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定都杭州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不知從何時說起,卻是寫出了蘇州與杭州的繁華、美麗,堪比人間天堂。

當趙樸踏足杭州的時刻,也是被杭州迷住,背後是低矮的丘陵,田地,眼前是碧綠的海洋,氣候宜人,不冷不熱,不由想到了一句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北部,東臨杭州灣,與紹興相接,西南與衢州相接,北與湖州、嘉興毗鄰,西南與安徽黃山市交界,西北與安徽宣城市交接。

杭州地處長江三角洲南沿和錢塘江流域,地形複雜多樣。杭州市西部屬浙西丘陵區,主幹山脈有天目山等。東部屬浙北平原,地勢低平,河網密佈,湖泊密佈,物產豐富,有着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環境。

在北宋時,杭州實際管轄兩浙西路;大觀元年升爲帥府,轄錢塘、仁和、餘杭、臨安、於潛、昌化、富陽、新登、鹽官九縣。當時人口已達20餘萬戶,爲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之一。經濟繁榮,紡織、印刷、釀酒、造紙業都較發達,對外貿易進一步開展,是全國四大商港之一。

而在經過半年時間的營造之後,杭州總算是可以成爲了首都了。

在衛隊的護送下,浩浩蕩蕩的隊伍,進入了揚州城。看着馬車外的景色,趙樸幽幽嘆息道:“這是一個養老的好地方呀!”

若是某一天七老八十了,滾不動了,那時在這裡養老等死,早上轉上幾圈,白天躺在藤椅上緬懷過去,真是美妙無比。真可惜的是。他如今剛剛二十出頭,後宮的美女還沒有睡夠,金軍還沒有驅除,還有幾十年時間揮霍,過早的來到此地,似乎有些不妥當!

看着杭州的山水,趙樸隱約間明白,爲何南宋苟且在杭州,不動彈一下了,只因爲杭州太合適養老了。

而此時一路南下的大臣們。也總算是安頓了下來。

從金軍南下,朝不保夕,到中途激戰數年,如今總算是有了一個安家之地,有了一個穩定的居所。總算是鬆了一口氣,可以暫時休息一番了!

一旁的秦檜興致極高道:“如今春暖花開。正是江南好時節。官家不如賦詩一首,以助興!”

趙樸點點頭,吟唱道:“山外青山樓外樓!”

在說完這句時,停頓了下來,陷入思考回憶中,腦海中記憶不斷翻騰着。記憶角落中一絲微塵漸漸甦醒。

“好!”秦檜眼神中閃出興奮,“此詩,一開頭,就意境深遠!”

其他文臣。也是興致勃勃等待着。

只是,這時趙樸卻陷入了深思考,沒有在意周圍。

而四周的文臣們隱約有些着急,可還是靜靜等待着。

“有了,全詩,總算是想了出來!”趙樸道:“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

“好!”一些文臣較好道,可是更多的文臣卻是陷入了深思中。

皇上隨意說上一句話,臣子們尚且要思考半天,琢磨半天,況且是此時賦詩言志!

趙樸道:“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杭州只是暫時居所,不是汴梁,不要沉迷於杭州的暖風中,金軍此刻正在呈兵淮北,隨時要南下。可能明天,也可能下一個月,杭州就再度變爲了戰場,各位臣工莫要忘記國恥!“

“臣等記得!“

在場的文臣們,異口同聲道。

…………

定都杭州,就以這一幕開頭了。

而皇上的這首詩,也是很快的傳播開來,成爲一方美談。

“好詩呀,命詩難求,佳作難求!“

“自唐代以來,已經將詩寫道了極致,達到了巔峰,到了我朝,名詩少之又少。而此詩,堪稱精品!“

“世間詩作是何其多,可多是抄襲與互相抄襲,或是無病呻吟,或是矯揉造作,風采全無,精髓無一,引人嘔吐。而此詩一誕生,一少我朝詩作之頹敗!”

“詩不在多,而在精。李牧一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唱出了千秋興衰事;而官家一句,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唱出了世人之可惡!”

“官家真是大才!”

立時間圍繞着這首詩,討論不斷,探討不斷,趙樸的名聲也是隨之傳播開來,漸漸的深入揚州百姓,深入到了整個江南地區。

這首詩,只是趙樸有感而發,沒有想太多。

可是其中引發的一些列議論狂潮,卻是他沒有想到的。

在這個時代,尤其是在江南地區,才子總是受人尊敬的。就好似李煜,本身是廢材一個,本身是亡國君,可是因爲做得一手好詩,立時間名聲飛揚,好感到飆升。後人只是說他詩歌好,卻是很少談及他的弊政!

