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阻擊

(感謝雨亦晴o(n_n.、極度誘惑11、鷹刀★、shuiyin、頭疼也不行、18991899諸位的支持,謝謝!)

好半天喪禮才結束,達奚府又張羅着留所有前來官員以及官員們的親屬,還有那些辦事的官員吏屬一起用飯。易風安慰了幾句達奚皓,便也被請上了席。因爲他如今身爲大隋第九位國王,第五位大總管,因此雖然年輕,可依然被安排到了最前面的列席上,與之同席的卻正是太子等諸皇家成員。

太子晉王秦王蜀王漢王五兄弟,加上河南王楊昭、豫章王楊暕,還有他,這八人一桌。楊家還有皇帝四個兄弟的兒子承襲國王爵位,但卻安排在了另一桌。這一桌是皇帝的五位嫡子加上三位嫡孫,太子家雖然有十一個兒子,但卻只有易風這一個嫡子,因此除了易風,其它的兒子都沒安排到這一桌。

易風一看到這一桌人,就沒什麼興致了。這桌人論起關係來,那是皇家地位最尊貴的幾人,但說起私下關係來,易風跟蜀王、秦王、河南王、豫章王不熟,跟太子、漢王私下關係不睦,和楊廣卻不方便說話。因此,坐在一起,氣氛卻尷尬不已。易風這個時候不由的想,看來主持喪事的那位禮部官員辦事能力不怎麼樣,要不然也不會這樣安排席位了。

這時太子開口道:“達奚公這一去,荊州大總管卻是不可能再這麼一直空缺下去了。想來,父皇肯定是要讓老三出鎮荊州了。”

秦王楊俊搖了搖頭,“皇弟如今待罪之身,如今能偶爾出府一下,也全蒙陛下開恩。哪還敢妄想出鎮荊州。”

易風擡頭望向楊俊,這位皇三子長的身高八尺,肩寬體闊。方面大耳,頭戴着黑色烏紗帽。身穿青色錦袍,腰繫金線絲帶,一身裝扮莊重素雅。但細往臉上看,本來一副很好的面龐,此時卻略顯蒼白,眼神甚至有些黯淡,脣色有些發青,一副病怏怏的樣子。

易風心道。這位秦王看來果然如史書上記載的沒錯,此時應當已經是中毒已久了。

據他所知,這位皇三子幼時受佛教影響挺深,性格仁恕慈愛,崇敬佛教。甚至曾經請求楊堅讓他出家去做和尚,後來先後擔任過秦州總管、揚州總管、幷州總管,河南道大行臺尚書令、右武衛大將軍等,平陳之時,擔任山陽道行軍元帥,統領三十個總管。

在開皇早期。楊俊的名聲還是很好的,這讓楊堅十分高興。可是後來,楊俊卻漸開始奢侈享受。違反制度,放債收息,大修宮室,窮奢極欲等等不法之事,這種種行爲與楊堅早期時一向崇尚的節儉是完全相反的,因此屢次受到楊堅的斥責,但楊俊卻好像根本不予理會,因此經常被地方官員上告到皇帝面前。偏偏他還和太子一樣是個喜好女色的,納了許多姬妾。這使得一向對此厭惡的獨孤皇后也對這個三兒子不喜了。

偏偏他又娶了個好妒的妻子崔氏,崔王妃不甘楊俊寵愛姬妾。冷落自己,因此在他的瓜中下了毒。楊俊中毒後。皇帝還只以爲他是酒色過度,因此乾脆把他調回京中,免去了一切官職,只保留了一個秦王身份回到王府,閉門思過。

在易風看來,楊俊一開始還是個很純樸的少年,可是他十來歲就封國王,然後被調去地方坐鎮。常年缺少良好的教導,很容易就受到不良的影響,漸喜歡上了奢侈享受,喜好女色。這也不算什麼天生品性不良,這就跟很多富二代官二代一樣而已。說到底,這還是楊堅夫婦的問題。別說秦王十來歲就一直在各地鎮守,缺少父母的教導。就說太子和漢王,一直留在京中皇帝皇后身邊,可最後其實還不是成了跟秦王一樣的紈絝。這也是一個缺少自制力的人,結果偏偏還碰上了一個要命的王妃。

