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放心丸

(看到18991899的催更票和打賞,拼死又碼了一章更新。)

爭利於市,爭名於朝。又云,學成文武藝,貨賣帝王家。

最初來到這個時代的時候,易風想的也只是安身立命,並沒有什麼遠大理想,稱王爭霸的目標。甚至逃婚的行動失敗之後,與淺雪一番談話後,甚至自願留下當一個上門女婿。那時他想,有那樣漂亮的一個妻子,妻家還有份不錯的家業,又沒有什麼公公婆婆兄弟什麼的煩惱事,留下來過過小日子也是不錯的。只是後來形勢變化,他的想法也漸漸改變。正如亞聖孟子所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很多時候易風在想,自己來到這裡也許是個意外,但自己難道就要泯然於衆人之中,只是做一個看客嗎?難道自己就不能留下自己的痕跡,或者爲這個時代帶來改變嗎?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如今易風機緣巧合之下成爲了大隋的趙王,成爲了幽州大總管,成爲了這個王朝不可輕視的一股新興勢力。自己在懷荒做的那一切,讓昔日那個早被遺棄的塞上蠻荒,變成了一方百姓安居各族和諧生活的一片樂土,自己難道就不能把在懷荒做的這些,帶到更多的地方去嗎?

尤其是易風知道,大隋的鮮花着錦烈火烹油的繁華之下,是即將不遠的又一個大亂世。在後世,易風的影響力甚至達不到自己所居住的小區的全區。可是這世,他的影響力卻已經覆蓋了懷荒,甚至如今已經能影響到半個河北。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橇起整個地球。現在老天給了易風一個如此的機遇,他難道不能想着兼善天下嗎?

易風再次把目光投到楊堅身上。他鬆馳的皮膚和發白的頭髮,都表明這個一統天下的王者已經垂垂老矣。就連旁邊的獨孤皇后,雖然收拾的很精神。可依然掩飾不住那老態。這對締結了大隋帝國,統一了天下的夫婦。他們的時代即將完結了。“這是一對值得敬佩的夫婦。”易風心裡想着。雖然就如同後世網上有人說的一樣,如果北周武帝宇文邕不是英年早逝,那麼他就會統一整個天下。就如同後周世宗柴榮如果不是同樣英年早逝,那他也會一統五代十國,結束唐後長期戰亂,再造盛世。可他們死了,但天下也沒有因此而繼續混亂,沒有了北周武帝。天下卻有了隋文帝,一樣的統一了天下。沒有了後周世宗,卻有了宋太祖,照樣開創太平。若歷史上沒有了楊堅,沒有了趙匡胤,也會有其它的人物出來統一天下。歷史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很多時候,那些英雄人物,不過是由時勢推動。是時勢造就了英雄。

不過就算如此,可易風心裡依然敬佩楊堅,這個有些狡詐有些冷酷有些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的老者。確實統一了天下,開創了幾百年來難得的太平盛世。就算他現在老了,就算他開始不再如曾經那般的勤儉勤政,可他一樣是個值得稱頌的人物,絕不會因爲他得國不正,絕不會因爲他開始越加猜忌而否定他曾經做過的一切。

他的時候將落幕,自己應當接過他手中的接力棒,把這個大隋盛世繼續下去。

“陛下,與突厥一戰勢在必得。草原強則必侵襲中原,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任由胡人發展做大。不然就有晉末五胡亂華重現的危險。五胡亂華,帶給的是華夏漢人永遠的痛。漢時數千萬之人口。五胡之時北方一度只剩下三百萬不到,若當年淝水之戰南朝兵敗,也許漢人已亡國滅種。陛下立國之初,就恢復漢人姓氏,重尊漢魏禮儀,這一切做的非常之好,不但是功在當代,而且利在千秋,必永載青史之中,爲後世所瞻仰。”易風這番話不是在拍馬屁,而是真正的在讚揚。就如同對於十六國時的武悼天王冉閔所做過的那些一樣,不管他曾經是何身份,也不管他最後發出滅胡令時是出於何等的政治目的,但他所做的事情,卻確確實實是對漢民族存續出過力的,這就不應當遺忘抹殺。楊堅也曾經是鮮卑集團中的一員,也曾經叫過普六茹堅,但他最終稱帝后,恢復華夏文化禮儀制度,恢復漢人衣冠那就是重振華夏的有功之臣,使得華夏重新恢復,不再是五胡之時悲劇的兩腳羊。

易風並不是好戰嗜殺之人,但在這個時代,爲了生存,有時候必須站起來戰鬥。中原漢人與草原胡人之間,就是一個難解的死題。漢人強盛之時,必然壓制胡人,但等漢人衰弱之時,胡人也往往會趁勢力崛起,入侵中原,爲禍天下。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之間的矛盾,在這個時代是難以解決的。就如同羊吃草狼吃肉一樣。

