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感謝頹廢逆天、歷史逝去的真相的支持,謝謝!)

開元殿,易風對秘書監魏徵道,“稅制改革之事,政事堂怎麼現在還沒有商議出一個結論嗎?”

魏徵有些無奈的對皇帝道,“此事政事堂按制先交予內史省議論,然後交予門下省審議,可門下省納言李相接連三次拒絕署名簽字通過,封駁發回,如今事情卡在了門下省。”

易風感覺自己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隋開國之時定三省六部之制,此後尚書省漸權重,事無不總,易風即位之後,特別加以調整,加重了內史和門下二省的職責,使得三省重新恢復到內史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執行的這樣一個局面。可是現在,門下省長官納言李綱,借這道制度名正言順的公然封駁他的詔令,還是連續三次。按照新朝的制度,皇帝雖是天子,可也並非完全的聖意獨栽,凡是朝廷大事,都得先經過內史省議論,由五個內史省人寫出議論,互相署名,稱之爲五花判事,然後呈報給內史侍郎和內史令修政策,最後送到門下省,給納言和黃門侍郎審查,最後駁回或者修正後報給政事堂,政事堂由當值執政事筆的宰相與其餘諸相審覈議論後再呈報給天子。一層一層,逐級的議論審覈批覆。雖然三省之上增加了一個政事堂,可三省的職責卻沒變過。政事堂更多的作用是代天子理政,畢竟皇帝精力有限,朝廷千事萬事不可能都集於一身親自處理,因此三省報給政事堂批閱後再上呈給皇帝。呈報上去的事情基本上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處置意見,皇帝可以輕易的弄清楚事情,按心意給予同意與否的最終決定。皇帝對政事堂的批閱有最終的否決權,可皇帝的意見,卻也不是立即就能當聖旨詔書的。一樣得經過內史議論擬詔,門下審議,最終如果通過才能交給尚書省執行,頒行詔書,詔書上最後會有三省長官和政事堂宰相們的署名。只有這些署名同意通過,纔算是具有真正效力的詔書。否則就只能算是皇帝的中旨,朝廷和官員們可以拒絕執行。

當初易風搞這套出來的時候,也是爲了朝局長遠的健康發展,誰成想如今卻立即成了束縛自己手腳的障礙了。

“召納言入宮。”易內命內侍傳旨召李綱入宮。

和往常一樣,李綱穿戴的一絲不苟。讓最挑剔的監禮官也挑不出半點失禮之處來。

“到飯點了,先生先陪我吃午飯吧。”易風對這個老頭有些無奈,前後當過太上皇和今上兩位皇帝老師的李綱,脾氣是出了名的固執,甚至被朝臣們稱之有些刻板。

“陛下召臣前來,定然有要事相談,還是先談事吧。”

“今天的午膳可是很豐富的,紅燒牛肉。燉野鴨子,還有一道烤蛇肉,另外還有宮中新釀的麥酒。用冰鎮上,味道極其不錯,錯過可是要後悔的。”易風笑着道。

“還是先談事吧,本週老臣輪值政事筆,都省還有許多事情等侯臣去處理呢。”

易風搖了搖頭,這個李綱就是這樣。連皇帝的面子也半分不給。

“是這樣的,秘書監魏徵告訴朕。先生連續三次在門下省拒絕了朕的稅制改革詔書,這有些不太合適吧。之前朕也與先生等宰執們在這裡通過氣。討論過關於稅制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稅改十分急迫,都火燒眉頭了,怎麼詔書到了門下省卻被駁回,還是三次?”

“老臣也知道國家財政艱難,如果不改革,朝廷根本無力供應數十萬大軍,更不可能支撐起軍方的戰事。可陛下的新稅法,有些地方並不合情理,而既然陛下讓老臣擔任納言之職,而門下省又深負審議封駁之責,那老臣就不能尸位素餐,明明看到了不合理的地方,卻視而不見。如果陛下只是需要一個人署名而已,那麼讓誰來任此職都行。在陛下未將老臣調離之前,老臣就得盡職盡心。”

“新稅制哪些地方不合理?”易風倒是不意外李綱這般不客氣的如實回答。

李綱道,“陛下的稅制改革計劃老臣也仔細研讀過,國家如今的租庸調稅制的根本是均田制,有均田制纔有租庸調,纔有府兵。陛下眼光如炬,早已經看到,隨着天下安定,人口增多,用不了多少年天下必然無地可再均,到時朝廷的租庸調稅制和府兵制也會成爲無根之本,難以長久。現在提出改革,這是好事。對於將租庸調改爲兩稅法,臣也並無意見,新的兩稅法,朝廷一年能徵收近三千萬貫稅賦,是原來的三倍,這些多出來的稅收多是那些貴族豪強地主官員們手中的田地,加上先前清理出來的大量隱田,國家財賦一下子翻了三翻,這是極大的好事,臣舉雙手贊同。對於工商稅,老臣不太清楚,但既然陛下曾在懷荒試行效果可觀,那或許可行。可是,臣對陛下的朝廷專賣專營難以認同,尤其是這個食鹽專賣,將如今本並不官方徵稅的食鹽納入朝廷專營專賣,而且一年還要徵鹽稅千萬貫之多,從此百姓買一斤鹽可能得花十文錢甚至更多,一家人一年買鹽的錢相當於幾十畝地的兩稅田租,這豈不是苛政暴政?難道陛下要讓天下百姓,連鹽都吃不起嗎?”

