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新的貨幣(第二更)

又過三日,周寒召見了從上京來的人。

“丞相長史古紘,拜見王上。”古紘是這次來支援銀山城的車隊負責人,在聽聞銀山城有些混亂後,在確定了車隊不會出現意外後,就派自己這次的副手統領車隊行進,而他自己則組織了七人,組成了一個最小的行政府,騎馬趕來銀山城,爲周寒管理銀山城。

古紘身後,另外六人,也一同向周寒行禮拜見。

對於古紘的到來,周寒有些詫異。

丞相長史,是周國丞相轄下非常重要的官員了,專門輔佐丞相的,而因爲周國的不斷擴張,丞相長史經常卻也是更換比較勤的一個職位,但並不是說這個職位上的人就能力一般了,不如說,能當上丞相長史的人,都是即刻苦又有才智的人,也正是這樣的人,在當上丞相長史後,很快隨着周國的擴張,而被分配到周國新的重要職位上去。

一般來說,除非國君親自下令,否則丞相是不會安排丞相長史前往新城的,最多也就是丞相少史一職,就算很看重了。

古紘周寒知道,因爲丞相長史一職職位雖然變換很快,但這個職位的人,每有變動,丞相府都必須第一時間以書面報告給周寒,古紘是去年初才成爲丞相長史的,他是從最底層的主薄,一步步坐上丞相長史一職的,因此對於各種職位的工作,都非常瞭解,至於忠誠,能做到丞相長史一職的人,忠誠已經不需要懷疑了,現在的周國,不是周寒剛穿越來時的周國了,因爲曾出過前司行傅珉,和前司農苗有爲的事,因此在長史一級往上的職位,都審查得非常嚴格,不僅如此,有機會時,周寒還會用探查查看他們的忠誠度,以防他們是隱藏極深的探子細作。

“你來了幾日了,不知道對於這銀山城,有何看法?”雖然詫異古紘的到來,但周寒並沒有太過在意,他相信程道仲,相信諸葛司,相信他們將古紘派來,一定是有道理的。

古紘向周寒躬身行禮道:“回王上,臣等在城中觀察了幾日。”他說話的速度並不太快,卻也不慢,讓人感覺話中的每一個字都是他認真想出來的,卻又不會讓人聽得着急,非常沉穩:“臣以爲,銀山城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他說的是字面意思上的翻天覆地,整個城就如同重新建造了一番:“今後的銀山城,必然會因爲這次的大建,而在我周國內,甚至北方之中,成爲一座重要且繁榮的城市。”

古紘經過這幾日的觀察已經發現,國君將這座城整個改造一番,並非是一時興起,這城中本就都是虢人,而虢人剛經歷了被滅國這樣的慘事,對於周人來說,多有敵視,而這座城也因爲經歷周軍攻打而殘破不堪,周邊又有許多不明敵友的國家,在這樣特殊的環境下,國君發動全城百姓來改造這座城,既可以將這座城翻新而打造得更加堅固,又可以將城中規劃一番。

而且經過這次大翻新,城中百姓也都沒有力氣再作亂,更加上在此過程中,國君並沒有將城中的一些世家原本的虢國權貴去除,保留了城中的階級分化,讓那些百姓逐漸因城中的權貴世家而向周國靠攏,這樣一來,對於這座城的統治,將更爲方便。

更何況,因爲以消除敵視和改造百姓來翻新這座城,除了消耗的糧食多了些外,不需要給予任何的餉錢,那些原本應該付與的餉錢,可以投入到城中的建設來,這是其餘城都無法做到的事情,是隻有這座銀山城才能做到的。

這麼多的好處,相對的壞處就小得可憐。

真是一舉多得的妙計,古紘看向坐在王座上的周寒,頓時露出了欽佩敬仰的目光。

周寒不知道古紘所想,如果他知道,一定會吐槽的,他發動那些百姓翻新修繕全城,也不過是想加強統治,減少城中百姓鬧事,最主要的,就是給自己減少工作量而已,根本沒有想這麼多,至於不給餉錢,那純粹是因爲摳門,這麼大個城,這麼多百姓,翻新一座城又不知道會花費多長時間,這樣一來,不知道會花費多少錢,他光是想想就心疼不已。