居安思危,忘戰必危。如果只顧眼前的繁華,只想着平平安安過日子,那麼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等敵人打到家門口的時候,你已經反抗不及了。

“漢武帝傾力擊敗匈奴,終有漢四百年江山。北魏破柔然,才得以延續一百八十年天下。突厥統一草原,乃是漢人永遠的大敵,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擊敗突厥人。這一天,朕已經準備了十八年。”楊堅長嘆一聲說道。對於國家戰略,他依然很清晰明智。突厥不破,大隋難興。這些年來,大隋與突厥與前前後後打了無數仗,但也僅僅是削弱這個草原兇狼,隋與突厥之間必然有這最終的一戰,不決出真正的勝負是決不會罷休的。“你覺得我們能打贏這一仗嗎?”

“當然能!”易風堅定的回答道。

“你真這麼有信心?”楊堅高興的笑道。雖然戰爭已經全面動員起來,但直到此時,楊堅的內心裡依然還充滿了擔憂。

“是的,這信心來源於陛下,陛下聖明,建立大隋開創盛世。國朝休養生息二十年,如今兵強甲壯,百姓擁護。將士效命,又豈會打不贏這一仗。大隋積聚二十年。天下各地糧倉堆滿,國家存糧甚至可用四五十年。朝廷甲兵強盛,鎧甲精銳,坐騎優良。打仗,打的就是人口,打的就是糧食,打的就是武器鎧甲戰馬弓箭。打的就是軍心士氣,將士指揮。不管是哪一項。我大隋都比突厥人處處佔優。更何況,這一次的決戰,是突厥人最先忍耐不住發起,我們在大隋的疆土上,防守反擊,爲保衛家園爲父母兄弟姐妹而戰,安能失敗?”

易風雖然說的都是些大勢上面的事情,可大國博弈,強者戰爭,不比小的衝突。這些戰爭。往往是在出戰之前已經決定了七分的勝負。大隋與突厥還未開戰,但雙方之間的情況,大隋已經佔據七分勝利了。突厥人妄想用野蠻的戰鬥戰術來逆轉整體戰略上的劣勢。那是極難的。尤其是有楊堅這位眼光高明的皇帝全面坐鎮指揮的情況下,爲了這一戰,楊堅甚至把本來已經提到議事日程上的換儲之事都強行壓了下去,爲了這一戰,連續發招,通過強力的手腕把內部局勢安穩下來,專心來打這一仗。大隋內部安穩下來了,突厥人更難以改變這次的戰略形勢了。

“我把本該調給東路軍的十萬府兵拔到了中路和西路,你心裡是否有什麼想法?”

易風搖了搖頭。“孫兒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重。從能力上來說。孫兒只是帶着武州軍在塞外打了幾場小規模的戰鬥而已,如果真的把十萬兵馬交給我。加上東路諸府兵馬,十幾萬兵馬調動皆交於我,我只怕反而會耽誤朝廷大事。此外,從整體的戰略局勢上來說,孫兒也覺得,朝廷設立的三路大軍,實際上是三大戰區。在這次的整盤棋局上,西路和中路纔是真正的重點,甚至就是西路軍的那支奇兵靈州道的兵馬所出的河套方向,也將遠超幽燕方向。西路兵馬將面對的是達頭可汗的西突厥主力騎兵,而晉王的中路軍將直面處於前套平原上的東突厥都藍可汗大軍。另外,西路還承擔着京師的安全任務,中路軍則擔負着此戰最重要的目標,防禦住都藍的東突厥兵馬後,將反擊攻入前套平原東突厥的牙帳,將東突厥人徹底的趕出陰山以南,趕出漠南地區。而東路軍,燕山北麓的三蕃已內附,因此基本上不會有什麼衝擊。把寶貴的兵馬調到西路和中路,這正是調用得當,安排得宜。”

“你覺得突厥人不會向幽燕方向進攻?”楊堅問。

“幽燕方向雖然也是入侵中原的突破口,一旦突破太行燕山的防禦,突厥人就能順着河北平原大舉南下,歷史之上,北方胡人也多次往這個方向突破。但是眼下突厥人沒有這個機會,奚、契丹、霫三番內附,已經完全站在朝廷這一邊,他們的存在,爲朝廷屏障守護了燕山北麓。也隔斷了突厥人向東繞到遼西,從東北部突入的可能。而朝廷在幽州西北部設立的武嬀二州,則完全把太行、陰山、燕山三山夾匯的這個突入山口給牢牢把守住了。胡人若想要突破大寧一線長城,自西北突入河北,那他們必須得攻破懷荒、大寧、軍都關三大防禦關羣,並且最終還得把河北重鎮要塞幽州攻破,不然,突厥人根本不可能突入河北。就算連破三關突入幽州,但若不能攻下幽州重鎮,他們也不能放心南下。而想要把懷荒、大寧、軍都關以及幽州全部拿下,我料突厥人還沒有這個本事。”

