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吳越興衰

孟子曰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苦其心志,增益其所不能。”可能是錢鏐這些年太過順風順水了,孟子有些不高興:“哼!我的名言怎麼能不靈驗?”所以錢鏐也吃了點苦頭。

唐天覆二年(公元902年)五月,錢鏐剛受封越王,又跑回老家找衣錦將軍玩去了。左右都指揮使許再思和徐綰見錢鏐不在杭州,決定趁機發動叛亂,撈上一票。叛軍狂攻內城,錢鏐之子錢傳瑛率軍死守,並派人突圍到衣錦城向錢鏐報信。錢鏐嚇的差點沒哭出來,杭州要丟了,自己就完了。忙率軍回杭州。錢鏐到底是個人物,讓軍隊屯在城外,自己穿着便裝混進城中,指揮三軍抵禦叛軍。徐綰此時已經向楊行密的宣州(今安徽宣城)刺史田頵求援,田頵當然不能放過這個機會。

錢鏐兩面受敵,形勢很危急,甚至有了逃向越州的打算。行軍作戰最怕的就是動搖根本。後來宋真宗趙恆如果不是親征澶淵,而是聽了王欽若的鬼話逃向南京,人心一亂,北宋早完蛋了。

顧全武諫道:“大王謬矣!許再思這窩鳥人有什麼好怕的,臣就能拿掉他們,關鍵是不能讓楊行密過來搗亂,大王應該速與楊行密言和,大丈夫能屈能伸。”錢鏐也沒什麼好辦法,只好讓顧全武去找楊行密,苦求楊公罷兵。

楊行密的條件是先送人質再罷兵,錢鏐無法,只好讓七兒子錢元瓘送給楊行密當人質,淮南兵這才撤去。錢鏐這才緩過勁來,沒多久就掃平了許再思這些叛黨。這次是錢鏐出道以來最危險的一次,好在化險爲夷。雖然搭了一個兒子,但相信楊行密也不敢把元瓘怎麼樣。

挾持人質雖然極不道德,但叢林世界只講結果不講過程,而且在敵對雙方勢力均等的情況下殺害人質是非常愚蠢的。人質嘛,顧名思義,只有活人才有挾持的意義,人質死了,自己還拿什麼要挾別人?何況如果真讓錢鏐在兒子和兩浙之間先一個,錢鏐除非傻了,纔會選擇兒子。

天祐二年(公元905年)三月,許再思剛被平定,衢州(今浙江衢州)制置使陳璋又跳了出來,會同淮南軍陶雅部攻東陽(今浙江東陽)。錢鏐一邊罵楊行密王八蛋,一邊派弟弟錢鏢去救東陽。錢鏢沒到地方,東陽都被陳璋拿下了。陳璋貪心,又北上攻諸暨,但被吳越的都指揮使楊習迎頭一棒。陳璋逃奔衢州。

十一月,吳王楊行密病死,長子楊渥襲位。淮南內部形勢不穩,陶雅不敢在浙江多呆,撤軍回去。吳越軍圍攻衢州,陳璋有些抗不住了,向淮南乞援。吳王楊渥派周本等人來幫助陳璋,結果在城外被吳越軍狠狠敲打,陳璋和周本抱頭竄回淮南。

唐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四月,樑王朱溫廢掉唐哀帝李柷,建立大梁朝。朱溫身邊的那些朋友都討厭朱三,沒幾個承認他的。朱溫爲了開拓戰略外圍,遣使封錢鏐爲吳越王,並給錢鏐開了一張“領淮南節度使”的空頭支票。掌書記羅隱等人勸錢鏐:“朱三篡唐不得人心,跟朱三混,難免落個賊名,不若仗義討賊,爲唐盡忠。”

錢鏐想的則是另外一回事:李克用、王建、楊渥等人和朱溫有利益衝突,自然要反朱溫,可他們哪個又能滅掉朱溫?吳越和樑又不搭界,進水不犯河水,何苦跟李克用他們趟這個混水?便奉樑朝爲正統,改用樑朝年號。

