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反擊

“有任務給你們。”易風對應召而來的賈雄和劉黑闥二人開門見山的道。

劉黑闥沒有問什麼任務,先行了一個軍禮,右手握拳在左胸口敲擊一下,大聲道:“養兵千里,用兵一時,首戰用我,用我必勝!”這個態度很端正很積極,讓易風十分滿意。“很好,你還牢記着我曾經對旗衛隊的要求,這既是我對你們的要求,也應當是你們對自己的要求。懷荒軍是保衛懷荒的鋼刀,而旗衛隊則是這把鋼刀的刀尖。如今,考驗你們的時候到了。訓練了這麼久,是驢子是馬也要拉出來騮一騮了。這次我交給你們一個重要的任務,與特科通力配合,勿必圓滿完成。”

“是什麼任務?”賈雄沒有劉黑闥那樣的魄力,他不敢連什麼任務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就打敲着胸脯喊什麼首戰用我,用我必勝這樣的口號。

“任務很簡單,我要你們給我帶幾個回來。”易風說着把桌上剛寫好的一頁紙遞到賈雄的手裡。

賈雄接過那張紙,上面寫了七個名字,他先是暗暗讚歎了一聲殿下的一手好字,這是前人沒有過的一種書法字體,寫的非常漂亮,充滿大家氣度,早聽說殿下書畫詩三絕,今日倒是頭一次親眼見到殿下的書法真跡。讚歎了一番書法後,他才仔細的看這七個名字,“蕭摩訶、裴文安、餘公理、綦良、劉建、鍾葵、茹茹天保。”

“就是這七人。我要求你們勿必把這七人拿下,給我帶回來。”

“這七人都是漢王幷州總管府內心腹。”賈雄有些驚訝的道,而且這七人可不光是漢王心腹這麼簡單。且一個個都是高官大將,不說蕭摩訶曾是南朝戰神,如今統領漢王府軍事,而裴文安也是漢王重要謀士,光說鍾葵五個,那可是被稱爲幷州五虎上將的傢伙啊。他們可不是漢王麾下的什麼小軍官,五個人都是幷州府太原周邊五個州府的總管大將。三品的高級武將。在沒改革階官勳官之前,五個全是大將軍銜。如今雖改爲護軍,可也是高級將領,不說總管是視三品高官,而且護軍距離柱國也僅僅隔了一個上護軍而已。殿下居然要把這七個傢伙綁來。這也太...

“殿下要死的還是活的?”賈雄還驚訝之中,那邊劉黑闥卻是已經乾脆利落的答應下來了。

“最好是活的,當然如果抓不到活的,死的也行。”易風不以爲意的道,管他們是什麼五虎上將,南朝戰神,又管他們是三品總管還是距離柱國僅一步之遙的護軍,既然他們死心塌地的跟着楊諒來對付自己,那自己也就還敬他們。當然。易風要派旗衛隊特戰部隊去抓這幾個傢伙,不光光是要報仇。主要還是爲了對付楊諒,楊諒不是楊廣。這個傢伙出鎮地方纔兩年,根基不深,雖有皇帝最寵愛嫡子的名頭,可這種人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倒是他手下的這些傢伙都很厲害。蕭摩訶南朝戰神的名頭自然不消說。當年從南樑到南陳,征戰無數場。一場場戰鬥中早打出赫赫威名。雖然如今老了,可那些經驗依然在,是個極厲害的軍事指揮人才。那個裴文安雖然是幾人中官職最低的,但這傢伙的謀略眼光十分老到。歷史上楊廣稱帝,楊諒起兵造反。王頍勸楊諒,說楊諒手下的將領士卒多是關中人,將士們的家屬盡在關西,如果要用他們爲主力,就應當發動攻擊,長驅直入,直接奪取京師。而如果只打算佔據北齊舊地,割據關東與楊廣對峙,慢慢爭奪天下,那麼就應當重用關東人。結果楊諒猶豫不決,最後卻選擇兼用兩種策略,甚至連直接造反的名頭也沒敢喊出來,反而宣稱楊素謀反,要誅逆臣,以清君側。