易風對於自己的武州軍相當的有自信。更何況,懷荒的那十幾座軍鎮,上百座戍堡組成的防禦羣也不過是第一道防線罷了,若突厥人勢大,易風還可以徐徐後退,邊戰邊退,借用時間和空間來換取戰機。大不了,放棄防禦地形相對弱些的長城以外塞上地區,撤到長城以內,利用更加險要的關隘和長城跟突厥人打。突厥人在塞外的平坦草原上自然是厲害的,但讓他們到關內來攻堅拔城,就非他們所長了。何況,雖然楊堅把十萬本該給東路的兵給調走了,但東路所轄諸總管府軍鎮也依然有數萬兵馬。加上易風的武州軍,還有三蕃的胡兵,湊個十來萬不在話下。這些兵只要不拿出來跟突厥人平原騎兵會戰,而是放在堅固的城堡裡城牆上,那完全可以抵擋數倍之敵。

“還得須防範高句麗人。”一直沒有說話的獨孤皇后插話道。今年先前大隋發兵徵高句麗,其實本質就是爲這場對突厥大戰做準備,是爲了防範與突厥決戰之時,高句麗人落井下石,與突厥會盟聯合,參戰出兵。所以楊堅纔會在並沒有充足的準備下,發起了東征之役,結果卻是出人意料的大敗而歸。本來若是打贏了東征之戰,那這次就不用擔憂高句麗人的問題。但是現在,朝廷三十萬大軍沒於遼東,朝廷不得不明白這樣一個事實,高句麗人很有可能會參與此戰,背後出兵。

易風的東路軍,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防範高句麗人。一旦高句麗人真的發兵了,那麼就必須把他們攔在遼河邊上,不能讓他們與突厥人匯合,更不能讓他們突入隋境,更不能讓他們突入河北平原。高句麗人是必須得防範的,開皇三年與突厥作戰之時,高句麗人就以北齊末代丞相高保寧的僱傭軍的形式攻入幽州,配合突厥人其它入傾隋境的兵馬,遙相響應。

“孫兒以爲,雖然之前徵東失敗,但高句麗王高元卻不是沒有受半點影響的。三十萬大軍東征,雖然失敗,但卻非被高句麗人擊敗,乃是因時疫以及準備不足的結果。這也正是高元去歲上表請降稱罪的原因,這次朝廷與突厥決戰,孫兒以爲,高元必不敢輕易決定出兵了聯合突厥。而且就算他們真的敢出兵,可如今朝廷收服了奚、霫、契丹三蕃,正如一道高高的山嶺將高句麗西進大草原與突厥的聯合之路阻攔。而如果高句麗不去草原匯合突厥,而想要單獨進犯遼西,往攻平州,那他們就是自尋死路,根本不足爲懼,有孫兒在幽州,必定叫他們有來無回。”易風充滿自信的說道,這並不僅僅是因爲他記得歷史上隋與突厥的這次大戰,高句麗人並沒有參加,而且還在於,他確實不太看的起高句麗人。哪怕歷史上,隋四徵高句麗都未成功,李唐也曾先後兩代帝王數十年征伐,還聯合了新羅,最終才滅了高句麗。但那更多的是因爲遠征高句麗而已,高句麗人主場作戰,依靠着遙遠的距離,惡劣的天氣,險要的山城,和遼闊的大海,才最終頑強的抵抗了那麼久。但如果高句麗人轉守爲攻,出兵來進犯中原,那他們的所有優勢將蕩然無存外,而且當初制約着隋唐兩代將士們的那些劣勢,也將成爲高句麗人要面對的困難了。

因此,易風敢向楊堅拍胸脯打包票,高句麗人不如則好,要是敢來,定然叫他們一個個有來無回,殺他們個乾乾淨淨,片甲不留。

“好,朕相信你。”楊堅看到易風如此自信,也不由的爲之振奮,爲易風拍手叫好。當然他也不是無理由的相信易風的,就如同漢王楊諒先前自請掛帥東征之時,不也曾自信滿滿的稱要直破平壤,擒拿高元回來獻俘嗎。不過楊堅選擇相信易風,那是因爲有過與鐵勒人數次征戰,卻全都勝利的戰績做支撐。