周國雖然是個大國,但可不止這一座城,如果是正常的用餉錢僱傭百姓來翻新這座城,丞相府一定會抗議的,最少程道仲一定會嚴詞拒絕他花錢來翻新這座城的。

“不過,城中也因爲勞活太多,再加上對周國的不滿,經常有鬧事發生。”古紘知道國君的詢問,是在考驗自己,因此並沒有光說好處,也提出了他的看法,這幾日裡,他經常見到因爲一點小事而打架鬥毆的事情,儘管有士兵監管着,但仍然無法阻止這樣的事情發生,不如說,動起手來後,很多人都被怒火衝昏了頭腦,忘記了有士兵在一旁監察。

“而且,周邊各國目的不明,現在這座城恐怕是目前最虛弱的時候。”城中的城牆被投石機投擲,雖然有水泥的加固,但仍然無法完全快速的修復,再加上一些匠人的偷懶,導致時常需要返工,而士兵們不禁要監管城中百姓,又要防禦別國可能的進攻,一時半會有些忙不過來。

按照古紘猜測,如果別國趁機攻打過來,在軍隊守城之時,城中百姓又趁機作亂,那守城的軍隊將腹背受敵,無法防守,很有失守的可能。

周寒點點頭,如果古紘只會說好話,那他一定認爲古紘只會拍馬屁,而不會做事實,而古紘說出了這座城目前的優缺點,雖然並沒有太完全,但至少說明了古紘有認真思考過,雖然他不知道古紘是不是真的有能力去做好,但確實是幹實事的人,這有讓他心中舒服不少了,再加上古紘的說話方式,在周寒心中加了些分。

不過雖然周寒看好古紘,但並沒有徹底對他放心,身爲國君,他已經不會因爲一些表面的情況,以及暫時的表現而去判斷一個人了:“說得不錯,寡人現在任命你爲銀山城的長史,負責銀山城的運行,希望你能有所發揮。”任命古紘爲長史,就可以將所有大事小事都丟給古紘了,至於古紘帶來的人,他將怎麼安排,都由古紘去指定,反正到時候那些人辦差了,他找古紘就是,對於能如此明目張膽的推卸責任,周寒心中暗喜,但臉上卻一副讚揚鼓勵的神色。

也許是周寒的神色,也許是因爲古紘沒有想過國君會想着推卸責任這樣的事情,因此在聽到國君的任命後,古紘臉上控制不住的露出喜悅的笑容,立即向周寒下跪叩拜,行禮道謝:“臣,謝王上任命,臣必將不負王上重託。”

等古紘起身後,周寒問道:“這城中百廢待興,最主要的,可以作爲實驗之所,你有沒有什麼好的想法,能在城中推行的?”反正這城中百姓意識還沒有被轉換過來,仍認爲自己是虢人,而周寒就想着從替換他們的意識開始,逐步讓他們意識到他們的新主人將不再是姬霸,而是周寒了,他們以後也必將成爲周人的一員,只是這轉變需要時間,但他等不了太長的時間。

古紘剛起身,就聽到了國君的第一個重要任務,立即沉思起來。

一刻鐘後,古紘從懷中掏出一個小袋子,將之遞向周寒。

一名禁衛軍士兵從古紘手中拿過小袋子,轉交到周寒手中。

“這是?”周寒打開袋子,小袋子中,有一些圓形的東西,當他倒出來後發現,這些圓形的東西是錢幣,這些錢幣並不多,只有十枚,其中一枚金幣,三枚銀幣,和六枚銅幣,每個錢幣上都有相同的圖案,不管是金幣、銀幣、還是銅幣,只是材質不同而已。

錢幣的一面,是周寒的頭像,只是周寒覺得不像,但似乎描繪了周寒的臉部特點,讓人一看,就認爲是周寒這個周國國君,十分奇特的樣子,而另一面,則有一個周字,代表着這是周國的錢幣。

雖然周寒數年之前就讓司空署研製錢幣了,但直到現在,才研製出來,而且看樣子,也是他去年出征虢國時,才研製出來的。

面對國君看向自己的疑惑目光,古紘解釋道:“王上,臣以爲,可以在銀山城內,推廣錢幣的普及使用,這錢幣,是我周國的象徵,當錢幣被衆人廣泛使用之後,城中的原虢國百姓,在生活中,會不知不覺的將自己代入周人中,這樣一來,而當百姓們離不開錢幣之後,必然會將自己當成周人,以錢幣來與虢國人和別國之人區分開來,更何況,有了這些錢幣的推廣,周國在別國的名聲也會更大,更能吸引外國之人來周國定居的。”

雖然在這十年裡,各國,特別是穿越者國君的國家,都在儘可能的增長自己國的人口,但這十年裡的人口自然增長,是極爲緩慢的,所以對各國來說,能吸引外國百姓來本國定居,則是一個十分有效且速度極快的方式。