王頍的策略是好的,任選一都可爲,楊諒卻兩個都選,還不敢公開扯旗造反。

以致空有幷州精兵,北齊廣闊舊地,結果卻錯失了最初的大好時機。

後來正是裴文安又爲楊諒想到一個好的計劃,裴文安向楊諒建議,他說如今井陘以西的河東地區盡在大王控制之下,太行以東的部隊,也由大王指揮。那麼就應當全部動員,派老弱駐守險要,令他們隨時擴充土地。然後率領精銳,直入蒲津關,攻入關中。並且他自請爲前鋒,然後讓楊諒率主力跟進,發動閃電戰,挺進灞上和咸陽地區,直搗京師。打楊廣一個措手不及,讓他來不及集結其餘地方部隊,這樣他們就能直接圍攻中樞,京師既下,則天下大事可定。

裴文安的計劃和王頍的差不我,但更加的詳細。王頍的計劃只是一個大方向,而裴文安卻是直接作出了戰略和戰術佈置。

一開始楊諒確實同意了裴文安的閃電戰計劃,

裴文安當即率領前鋒直趨蒲州,準備搶奪大橋,突入關中。可就在這時,楊諒卻又突然改變主意了,他讓裴文安燒燬河東進攻關中的重要通道蒲津大橋,然後召回了裴文安,讓他去當晉州刺史。當時裴文安相當痛心的對楊諒說過,軍事行動,必須詭秘神速,爲的是要出敵人意料之外,大王既不親征,我又被調返,使敵人計成,大事就會永去。可惜楊諒根本就聽不進去,裴文安黯然前往晉州。結果楊廣派楊素率領匆匆集結的區區五千騎兵,日夜兼程很晚後才趕到蒲州,然後突襲奪取了要地蒲州,最後一路滾雪球一般的集結軍隊,一路攻入了太原,最後楊諒投降,被押送回京。

可以說,楊諒的造反就跟兒戲一樣,可事實上,楊諒擁有當時天下最精銳的兵馬,極優秀的一羣將領,還有廣大而富裕的地區。可惜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空有裴文安、王頍等優秀的謀士,空有蕭摩訶、鍾葵等優秀的大將,最終還是因爲楊諒的無能和胡亂決策。導致了這場叛亂被迅速的鎮壓了。

楊諒是無能的,但裴文安卻是相當優秀的。他的閃電戰計劃,很有幾分後世二戰時德國人的風範。可以說,如果不是當時楊諒突然改變主意,命令裴文安停止進軍。那麼裴文安的這支前鋒是能利用閃電突襲,一舉拿下蒲津大橋,攻入關中。佔據一塊橋頭堡,讓楊諒的主力直趨京師。兵臨城下的。當時,向東趕來的楊素只有五千騎兵,而且動作比裴文安慢了許多。

楊諒就好像後來的楊玄感,裴文安就是那種向楊玄感進言上中下三策的楊密。經過都是一樣,結果也相同,楊諒和楊玄感都失敗了,只留下無數人對裴文安和李密二人所獻計謀沒得到採用的無限唏噓。如果他們的計劃被採用,也許歷史會有另一個結果也有可能。

雖然歷史早已證明,楊諒就是個無能的傢伙。可易風依然打算藉此機會,把正趕到天門關中的這七個傢伙,給一網打盡。楊諒本就無能,只要再把他這些優秀的手下給抓了。那傢伙一個人就更玩不轉了。當然,易風心裡未償沒有打過這七個傢伙的主意,都是優秀的人才啊。優秀的謀士和勇猛的上將,若是能收服過來,那可是憑添一股巨大的助力啊。雖然這個可能性很低,難度很高,但不試試怎麼知道呢。就算不成功也沒關係,自己用不了。也不能給楊諒用,自己也不必殺掉他們。只要軟禁關押在懷荒就足夠了,絕對相當於斷楊諒雙臂。

“這個任務交給你們,你們明白其中的關鍵吧?”易風問。

“是的,殿下需要事情做的隱秘。”賈雄膽子不大,但腦子卻還是好使的。這些人既然在天門關內,那麼等大軍入關拆破對方的詭計時,完全可以直接抓了他們,爲何還要這麼麻煩的派旗衛隊和特科負責?他只要一想就明白了,這七個人的身份還是很敏感的,如果直接出手,這些人最後肯定不能任由殿下自己處置,最終只能押送到京師去。弄不好,最後這些人還能被保出來。因此,秘密出手,直接讓這些人失蹤,無疑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了。除此外,這些人肯定是對殿下還有用處,要不然也不用如此麻煩,直接殺了,到時弄一個死於亂軍之中就夠了。

