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 雷霆

周文王據說一百個兒子,因此周王室欣欣向榮。郭子儀八子八婿,於是郭氏子孫滿堂,人丁興旺。至於當今皇帝,后妃七八人,總共就四個兒子五個女兒。朱涇元配已故,繼室九娘,更是隻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以他們的身份地位來說,可以說子嗣其實有點單薄。

所以,皇帝這番話說出來,文華殿中頓時傳來了嗡嗡嗡的議論聲。

可即便大多數人都贊同皇帝這話——設身處地爲天子和趙國公想一想,如果張壽真是他們兩個中任何一個的兒子,那麼他們哪怕是爲了子嗣考慮,確實一定會把人認回來,可是……萬一是因爲三個人生下來的時候混淆了起來,於是三方都無法分辨清楚呢?

而皇帝接下來說出的話,更是讓整個文華殿中上上下下的人連呼吸都彷彿停頓了下來。

“當年之事,是朕的錯。朕自以爲天下太平,成天白龍魚服在外遊逛,那一日更是叫了表兄趙國公朱涇,帶了當時身懷六甲的裕妃和趙國夫人去寺中祈福,於是被一直在尋找空子的業王覷着了機會。後來發生的事情,想來你們很多人都知道了。”

“但是,有些事情你們不知道。情勢最危急的時候,是裕妃和趙國夫人把護衛都給了朕和朱涇,讓我們翻牆先走,留下她們兩個有身孕的弱女子自行脫逃。而她們在從寺後逃生的路上,看到了奪刀殺人逃生的張寡婦,於是三人搭伴,這才合力殺出血路,逃出生天……”

三女如何逃生,皇帝並不曾親眼看見,但他是業王之亂的親歷者,羣臣大多知道,當年他自己也是險之又險地死裡逃生。可這等不光彩的事,皇帝諱莫如深,今日竟然提這一茬,衆人自然無不悚然。更有人悄悄偷看太后,卻不想太后只是嘆了一口氣,竟然也毫不阻止。

當皇帝講到裕妃和趙國夫人九娘逃到張家,因爲用力過度,於是竟然有了臨盆之兆,張寡婦挺着大肚子去隔壁請穩婆,穩婆卻因飲酒過多而醉醺醺的,縱使那些平日裡自詡爲非禮勿視,非禮勿聽的道學君子們,此時此刻無不豎起耳朵一字一句地聽着。

直到皇帝說到裕妃和趙國夫人幾乎先後產下女兒,說到張寡婦亦是突然腹中劇痛。這一刻,每個人心中都生出了一個念頭——戲肉來了!

果然,下一刻,就只聽皇帝淡淡地說道:“等到張寡婦臨盆在即,那穩婆卻已經醉到幾乎無法接生,而且她竟是難產,剛剛掙扎生下孩子的裕妃和趙國夫人也幫不上忙,唯一能做的,只是把燒煮過的剪刀給她。她雖然拼死生下孩子,卻終究失血過多,唯有臨終託孤。”

“至於裕妃和趙國夫人,回過神來自然又慚愧又心痛,可當她們回過神再去看自家孩子的時候,穩婆已經醉死,兩個女孩兒混淆在一起,根本分不清楚誰是誰。”

事涉自己的身世,又是祖母和父母親都不願意對她提起,每每推說陳穀子爛芝麻的舊事,不肯把具體的內情說給他聽,朱瑩本來就聽得很用心,只希望能夠知道,母親當初生下她的時候,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因而,皇帝既然因爲二皇子對張壽的質疑而突然說起此事,她也顧不得皇帝明明說把人拖出去,那兩個內侍扭住大皇子和二皇子之後,卻沒有立刻把他們給押走,只是專注地傾聽着皇帝說的話。

可當她聽到這最後一句話時,卻是整個人都懵了。她下意識地去看永平公主,卻只見人竟是面色極其平靜,彷彿聽到的不是自己的身世。當目光對撞時,她發現永平公主甚至還對她笑了笑,只是那笑容中滿是苦澀,她方纔一下子驚覺了過來。

朱大小姐只是懶得動腦子,又不是真傻,哪裡還會不明白,她固然是直到今天方纔得知身世內情,可永平公主那顯然是早就不知道從什麼地方聽說了!

