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拉下水

王安石變法,是將守舊派全數拋棄,然後提拔新人,組成變法派,結果導致很多投機分子進入,這些人人品太差,徹底敗壞了新法。

而趙樸不會這樣。

趙樸看來,變法就是各個階層利益的重新調整,必然會引來投機者,沒有投機者反而不正常了。投機不怕,就怕投機者太傻。聰明的投機者總是明白,什麼錢能拿,什麼錢不能拿,什麼事情能幹,什麼事請不能幹。

聰明人有很多壞處,但是有一個好處就是不侵犯底線。

只要是不侵犯底線,趙樸不介意這些投機者存在。

正所謂水至清則無魚。

在趙樸看來,守舊派也不是鐵板一塊的,只要策略得當,分化瓦解,拉攏一部分,打壓一部分,孤立一部分,最後還是回成功的。而如王安石那樣,一味打壓,不僅是擴大了對立面,製造了許多敵人,也容易讓變法派變質。

當變法一派,失去守舊派的制約時,也必然走向腐敗,乃至是死亡。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因爲有敵人而變得強大,因爲敵人死去也隨之死去,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此刻,朝中盡數是守舊派,想要培養變法派沒有時間。

趙樸只能是分化瓦解,從守舊派中拉人。

這次,趙樸沒有一絲猶豫的拋出了軍戶制度,既是試探,也是威逼,試着要將這些人“逼上梁山”。

正所謂,人都是逼出來的,沒有天生的反賊,也沒有天生的變法派,一切都是逼出來的,而如今就讓他這個皇帝,做着壞事,將這些大臣逼到變法一派。

不怕你是守舊派,就怕不識時務。

也不怕你身在曹營心在漢,一旦入了夥,一日爲賊,終生爲賊。

當貼上奸黨,貼上變法派的牌子後,想要再下去就難了…………

逼迫美女,強行推到,要找花魁;逼迫變法,強行拉夥,要找重臣。

正所謂,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罵人先罵娘,誰讓他們身居高位,趙樸也就認得他們幾個,只能是率先將這幾個拉攏入陣營。汪伯彥、張俊、呂頤浩、朱勝非、沈該、陳康伯、權邦彥,就你們幾個了……

至於趙鼎、範宗尹,暫時有大用,就不拖你們下水了。

趙樸不僅想到,老爹宋徽宗有六賊,名爲蔡京,高俅、童貫等;我也有七賊、分別爲汪伯彥、張俊等。

………

書房內沉默一片,靜悄悄的,有種壓抑之感。

趙樸一開始還有些急躁,可是心情漸漸的平靜了下來,越是急躁的時刻,越是需要冷靜,越是需要淡定,即便是不淡定,也要做出淡定的樣子。他已經給出衆臣選擇題,接下來就該是衆臣如何選擇了。

而此時,衆臣卻是如坐鍼氈,心情惶恐、緊張、不安,各種情緒交加,這是要將他們逼上變法的路。

在大宋,變法派往往就是奸黨的代名詞。

一旦贊同變法,那一世英名就毀了。

“微臣,選擇致仕!”這時一個白花花的腦袋站立起來,正是呂頤浩,他的神情有些頹廢。在宋朝辭官,不叫辭官,而叫致仕。一旦遇到政敵打擊,或是皇上冷淡時,許多官員選擇了致仕,選擇了離開是非之地。

一旦致仕,政敵就會放棄打擊,算是留一點底線吧!

趙樸心中想:不幹了,想要跑路,哪有那樣容易,一入官場,就是進入棋局,想要出局除非是死亡。以致仕之名,行跑路之實,做夢吧!

“你太讓我失望了!”趙樸冷聲,聲音有些森然,“若是在太平歲月,想要致仕,朕恭送呂老,只是如今大宋危在旦夕,呂老竟然要撂挑子,捨棄大宋江山而去,你與逃兵沒有什麼兩樣!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爲朝廷重臣,就不應該得過且過,不應該回避風險,而應是大宋的脊樑,托起危亡的局面。可是你們…………哼哼!”

說道這裡,趙樸的眼神中,滿是鄙視。

他只是一個十七歲少年,不論是閱歷、心機,都是比不過這些老臣。於是,他就不打算在這些人面前,玩陰謀,耍心機,這是自取其辱。要玩就玩陽謀,以陽謀破陰謀,以堂堂皇皇的計劃,破解大臣千折百會的心腸,簡單而暴力,粗糙而直接。

想要致仕離去,做夢吧!

不支持我變法,就滅了你們。趙樸的心中閃現出殺機,識時務者爲俊傑,不是識時務者必死無疑。若是還繼續致仕,繼續的拆我的臺,就做好被滅的準備吧!政治不是琴棋書畫,不受遊戲打鬧,不是玩遊戲開PT,是要流血的,是要死人的。

趙樸的神色依舊平靜,可還是繼續問道:“呂老,還打算致仕嗎?”

