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鳥盡弓藏

“關於整編各部兵馬之事進展的如何?”

靖安坊內,舊太孫府如今已經成爲了易風在宮外的一個辦事地點,原太孫府的一衆幕僚臣屬如今都在此處辦公。雖然三省六部俱在皇城之內辦公,可如今大隋朝廷真正的權力機構卻是此處。荷塘的柳樹蔭下,易風與一衆部下喝茶聊天,說的話卻是軍國重事。易風可以暫時不動三省六部諸衙,但是對於兵權卻是一刻都不會疏忽。平定叛亂之後,京畿內已經聚集了大量的兵馬。易風所率的十萬北衙禁軍,賀若弼所率的十二萬南衙討逆軍,高熲、王保所率十萬南征軍,此外還有楊素、史萬歲的八萬北伐西路軍,再加上宇文述、張衡、段達、郭衍所率的十萬淮南軍與五萬荊州兵,再加上元衡率部投降的五萬關中步軍,加上後來竇抗率部投降的一萬五千關中騎兵,以及後來長孫洪兄弟率領投降的八萬關中軍。

加上大興留守投降的守軍,總共有近七十萬人馬聚集在京畿。天下三分之二的軍隊,都彙集在了此處。

這麼多軍隊都聚集在長安地區,是很危險的。可易風當初也不放心就地解散那些軍隊,帶到京師來也是爲了統一整編。

按易風的要求,對於這七十萬軍隊,最終都要將他們編入南北衙中。易風的北衙編制有五衛十軍二十五萬人,其中懷荒的嫡系部隊有十來萬人,還有十來萬人是突厥降兵。易風現在打算從這些聚集在關中的各部兵馬,選其精銳,選出二十萬人。編入北衙軍中,使北衙禁軍能達到三十萬之衆,每衛每軍各有兩萬滿額編制。而那十餘萬突厥降兵,暫時會成爲北衙禁軍的編外部隊,也會適當的挑選招募一些進入北衙軍中。但更多數。將來肯定也還是會讓他們回到草原去的,畢竟他們投降之時有過約定,戰後會讓他們返回草原。雖然具體如何安排他們回去,以及回去之後的安置問題還沒有完全考慮好,但這些突厥人不可能一直留在中原。易風也要早做好另選兵馬補充北衙禁軍。

北衙禁軍最終將是五衛十軍三十萬禁軍編制,而南衙十二衛。將依然保持每衛四萬人的編制,十二衛保持四十八萬的數量。

不過南衙軍與北衙軍是完全不同的,北衙軍是禁軍,拱衛京師以及京畿地區,同時還會駐守在一些大城。定期輪換。北衙三十萬禁軍都將是職業軍人,他們是募兵制,自府兵和邊軍中招募健壯勇武者,是常備軍,有月俸祿米,朝廷提供裝備,是拿薪水的職業兵。而南衙則將完全不同,南衙府兵。依然是朝廷原來的府兵,自百姓之中招募年青強壯者爲府兵,然後朝廷授予他們田地。平時府兵在家務農。但做爲府兵他們得到田地種田不需要再絞租庸調,只是每年輪番集結訓練,並輪流駐守地方,以及番上入京護衛。府兵得自備武器裝備,沒有軍餉,平時歸屬於各個驃騎府和車騎府。各府有少量的軍官和士官,屬於職業軍人。有薪俸。戰時,朝廷徵調府兵集結作戰。提供糧草,併發給津貼賞賜,戰後返鄉歸家。府兵爲終身制,直到五十歲後退出府兵,他們的田可以繼續免賦耕種到死亡,府兵去世後所授的府田退回軍府。

而邊衙的兵則屬於義務兵,每個大隋的成年男丁都有義務服兵役,每個健康的成年男丁需到邊鎮邊軍中服役三年。三年後,未提升爲軍官者,退役回鄉。邊軍的士兵有服役津貼,但沒有薪俸。不過若有表現出衆者,會提拔入北衙禁軍,或役滿回鄉後有機會優秀選爲府兵。

王保向易風稟報道,“樞密院按殿下的計劃,打算自各軍中精選二十萬補入北衙五衛十軍,然後剩下的全部都編入南衙十二衛。不過南衙十二衛只有四十八萬的編制,如今除了京畿這幾十萬兵馬,各地還有大約三十萬的在編府兵。因此,最後我們可能會解散掉大約三十萬老弱,讓他們解甲歸田。”

