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進攻延甸城(第一更)

五日之後,左將軍卓遠率領左軍先行,向松茸城出發,而在左軍出發後的次日,由周寒率領的主軍,也前往了祈音城。

當主軍到達祈音城後,右將軍樑啓隆,率領着白虎軍和巖山軍,與前將軍許廉率領的先鋒軍,一同進軍向國定安城。

定安城王宮中,周寒捧着瑞木萌泡的一杯茶,細細品味着。

在他身前左右,均坐着六人,這六人,皆是周寒這次進攻向國的謀士。

六人皆是光祿勳署的人。

其中也包含光祿勳轄下太中大夫審佳。

“你們以爲,現在我等該如何用兵?”周寒喝了口茶,頭也不擡的慢條斯理問道,他問的,自然是六名謀士。

“王上,不,大將軍,臣預計,右軍還有六日該與定安城一面的向軍接戰了,而等右軍與定安城接戰之後,必將吸引延蘇城的注意,這時,中軍應進攻延甸城。”說話的,是坐在周寒右手第二人的甄遜,他臉上帶着笑容說道,不如說,他一直都帶着淡淡的微笑,看起來十分親切和藹,不論是面對乞丐還是面對國君。

甄遜是宛城甄家人,在宛城被圍時,城中自然出現不少混亂,他雖年紀輕,卻比大多人看得清楚,帶着自己的數名僕人,在城衛軍忙於守城之時,主動挺身而出安撫城內慌亂的百姓,並以犧牲了三名僕從,打殺了兩名向國混入宛城的試圖擾亂城內的細作,讓城中混亂,不至於影響到四面城牆的防守,被沈家言推薦進入光祿勳署中,成爲了一名最低等的員吏。

光祿勳署是周寒培養人才的官署,這次戰爭,也是周寒對他們的一次考教,因此帶了一些人出來,文武皆有,武在軍中,而文,就在周寒與前後左右四將身旁,擔當謀士提出建議。

甄遜所說的延甸城,既是原虞國王都。

“大將軍,臣贊同甄員士的提議,不過臣認爲,我中軍,該立即進攻延甸城。”說話的,是甄遜左手邊人,林良:“臣以爲,我周軍軍力龐大,動靜無論如何都無法隱藏,在我軍進駐祈音城前,向軍就必然得知了,那右將軍進攻定安城,向國是絕不會忽略了仍在祈音城的我們的,等與不等,沒有什麼差別,不如在右軍進攻定安城時,我們也向延甸城進攻吧。”

周寒再喝一口茶,沒有評價兩人的計策,而是擡頭看向審佳問道:“審大夫,你認爲呢?”

審佳思考一會說道:“大將軍,進攻與否,何時進攻,臣相信王上定然有計較,否則現在在此的人,就不止我六人了,臣沒有看到潘將軍和牛將軍。”他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臣認爲,在我周國大軍的進攻之下,向軍必然全力防守延甸城與定安城,那其餘縣城鄉村則疏於防守。”他指出:“向軍的屯田兵,大多從這縣城鄉村中徵召,那如果我們佔領了縣城鄉村,並向延甸城中通告,城中必然會混亂,即便不能讓敵人獻城,也能讓我們的進攻容易許多。”

這就是審佳這個太中大夫與普通的員吏不同的地方,在沒看到一直跟隨保護的潘雄和牛力後,他就知道國君對於進攻延甸城心中想法了,他們這些作爲謀士的人,不應該向國君提出怎麼進攻,怎麼戰鬥,而應該提出的是該如何讓戰鬥變得容易,削弱敵人增強自己。

向軍的屯田兵,大多是從各鄉村中徵召的,如果攻佔了那些鄉村,城中的大多屯田兵心中擔心家人的情況下,必然不能盡興防守延甸城,甚至可能會有人擔心家人的情況下,試圖從延甸城逃出,這就給了周國機會。

聽到審佳的話,周寒終於微笑了起來,點點頭道:“有道理,還有沒有?”