周寒輕輕的拋了拋錢幣,那些錢幣在他手中“叮叮噹噹”的亂響,卻並沒有讓周寒感到心煩,反而十分悅耳:“你先在城中試試吧。”雖然古紘說得很好,但周寒並沒有完全相信,他決定讓古紘在城中實驗一下,看看結果再說,反正這些錢幣,他也是要在周國上下推廣的,不如就用銀山城看看效果。

至於錢幣的防僞方式,周寒並不是太關心,他已經將之告知了丞相府和司空署,而如果以後出現大規模的嚴重假幣時,他首先就拿丞相府和司空署來問責,而且最少要殺幾個人的頭,這樣一來,那些人必然會拼了命的去思考防僞方式。

這纔是一個合格國君所應該做的,而不是什麼事都去插手,恨不得事事關注,那樣活得實在太累了,如果是小國時還可以,但如今周國如此龐大,事事關注,恐怕還沒關注完,自己就累死了。

剛穿越來時,周寒就想着要活得不像上輩子那麼累,自然是能偷懶就偷懶了。

雖然還有好多要問的,但周寒知道,他並不會馬上離開銀山城,所以沒有着急去問,而是讓古紘他們去先繼續熟悉一下銀山城,他們畢竟剛來沒幾日,能瞭解的東西還是太少,更別說即將作爲銀山城城守長史,所要了解的,就不止是銀山城了,銀山城周邊的範圍內,都需要負責的。