“朕現在心裡輕鬆多了,把幽燕交給你,朕無憂爾。”楊堅撫須笑道。未完待續

第75章 算我一份第51章 無路可退第313章 趙王選妃第541章 分封草原第566章 李靖出山第403章 夷男第240章 胡女爲妾第38章 打臉第244章 劍拔弩張第153章 漫山遍野第495章 被惹怒了第150章 謝文東第363章 梅開二度第495章 被惹怒了第296章 利益均沾第263章 可願與某賭上一局第408章 以牙還牙第189章 裝甲兵第364章 紅拂的決定第383章 斷開金鎖走金龍第512章 荊門第107章 邊荒集第570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322章 弔喪第438章 燕雲第467章 棄子第507章 名將對決第207章 投降不可恥第31章 賭鬥第224章 彪悍的妹子第182章 小娘子,我認識你嗎?第218章 好飯不怕晚第158章 勃勃野心第222章 連襟第45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98章 蕭素媄第268章 借刀殺人第158章 勃勃野心第453章 意外抓到一條大魚第62章 秦二哥、來六郎第342章 鳳求凰第56章 我願意!第380章 開張第249章 共贏互利第373章 五王對調第288章 成器第258章 分成第109章 楊廣秘令第137章第418章 有種單挑第320章 不安好心第201章 高熲第78章 大海寺第397章 突破下限第283章 金屑酒第320章 不安好心第29章 茶與故事第490章 盡在掌控第568章 人均二十畝地第464章 關門打狗第158章 勃勃野心第175章 賞功第73章 地下軍工坊第73章 地下軍工坊第355章 贊助第279章 臥榻之側第504章 南征第213章 奪旗第61章 單雄信第512章 荊門第321章 可敬的對手第527章 我要當皇帝第417章 一眼看上了第103章 殺意第12章 奪宗第56章 我願意!第510章 七國來朝第58章 蕭美孃的警告第84章 聖人第308章 揣摩聖心第480章 三王稱帝第21章 亂臣賊子第555章 想象很美好第401章 不知死活第269章 一拍即合第388章 果然自己人殺自己人最狠!第570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534章 皇后第3章 贅婿第332章 盡入彀中第405章 鬼門關第118章 根基第282章 謠言四起第370章 當時就懵逼了的楊廣第327章 金屋藏嬌第556章 前軍夜戰遼河西,已報生擒高句麗第483章 先打過去再說第38章 打臉第404章 一 日 三驚第274章 白龍魚服
第75章 算我一份第51章 無路可退第313章 趙王選妃第541章 分封草原第566章 李靖出山第403章 夷男第240章 胡女爲妾第38章 打臉第244章 劍拔弩張第153章 漫山遍野第495章 被惹怒了第150章 謝文東第363章 梅開二度第495章 被惹怒了第296章 利益均沾第263章 可願與某賭上一局第408章 以牙還牙第189章 裝甲兵第364章 紅拂的決定第383章 斷開金鎖走金龍第512章 荊門第107章 邊荒集第570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322章 弔喪第438章 燕雲第467章 棄子第507章 名將對決第207章 投降不可恥第31章 賭鬥第224章 彪悍的妹子第182章 小娘子,我認識你嗎?第218章 好飯不怕晚第158章 勃勃野心第222章 連襟第45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98章 蕭素媄第268章 借刀殺人第158章 勃勃野心第453章 意外抓到一條大魚第62章 秦二哥、來六郎第342章 鳳求凰第56章 我願意!第380章 開張第249章 共贏互利第373章 五王對調第288章 成器第258章 分成第109章 楊廣秘令第137章第418章 有種單挑第320章 不安好心第201章 高熲第78章 大海寺第397章 突破下限第283章 金屑酒第320章 不安好心第29章 茶與故事第490章 盡在掌控第568章 人均二十畝地第464章 關門打狗第158章 勃勃野心第175章 賞功第73章 地下軍工坊第73章 地下軍工坊第355章 贊助第279章 臥榻之側第504章 南征第213章 奪旗第61章 單雄信第512章 荊門第321章 可敬的對手第527章 我要當皇帝第417章 一眼看上了第103章 殺意第12章 奪宗第56章 我願意!第510章 七國來朝第58章 蕭美孃的警告第84章 聖人第308章 揣摩聖心第480章 三王稱帝第21章 亂臣賊子第555章 想象很美好第401章 不知死活第269章 一拍即合第388章 果然自己人殺自己人最狠!第570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534章 皇后第3章 贅婿第332章 盡入彀中第405章 鬼門關第118章 根基第282章 謠言四起第370章 當時就懵逼了的楊廣第327章 金屋藏嬌第556章 前軍夜戰遼河西,已報生擒高句麗第483章 先打過去再說第38章 打臉第404章 一 日 三驚第274章 白龍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