看到國君雖然贊同自己的話,但並沒有表示出什麼意見,仍在詢問,審佳就知道國君還是不太滿意自己的意見,因此低頭深思起來。

在審佳深思之時,坐在審佳左手邊的卞子旭開口道:“大將軍,臣以爲,我軍是否該派人混入延甸城中?如果能打開城門,臣以爲以我軍戰力,延甸城的守軍不會是我軍對手,也能減少不少損失。”他從審佳的提議中,意識到了他們這些謀士的位置。

“別說胡話了。”不等周寒開口,林良就反駁他道:“現在延甸城三門緊閉,防守森言,哪有機會再派人混入進去,而即便能混入進去,以這個時候向軍對城防守的嚴密,根本沒有機會讓混入進去的人打開城門。”他覺得卞子旭是在天方夜譚,根本沒有仔細思考,就得出了這麼個完全不可能的想法。

卞子旭沒有去反駁林良,而是一臉認真的看着周寒繼續說道:“臣以爲,城中防守城門的,不止是城中的城衛軍和向國的主力軍隊,大多數時候,必然是屯田軍在防守城門。”他說到這,突然轉換了話題:“臣如今在上京城光祿勳署中爲官,不過臣是榮寶縣人,臣家中仍在榮寶縣內,如果榮寶縣被攻佔,那臣必然會擔心榮寶縣的。”

雖然卞子旭沒有說得很清楚,但周寒已經聽出了他的意思了,他擡手阻止林良繼續對卞子旭反駁,饒有興致的笑看卞子旭說道:“有點意思。”他略一思考就說道:“我給你一曲人,你來做做試試看吧,如何?”

但不等卞子旭臉上浮現笑容,他就鄭重說道:“但不是正軍中的,而是祈音城的城衛軍。”正軍中的士兵,他要全部用來攻打延甸城的,不可能用在這樣的小事上。

卞子旭立刻喜笑顏開道:“臣遵令。”他也沒想用正軍中的士兵,不如說祈音城的城衛軍更好,城衛軍雖然在打仗上沒有正規軍那麼優秀,但在對付平常百姓,還是很有一套的,這種對付,可不止是威脅恐嚇,也包括利誘說服。

看到卞子旭的計策得到國君認同,並讓他實施後,其餘人也急忙思考着向周寒獻策,期望自己也能出個讓國君滿意的計策,如果能夠得到實施,並對佔領延甸城起到作用,那就是大功勞了。

周寒微笑着聽幾人提出各自的計策,感覺有用的,就讓他們試一試,沒用的,就直接否決,讓他們再想。

在右軍和前軍進攻定安城後的第五日,中軍也從祈音城出動了,目標是向國的延甸城。

因爲中軍較爲薄弱,所以除了四千玄武軍和三千禁衛軍外,周寒還徵召了祈音城和祈音城下的縣城中,所有的城衛軍,一共四千餘人。

在進入延甸城的範圍內時,周寒就讓城衛軍分散開來,四處佔領延甸城的鄉村縣城。

如同周寒猜想的一樣,向國在延甸城方向的兵力,都盡在延甸城中,其餘鄉村根本沒有任何防守,而因爲屯田兵大多是在各鄉村縣城徵召的,因此在屯田兵盡數在延甸城中時,各縣城鄉村的男子,十分匱乏,甚至於就連縣城中,除了兩三百的城衛軍外,再無任何防守之人,而即便是面對周國的城衛軍,那些縣城的縣令,也立刻開城投降,毫無抵抗的意思。

周寒率領的中軍,毫無阻礙的來到了延甸城外八里的地方紮營。

周寒騎着那匹草原部落贈送的駿馬,在延甸城外五里的地方觀察,由牛力率領一千禁衛軍守護。

在周寒的視野中,延甸城防禦十分緊密,城牆上站滿了密密麻麻的士兵,那些士兵,也在觀察着周軍的動靜。

延甸城並沒有護城河,但在城外三裡的範圍內,卻佈滿了密密麻麻的拒馬和深坑戰壕。

“看來向國已有應對了。”周寒頭也不回的對身後的一衆謀士說道。

在他看來,那些深坑拒馬,是爲了防備投石機的,有了那些深坑拒馬,周軍就無法在投石機能對城牆造成威脅的範圍內,豎立起投石機了,而且那些深坑拒馬,也能阻止周軍以人海戰術進攻。

周寒並沒有什麼意外,周國佔領虢國這幾年裡,周國的投石機已經不再是秘密武器了,而那些深坑拒馬在來前,也早已通過斥候知道,只是親眼看到時,才知道那深坑拒馬的數量之龐大,讓人驚歎。