賈雄和劉黑闥離開後,易風坐在小廟裡的簡陋廂房裡,凝望着桌上的蠟燭火焰,有好一陣的恍惚。他甚至在想,乾脆拿下天門關後,回馬一槍,把太原城給奪了下來,然後怎麼樣怎麼樣。不過這個念頭也僅僅是想想而已,楊堅還沒死呢,他的懷荒軍現在也還沒有那麼強的實力。再說了,他現在並不缺地盤,皇帝給他的幽州府,三十二個州的地盤,他真正控制的還只有一個。什麼時候他若真能控制了這三十二州,甚至只要控制漢地十一州,甚至是其中的一半,他纔有實力叫公開扯旗,或者需要謀奪更多的地盤。現在,他確實不需要太多的地盤,根本消化不了,弊大於利,完全得不償失。

楊堅好像還有五年的壽命,歷史如果不改變的話。五年的時間,足夠他準備充足了。他應當繼續積蓄實力,甚至最穩妥點,其實現在沒必要跟楊諒徹底撕破臉皮。可易風沒法子那般理智,如果不適當的展露下自己的牙齒,只怕別人根本不會正視自己的地位。而且他還在擔憂一個事情,歷史上楊堅確實還有五年壽命,可楊勇卻是馬上就要被廢了。如果歷史照舊,北伐戰後楊勇依然被廢呢?那個時候對易風會是個很大的麻煩,他只有兩個結果,一是他連同被廢,到時極有可能會被召回京師,絕不可能還坐着幽州大總管的位置。另外一個結果,則是他皇太孫之位不變,依然是儲君,但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且就算他真的皇太孫之位得保,那麼太子一死,他這個儲君也不可能繼續留在幽州,依然得回大興城。這絕不會是易風需要的結果,想來想去,似乎如今的局勢又進入一個奇特的境地,他竟然需要維持如今的局面不變。也就是說,楊勇繼續坐在太子位上,似乎是對他未來幾年最有利的。

有楊勇繼續當太子,他這個太孫的地位纔不會受衝擊,他也可以繼續維持眼前的局面,繼續呆在幽州。楊勇繼續做太子,直到楊堅去世,這中間有五年時間,也就意味着他能有五年的時間發展自己。這真是相當可笑的一種推論,易風自己都有種想笑的衝動。可事實就是如此,楊勇當了皇帝,也許第一個就要對付易風。可畢竟他一天沒當上皇帝,他跟易風就算是一體的。而楊勇一旦被廢,易風卻就得馬上受到牽連。真是好笑啊,可事實就是如此這般神奇。

至於如何能保證楊勇太子之位不失,易風也覺得很難,但值得一試。畢竟和歷史相比,楊廣雖然也沒當過北伐統帥,可楊勇也沒當過纔對啊。可現在楊勇不但取代了楊廣成爲北伐統帥,而且楊廣還被軟禁在京師呢,更別提,還有一個諸王對調,五大總管互換。這似乎,又削弱了諸王的威望,特別是對楊廣和楊諒打擊很大,這事的利益者卻是易風和太子。

也許知道他身世的人會認爲,他無論如何也應當幫楊廣纔對,畢竟那是他的親生父親啊。可易風畢竟不是那個真正的楊林,他和楊廣並沒有什麼真正的父子之情。再說了,皇家裡,有真正的父親之情嗎,楊勇當了皇帝不會讓易風好過,楊廣當了皇帝就會承認他這個私生子,若是一般的私生子還好。畢竟他的親生母親可是原太子妃,他還已經暴露了這個身份在天下人面前,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元妃的兒子,是太子楊勇的兒子,是皇帝嫡長孫。而將來某一天,楊廣當了皇帝,他如何告訴天下人,楊林其實是他和元妃的兒子?他會說嘛,他能說嘛?