這位崔王妃確實是一個相當厲害的女人了,只因爲丈夫寵幸姬妾,就敢直接下毒謀殺親夫,真正了得。崔王妃是總管崔弘度和崔弘升的妹妹,兩個哥哥都是總管大將,其祖父曾是魏朝三公之司空,父親也是北周刺史。崔王妃哥哥崔弘升的女兒還嫁給了晉王嫡長子河南王楊昭爲妃。崔家一門雙總管二王妃,也算是相當了得的門弟了。偏偏卻出了秦王妃這樣的悍婦,也算楊俊倒黴。

按理說,達奚長儒一死,這荊州總管自然也就不能再一直空缺下去了。最合適的人選,當然是由宗室坐鎮。秦王楊俊正是目前最適合的人選,但偏偏他此時還被天子皇后所惡,因此,楊俊想出任這個位子也很難。至於其它的宗室,易風則覺得基本上沒有什麼機會。看楊堅性格,他最信任的是兒子,然後是堂兄弟,最不信任的是親兄弟。如今親兄弟早死的早死,被他幹掉的幹掉,四個兄弟都沒了。親兄弟都不信任,那親兄弟的兒子們肯定也是不信任的。而那些堂兄弟和堂兄弟的兒子們,肯定又不如親孫子般信任。因此,易風很快就已經明白了些太子剛纔這番話的用意了,他並不是真正的認爲楊俊能接任荊州總管這個重要的位子。而是另有其意,至於他的目的,易風也覺得並不難猜。不外乎是想趁此機會,安插自己的人坐上這個荊州大總管的位置。

至於他想推出的人選,他估摸着極有可能是他的兒子。那十個兒子裡面,最大的可能就是那個長寧王楊儼了。

“老三的話說的也是,父皇和母后到現在也還沒完全消掉對你的怒氣呢。你也是,堂堂一個親王,坐鎮地方的時候也不要搞的那麼高低嘛。你這又是違制建宮室,又是納美人,又是放高利,惹的地方上的官員百姓都跑來告你的狀,連你的王妃都屢次向母后告你狀,你說這事弄的。暫時不外出也好。先安安心心在京裡呆個幾年,休養休養一下身體。你看看你如今的樣子,這般憔悴。可不行的。把身子養好,過個兩年。到時父皇和母后什麼氣也都消了,那個時候,再外出就藩不遲嘛。”楊勇滿是長兄的口氣對楊俊說道。

“三哥要是不能出任荊州總管,那誰適合擔此重任?”蜀王楊秀一邊笑道。“你們覺得河間王如何?”

河間王楊弘是皇帝的堂弟,深得皇帝信任,是宗室裡既有能力又得皇帝信任的極少數者,甚至可以算是唯一一個。在當初楊堅篡奪北周權力之時,楊弘一直是楊堅的心腹。爲他出生入死,立下汗馬功勞,比起是楊堅親兄弟,卻一直想要殺掉這個兄長,維護宇文氏的滕王楊瓚可深得楊堅信任多了。楊弘如今爵封河間王,勳加上柱國,近幾年來一直擔任着蒲州刺史的職務。蒲州地位十分重要,是關中和河東之間最重要的通道,守衛着蒲津大橋。可以說,這位河間王一直爲朝廷守衛着朝廷京師的東側大門。

楊廣在一邊道:“河間王不行。陛下已經任命河間王在我統兵北伐期間,代理揚州總管之職。”這也算的上是一個意料之中的任命了,以往的數年裡。每次楊廣離開揚州進京期間的那幾個月,皇帝都會先任命河間王楊弘先去揚州代理揚州總管之職,然後讓楊廣放心入京。這次楊廣擔任北伐統帥,離開揚州就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江南是朝廷重要的一塊屬地,也是最晚收復的一塊地盤,數年前還曾發生過全江南的叛亂,因此朝廷對於江南地區,是相當慎重的。就算是楊廣這個大總管短暫離開。也都要先安排一位室宗郡王代理總管職位。如今楊廣要北上領兵,朝廷更不會放鬆了。早在楊廣入京之前。楊弘就已經先一步到了揚州接替了總管之位,臨時代管揚州。現在楊廣爲北伐之帥。天子更是直接下了詔書到揚州給楊弘,讓他繼續代理揚州事務。