第兩百七十六章 方臘的憂愁(第二更)第三百零七章 齊曉媛與方有德的迴歸(第一更)第兩百八十四章 三公改革(第一更)第二章 程道仲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事第三十六章 葉書記第兩百零七章 頑石與棉花第四十六章 青白之戰(上)第三百九十章 延村與延軍(第二更)第三百六十四章 第二次攻城(第一更)第四十一章 學院的建設第四百四十四章 平靜的心(第二更)第兩百四十五章 第一戰(第二更)第一百七十章 葡萄架倒第一百二十一章 紅花寇的覆滅(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十年第兩百一十一章 回到王都 (第三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楊秀花第一百九十九章 蔡軍的報復第三百五十九章 虢軍的大敗退(第三更)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匪賊第八十七章 抓獲樑伯玉第十二章 大鬍子(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歐陽武突現(第一更)第三百七十九章 投石機被毀(第三更)第四百零七章 第二個鼎(第一更)第四十四章 忙碌的國都第三百一十二章 武比勝出(第二更)第三百一十四章 董志遠求赦(第二更)第四十一章 學院的建設第一百七十七章 申國的投靠第一年的冬季(上)第兩百三十九章 白酒與警惕(第一更)第八十一章 第一年的冬季(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給百姓宣泄壓力的方法(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洗腳第一年的冬季(上)第六十三章 熊子昔之死第三百零一章 齊人鄭鬆文(第一更)第三百九十章 延村與延軍(第二更)第兩百三十六章 三件禮物(下)(第三更)第四百三十二章 向之亡(第五更)第三百九十一章 搜尋神秘洞窟(第三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廚藝大賽(第二更)第三十八章 顧子瞻第一百七十三章 三年之後第四十七章 青白之戰(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接受甘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滅向之戰(一)(第一更)第一年的冬季(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虢國王都陷落(第一更)第三百五十四章 再戰(第二更)第二章 程道仲第三百八十四章 姬霸之死(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煩惱的周寒第兩百二十九章 苗有爲的命運(第二更)第一百九十四章 狂風軍進村第兩百七十六章 方臘的憂愁(第二更)第八十二章 新年與暴風雨前的平靜第四百五十二章 吳國帝都之圍第兩百三十七章 結盟與新司農(第一更)第四百四十九章 再聞故人名(第一更)第一百一十四章 通氣錄第三百八十八章 岐山城乞降(第二更)第兩百三十四章 羣英匯聚(第一更)第兩百一十六章 名字 (第四更)第兩百五十九章 再攻城(二)(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洗腳第兩百五十二章 寧昭烈(第三更)第八十七章 抓獲樑伯玉第三百三十七章 獨裁者的氣勢(第一更)第兩百七十章 恐怖的屍場(第二更)第九十八章 在元國吃晚餐第兩百九十八章 周寒的禮物(第二更)第兩百二十章 答覆(第四更)第兩百七十五章 無聊的日子(第一更)第四百四十九章 再聞故人名(第一更)第三百五十四章 再戰(第二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周寒的大計劃第一百三十七章 安林的畫第一百零二章 宛城的變化第三百七十七章 打援(第一更)第兩百七十八章 回王都(第一更)第兩百五十七章 攻城前的準備(第二更)第五十五章 宴會第四百三十八章 太子監國(第一更)第一百七十八章 重定計劃第三百九十八章 新的情報(第三更)第四百二十三章 再攻城(第二更)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平靜的夜(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二章 齊曉媛第八十五章 鐵流軍的覆滅第五十三章 申國(中)第兩百六十三章 撤離(第二更)第五十三章 申國(中)第一百六十一章 悽慘的諸葛司第七十三章 秋收節(上)第一百零二章 宛城的變化第三百章 無聊的冬季(第二更)第兩百四十六章 第一次攻城(第三更)
第兩百七十六章 方臘的憂愁(第二更)第三百零七章 齊曉媛與方有德的迴歸(第一更)第兩百八十四章 三公改革(第一更)第二章 程道仲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事第三十六章 葉書記第兩百零七章 頑石與棉花第四十六章 青白之戰(上)第三百九十章 延村與延軍(第二更)第三百六十四章 第二次攻城(第一更)第四十一章 學院的建設第四百四十四章 平靜的心(第二更)第兩百四十五章 第一戰(第二更)第一百七十章 葡萄架倒第一百二十一章 紅花寇的覆滅(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十年第兩百一十一章 回到王都 (第三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楊秀花第一百九十九章 蔡軍的報復第三百五十九章 虢軍的大敗退(第三更)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匪賊第八十七章 抓獲樑伯玉第十二章 大鬍子(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歐陽武突現(第一更)第三百七十九章 投石機被毀(第三更)第四百零七章 第二個鼎(第一更)第四十四章 忙碌的國都第三百一十二章 武比勝出(第二更)第三百一十四章 董志遠求赦(第二更)第四十一章 學院的建設第一百七十七章 申國的投靠第一年的冬季(上)第兩百三十九章 白酒與警惕(第一更)第八十一章 第一年的冬季(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給百姓宣泄壓力的方法(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洗腳第一年的冬季(上)第六十三章 熊子昔之死第三百零一章 齊人鄭鬆文(第一更)第三百九十章 延村與延軍(第二更)第兩百三十六章 三件禮物(下)(第三更)第四百三十二章 向之亡(第五更)第三百九十一章 搜尋神秘洞窟(第三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廚藝大賽(第二更)第三十八章 顧子瞻第一百七十三章 三年之後第四十七章 青白之戰(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接受甘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滅向之戰(一)(第一更)第一年的冬季(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虢國王都陷落(第一更)第三百五十四章 再戰(第二更)第二章 程道仲第三百八十四章 姬霸之死(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煩惱的周寒第兩百二十九章 苗有爲的命運(第二更)第一百九十四章 狂風軍進村第兩百七十六章 方臘的憂愁(第二更)第八十二章 新年與暴風雨前的平靜第四百五十二章 吳國帝都之圍第兩百三十七章 結盟與新司農(第一更)第四百四十九章 再聞故人名(第一更)第一百一十四章 通氣錄第三百八十八章 岐山城乞降(第二更)第兩百三十四章 羣英匯聚(第一更)第兩百一十六章 名字 (第四更)第兩百五十九章 再攻城(二)(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洗腳第兩百五十二章 寧昭烈(第三更)第八十七章 抓獲樑伯玉第三百三十七章 獨裁者的氣勢(第一更)第兩百七十章 恐怖的屍場(第二更)第九十八章 在元國吃晚餐第兩百九十八章 周寒的禮物(第二更)第兩百二十章 答覆(第四更)第兩百七十五章 無聊的日子(第一更)第四百四十九章 再聞故人名(第一更)第三百五十四章 再戰(第二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周寒的大計劃第一百三十七章 安林的畫第一百零二章 宛城的變化第三百七十七章 打援(第一更)第兩百七十八章 回王都(第一更)第兩百五十七章 攻城前的準備(第二更)第五十五章 宴會第四百三十八章 太子監國(第一更)第一百七十八章 重定計劃第三百九十八章 新的情報(第三更)第四百二十三章 再攻城(第二更)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平靜的夜(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二章 齊曉媛第八十五章 鐵流軍的覆滅第五十三章 申國(中)第兩百六十三章 撤離(第二更)第五十三章 申國(中)第一百六十一章 悽慘的諸葛司第七十三章 秋收節(上)第一百零二章 宛城的變化第三百章 無聊的冬季(第二更)第兩百四十六章 第一次攻城(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