正因爲知道,所以永平公主才一直都和她不對付!大概是永平公主一直因爲身世的問題患得患失,所以才老看她不順眼!

朱瑩完全不知道此時心裡是什麼滋味,目光忍不住往父兄那邊看去,卻只見朱涇面沉如水,朱廷芳滿臉驚怒,她就明白父親是知情者,而大哥恐怕也是被矇在鼓裡的人。她不想再去看別人,不想在外人面前流露出軟弱和無助,可不知不覺的,她的視線還是轉向了張壽。

而這一次,她立時發現,張壽同樣正在看她。四目對視,她就只見張壽寬慰似的對她笑了笑,嘴脣還微微蠕動了一下。她雖說不怎麼擅長讀脣語,但這會兒卻如同福至心靈一般,讀懂了張壽那沒有說出口的幾個字。

別擔心……有我呢……

朱瑩登時嗔怒地橫了張壽一眼。這麼天大的事,你還讓我別擔心,再說你自己也是當年那件事的當事者,難不成還能幫忙確定,我到底是皇上還是爹的女兒?話雖如此,她剛剛那倉皇到極點的心情,卻彷彿和緩了許多,竟是能夠鎮定地去看皇帝和太后了。

儘管太后瞥她時的視線和平時沒什麼不同,可她愣是從中看出了幾分慈祥和憐惜;而皇帝就更加明顯了,甚至有些歉疚似的對她笑了笑。

等她再一次去看朱涇時,就只見從小到大一貫把她捧在手心裡的父親,有些心虛地咳嗽了一聲,看她時的眼神甚至有些愧疚。

至於她的大哥朱廷芳,這會兒看似面無表情,可卻突然不動聲色地一胳膊肘撞向了朱涇。至於她那個一向威嚴的爹爹,竟是就這麼硬生生捱了這一記,連眉頭都沒皺一下。而更讓她忍俊不禁的是,看到大哥來了這麼一下,二哥竟然也偷偷摸摸地給了爹一下。

即便如此,朱涇竟然也紋絲不動。面對這一幕,朱瑩不禁心情完全轉好。大哥二哥你們現在儘管耍寶好了,等你們回去之後,爹肯定有的是苦頭給你們吃!

見皇帝已然停了下來,顯然是給底下衆人消化的時間,朱瑩就突然笑吟吟地開口說道:“怪不得我從小就覺得,太后也好,皇上也罷,在我面前都像是自家長輩一樣!看來我運氣真好,除了爹孃和大哥二哥之外,還有別人寵,別人愛!”

“除了爹孃祖母,我還有別人想都想不到的強大靠山,以後看誰還敢惹我!”朱瑩倨傲地環視了衆人一眼,見羣臣有人以手扶額,有人避開視線,有人頹然嘆息,還有人……就如同葛雍這樣的,還笑着對她豎起了大拇指,她就笑得更歡了。

“我現在有兩個爹,兩個娘,兩個祖母,這世上還有誰能比我更好運?再說,相比阿壽,我真的是福氣太多了。皇上別當我是小孩子,這種事就應該早點告訴我纔是,我纔不會傷春悲秋,嘆息啼哭,我朱瑩還沒這麼軟弱!”

張壽沒想到朱瑩會拿自己當作比較,頓時啞然失笑,見皇帝對朱瑩這番話一副啼笑皆非的樣子,他就不慌不忙地說:“多謝皇上爲臣答疑解惑。臣從小不知身世,還是後來到京城後,聽趙國太夫人和裕妃娘娘先後提過,卻都不及皇上解說得這麼詳盡。”

“剛剛御前失儀之罪,臣認了,但並不後悔。要不是在這文華殿上,就憑二皇子竟敢肆意毀謗先母,臣絕對不止踹這幾腳!至於大皇子……”

張壽扭頭看了一眼已然被堵住嘴扭住胳膊,正猶如囚徒一般掙扎的大皇子,他最終淡淡地說道:“臣不想和他計較,卻不能容忍他毀謗老師。師恩如山如嶽,請皇上還老師公道!”

