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

隨後,一道聖旨自宮裡發下:鳳陽巡撫、漕運總督陳奇瑜才幹卓著,特晉東閣大學士銜,與順天府尹李懷普互換位置,回京擔任順天府尹一職。

現在是時候將陳奇瑜調回來了,有這位能謀全局的帥纔在身邊襄助,朱由檢會更加安心一些。自己雖然比古人多了一份見識,這並不代表智商就比古人高。自己做不到像那些牛逼的穿越者那樣,做了皇帝既能上陣殺敵,又能統籌全局、呼風喚雨,甚至連敵人都能指揮的了,無論怎樣謀劃,敵人都會像智障一樣乖乖地過來送死。這種能力超強、爲所欲爲的作者,在現實生活裡應該早超過馬雲了吧?那爲何還要寫網文掙小錢呢?

作爲一個普通人的朱由檢表示想不通。也許是自己智商太低了,無法跟人家相比吧,他只能這樣安慰自己。

從陳奇瑜接到旨意,再到和赴任淮南的李懷普交接相關事宜,這個過程怎麼也得需要一月有餘,時間還來得及,慢慢等吧。

現在的他在等待另一個消息,一個與錦衣衛、曲阜衍聖公府有關的消息。

錦衣衛現在的權利中心已經出現了極大的變化。

自從察覺到隨着權利的不斷加大,錦衣衛中有人已開始逐漸膨脹的跡象後,朱由檢斷然對錦衣衛的職權做了重新劃分:除了左都督、都指揮使駱養性以外,錦衣衛南北鎮撫司鎮撫使均加都指揮使銜,並且都有單獨面聖的權利。

北鎮撫司鎮撫使由指揮僉事李若鏈兼任,南鎮撫司則由指揮僉事黃涪兼任。

執掌錦衣衛內部軍紀的南鎮撫司可以在不經稟報的情形下,有權對都指揮使一下所有有違紀嫌疑的官校進行抓捕,然後將其犯罪證據整理後面呈皇帝,由皇帝進行最終裁決。

南鎮撫司原先對衛內違紀違法的下層校尉力士僅有打軍棍、關禁閉的權利,若是碰到有嚴重罪行的中層以上將官則無權處置,需堂上官才能最終裁定。

在這種世襲的團體中,能混上中層的將官哪個不是裙帶遍佈衛內?最後不管多大的事,在無數的人情面前都是不了了之。

朱由檢這次特意加強了南鎮撫司的權利,使原先邊緣化的南鎮撫司在錦衣衛內部迅速強勢崛起,成了可與堂上官分庭抗禮的所在。

按照歷代傳下來的規矩,錦衣衛裡只有都指揮使有單獨面聖的權利,其他人只有在皇帝召見的情形下,才能在都指揮使的陪同下進宮面聖。這種形式在無形中加重了都指揮使的權威,很容易在其內部形成一言堂的局面。

而此次給南北鎮撫使加權後,只要衛內有何異常,都指揮使就算想隱瞞也不敢,因爲還有兩人可以不經他允許而單獨進宮。

錦衣衛是把利刃,但刀柄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

此次分權後,錦衣衛內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態勢,從根本上杜絕了權利掌握在一人手中的弊端。再加上隱藏在暗處盯着的東廠,錦衣衛這個龐然大物終於成爲值得信賴又安全可控的鐵桿打手。

只有在有效的監督機制下,權利纔不會被濫用,纔不會對整個社會造成巨大的危害。

七月初的天氣,清晨已有些許的涼意。

卯時正,隨着孔廟東側闕里街上的大鐘樓裡一聲聲渾厚而悠遠的鐘聲響起,棲息在孔廟裡的成羣的白鷺被鐘聲和霞光驚醒,在側柏高高的枝椏間和巍峨的殿堂上不停地鳴叫、盤旋。

在孔廟的東側,千年府第———孔府那六扇鑲嵌着獸頭門環的黑漆紅牙大門緩緩打開,一聲清脆的鞭聲炸響開來,一輛由三匹青色的高頭騾子拉拽的馬車緩緩地駛出大門。一身短打的車伕單手挽着繮繩,另一隻手提着長長的馬鞭緊跟在車旁,四匹高頭大馬緊隨在馬車兩側,馬上的騎士都是身着藍色勁裝、腳蹬皁色短靴、腰挎長刀,神色輕鬆的四處打量着。

寬大的馬車內,第六十五代衍聖公孔衍植閉目端坐,一名眉清目秀的總角小廝安靜的坐在車廂的角落裡,不時偷眼觀瞧着孔胤植的面色。

今天是旬末,也是孔衍植雷打不動的出城時日。

自從接任衍聖公爵位以來,每旬的旬末之時,他都要去縣城東面十里處的南雁湖垂釣休閒,這在衍聖公府已經成了人盡皆知的事情。

此刻孔衍植的心中並不似表面上那般的平靜,氣惱、不屑、憂慮交織在一起,讓向來講究修心的他感覺到了一絲壓力。

不知何時起,一股突然而現的傳言甚囂塵上,並且以極快的速度在兗州府士林中流傳開來。

朝廷中有人對曲阜北宗衍聖公府似有不滿之意,據聞已經有御史準備上本,請求聖上以南宗孔家取代北宗在士林中的地位。

也不知道孔衍楨這個老不修花了多少銀兩來推動此事。就憑南宗數百年來一直窩在衢州府那個閉塞之地,也能與我北宗曲阜這四通八達的風水寶地搶正宗?