朱溫有錢,爲了報答錢鏐的承認,聽說錢鏐喜歡玩玉帶寶馬,大笑:“錢具美真英雄也,怎麼跟我一樣?”,送給錢鏐寶馬玉帶若干。錢鏐怎麼能跟你一樣?你還扒灰呢,人家錢鏐可沒幹過這個。

唐朝給了錢鏐許多榮譽,錢鏐倒向朱溫,似有“不忠”,但錢鏐所取得的成就卻都是錢鏐在白骨堆中一刀一槍掙出來的,如果董昌滅了錢鏐,唐朝自然會把對錢鏐的封賞給董昌。

封建社會是家天下,但凡有所做爲的人物,並不需要對皇帝負責,只需要對自己負責,因爲自己也是在“家天下”!說點唯物主義的,就是要對人民負責。何況李唐也“對不起”隋朝,錢鏐爲什麼就不能“對不起”唐朝呢?

錢鏐的“無恥”激怒了淮南節度使楊渥,派周本和老朋友陳璋來攻蘇州。楊渥哪是什麼爲唐朝“討公道”,亂世中哪來的公道?無非是黑吃黑罷了。蘇州是江南頭號重鎮,哪能讓楊渥得手,錢鏐急派兩個弟弟錢鋸錢鏢去救蘇州。淮南軍比較聰明,擔心吳越軍可能會潛水入城,利用蘇州水網縱橫的特點,在城外河中佈下大網,用銅鈴鐺系在網上,派人在岸上監視。

吳越軍多是江南水鄉上長大的,誰把這當回事?錢鋸派水性好的軍卒司馬福跳到水裡,用竹杆故意去拔弄銅鈴,岸上的淮南軍一聽有動靜,忙把網挑起來看,司馬福利用利用這個空檔游到蘇州城裡。

司馬福進城後和守城將士約好了作戰口令,然後再游回去。錢鋸準備好後,裡外夾攻,淮南軍以爲天神下凡,哭喊着:“水鬼!”差點被吳越軍斬盡殺絕,周本再一次抱頭竄回淮南。

雖然打敗了淮南軍,可錢鏐卻不太高興,樑開平三年(公元909年)十一月,錢鏐極爲器重的大才子、給事中羅隱病故,壽七十七歲。羅隱之才,勿需多言,晚唐五代交際時以詩著名者,皮日休、陸龜蒙、杜荀鶴、韋莊、韓偓、羅隱數輩。其中以羅隱的名頭最響亮,在現在江南民間還流傳着羅隱的許多故事。

民間傳說羅隱本是天上神仙,玉皇大帝見羅隱有帝王相,便命天兵換掉羅隱的仙骨,趕下凡界,所以羅隱是“乞食命,皇帝嘴”。當然這些都是傳說,但這也說明羅隱在民間的影響之大。羅隱死前,曾經題詩於壁:“黃河信有澄清日,後代應難繼此才。門外旌旗屯虎豹,壁間章句動風雷。”

羅隱實在是個有趣之極的人,是真名士自風流,羅隱也是如此。羅隱在落魄江湖時,找過淮南節度使高駢,想謀份差事。可惜高駢沒看上他,羅隱恨恨的離開淮南另謀生路。後來聽說高駢被畢師鐸所殺,大喜,寫下一篇《廣陵妖亂志》,極力諷刺高駢,把高駢乾的糗事全都抖了出來,一時名聲大燥。

在杭州期間,羅隱也不老實,曾經當着衆人的面子,說起錢鏐小時候放牛的趣事,衆人大笑。錢鏐也很不簡單,能讓羅隱爲他效力實在他的福份,這種事情,不傷大雅,又何足介懷。

羅隱還有一部風流史,羅隱曾經遇上一個叫雲英的營妓,撞出點火花。後來羅隱屢試不舉,流浪江湖間,十二年後再次遇上雲英。雲英說羅隱“羅秀才尚未脫白。”嘲諷羅隱中不了進士。羅隱不悅,寫詩還諷雲英:“鍾陵醉別十餘春,重見雲英掌上身。我未成名英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其“記仇”之心,可見如此。

最後摘錄羅隱的名篇《英雄之言》,爲這位醜才子送行:

“物之所以有韜晦者,防乎盜也。故人亦然。夫盜亦人也,冠履焉,衣服焉。其所以異者,退讓之心,貞廉之節,不恆其性耳。視玉帛而取者,則曰牽於寒飢。視國家而取者,則曰救彼塗炭。牽於寒飢者,無得而言矣。救彼塗炭者,則宜以百姓心爲心。而西劉則曰居宜如是,楚籍則曰可取而代。噫!彼必無退讓之心,貞廉之節,蓋以視其靡曼驕崇,然後生其謀耳。爲英雄者猶若是,況常人乎?是以峻宇逸遊,不爲人之所窺者鮮矣。”

安葬完羅隱,錢鏐好一陣鬱悶。雖然淮南軍屢次騷擾錢鏐,但沒一次得手的,加上錢鏐這些年也玩累了,便又一次回到家鄉去見“衣錦將軍”。錢鏐肯定知道漢太祖劉三回家鄉做《大風歌》的故事,也作了一首《還鄉歌》:“三節還鄉兮掛錦衣,父老遠來相追隨。牛鬥無孛人無欺,吳越一王駟馬歸。”

客觀點說,這首詩在氣勢上不如劉邦,劉邦得的是天下,錢鏐只得到了吳越,氣勢小點也正常。突然想起民國時大詩人張宗昌的那首文盲版《大風歌》:“大炮開兮轟他娘,威加海內兮回家鄉。數英雄兮張宗昌,安得巨鯨兮吞扶桑。”張大帥是著名的三不知將軍:不知自己有多少人馬,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錢,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姨太太。文盲出身,老老實實做他的大帥就是,何必弄出這等笑料,貽笑千古。

錢鏐弄到這份家業實在不容易,他不敢過於放縱自己,錢鏐每次睡覺時都枕着一個小圓木枕頭,每當輾轉翻身時小圓枕就會掉到地上,錢鏐都驚躍而起。不爲別的,只會時刻警醒自己:“天下不太平!”

強大的政治軍事機器必須有一個強大的經濟基礎做支撐,在五代十國這個天崩地裂的大亂世中,相對中原亂局,浙江沒受到唐末戰亂太大的波及,經濟發展必須要有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整體經濟發展水平較高,但浙江臨近東海,經常受海患影響。錢鏐發動民力在錢塘江修建海塘,並疏通了河運,保障了浙江經濟不受自然災害影響。而且錢鏐大力扶持養蠶業,五代十國時,吳越出產的絲織品冠絕天下,這也是吳越和各國進行貿易的大宗,賺足了銀子。

錢鏐不僅和內地進行貿易,還擴展海外市場,和北方的契丹、日本等國有商業往來。在錢鏐的精心治理下,杭州一躍成爲富甲天下的大都會,吳越從錢鏐建國一直到錢俶降宋,都沒有經歷過戰亂。到了宋朝,杭州更是盛極一時,尤其是在南宋。“奉旨填詞”的柳永曾有一闕快灸人口的名作《望海潮》:

“東南形勝,江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杭州以及浙江的發展,無論如何都少不了錢鏐的一份貢獻。

錢鏐治下的吳越政權對中國文化還做出了一個巨大的貢獻,一說出來大家全都知道,那就是著名的《百家姓》。《百家姓》開頭第一句就是“趙錢孫李”,趙是大姓,但錢姓並不多,爲什麼會這樣排呢?因爲寫《百家姓》的那位就是吳越人,這時吳越已經歸投宋朝,所以宋朝趙姓做爲國姓排在第一,吳越的國姓錢姓也自然排在第二位。