而以目前周軍中軍的兵力,還不足以將延甸城圍起來,因此目前的中軍,還無法對延甸城造成威脅,反而是如果中軍不防守好,會被城中向軍偷襲。

看了一陣後,周寒就回到了大營中。

大營中燃起了炊煙,周軍生活做飯,一副非常隨意的樣子,絲毫沒有攻城的意向,讓延甸城中的向軍非常意外,以爲周軍是在試圖麻痹他們而讓他們緊張不已。

一直過了三日,傍晚,卞子旭帶着幾人來到中軍大營中,求見周寒。

周寒招了他們進入自己的大帳內,除了當事人外,誰也不知道他們談論了什麼。

次日一早,中軍終於動了起來。

以牛力爲首的兩千禁衛軍,和兩千城衛軍,以及四千玄武軍,組成了數個方陣,在周軍大營前向着延甸城的方向列陣。

周軍的動靜,自然無法瞞過延甸城。

行動有序的延甸城守軍,立刻戒備起來。

“進攻!”牛力率領兩千禁衛軍和兩千城衛軍先行向延甸城進攻,而四千玄武軍殿後,畢竟玄武軍裝備沉重,無法爬上那木頭做的梯子。

禁衛軍和城衛軍的小跑前進,揚起的灰塵,極爲壯觀,緊隨其後的玄武軍一身重甲,每走一步都極爲沉重,更是聲勢浩蕩,士兵間的距離,讓他們的兵器不時碰撞,造成的聲響如同戰鼓一般,十分有序。