聽到張壽這麼說,朱瑩敏銳地覺察到那語帶雙關之意,見皇帝看大皇子的眼神明顯帶着幾分殺氣,她便沒好氣地嘀咕道:“一個是隻憑臆測,大放厥詞。一個是鸚鵡學舌,十有八九是直接把別人傳給他的話依樣畫葫蘆在大庭廣衆之下說出來,困獸猶鬥,孤注一擲。”

“可阿壽的母親和葛爺爺什麼時候得罪過他們!竟然要被他們這麼羞辱!”

假裝沒聽到朱瑩那明顯非常大聲的嘀咕,張壽低頭長揖,一字一句地說:“臣能有今日,離不開先母生育之恩,養母養育之恩,瑩瑩的垂青和推介,也離不開學生們的支持,但更離不開老師教導提攜,方纔能見知於皇上。”

“今日多謝皇上爲臣的身世當衆正視聽。然則……”

這一次,皇帝終於沒有等張壽再次把葛雍的名頭掣出來。開玩笑,那是張壽的老師固然沒錯,可葛雍那也是他的授業恩師!要是被一個他已經徹底失望的長子就這麼掃了顏面和名聲,他一直以來的尊師重道豈不是全都成了一番笑話?

他重重咳嗽一聲,打斷了張壽的話。

“他既然已經被革除了宗籍,那麼,從今往後,就不能再稱之爲皇子。宗正寺既然是千瘡百孔,什麼人都能混進去給他一個罪人通氣,那麼,就把人送到承德皇莊去,讓他去親自耕種,不勞不得食,嘗一嘗農人的艱辛!”

“子不教,父之過,他爲了一己之私,竟然連朕的老師,他理應稱一聲祖師的葛老太師都詆譭,朕這個爲人父親的,不只是顏面無光,而且更是失職!朕會親自抄寫《禮記》全書,頒給宗室,教導他們日後知道尊師重道!”

“至於他不敬師長,恣意毀謗,簡直枉讀書十幾年!日後農閒之時,朕會令人督促他把《禮記》抄寫一千遍,每日抄書若是少於五十頁,不給水米!”

這一刻,羣臣頓時一片譁然。就連嶽山長原本接着大皇子提起的話茬,很想試一試能否動搖葛雍的威信以及對皇帝影響力,此時也萬分慶幸自己並沒有貿貿然摻和。

大皇子哪裡想到父皇竟會如此發落他,一張臉頓時變得如同天上白雲——其實他腳下這會兒也如同踩着輕飄飄的白雲,軟到甚至如果沒人攙扶,他連站都沒法站立。

在宗正寺中關着,雖說別人都知道他應該是完了,但至少不會在衣食上過分克扣他,他不過是如同困獸而已。可一旦被丟到皇莊上去種地,他還有什麼顏面?就他這點本事,他怎麼會種地?他還能活幾天!

而種地還不算,父皇竟然還勒令他抄書,每天抄五十頁那得花費多大的功夫?而且不抄寫到五十頁就要斷他的飲食!一千遍禮記抄完,他的手豈不是要斷掉?

然而,縱使悲憤,縱使癲狂,可胳膊被人死死扭住,嘴巴被布團死死堵住,既不能掙扎,也不能怒吼,剛剛發難時還覺得自己也許能挑起父皇那憤怒,選擇了一條比二皇子更明智道路的大皇子,只覺得此時此刻自己落魄得連野狗都不如。

但當他聽見父皇接下來的那番話時,原本快被怒火燒炸的心,卻是一下子就平衡了。

“至於老二,多虧你,朕總算能把明月、瑩瑩和張壽的身世公諸於衆,也省得街頭巷尾全都是猜測,就快編成膾炙人口的摺子戲了!”皇帝說着頓了一頓,隨即就哂然笑道,“張壽剛剛說得沒錯,淫者見淫,惡者見惡,那你就去好好反省你的淫惡好了!”