第101章 城亡人亡第146章 後唐第70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八)第117章 揚一益二第1章 南唐變法之藍第75章 宋國的震驚第22章 可堪一戰否!第13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100章 決死之戰第28章 全軍整訓第103章 故計重施第68章 天意第125章 借刀殺人第35章 盡人事第2章 清君側,人心歸第85章 範大同第161章 汴梁第39章 激將法第34章 編練新軍第75章 三騎錐戰第42章 騎兵陷陣第75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二十三)第10章 南唐變法之軍議第1章 南唐變法之藍第29章 漳泉往事(下)第16章 江陵第121章 定鼎天下第128章 數路大軍並進第87章 五百鐵騎第91章 金沙渡口第8章 王審知第54章 晉陽帝第161章 汴梁第47章 弱肉強食第41章 羣雄逐鹿第4章 南唐變法之軍械第142章 風花雪月第152章 收兵第11章 南唐變法之士卒歸家第49章 汴軍第160章 兵臨長安第31章 荒蕪深山,特種操練第96章 金沙城第121章 吳越國第57章 三軍兵馬大元帥第18章 常郢領軍第125章 借刀殺人第50章 袍澤弟兄第86章 最後一搏第75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二十三)第136章 亂世烽火第34章 茹毛飲血第40章 叢林首戰第11章 南唐變法之士卒歸家第11章 南唐變法之士卒歸家第142章 大小徐妃第105章 團城急報第151章 長安亂第82章 南漢新帝第54章 最後的鬥爭第157章 南唐三帝第41章 羣雄逐鹿第35章 龍門峽谷第43章 鐵鷹銳士第37章 龍門軍營第65章 甕中捉鱉第106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第4章 督政院第4章 玉娘酒肆第100章 決死之戰第107章 章 龍脈第81章 不留活口第157章 南唐三帝第46章 絕路第93章 南唐鐵騎第16章 江陵第109章 計中計第95章 老驥伏櫪第3章 常孟第139章 逐鹿中原第92章 月黑風高第45章 立足之地第74章 蠢蠢欲動第133章 南越杭州第108章 火藥槍的歷史(上)第102章 上谷關第47章 蒼狼出動第131章 踏平山越第78章 土地隱患第56章 寧江大軍第28章 書生意氣第50章 雄雄虎賁第131章 踏平山越第39章 古代的陣法(三)第125章 借刀殺人第76章 乞丐第88章 突如其來的瘋狂第159章 城中火起第65章 封賞
第101章 城亡人亡第146章 後唐第70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八)第117章 揚一益二第1章 南唐變法之藍第75章 宋國的震驚第22章 可堪一戰否!第13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100章 決死之戰第28章 全軍整訓第103章 故計重施第68章 天意第125章 借刀殺人第35章 盡人事第2章 清君側,人心歸第85章 範大同第161章 汴梁第39章 激將法第34章 編練新軍第75章 三騎錐戰第42章 騎兵陷陣第75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二十三)第10章 南唐變法之軍議第1章 南唐變法之藍第29章 漳泉往事(下)第16章 江陵第121章 定鼎天下第128章 數路大軍並進第87章 五百鐵騎第91章 金沙渡口第8章 王審知第54章 晉陽帝第161章 汴梁第47章 弱肉強食第41章 羣雄逐鹿第4章 南唐變法之軍械第142章 風花雪月第152章 收兵第11章 南唐變法之士卒歸家第49章 汴軍第160章 兵臨長安第31章 荒蕪深山,特種操練第96章 金沙城第121章 吳越國第57章 三軍兵馬大元帥第18章 常郢領軍第125章 借刀殺人第50章 袍澤弟兄第86章 最後一搏第75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二十三)第136章 亂世烽火第34章 茹毛飲血第40章 叢林首戰第11章 南唐變法之士卒歸家第11章 南唐變法之士卒歸家第142章 大小徐妃第105章 團城急報第151章 長安亂第82章 南漢新帝第54章 最後的鬥爭第157章 南唐三帝第41章 羣雄逐鹿第35章 龍門峽谷第43章 鐵鷹銳士第37章 龍門軍營第65章 甕中捉鱉第106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第4章 督政院第4章 玉娘酒肆第100章 決死之戰第107章 章 龍脈第81章 不留活口第157章 南唐三帝第46章 絕路第93章 南唐鐵騎第16章 江陵第109章 計中計第95章 老驥伏櫪第3章 常孟第139章 逐鹿中原第92章 月黑風高第45章 立足之地第74章 蠢蠢欲動第133章 南越杭州第108章 火藥槍的歷史(上)第102章 上谷關第47章 蒼狼出動第131章 踏平山越第78章 土地隱患第56章 寧江大軍第28章 書生意氣第50章 雄雄虎賁第131章 踏平山越第39章 古代的陣法(三)第125章 借刀殺人第76章 乞丐第88章 突如其來的瘋狂第159章 城中火起第65章 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