“兵不在多,而在於精。”易風對樞密院的計劃還是持肯定態度的。兵多不代表就軍強,兵多反而最直觀的體現是國家負擔的巨大壓力。易風要把軍隊編入三衙,弄出了三種兵制,募兵制、府兵制、義務兵制,除了分權外,最大的考慮也是出於財政後勤負擔,養百萬軍隊,那是相當恐怖的。通過這種組合式的兵制,朝廷的常備軍只有三十萬,這些軍隊都是募集而來的精兵,拿着薪水的職業軍人。而數量更多的南衙十二衛,則是府兵,除了授給田地,免除田賦外,朝廷是不需要供養這幾十萬人的,他們自給自足,每年保持着足夠的訓練,並且同時保持着四分之一的數量在駐守地方。遇戰事,還能迅速集結起所有的府兵。邊軍採用少量職業軍官配義務兵,更是爲節省軍費開支,同時也源源不斷的爲朝廷訓練足夠的預備軍,若戰事需要,隨時可以徵召這些服過幾年兵役,有着不錯軍事素養的退役邊兵們。

原來朝廷絕大多數的兵都是府兵,少量邊地的鎮戍兵。易風新建了北衙禁軍,增加了一支數量不菲的常備軍,增加的軍費不是個小數字。不過易風依然堅持要建這支常備禁軍,同時這次還再次擴大了禁軍的數量,不論是國內還是邊疆的形勢,都並不好。而且,易風也不打算只是無爲而治,他希望能夠開拓疆土,提升華夏的生存空間。

“該撤的就撤,尤其有一點很重要,對於軍官,等裁撤三十萬人後,就接着對原各軍中的軍官們進行嚴格考覈,不合格者都一律裁退。”一支軍隊,統帥是靈魂,士官們是骨架,將軍們是脊樑,裝備就是將士們的膽,缺一而不可。原來軍隊中,許多軍官,都是官員子弟們承蔭入仕,許多根本沒有半點經驗一入軍中就當將軍,真正的外行統領內行。對於這種行爲,易風是打算堅決杜絕的。

易風轉頭問劉文靜,“我們現在財政方面還寬裕嗎?”

“殿下需要多少?”劉文靜有些財大氣粗,突厥南下很快被擊敗,叛亂也迅速平定,懷荒的市場很快重開,而且隨着楊林地位的提高,易風控制下的商業貿易也越加的繁榮,商品流通迅速。易風自己名下的諸多產業每天都爲易風帶來大量收入,同時懷荒市場與諸城稅制改革後,稅收也大大增多,工商稅關稅是一筆極大的數量。而如今易風執政,關東各地已經初步穩定,新的稅制已經推行下去,新的稅收對於普通百姓並沒有什麼影響,但從各地收上來的稅收都大幅度上升,加上剛經過了夏收,現在易風的手裡確實是糧食滿倉,銀錢滿庫。更何況,剛剛的這場叛亂平定後,又將會有大量捲入叛亂之中的貴族官員們要被抄沒家產,這也是一筆巨大的額外收入。

“儘量多調集一些錢,這次禪位典禮要辦的隆重熱鬧一些。登極之後,順便舉行一起閱兵儀式,搞的盛大一些。然後是授勳儀式,到時要給今年北伐和平叛兩場戰事中的有功將士們發賞,到時賞錢會比較厚一些。此外,閱兵儀式和授勳儀式過後,三十萬被裁撤的士兵要返鄉,到時每個人也得發一筆解散費,這個錢也得豐厚一些。然後,大約二十多萬府兵也要解散返鄉,同樣得賞賜一筆錢,這個不能少。最後,還要給新挑選招募的二十萬北衙新兵置辦裝備等,同樣得花不少錢。總之,這次我們要出一次血。”

劉文靜這回不鎮定了,心裡默默算着得花多少錢,可算了一會他就放棄了,都是幾十萬幾十萬人的數額,怎麼算都不會是筆小錢。

“陛下,有必要這樣撒錢麼?”

“當然有必要。”易風卻沒有絲毫心痛,涉及幾十萬軍隊,容不得絲毫馬虎,厚賞軍隊,這是到時他這個新皇帝最快贏得那些將士們擁擠的簡單好辦法。況且,許多被裁撤的士兵,本來就是這次叛亂中,被強徵的百姓,他們跟着楊秀楊廣打了幾月仗,現在易風讓他們回家,再給一筆錢也算是路費和朝廷的補償了。易風可是知道,自古以來,兵是最容易成匪成盜的。如果只是隨便把這幾十萬兵裁撤解散,然後讓他們自己返鄉,到時如果他們沒路費盤纏,會不會沿路結伴打劫?會不會乾脆佔山爲王?一切都有可能,尤其是在他即將受禪繼位的時候,現在有許多失敗的利益爭奪者,若這些人趁機再煽風點火,暗中操縱,到時搞出點亂子來很簡單。儘管就算叛亂也能平定,可造成的損失卻是補不回來的。建造難,破壞容易,一座城池興盛可能要幾百年上千年,可被毀滅也許只是一場兵亂匪亂就足夠了。