“本來想等到十月中再讓你啓程,現在不用等了……立時押去天津,讓人備好了船送他去瓊州府!若不能把瓊州府全島都種上那可以治療惡瘧的神樹,他這輩子就不用回來了!”

全島種神樹……

這一刻,就連最瞭解後世海南島究竟有多大的張壽,也忍不住嘴角抽搐了一下。要知道,想當初他坐汽車從海口到三亞,那都走了很久!別說三皇子一個人了,就算是一萬人,要花多少時間把海南島都種上金雞納樹,那都很難說。因爲變更環境的移栽是有成活率的!

而皇帝的雷霆發落,卻並沒有就此告終,而是又一字一句地說:“皇子無功不封爵,這是太祖舊制,但此後那些年,卻因爲天子偏愛而漸漸成了空文。雖說沒有王爵,但這些皇子走出去,別說公侯勳貴,便是宰臣也要敬上三分,簡直是枉費太祖皇帝苦心!”

“從今往後,皇子宗室每年季考四次,大考一次,季考三次不合格,停發宗祿,大考兩次不合格,宗譜除名!至於眼前這兩個……一個已經宗譜除名,另一個也直接除了吧!朕寧可將來斷子絕孫,也不要這等廢物玷污了名聲!”

第四百四十章 興隆茶社的預熱日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如辭京去?第五百九十九章 適可而止第七百五十四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四百四十一章 誣良爲賤的慣犯第四百二十三章 奇妙的木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任是無情也動人第八百三十三章 高麗貢女第四十三章 下次天上掉什麼?第一百八十三章 公道和家教第七百章 難題不留白第三十四章 有其父必有其女第八百五十章 接觸第八百零八章 回宮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師常背鍋第三百九十四章 姑爺和育種第六十四章 府試第七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園本是大觀園第七百四十五章 孝子,忠僕?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戰國子監第五百七十五章 文華殿裡話異邦第四百七十一章 慈父和嚴師第八百五十六章 一家親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波度盡生辰到第一百零七章 特招還是統考第四章 美食解人憂第三百九十九章 老師常背鍋第五百五十章 天家好兄弟第三百七十三章 移鎮的背後第四百七十二章 錄取和升留級第二百八十七章 借題發揮第六百四十七章 萬鈞第七百五十八章 另闢蹊徑第四百六十四章 禮輕情意重第一百零一章 知道你聽不懂第四百九十七章 肅然起敬第四百七十章 方程第八百三十四章 三個臭皮匠,一個諸葛亮第六百四十七章 萬鈞第五百八十五章 誰難倒了誰?第五百九十一章 賢王和閒王第五百零一章 雙去雙來君不見?第五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六百九十二章 詰問第五百五十三章 循循善誘,連消帶打第八百五十二章 招了第六百四十章 婚禮賀客忙第五百零八章 嘉爾志高華?第六百五十五章 太子的三道題第兩百三十二章 爲時已晚第一章 田頭偶遇第四百七十六章 就是打擊你第二百三十五章 五十貫你拿走第五十章 反派死於話多第一百八十九章 扯平和故事第七十九章 一物降一物第一百四十四章 自己蠢就不要找藉口第一百八十一章 狗屁不通!第二百九十三章 私房錢第四百九十八章 海上鏢船第九章 小先生第二百八十三章 嚇唬還是忽悠第四十七章 葛氏新書和多事之秋第四百五十章 張壽的加賽題第三百九十七章 述而不作?第八百五十四章 餿主意第四百八十七章 陪客和眼光第二百七十九章 珠聯璧合第八百四十八章 請君出馬第一百四十四章 自己蠢就不要找藉口第三百四十章 山中迷宮?第三百二十五章 禮賢下士?第四百二十三章 奇妙的木人第兩百一十二章 無趣和有趣第八百四十三章 沒完沒了第六百四十八章 故意第四百八十一章 浪子回頭今成才第四百二十二章 秋風未到蟬先知第五百五十三章 循循善誘,連消帶打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和叛賊探討學術問題第二十四章 顏值即正義第六百三十四章 冠服第三百二十八章 孝子分杖第三十六章 狗眼看人低!第三百二十一章 好劍,別小氣第六百五十二章 職責所在第三百三十二章 民情洶洶第四百零六章 民以食爲天第八百三十七章 突發第八十七章 當滷煮開始掉書袋第四百零六章 民以食爲天第八百三十七章 突發第六百四十一章 鬧洞房的熊孩子第六十六章 留宿慶安堂第八百四十三章 沒完沒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偏心第七百四十八章 人比花嬌,羣賢薈萃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襯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和叛賊探討學術問題第八百八十一章 事後