而宋徽宗,本身僅僅是皇子之一,只是親王之一,在宋哲宗死後,又幾個皇子,可以即位。

他只是候選人之一,不一定會當上皇帝,可是偏偏當上了。

因爲宋徽宗詩詞歌賦,無一不精,又寫的一手好字,於是受到了朝中大臣們的喜歡,被推上來皇位。

一般人當上皇帝,都是過五關斬六將,算計無數,還可能失敗,輸的精光光,什麼都沒有了。只有宋徽宗,從來沒有想過當皇帝,也沒有想過算計人,幹到一個個對手,當上皇帝。結果是,他毫不在意時,好運降臨了的,當了皇帝。

總之,在同等成績下,才子們總是受到青睞。

當從內衛手中,得到這些消息時,趙樸再次驚呆了,心中暗道,好的槍手果然很重要!

…………

就這樣定都杭州了。

在未來,二十年內定都杭州,成爲了定局。若是北伐不順利,趙樸可能真的在杭州養老,接着整個大宋也在揚州養老,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坐在華美的宮殿內,趙樸總算是有些當皇帝的感覺了。

雖然當了皇帝已經有三年了,可是過的很苦逼,屬於風餐露宿,不是與金軍廝殺,就是扭頭跑路,或者是訓練三軍,或者是鼓舞百姓士氣。在戰馬上渡過的時間,遠遠超過了了雙腿走過的路。

就這樣風風雨雨三年,悲劇無比,悲催無比。

總算是熬到了頭,舒舒服服過上了皇帝生活。

此刻的杭州比原本的汴梁,格局小了很多;而皇宮的宮城,也是小了很多;宮殿設計上,更是差了幾個檔次。但是趙樸已經很滿足了,做人要知足,知足者,才能活得舒服。太沉迷於享樂,這是取死之道。

只是趙樸的屁股還沒有坐穩,立刻有臣子上書,要該杭州爲臨安!

“杭州,改名要叫臨安?”看着奏章,趙樸眼睛中閃爍出古怪之色。

首都的命名,有很大涵義。

比如長安,本名爲咸陽,只是介於秦國太短命了,於是叫長安,希望長治久安。

比如北京,本名叫幽州,只是後來成爲了北方的政治中心,於是叫北京。北京,北方的廄。

比如南京,原本叫建康,建業,只是後來成爲了南方的政治中心,於是叫南京。南京,南方的廄。

而杭州,在南宋時代,叫臨安。臨安,臨時安頓,臨時休整,不久之後將要北伐。

只是這些註定是放空炮,臨安,更多是“永安”!

杭州這個名字就很好,爲何要改名臨安,真是多此一舉。

趙樸提起筆來寫了一個“否”!

似乎覺得還不夠,趙樸又繼續寫了一行字:有志者不立志,無志者常立志。

ps:這一章寫完了,接下來豬腳會大肆改革。

。(。:

第310章 公元1229年,趙樸十九歲第297章 西線無戰事!第70章 歷史拐點的一處蝴蝶第379章 韓世忠在行動第171章 金軍過河第130章 李綱十議第346章 強者與弱者之別第408章 都是可憐人第369章 洛水大捷第433章 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第380章 又見夜襲第298章 漢賊不兩立,王室不偏安!第122章 驚聞第83章 襲擊再至第181章 全滅第221章 放回兩位宋皇第326章 銀行是第二國庫!第345章 西遼第99章 靖康恥後,路在何方?第457章 金兀朮馳援第440章 李綱之死第8章 宋徽宗退位第221章 放回兩位宋皇第113章 璇兒的幸福第124章 登基九五第134章 爭名於朝,爭利於市第20章 製造燧發槍第157章 一次次錯過第132章 普及軍事常識第66章 鴛鴦陣初戰第283章 襄陽,泉州第102章 宴會歌舞第438章 內閣換人第248章 貳臣養成計劃第12章 丫頭們,跑路吧!第74章 最後一局很重要!第195章 血戰第346章 強者與弱者之別第470章 化解民族仇恨第457章 金兀朮馳援第127章 金軍的臭棋第166章 只有一戰之力,纔有一逃之力第37章 种師道論戰(一)第105章 二圍汴梁第356章 種田與打仗第154章 金軍由盛轉衰的開始第60章 窮途末路第395章 富平之戰(七)第440章 李綱之死第41章 完顏斡不離的算計第276章 初見秦檜第136章 懲治張邦昌第228章 幕後黑手第16章 組建新軍第51章 出任監軍第337章 審美疲勞第177章 初戰第397章 富平之戰(八)第180章 沒良心炮第329章 野蠻其身體第95章 不求百戰百勝,但求活到最後第18章 計劃受阻第218章 算一算海軍的賬第190章 議和再起第99章 靖康恥後,路在何方?第136章 懲治張邦昌第222章 金軍之內鬥第423章 悔過書第73章 義軍首領第246章 斬將,突圍第209章 王師來了第431章 誰當皇帝?第143章 請罪!第22章 援軍來了第388章 西北戰局第34章 金軍退去第337章 審美疲勞第96章 練兵記實第155章 哭靈第161章 又要遷都第274章 張浚西北行第80章 靖武王第124章 登基九五第440章 李綱之死第235章 一箭射出,命歸九霄第414章 賣皇帝掙錢第302章 捕殺郭藥師第284章 跨海擊遼東第279章 血戰南陽第61章 生命在那一刻凋零第397章 富平之戰(八)第256章 傲物則骨肉爲陌路!第279章 血戰南陽第236章 治傷,輸血第401章 走那一條路第37章 种師道論戰(一)第117章 路在何方?第428章 道君皇帝,夢想成真;一入門空門,皇位兩斷!第267章 夜戰八方第20章 製造燧發槍
第310章 公元1229年,趙樸十九歲第297章 西線無戰事!第70章 歷史拐點的一處蝴蝶第379章 韓世忠在行動第171章 金軍過河第130章 李綱十議第346章 強者與弱者之別第408章 都是可憐人第369章 洛水大捷第433章 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第380章 又見夜襲第298章 漢賊不兩立,王室不偏安!第122章 驚聞第83章 襲擊再至第181章 全滅第221章 放回兩位宋皇第326章 銀行是第二國庫!第345章 西遼第99章 靖康恥後,路在何方?第457章 金兀朮馳援第440章 李綱之死第8章 宋徽宗退位第221章 放回兩位宋皇第113章 璇兒的幸福第124章 登基九五第134章 爭名於朝,爭利於市第20章 製造燧發槍第157章 一次次錯過第132章 普及軍事常識第66章 鴛鴦陣初戰第283章 襄陽,泉州第102章 宴會歌舞第438章 內閣換人第248章 貳臣養成計劃第12章 丫頭們,跑路吧!第74章 最後一局很重要!第195章 血戰第346章 強者與弱者之別第470章 化解民族仇恨第457章 金兀朮馳援第127章 金軍的臭棋第166章 只有一戰之力,纔有一逃之力第37章 种師道論戰(一)第105章 二圍汴梁第356章 種田與打仗第154章 金軍由盛轉衰的開始第60章 窮途末路第395章 富平之戰(七)第440章 李綱之死第41章 完顏斡不離的算計第276章 初見秦檜第136章 懲治張邦昌第228章 幕後黑手第16章 組建新軍第51章 出任監軍第337章 審美疲勞第177章 初戰第397章 富平之戰(八)第180章 沒良心炮第329章 野蠻其身體第95章 不求百戰百勝,但求活到最後第18章 計劃受阻第218章 算一算海軍的賬第190章 議和再起第99章 靖康恥後,路在何方?第136章 懲治張邦昌第222章 金軍之內鬥第423章 悔過書第73章 義軍首領第246章 斬將,突圍第209章 王師來了第431章 誰當皇帝?第143章 請罪!第22章 援軍來了第388章 西北戰局第34章 金軍退去第337章 審美疲勞第96章 練兵記實第155章 哭靈第161章 又要遷都第274章 張浚西北行第80章 靖武王第124章 登基九五第440章 李綱之死第235章 一箭射出,命歸九霄第414章 賣皇帝掙錢第302章 捕殺郭藥師第284章 跨海擊遼東第279章 血戰南陽第61章 生命在那一刻凋零第397章 富平之戰(八)第256章 傲物則骨肉爲陌路!第279章 血戰南陽第236章 治傷,輸血第401章 走那一條路第37章 种師道論戰(一)第117章 路在何方?第428章 道君皇帝,夢想成真;一入門空門,皇位兩斷!第267章 夜戰八方第20章 製造燧發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