榮,也繼承了祖先留下的遺訓,對中原諸王朝貢奉之勤,海內罕有其匹。趙匡胤建立北宋後,在宋朝統一全國的政治攻勢下,爲保一方平安,錢俶更是傾國所有以事貢獻。

974年,趙匡胤討伐南唐,矛頭直逼江南。錢俶拒絕了南唐後主李煜的求援建議,975年,出兵助宋滅南唐。南唐亡國後,吳越國脣亡齒寒。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一月,錢俶祭別錢鏐陵廟,失聲痛哭:“孫兒不孝,不能守祭祀,又不能死社稷。”悲傷得幾乎不能站立。稍後,錢俶即啓程赴開封納土獻地,端拱元年(988年)卒,諡忠懿,死後葬於洛陽北邙山。錢俶畢生崇信佛教,爲吳越國王時,在境內廣種福田,建造佛塔無數,最爲著名的爲雷峰塔、梵天寺塔和靈隱寺經幢。還有六和塔和保俶塔。

第72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二十)新書預告之熱血篇第36章 風起雲涌第106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第86章 驚豔第101章 曹彬品酒唱空城第3章 南唐變法之匠作第104章 南楚第135章 千鈞一髮第76章 千里追殺第25章 北地瀛州第107章 全軍操演第74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二十二)第59章 匹夫之勇第42章 楊延定的猜想第41章 羣雄逐鹿第92章 北漢李隱第33章 夜宴第133章 南越杭州第104章 時光飛逝第83章 騎兵神器第61章 驚變第118章 踞城而守第33章 張網以待第17章 高季興第159章 追兵第133章 致命一擊第2章 南唐變法之新詔第150章 楊行密第35章 南地財神第135章 千鈞一髮第9章 南唐變法之春耕第59章 耶律述率第128章 章 汴梁會第24章 常郢論勢第73章 聲東擊西第90章 陳洪進卒第162章 一統天下第125章 後方火起第75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二十三)第124章 山越叛亂第40章 宣武軍第53章 雞毛令信第153章 楊行密卒第83章 慘烈第39章 小長老第106章 城中煉獄第112章 死期將至第2章 初秋 濃夜 錦榻第114章 回師湖州第115章 士氣大損第164章 後唐嘻宗第67章 石重貴第68章 天意第41章 獵梟第87章 劍拔弩張第120章 強峰之刃第92章 月黑風高第122章 錢王第44章 戰術第147章 古往今來第126章 吳越一統第102章 上谷關第152章 收兵第95章 進退維谷第65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四)第82章 南漢新帝第55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五)第45章 殺機四伏第30章 留從效第116章 水上行舟第42章 豹子軍第39章 激將法第15章 暗流涌動第65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四)第17章 決戰前奏第61章 驚變第116章 久攻不下第13章 虛實之間第166章 黃巢起兵第47章 弱肉強食第120章 二十萬大軍伐吳越第15章 荊南節度使第6章 南唐變法之商詔第9章 兵發福州第46章 絕路第26章 驚宋第69章 血戰昌黎第20章 精忠尚武第15章 暗流涌動第56章 寧江大軍第36章 旮二愣第146章 後唐第50章 袍澤弟兄第108章 火藥槍的歷史(上)第87章 一網打盡第142章 風花雪月第39章 古代的陣法(三)第95章 進退維谷
第72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二十)新書預告之熱血篇第36章 風起雲涌第106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第86章 驚豔第101章 曹彬品酒唱空城第3章 南唐變法之匠作第104章 南楚第135章 千鈞一髮第76章 千里追殺第25章 北地瀛州第107章 全軍操演第74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二十二)第59章 匹夫之勇第42章 楊延定的猜想第41章 羣雄逐鹿第92章 北漢李隱第33章 夜宴第133章 南越杭州第104章 時光飛逝第83章 騎兵神器第61章 驚變第118章 踞城而守第33章 張網以待第17章 高季興第159章 追兵第133章 致命一擊第2章 南唐變法之新詔第150章 楊行密第35章 南地財神第135章 千鈞一髮第9章 南唐變法之春耕第59章 耶律述率第128章 章 汴梁會第24章 常郢論勢第73章 聲東擊西第90章 陳洪進卒第162章 一統天下第125章 後方火起第75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二十三)第124章 山越叛亂第40章 宣武軍第53章 雞毛令信第153章 楊行密卒第83章 慘烈第39章 小長老第106章 城中煉獄第112章 死期將至第2章 初秋 濃夜 錦榻第114章 回師湖州第115章 士氣大損第164章 後唐嘻宗第67章 石重貴第68章 天意第41章 獵梟第87章 劍拔弩張第120章 強峰之刃第92章 月黑風高第122章 錢王第44章 戰術第147章 古往今來第126章 吳越一統第102章 上谷關第152章 收兵第95章 進退維谷第65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四)第82章 南漢新帝第55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五)第45章 殺機四伏第30章 留從效第116章 水上行舟第42章 豹子軍第39章 激將法第15章 暗流涌動第65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四)第17章 決戰前奏第61章 驚變第116章 久攻不下第13章 虛實之間第166章 黃巢起兵第47章 弱肉強食第120章 二十萬大軍伐吳越第15章 荊南節度使第6章 南唐變法之商詔第9章 兵發福州第46章 絕路第26章 驚宋第69章 血戰昌黎第20章 精忠尚武第15章 暗流涌動第56章 寧江大軍第36章 旮二愣第146章 後唐第50章 袍澤弟兄第108章 火藥槍的歷史(上)第87章 一網打盡第142章 風花雪月第39章 古代的陣法(三)第95章 進退維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