“帳不是這樣算的,新稅制,你也看到了,百姓的負擔將會減輕許多,而且還不用再服役,而朝廷徵收這個鹽稅,其實是對稅收的一個補充。你若仔細算一下,就知道百姓最終還是比過去減輕了負擔的。鹽雖是必需品,可消耗並不多,一人一年十斤足夠,十文一斤也只百文錢。而百姓每年若是爲朝廷做幾天工,拿到的工錢就肯定不止百文錢了。況且,十文錢一斤的鹽只是一個計算數字,實際上。鹽價也並不是固定的,會有不同品質等級的鹽,既會有高於十文錢的鹽,肯定也會有低於十文錢的鹽,普通百姓可以購買便宜一些的鹽。這筆支出自然也會相應的減小。總之,新稅制下,百姓們承擔的稅賦肯定要比過去輕,而且會輕很多。免去各種雜稅,免去了免費勞役,按畝徵兩稅。你想過百姓們會因此受惠多少嗎?在河南河東河北許多地方,人多地少,早在十年前就已經無地可授,不少的家庭一家六七口人,男丁也有三四個。可家裡的田地依然還是他們父親早年授下的一百畝地。地只有一百畝,可租庸調卻是按丁計算,你知道,每丁的租庸調如果粗略合計一下折錢相當於每年三千錢,這本來是一百畝地的稅賦,每畝相當於三十文錢左右。一畝地三十文錢,其實也不算多。在北方地區,基本上畝產都能達到一石到一石半甚至兩石。而南方肥沃的土地,兩三石甚至五六石每畝都有,因此每畝三十錢的稅。在北方大致相當於一成的產出,而在南方,甚至還不到一成的產出。可如果一家四個男丁,只有一百畝地,卻得交四份租庸調,那他們家這一百畝地就得交一萬兩千錢的稅。平均每畝地得交一百二十文錢,如果一畝地產兩石糧。折錢四百文,那就相當於至少三成的稅了。何況。最若的還是免費服役,雖說每年只服役二十天,可二十天只是正役,路上的時間不算,還得自帶乾糧被褥,而實際上往往每年的服役時間都超期。百姓不怕租最怕役,碰到那種大工程,有時甚至得離家百里千里,遇上戰事,徵發民夫,更是沒有期限不限距離。如今朝廷免役,免役錢也全計入了田畝中,如果朝廷再徵發他們做工,那麼不但得給他們工錢,還得管他們伙食住宿,來回路上的也得管,光這一點,就有多麼大的改變。”

“臣知道陛下的兩稅法,確實讓天下廣普通百姓受惠良多。可這並不就是陛下可以拿食鹽專賣,來徵收重稅的理由,臣堅決反對食鹽專賣,徵收重稅。”

易風嘆了口氣,“先生,孟子曾言,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我自然也知道食鹽專賣並非什麼好政策,可國家得需要錢財供應軍隊,供養官吏,支持開支。朕也是權衡許久,考慮良多,實難有什麼萬全之策。朕自問,朕的新稅制推行既難增收財稅滿足朝廷的開支,又能大大減輕百姓們的負擔,這已經是難得的好辦法了。雖有些瑕疵,可人無完人,朝廷稅制也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但只要這個瑕疵是在可控範圍之內的,那麼也還是能接受的。”

“就不能刪掉食鹽專賣這一條嗎?”

“少了這一條,一年就少了一千萬貫稅收,這一千萬相當於邊衙和南衙成百上千個府、鎮的軍費支出,沒有了這一千萬,可就多出來一個大窟窿,我們又拿什麼來補?”易風道,“眼下正是朝廷的關鍵之時,東面高句麗,北面突厥,都還未能征服他們,解決這兩個心腹大患,眼下朝廷要維持這個局面,開支確實是有些大。但相信我,這也只是暫時的局面,朝廷大力支持商業,又與周邊各國貿易,相信用不了多久,朝廷就能從商業這塊收到更多的稅收,到那時,朝廷有了更多的收入,甚至朝廷解決了外患,那時軍費開支減少,自然就可以考慮停止食鹽專賣這一塊。”

“先生,爲了大隋的長治久安,舉朝上下,君臣百姓都應當一起出力,你能理解明白嗎?”