“不要捨不得錢,該花的錢就得花。”易風叮囑道。(未完待續)

第562章 開拓者第493章 天上天下 唯吾獨尊第146章 軍糧第518章 奪城第102章 隔山打牛第556章 前軍夜戰遼河西,已報生擒高句麗第160章 兵級第151章 甕中之鱉第229章 漢王第330章 局中局第72章 十三結義第233章 美人逆襲第123章 論功行賞第36章 高陳聯姻第569章 劫富濟貧第50章 白馬銀槍易三郎序章第21章 亂臣賊子第102章 隔山打牛第215章 聯軍第429章 跟我上牀是你的榮幸第527章 我要當皇帝第410章 滿滿的都是算計第93章 霸府第426章 易風的賤命真硬第427章 奇貨可居第409章 反擊第428章 不差錢第321章 可敬的對手第43章 貴妃夜夜嬌第510章 七國來朝第62章 秦二哥、來六郎第141章 前所未有第11章 蕭美娘第83章 好算計第171章 皇長孫第334章 逆流第137章第323章 阻擊第464章 關門打狗第503章 金墉第287章 賄賂第69章 義薄雲天竇建德第293章 九五第293章 九五第98章 攻其不意第226章 借雞生蛋第196章 我看行第313章 趙王選妃第369章 嫌疑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81章 撤軍第83章 好算計第535章 清算第423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97章 先下一城第111章 心寒第211章 天崩第173章 節度第359章 放棄懷荒第390章 千金市骨第561章 選秀第72章 十三結義第136章第467章 棄子第416章 天下第二城第83章 好算計第323章 阻擊第298章 上柱國第17章 燕雲十八騎第313章 趙王選妃第510章 七國來朝第337章 小霸王第40章 財色兼收第275章 謀害第44章 陳雄必須死第79章 神仙打架第367章 戰長街第447章 易風的十三封求援信第245章 桂香院第270章 無窮之門第373章 五王對調第145章 最好的防守是進攻第182章 小娘子,我認識你嗎?第441章 狼煙起 江山北望第61章 單雄信第96章 交鋒第474章 自信滿滿的蘇支第463章 捷報連連第109章 楊廣秘令第162章 鎮將第45章 馬上風第576章 裁撤第330章 局中局第260章 讓你見不到明天早上的太陽第151章 甕中之鱉第559章 翻臉無情第340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427章 奇貨可居
第562章 開拓者第493章 天上天下 唯吾獨尊第146章 軍糧第518章 奪城第102章 隔山打牛第556章 前軍夜戰遼河西,已報生擒高句麗第160章 兵級第151章 甕中之鱉第229章 漢王第330章 局中局第72章 十三結義第233章 美人逆襲第123章 論功行賞第36章 高陳聯姻第569章 劫富濟貧第50章 白馬銀槍易三郎序章第21章 亂臣賊子第102章 隔山打牛第215章 聯軍第429章 跟我上牀是你的榮幸第527章 我要當皇帝第410章 滿滿的都是算計第93章 霸府第426章 易風的賤命真硬第427章 奇貨可居第409章 反擊第428章 不差錢第321章 可敬的對手第43章 貴妃夜夜嬌第510章 七國來朝第62章 秦二哥、來六郎第141章 前所未有第11章 蕭美娘第83章 好算計第171章 皇長孫第334章 逆流第137章第323章 阻擊第464章 關門打狗第503章 金墉第287章 賄賂第69章 義薄雲天竇建德第293章 九五第293章 九五第98章 攻其不意第226章 借雞生蛋第196章 我看行第313章 趙王選妃第369章 嫌疑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81章 撤軍第83章 好算計第535章 清算第423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97章 先下一城第111章 心寒第211章 天崩第173章 節度第359章 放棄懷荒第390章 千金市骨第561章 選秀第72章 十三結義第136章第467章 棄子第416章 天下第二城第83章 好算計第323章 阻擊第298章 上柱國第17章 燕雲十八騎第313章 趙王選妃第510章 七國來朝第337章 小霸王第40章 財色兼收第275章 謀害第44章 陳雄必須死第79章 神仙打架第367章 戰長街第447章 易風的十三封求援信第245章 桂香院第270章 無窮之門第373章 五王對調第145章 最好的防守是進攻第182章 小娘子,我認識你嗎?第441章 狼煙起 江山北望第61章 單雄信第96章 交鋒第474章 自信滿滿的蘇支第463章 捷報連連第109章 楊廣秘令第162章 鎮將第45章 馬上風第576章 裁撤第330章 局中局第260章 讓你見不到明天早上的太陽第151章 甕中之鱉第559章 翻臉無情第340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427章 奇貨可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