他相信,楊廣到時肯定會和如今的楊勇一樣,永遠也不希望有人知道這樣的真相。未完待續

第477章 突厥僱傭軍第3章 贅婿第274章 白龍魚服第59章 徵遼亦偶然第79章 神仙打架第524章 朕不後悔第504章 南征第94章 二龍堂第533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300章 御駕親征第526章 蕭美娘第418章 有種單挑第125章 引 誘第420章 兵不血刃第549章 引蛇出動第294章 歸宗第77章 先收一點利息第160章 兵級第93章 霸府第397章 突破下限第415章 殺個回馬槍第110章第109章 楊廣秘令第73章 地下軍工坊第305章 天威難測第20章 樂極生悲第54章 條件第234章 爭春第346章 借錢第447章 易風的十三封求援信第518章 奪城第107章 邊荒集第173章 節度第552章 防不勝防第156章 敗了第359章 放棄懷荒第39章 楊廣的私生子第440章 胡馬度陰山第509章 捷報連連第22章 同心第550章 戰爭紅利第392章 雞肋第419章 將功贖罪第37章 季瑤第5章 赴湯蹈刃第161章 講武堂第253章 一戶養一兵第347章 典籤李密第280章 雷霆雨露第527章 我要當皇帝第100章 頭把交椅第299章 卓爾不羣第491章 請降第89章 前倨後恭第97章 先下一城第277章 死黨第524章 朕不後悔第123章 論功行賞第504章 南征第374章 倒屣相迎第185章 破鏡重圓第62章 秦二哥、來六郎第34章 圓房第517章 魯陽關第410章 滿滿的都是算計第191章 豹騎第180章 長寧公,長寧王?第524章 朕不後悔第45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90章 狹路相逢第217章 後會有期第383章 斷開金鎖走金龍第70章 借將第461章 輾碎他們第229章 漢王第293章 九五第144章 黑虎掏心第484章 首鼠兩端第237章 君無戲言第435章 高興的太早第56章 我願意!第66章 河南綠林第303章 漁翁得利第36章 高陳聯姻第144章 黑虎掏心第545章 懵逼的史萬歲第213章 奪旗第258章 分成第230章 虎視眈眈第66章 河南綠林第467章 棄子第254章 英雄 英烈第46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172章 雙刃第73章 地下軍工坊第296章 利益均沾第286章 先發制人第526章 蕭美娘
第477章 突厥僱傭軍第3章 贅婿第274章 白龍魚服第59章 徵遼亦偶然第79章 神仙打架第524章 朕不後悔第504章 南征第94章 二龍堂第533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300章 御駕親征第526章 蕭美娘第418章 有種單挑第125章 引 誘第420章 兵不血刃第549章 引蛇出動第294章 歸宗第77章 先收一點利息第160章 兵級第93章 霸府第397章 突破下限第415章 殺個回馬槍第110章第109章 楊廣秘令第73章 地下軍工坊第305章 天威難測第20章 樂極生悲第54章 條件第234章 爭春第346章 借錢第447章 易風的十三封求援信第518章 奪城第107章 邊荒集第173章 節度第552章 防不勝防第156章 敗了第359章 放棄懷荒第39章 楊廣的私生子第440章 胡馬度陰山第509章 捷報連連第22章 同心第550章 戰爭紅利第392章 雞肋第419章 將功贖罪第37章 季瑤第5章 赴湯蹈刃第161章 講武堂第253章 一戶養一兵第347章 典籤李密第280章 雷霆雨露第527章 我要當皇帝第100章 頭把交椅第299章 卓爾不羣第491章 請降第89章 前倨後恭第97章 先下一城第277章 死黨第524章 朕不後悔第123章 論功行賞第504章 南征第374章 倒屣相迎第185章 破鏡重圓第62章 秦二哥、來六郎第34章 圓房第517章 魯陽關第410章 滿滿的都是算計第191章 豹騎第180章 長寧公,長寧王?第524章 朕不後悔第45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90章 狹路相逢第217章 後會有期第383章 斷開金鎖走金龍第70章 借將第461章 輾碎他們第229章 漢王第293章 九五第144章 黑虎掏心第484章 首鼠兩端第237章 君無戲言第435章 高興的太早第56章 我願意!第66章 河南綠林第303章 漁翁得利第36章 高陳聯姻第144章 黑虎掏心第545章 懵逼的史萬歲第213章 奪旗第258章 分成第230章 虎視眈眈第66章 河南綠林第467章 棄子第254章 英雄 英烈第46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172章 雙刃第73章 地下軍工坊第296章 利益均沾第286章 先發制人第526章 蕭美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