呂頤浩神色緊張,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心情緊張到了極點,直覺告訴他皇帝動怒了,動怒之後的皇帝很是恐怖。

“微臣,願意跟誰陛下,赴湯蹈火,萬死不辭!”呂頤浩咬着牙道。

“呂老放心,即便是五馬分屍,也是朕先死!”趙樸平靜道。

“臣等願意爲聖上赴死!”

其餘的臣子,也是紛紛跪倒在地,齊聲叫道。

話已經說到了這份上,想要退出已經是不可能了,只能是跟着皇帝一條到跑到黑。

這不是神宗時代,那時王安石變法,司馬光、富弼等人至少有退讓,流放、致仕的權力,不贊成可以離去。可是如今大宋首都丟了,大半的國土,富饒之地依舊丟失,想要離開是非之地,想要流放也是奢侈。

這一刻,退就是敗,退就是死。

趙樸滿意點點頭道:“男人應該有擔當感,有責任心,守護住腳下的土地,守護住懷中的女人,保護後身後的兄弟、父母。這纔是真正的男人!可是這些士紳,這些富商,平日間還衣冠楚楚,可是在關鍵時刻,拋棄了腳下的土地,丟掉了懷中的女人,更是將身後的兄弟父母丟棄。這樣的垃圾,要他們何用!他們還配成男人嗎?不如割了身下的東西,當太監算了”

衆臣心中悽然,這又何嘗不是說的他們。

只是被拉下水了,想要游回岸邊,註定是做夢、只能是跟着皇帝,行着變法大計,一條道跑到黑,可能是五馬分屍,可能是萬劫不復,也只能繼續走下去。

…………

能坐在這裡的,不論是賢臣,還是奸臣,都不是傻子,可以說他們人品不行,但是不能說他們智商不行。

只是他們大多數,將智慧放在了爭權奪利,放在了鉤心鬥角,放在了權術使用上,一旦這些人被逼迫的,放下昔日的行當,全身心的用在變法大計上,他們爆發出來的智慧是恐怖的。

軍戶制,是必然要實行的,不然無法解決糧餉不足、軍費巨大,軍心不穩,土地荒蕪等幾個問題,這是不變之處。而在遵守這個不變基礎的前提下,可以改變其中的細節,具體的實施方案、

當這些奸臣,或是賢臣,不斷的尋找軍戶制的弊端,並尋找解決方案時,就連趙樸也是暗自驚歎,薑還是老的辣,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軍戶制,實行起來,最大的難度就是分田。陛下的方案中,不按照人口,只按照戶數分田,不論大戶小戶,一律是二十畝。此法不可行!田有好壞之別,簡略的分爲下等田,中等田,上等田,特等田。下等田,一年收穫不足一石,有的能收五斗就不錯了;而中等田,一年收穫在一石到一石五斗之間;而上等田,收成在兩石以上;而特等田,至少在三石,甚至是四石。這樣搞一刀切,似乎有些不公平,有些二十畝下等田僅僅是能收穫不足二十石糧食;而有些戶,特等田,能收穫六七百石,差別太大了!”

汪伯彥首先提出了軍戶制度的不足。

趙樸點了點頭,這是軍戶制度的不足,有些搞一刀切。

“不如實行,兩畝下等田等於一畝中等田,兩畝中等田等於一畝上等田,兩畝上等田等於一畝特等天。分田的基礎是,以二十畝下等田爲基礎,換算成相應的田地!”

“汪中書說得有理,只是下等田、中等田、上等田、特等田,如何評論,沒有相應的標準。如何劃分田地,多數要靠縣衙小吏,等級劃分全在於他們之口,可以藉助權力之便,輕易的貪墨,將好田給予受賄之人,而將壞田給予孤寡之人。”

趙樸點了點頭,而搞得太細,容易被鑽空子。

“還有分田之事,需要丈量土地。而世間之難,最難在於丈量土地!王安石之法,有條名爲方田均稅法,主要是丈量土地,合理納稅,此法本爲利民之舉,結果成了害民之舉,好地變壞地,百姓多受其害!”

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分田,就衍生出了諸多的問題。

趙樸心中瞭然:果然問題很多。

;