哼哼,簡直是癡人說夢!

自弘治年間朝廷在曲阜大規模興修孔家府、廟、林以來,整個大明的士林就將北宗視爲孔家正宗嫡系,甚至連朝鮮、東瀛的國主、朝廷也會遣人前來祭祀至聖先師,聖人誕生之地如果不是正宗,那豈不是讓世人恥笑?

你南宗當年爲避金人之禍而逃亡江南,此等名聲有何面目與我北宗爭搶?

還是我北宗先賢識大勢、明事理,不管他是蒙古人還是契丹、金人,管他誰坐了江山,我北宗爲護佑聖人之地,也願忍辱偷生、屈尊降貴與之和睦相處,這纔是君子生存之道!否則哪來我北宗現今之子孫後代繁衍無數?何來這良田萬頃以供祖宗之食?

任你南宗四處煽風點火,我北宗亦是巋然不動,就怕到頭來,某些人落得個引火燒身之下場。

在剛剛打開城門的兵丁點頭哈腰的恭送下,懸掛着“衍聖公府”黑旗的馬車一路吱呀着出了城東門。

沁人的涼氣伴着潮溼的濃霧在古老的沂河邊飄蕩,馬車沿着河邊的官道前行了半個時辰後拐向了南側一條不算寬敞的小路,再往前走了約一刻鐘後,一片碧波盪漾的闊大水面呈現在了視野當中,南雁湖到了。

隨着馬車停在湖邊不遠一處修整過的平坦之地,小廝打開車廂門跳下,之後麻利地從車門一旁搬下一個錦凳,年過六旬但身體依然矯健的孔衍植彎腰探身踩着錦凳跳下了馬車。

“老爺端的是好身子骨,俺爹去歲剛過五旬,上炕都已費力,老爺再活一甲子也不是啥稀罕事咧!”

車伕劉老三拽住繮繩壓住陣腳,免得拉着的騾子亂動,一邊臉上帶着諂笑恭維道。

“呵呵呵呵,那老夫豈不是老妖怪了!老三,車趕的不錯,又穩又快,家裡的車伕數你趕得好,等回府後去找外府管家討賞銀一錢,就說老夫說的!”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劉老三的話雖然粗俗不堪,但孔衍植心裡卻既是受用。

“老爺哪裡是妖怪,明明是神仙,府外的人都說老爺仙風道骨,看上去就如活神仙一般!”

名叫孔雋的小廝一本正經的接茬道。

“哈哈哈哈哈!你這個小機靈,莫不是眼饞劉老三的賞銀?竟也跟着後面胡言亂語!罷了罷了,回府後老夫會讓你家少爺賞你!哈哈哈哈!”

孔胤植摸着孔雋的頭哈哈大笑起來。

“謝老爺的賞!小子這就去擺好錦杌,老爺且稍待!”

孔雋喜滋滋的跑了開去,四名家丁下馬散在了四周,各自將馬匹拴在了樹上,遠處的田野中已經有早起的農戶在田裡勞作着,一切都顯得既平靜又安詳。

孔衍植負手看着不遠處微波盪漾的湖面,心頭頓時變得清明一片。

一叢叢茂密的蘆葦沿着湖邊向兩邊延伸着,在視線被遮擋的一處蘆葦從裡,幾個黑影正在默默地觀察着孔衍植這邊的動靜。

這些人的目標顯然就是這位名聲赫赫的衍聖公。

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蕩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殺無赦!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門講究的是與衆不同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八章 皇莊4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輔的兒子就是不一樣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賞、佈防圖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二百七十七章 覲見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檢的計劃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進第五百零七章 秋後算賬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擴大內需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下,沒忘了分化鄭家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四章 洪承疇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術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八百四十三章 與衆不同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來複仇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敵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十六章 平叛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極
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蕩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殺無赦!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門講究的是與衆不同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八章 皇莊4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輔的兒子就是不一樣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賞、佈防圖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二百七十七章 覲見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檢的計劃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進第五百零七章 秋後算賬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擴大內需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下,沒忘了分化鄭家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四章 洪承疇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術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八百四十三章 與衆不同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來複仇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敵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十六章 平叛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