李綱沉默片刻,最後向易風叩拜,“臣明白陛下的一片苦心,回去後會署名通過陛下的詔書。但臣請陛下能夠銘記今天的話,等將來有一天,能夠廢除食鹽專賣徵收重稅。大隋的子民可以爲了大隋團結一心,做出貢獻犧牲,可不能被愚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強烈推薦:

第2章 逼婚第28章 掌權第350章 請立趙王爲皇太孫第237章 君無戲言第316章 武州新總管第460章 連挑三將第39章 楊廣的私生子第444章 高熲的算計第256章 戲弄第393章 雪夜一第106章 八驃騎第181章 撤軍第356章 爲我所用第80章 牛角掛書第501章 趁火打劫的高句麗第229章 漢王第106章 八驃騎第79章 神仙打架第574章 大隋、波斯、羅馬和西域第485章 兵過雁門第367章 戰長街第54章 條件第390章 千金市骨第519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156章 敗了第187章 陌刀第386章 隨軍僧道第571章 萬事俱備,東風已起第475章 漢王已略地 四面楚歌聲第232章 進擊的楊諒第513章 斬草除根第381章 大肥羊第179章 來襲第216章 枕邊風第55章 你得娶慕容薔薇第229章 漢王第310章 拉攏第242章 三朝洗兒第284章 同盟第176章 人面虎第125章 引 誘第18章 就是現在第269章 一拍即合第321章 可敬的對手第476章 瓦解第435章 高興的太早第533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285章 濟世安民第353章 父子猜忌第65章 英雄會第301章 欲擒故縱第322章 弔喪第543章 大封功臣第212章 斬帥第153章 漫山遍野第381章 大肥羊第471章 高熲的投名狀第270章 無窮之門第188章 戰車第319章 三生契合第9章 見面第393章 雪夜一第388章 果然自己人殺自己人最狠!第533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209章 **難耐第323章 阻擊第50章 白馬銀槍易三郎第197章 鐵馬金戈第504章 南征第313章 趙王選妃第357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462章 逆轉直下第452章 處 女 戰第264章 打狗何須看主人第93章 霸府第494章 送女人第271章 張三第103章 殺意第451章 李靖的增援第74章 軍火第425章 得意莫忘形第193章 二道溝第66章 河南綠林第380章 開張第523章 騎兵對決第345章 新婦第369章 嫌疑第299章 卓爾不羣第281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105章 奪兵權第533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145章 最好的防守是進攻第341章 反詩第193章 二道溝第476章 瓦解第449章 和談第329章 孤注一擲第481章 野心勃勃第34章 圓房第223章 特科
第2章 逼婚第28章 掌權第350章 請立趙王爲皇太孫第237章 君無戲言第316章 武州新總管第460章 連挑三將第39章 楊廣的私生子第444章 高熲的算計第256章 戲弄第393章 雪夜一第106章 八驃騎第181章 撤軍第356章 爲我所用第80章 牛角掛書第501章 趁火打劫的高句麗第229章 漢王第106章 八驃騎第79章 神仙打架第574章 大隋、波斯、羅馬和西域第485章 兵過雁門第367章 戰長街第54章 條件第390章 千金市骨第519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156章 敗了第187章 陌刀第386章 隨軍僧道第571章 萬事俱備,東風已起第475章 漢王已略地 四面楚歌聲第232章 進擊的楊諒第513章 斬草除根第381章 大肥羊第179章 來襲第216章 枕邊風第55章 你得娶慕容薔薇第229章 漢王第310章 拉攏第242章 三朝洗兒第284章 同盟第176章 人面虎第125章 引 誘第18章 就是現在第269章 一拍即合第321章 可敬的對手第476章 瓦解第435章 高興的太早第533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285章 濟世安民第353章 父子猜忌第65章 英雄會第301章 欲擒故縱第322章 弔喪第543章 大封功臣第212章 斬帥第153章 漫山遍野第381章 大肥羊第471章 高熲的投名狀第270章 無窮之門第188章 戰車第319章 三生契合第9章 見面第393章 雪夜一第388章 果然自己人殺自己人最狠!第533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209章 **難耐第323章 阻擊第50章 白馬銀槍易三郎第197章 鐵馬金戈第504章 南征第313章 趙王選妃第357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462章 逆轉直下第452章 處 女 戰第264章 打狗何須看主人第93章 霸府第494章 送女人第271章 張三第103章 殺意第451章 李靖的增援第74章 軍火第425章 得意莫忘形第193章 二道溝第66章 河南綠林第380章 開張第523章 騎兵對決第345章 新婦第369章 嫌疑第299章 卓爾不羣第281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105章 奪兵權第533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145章 最好的防守是進攻第341章 反詩第193章 二道溝第476章 瓦解第449章 和談第329章 孤注一擲第481章 野心勃勃第34章 圓房第223章 特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