“如果河間王不行的話,那就沒有更合適的人選了。宗室之中,也唯有清漳王合適,但清漳王如今是宗正卿,那裡可是離不開他的。”蜀王楊秀笑道。實際上大家也都知道,清漳王楊雄算是宗室裡唯一一個可以與河間王能力相提的宗室郡王了,但清漳王雖然能力出衆,可信任方面卻不可與河間王同日而語了。皇帝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讓這位清漳王出任荊州總管這樣的重職的。

“我倒是覺得,其實宗室可用之人甚多。”漢王楊諒這時笑道:“你們看咱們趙王,如此年紀,不是就已經爵封趙王,官加幽州大總管嘛。我覺得,荊州大總管這樣的重任,完全可以授予一位如趙王這般優秀的宗室了。皇子皇侄輩沒有合適的,還有皇孫輩的嘛。咱們皇族皇孫一輩裡優秀之才甚多,也不僅只有趙王一個嘛。”

“在座的不就還有兩位嘛,河南王和豫章王都不錯。”楊秀一邊端起酒杯,一邊笑道。

楊勇卻是面色一變,今天他挑起這話頭,其實就是想要讓自己的兒子楊儼來做這個荊州總管。爲此事先他和漢王還有一番官議,給了漢王不少條件,讓他支持自己。剛纔漢王跟他也算是一唱一喝,誰料到蜀王這個時候卻來橫插一腳。

他當下也顧不得臉面,連忙道:“河南王和豫章王前些日子剛爲陛下授予重任,一個擔任內史令一個擔任左武衛大將軍,哪再適合出京坐鎮荊襄。”

“確實如此,趙王、河南王、豫章王都有重任在身,但也還有合適人選嘛,我看長寧王儼條件就不錯,過去他可一直是皇室長孫呢。就算如今趙王迴歸,可長寧王也依然優秀嘛。”

易風這個時候微微一笑,“任用誰出任荊州大總管這樣的朝廷大事,不是當由三省和陛下決斷的麼?怎麼,陛下把此重任交給了太子和漢王嗎?”

楊勇和楊諒一時怔住,啞口無言。易風若是不說這句話,那他們這般議論那還沒什麼,可易風既然把這句話說出來了,他們再這樣繼續說下去,那就相當不合適了。楊勇不甘的閉上嘴,眯眼瞪着易風,可易風卻完全視若無睹,只顧端起酒杯自飲自酌起來。

桌上的氣氛一時間重又尷尬起來,楊勇坐在那裡喝了兩杯酒後,終於甩袖離開。楊諒楊秀等人也都跟着離席,這場合下,易風和楊廣父子幾個也不好多說什麼。最後起身的是楊俊,他拉着易風的手道:“好不容易出來一趟,卻不料如此掃興。”

易風笑笑:“三叔若想喝酒,明日我府上正好要擺幾桌酒席,宴請一些親朋,到時我派車去府上接你。”

“好好好。”楊俊一連喊了三個好字。他也是在府中呆的煩了,能有機會出來喝喝酒聊聊天也讓心中舒暢的多。

“三叔這身體似乎不太好啊。”易風假裝不經意的說道。

“已經好長一段時間了,前年回京前發的病,一病就不見好,也請過不少大夫吃了不少藥,可就是不見好。”楊俊嘆息一聲。

“哦,我倒是認識一個大夫,不是什麼名醫,是個跑江湖的遊醫郎中,卻有不少的偏方專門治一些疑難雜症。這次入京,他正好跟在身邊,不如明日三叔來我府上時,我讓他好好給三叔也診斷一番,說不定就能找到病根,一下子根除呢。”

“哦,若是如此,倒可以試一試,反正死馬當活馬醫吧。”楊俊也沒太放在心上,隨口應道。

兩人一邊說着一邊也跟達奚府上的人告辭,然後在府門前分手,各自上了自己的馬車離開。

坐在馬車上,易風閉眼沉思。今天席上的發生的事情,讓他相信,楊勇有打算讓長寧王楊儼來出任這個荊州總管,甚至漢王也是支持的,他們肯定是已經達成了某些暫時的合作。這個結果易風不想看到,荊州總管的位置十分重要,天子不一定會同意太子的提議,但他不想冒這個險。要想阻止此事,最好的方法莫過於推出秦王楊俊來擔任荊州總管。而要想達成這一目標,首先得把秦王的毒給解了。(未完待續)