第四百四十章 興隆茶社的預熱日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如辭京去?第五百九十九章 適可而止第七百五十四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四百四十一章 誣良爲賤的慣犯第四百二十三章 奇妙的木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任是無情也動人第八百三十三章 高麗貢女第四十三章 下次天上掉什麼?第一百八十三章 公道和家教第七百章 難題不留白第三十四章 有其父必有其女第八百五十章 接觸第八百零八章 回宮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師常背鍋第三百九十四章 姑爺和育種第六十四章 府試第七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園本是大觀園第七百四十五章 孝子,忠僕?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戰國子監第五百七十五章 文華殿裡話異邦第四百七十一章 慈父和嚴師第八百五十六章 一家親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波度盡生辰到第一百零七章 特招還是統考第四章 美食解人憂第三百九十九章 老師常背鍋第五百五十章 天家好兄弟第三百七十三章 移鎮的背後第四百七十二章 錄取和升留級第二百八十七章 借題發揮第六百四十七章 萬鈞第七百五十八章 另闢蹊徑第四百六十四章 禮輕情意重第一百零一章 知道你聽不懂第四百九十七章 肅然起敬第四百七十章 方程第八百三十四章 三個臭皮匠,一個諸葛亮第六百四十七章 萬鈞第五百八十五章 誰難倒了誰?第五百九十一章 賢王和閒王第五百零一章 雙去雙來君不見?第五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六百九十二章 詰問第五百五十三章 循循善誘,連消帶打第八百五十二章 招了第六百四十章 婚禮賀客忙第五百零八章 嘉爾志高華?第六百五十五章 太子的三道題第兩百三十二章 爲時已晚第一章 田頭偶遇第四百七十六章 就是打擊你第二百三十五章 五十貫你拿走第五十章 反派死於話多第一百八十九章 扯平和故事第七十九章 一物降一物第一百四十四章 自己蠢就不要找藉口第一百八十一章 狗屁不通!第二百九十三章 私房錢第四百九十八章 海上鏢船第九章 小先生第二百八十三章 嚇唬還是忽悠第四十七章 葛氏新書和多事之秋第四百五十章 張壽的加賽題第三百九十七章 述而不作?第八百五十四章 餿主意第四百八十七章 陪客和眼光第二百七十九章 珠聯璧合第八百四十八章 請君出馬第一百四十四章 自己蠢就不要找藉口第三百四十章 山中迷宮?第三百二十五章 禮賢下士?第四百二十三章 奇妙的木人第兩百一十二章 無趣和有趣第八百四十三章 沒完沒了第六百四十八章 故意第四百八十一章 浪子回頭今成才第四百二十二章 秋風未到蟬先知第五百五十三章 循循善誘,連消帶打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和叛賊探討學術問題第二十四章 顏值即正義第六百三十四章 冠服第三百二十八章 孝子分杖第三十六章 狗眼看人低!第三百二十一章 好劍,別小氣第六百五十二章 職責所在第三百三十二章 民情洶洶第四百零六章 民以食爲天第八百三十七章 突發第八十七章 當滷煮開始掉書袋第四百零六章 民以食爲天第八百三十七章 突發第六百四十一章 鬧洞房的熊孩子第六十六章 留宿慶安堂第八百四十三章 沒完沒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偏心第七百四十八章 人比花嬌,羣賢薈萃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襯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和叛賊探討學術問題第八百八十一章 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