第兩百四十章 童方寨(第二更)第三百零一章 齊人鄭鬆文(第一更)第十六章 遊靈寇(下)第五十六章 進擊的程紫柔第六十五章 饅頭與包子第六十二章 顧子瞻來投第一百六十二章 煩惱的周寒第五十七章 名單第三十章 祭祀與學院第四十五章 閒遊第三百三十六章 再見蘇妲己(第二更)第三百七十二章 援軍(第四更)第一百二十二章 紅花寇的覆滅(下)第五十七章 名單第兩百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七十一章 秋收之時第四百二十二章 巨弩(第一更)第一百零八章 效忠大宴(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三年之後第兩百六十三章 撤離(第二更)第三百零九章 通過初試的四人(第一更)第兩百四十章 童方寨(第二更)第三百六十七章 向國出兵(第二更)第兩百五十二章 寧昭烈(第三更)第一百五十四章 高陽的報告第六十三章 熊子昔之死第兩百五十四章 困頓中的蔡國王都(第二更)第七十八章 大宴(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吳國帝都之圍第三百一十一章 毛董之戰(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二章 新年到來第四百一十二章 光祿勳與虎符(第二更)第四百三十八章 太子監國(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二章 新年到來第兩百二十五章 諸葛司的家鄉(第二更)第三百五十三章 兩軍反應(第一更)第一百零三章 元國縣鄉的反應第八十九章 宿衛軍投降第兩百五十章 甘人的使者(第一更)第四百零九章 中山國歸順(第一更)第二十章 叛國之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活捉狂風軍第二十二章 元國熊子昔第五章 叛國之人第五十八章 王之寶庫(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面見山國權貴第五十四章 申國(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周寒的大計劃第五十一章 程紫柔的幽怨第兩百一十五章 兒子(第三更)第三百八十六章 終見姬霸(第二更)第兩百二十八章 年號(第一更)第五十七章 名單第三百八十七章 銀山城與城門(第一更)第兩百六十六章 甘人進攻(第二更)第一百零八章 效忠大宴(下)第四十四章 忙碌的國都第兩百二十五章 諸葛司的家鄉(第二更)第五十八章 王之寶庫(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向龐的魅力(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三章 甘人的隱居點第三百九十八章 新的情報(第三更)第四百四十二章 前兆(第一更)第五十九章 王之寶庫(中)第三百八十六章 終見姬霸(第二更)第四十八章 對戰的原因第四十八章 對戰的原因第六十四章 廚事第三百六十九章 被圍困的宛城(第一更)第兩百八十八章 神秘的蘇妲己(第五更)第四百一十三章 審判歐陽武(第一更)第二十章 叛國之人第兩百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八十章 蔡龍第兩百四十六章 第一次攻城(第三更)第一百七十四章 周寒的反應第一百七十二章 乞丐第四百二十七章 向軍中的國君(第二更)第二十一章 羣臣會議第四十章 書院院長之職第兩百四十章 童方寨(第二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廚藝大賽(第二更)第三百三十章 虢國建城(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二章 巨鼎第六十七章 勝敗第三十五章 白虎軍對戰(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堅壁清野與水泥(第一更)第四百三十章 滅向之戰(三)(第三更)第兩百三十九章 白酒與警惕(第一更)第四百二十八章 滅向之戰(二)(第二更)第三百三十三章 流觴軍(第一更)第兩百二十一章 臣屬與結盟 (第一更)第兩百二十五章 諸葛司的家鄉(第二更)第三百八十四章 姬霸之死(第二更)第兩百五十七章 攻城前的準備(第二更)第三百八十章 燒(第一更)第一百六十四章 無聊的一天第三十一章 造紙第四百三十四章 修養生息(第二更)第三十二章 失敗與成功
第兩百四十章 童方寨(第二更)第三百零一章 齊人鄭鬆文(第一更)第十六章 遊靈寇(下)第五十六章 進擊的程紫柔第六十五章 饅頭與包子第六十二章 顧子瞻來投第一百六十二章 煩惱的周寒第五十七章 名單第三十章 祭祀與學院第四十五章 閒遊第三百三十六章 再見蘇妲己(第二更)第三百七十二章 援軍(第四更)第一百二十二章 紅花寇的覆滅(下)第五十七章 名單第兩百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七十一章 秋收之時第四百二十二章 巨弩(第一更)第一百零八章 效忠大宴(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三年之後第兩百六十三章 撤離(第二更)第三百零九章 通過初試的四人(第一更)第兩百四十章 童方寨(第二更)第三百六十七章 向國出兵(第二更)第兩百五十二章 寧昭烈(第三更)第一百五十四章 高陽的報告第六十三章 熊子昔之死第兩百五十四章 困頓中的蔡國王都(第二更)第七十八章 大宴(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吳國帝都之圍第三百一十一章 毛董之戰(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二章 新年到來第四百一十二章 光祿勳與虎符(第二更)第四百三十八章 太子監國(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二章 新年到來第兩百二十五章 諸葛司的家鄉(第二更)第三百五十三章 兩軍反應(第一更)第一百零三章 元國縣鄉的反應第八十九章 宿衛軍投降第兩百五十章 甘人的使者(第一更)第四百零九章 中山國歸順(第一更)第二十章 叛國之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活捉狂風軍第二十二章 元國熊子昔第五章 叛國之人第五十八章 王之寶庫(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面見山國權貴第五十四章 申國(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周寒的大計劃第五十一章 程紫柔的幽怨第兩百一十五章 兒子(第三更)第三百八十六章 終見姬霸(第二更)第兩百二十八章 年號(第一更)第五十七章 名單第三百八十七章 銀山城與城門(第一更)第兩百六十六章 甘人進攻(第二更)第一百零八章 效忠大宴(下)第四十四章 忙碌的國都第兩百二十五章 諸葛司的家鄉(第二更)第五十八章 王之寶庫(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向龐的魅力(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三章 甘人的隱居點第三百九十八章 新的情報(第三更)第四百四十二章 前兆(第一更)第五十九章 王之寶庫(中)第三百八十六章 終見姬霸(第二更)第四十八章 對戰的原因第四十八章 對戰的原因第六十四章 廚事第三百六十九章 被圍困的宛城(第一更)第兩百八十八章 神秘的蘇妲己(第五更)第四百一十三章 審判歐陽武(第一更)第二十章 叛國之人第兩百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八十章 蔡龍第兩百四十六章 第一次攻城(第三更)第一百七十四章 周寒的反應第一百七十二章 乞丐第四百二十七章 向軍中的國君(第二更)第二十一章 羣臣會議第四十章 書院院長之職第兩百四十章 童方寨(第二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廚藝大賽(第二更)第三百三十章 虢國建城(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二章 巨鼎第六十七章 勝敗第三十五章 白虎軍對戰(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堅壁清野與水泥(第一更)第四百三十章 滅向之戰(三)(第三更)第兩百三十九章 白酒與警惕(第一更)第四百二十八章 滅向之戰(二)(第二更)第三百三十三章 流觴軍(第一更)第兩百二十一章 臣屬與結盟 (第一更)第兩百二十五章 諸葛司的家鄉(第二更)第三百八十四章 姬霸之死(第二更)第兩百五十七章 攻城前的準備(第二更)第三百八十章 燒(第一更)第一百六十四章 無聊的一天第三十一章 造紙第四百三十四章 修養生息(第二更)第三十二章 失敗與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