第548章 全面戰爭第381章 大肥羊第327章 金屋藏嬌第400章 客將第79章 神仙打架第334章 逆流第504章 南征第103章 殺意第353章 父子猜忌第159章 相親大會第154章 殺雞屠狗第12章 奪宗第7章 截殺第509章 捷報連連第4章 逃婚第159章 相親大會第432章 封建第205章 上天無路第562章 開拓者第302章 發難第152章 退避三舍第408章 以牙還牙第3章 贅婿第379章 下一盤大棋第141章 前所未有第447章 易風的十三封求援信第481章 野心勃勃第335章 落幕第561章 選秀第41章 冤大頭第277章 死黨第276章 螳臂擋車第74章 軍火第116章 得意第113章 請君入甕第319章 三生契合第170章 點石成金第142章 不爲魚肉第194章 箭陣第39章 楊廣的私生子第374章 倒屣相迎第159章 相親大會第509章 捷報連連第294章 歸宗第8章 公主第433章 日南國第377章 宮廷政變第489章 樞密院與三衙第575章 裝了逼還想走?第107章 邊荒集第86章 清河第64章 不打不相識第544章 瘋狂的李靖第263章 可願與某賭上一局第239章 棋子第67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217章 後會有期第143章 老刀把子第167章 難以相信第337章 小霸王第366章 有刺客第321章 可敬的對手第392章 雞肋第386章 隨軍僧道第502章 楊素第576章 裁撤第530章 蕭妃請不要這樣第76章 打鐵匠尉遲恭第154章 殺雞屠狗第555章 想象很美好第170章 點石成金第143章 老刀把子第287章 賄賂第97章 先下一城第511章 楊廣歸天第117章 黃雀第293章 九五第326章 一枝紅杏出牆來第59章 徵遼亦偶然第228章 吃醋第337章 小霸王第381章 大肥羊第444章 高熲的算計第428章 不差錢第249章 共贏互利第465章 血戰烏沙堡第130章 一石三鳥第492章 急怒攻心第10章 吉時已到第541章 分封草原第234章 爭春第495章 被惹怒了第408章 以牙還牙第192章 松山第295章 封王建國第497章 我們的目標是洛陽第107章 邊荒集第381章 大肥羊第45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14章 殺伐果斷
第548章 全面戰爭第381章 大肥羊第327章 金屋藏嬌第400章 客將第79章 神仙打架第334章 逆流第504章 南征第103章 殺意第353章 父子猜忌第159章 相親大會第154章 殺雞屠狗第12章 奪宗第7章 截殺第509章 捷報連連第4章 逃婚第159章 相親大會第432章 封建第205章 上天無路第562章 開拓者第302章 發難第152章 退避三舍第408章 以牙還牙第3章 贅婿第379章 下一盤大棋第141章 前所未有第447章 易風的十三封求援信第481章 野心勃勃第335章 落幕第561章 選秀第41章 冤大頭第277章 死黨第276章 螳臂擋車第74章 軍火第116章 得意第113章 請君入甕第319章 三生契合第170章 點石成金第142章 不爲魚肉第194章 箭陣第39章 楊廣的私生子第374章 倒屣相迎第159章 相親大會第509章 捷報連連第294章 歸宗第8章 公主第433章 日南國第377章 宮廷政變第489章 樞密院與三衙第575章 裝了逼還想走?第107章 邊荒集第86章 清河第64章 不打不相識第544章 瘋狂的李靖第263章 可願與某賭上一局第239章 棋子第67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217章 後會有期第143章 老刀把子第167章 難以相信第337章 小霸王第366章 有刺客第321章 可敬的對手第392章 雞肋第386章 隨軍僧道第502章 楊素第576章 裁撤第530章 蕭妃請不要這樣第76章 打鐵匠尉遲恭第154章 殺雞屠狗第555章 想象很美好第170章 點石成金第143章 老刀把子第287章 賄賂第97章 先下一城第511章 楊廣歸天第117章 黃雀第293章 九五第326章 一枝紅杏出牆來第59章 徵遼亦偶然第228章 吃醋第337章 小霸王第381章 大肥羊第444章 高熲的算計第428章 不差錢第249章 共贏互利第465章 血戰烏沙堡第130章 一石三鳥第492章 急怒攻心第10章 吉時已到第541章 分封草原第234章 爭春第495章 被惹怒了第408章 以牙還牙第192章 松山第295章 封王建國第497章 我們的目標是洛陽第107章 邊荒集第381章 大肥羊第45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14章 殺伐果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