第65章 大戰來臨第446章 金軍對策第403章 高麗使者第124章 登基九五第227章 籌建武備學堂第434章 秦檜之死第266章 國之將亡,豈能沒有祭品第171章 金軍過河第377章 皇位之爭?第421章 賢妃第55章 思想教育第56章 分兵而行第285章 大海做洗澡盆第123章 抗金方略第430章 皇上中毒了第327章 定都杭州第105章 二圍汴梁第168章 風雨前夕第193章 奇襲揚州第94章 火槍手VS弓箭手第200章 戰後第155章 哭靈第101章 義軍聯盟大會第132章 普及軍事常識第264章 禍起蕭牆第70章 歷史拐點的一處蝴蝶第41章 完顏斡不離的算計第75章 投名狀第314章 踩人的感覺真爽!第189章 山東陷落第401章 走那一條路第280章 分兵第235章 一箭射出,命歸九霄第252章 逼着貳臣當忠臣(下)第101章 義軍聯盟大會第170章 再見張所第132章 普及軍事常識第159章 軍宣司第56章 分兵而行第396章 富平之戰(七)第84章 折騰死你第81章 帥旗倒了第249章 法不誅心,還是莫須有殺人?第11章 晉之永嘉,宋之靖康第416章 孝道,無法邁過的門檻第99章 靖康恥後,路在何方?第87章 滅敵兩千第66章 鴛鴦陣初戰第129章 國亂思良相第320章 紙幣與銀行第313章 物價飛漲的揚州第97章 熱血酬山河第405章 皇上VS公主第34章 金軍退去第348章 使者三問第142章 風林火山第153章 親宋的金太祖第81章 帥旗倒了第307章 遼東掃蕩第208章 欠債不還,我就造反第205章 軍戶制度第312章 趙鼎請罪第74章 最後一局很重要!第265章 背叛,城破第260章 蘇武牧羊!!第419章 清洗的五月第88章 婁室的反思第385章 等援兵第85章 憤而出戰第137章 塵埃落定第404章 高麗公主第63章 一個不合格的列兵第341章 花魁第297章 西線無戰事!第443章 金國皇帝死了!第142章 風林火山第273章 紀念宗澤老大人第225章 飢寒李若虛,賣餅虞允文第383章 決戰時刻到了第297章 西線無戰事!第6章 “宋朝版”的論持久戰第182章 好快的刀第8章 宋徽宗退位第428章 道君皇帝,夢想成真;一入門空門,皇位兩斷!第86章 鴛鴦陣VS金軍重甲步兵第409章 昔日花魁,今日李軒兒第205章 軍戶制度第410章 宋徽宗很糾結!第466章 天書傳說第471章 何爲永恆?第221章 放回兩位宋皇第217章 變法(三)第402章 戰後總結第93章 泉州的佳人第221章 放回兩位宋皇第173章 生不能九鼎食,死亦九鼎烹第189章 山東陷落第280章 分兵第412章 殺星,火拼!
第65章 大戰來臨第446章 金軍對策第403章 高麗使者第124章 登基九五第227章 籌建武備學堂第434章 秦檜之死第266章 國之將亡,豈能沒有祭品第171章 金軍過河第377章 皇位之爭?第421章 賢妃第55章 思想教育第56章 分兵而行第285章 大海做洗澡盆第123章 抗金方略第430章 皇上中毒了第327章 定都杭州第105章 二圍汴梁第168章 風雨前夕第193章 奇襲揚州第94章 火槍手VS弓箭手第200章 戰後第155章 哭靈第101章 義軍聯盟大會第132章 普及軍事常識第264章 禍起蕭牆第70章 歷史拐點的一處蝴蝶第41章 完顏斡不離的算計第75章 投名狀第314章 踩人的感覺真爽!第189章 山東陷落第401章 走那一條路第280章 分兵第235章 一箭射出,命歸九霄第252章 逼着貳臣當忠臣(下)第101章 義軍聯盟大會第170章 再見張所第132章 普及軍事常識第159章 軍宣司第56章 分兵而行第396章 富平之戰(七)第84章 折騰死你第81章 帥旗倒了第249章 法不誅心,還是莫須有殺人?第11章 晉之永嘉,宋之靖康第416章 孝道,無法邁過的門檻第99章 靖康恥後,路在何方?第87章 滅敵兩千第66章 鴛鴦陣初戰第129章 國亂思良相第320章 紙幣與銀行第313章 物價飛漲的揚州第97章 熱血酬山河第405章 皇上VS公主第34章 金軍退去第348章 使者三問第142章 風林火山第153章 親宋的金太祖第81章 帥旗倒了第307章 遼東掃蕩第208章 欠債不還,我就造反第205章 軍戶制度第312章 趙鼎請罪第74章 最後一局很重要!第265章 背叛,城破第260章 蘇武牧羊!!第419章 清洗的五月第88章 婁室的反思第385章 等援兵第85章 憤而出戰第137章 塵埃落定第404章 高麗公主第63章 一個不合格的列兵第341章 花魁第297章 西線無戰事!第443章 金國皇帝死了!第142章 風林火山第273章 紀念宗澤老大人第225章 飢寒李若虛,賣餅虞允文第383章 決戰時刻到了第297章 西線無戰事!第6章 “宋朝版”的論持久戰第182章 好快的刀第8章 宋徽宗退位第428章 道君皇帝,夢想成真;一入門空門,皇位兩斷!第86章 鴛鴦陣VS金軍重甲步兵第409章 昔日花魁,今日李軒兒第205章 軍戶制度第410章 宋徽宗很糾結!第466章 天書傳說第471章 何爲永恆?第221章 放回兩位宋皇第217章 變法(三)第402章 戰後總結第93章 泉州的佳人第221章 放回兩位宋皇第173章 生不能九鼎食,死亦九鼎烹第189章 山東陷落第280章 分兵第412章 殺星,火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