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備學堂中,趙樸坐在椅子上,看着稀稀落落的幾個人,神色有些不自然。
在《破虜報》上,連續的宣傳了幾期,進行洗腦式轟炸,加大宣傳力度,爲的就是提升武備學堂的知名力度,辦好武備學堂。
只是宣傳的很好,可是實際報名的,卻是阿貓阿狗,就那幾個。
趙樸不由哀嘆:這個時代,畢竟不是後世,在後世十萬青年十萬兵;可是在這個時代,書生當兵,跟皇帝要飯一般,不可思議。武備學堂開學已經一個月了,可是招生情況,極度不良好,有種崩潰的感覺。
“武備學堂,大宋的第一所軍校,就這樣營養不良?”
趙樸心中苦澀至極,這個時代可沒有軍校一說。這個時代,軍人都是世襲的,兵法也是老子傳給兒子,兒子傳給孫子,口口相傳。像組建學堂,將一羣將領,或是書生匯聚在一起,不斷的講述如何打戰,怎麼思考,都有些紙上談兵的感覺。
可是如今,趙樸也只能是紙上談兵。
世人都小看趙括,說趙括,如何如何廢物;其實趙樸看來,趙括還是有本事的,只是趙國勢力不如秦國,白起又太強,最後才失敗。若是遇到弱些的對手,還是會勝利的。
而在歷史上的兵家中,白起也是屬於前十的,敗在這樣的對手手下,輸了也不可惜。
他的要求不高,不要求宋朝將領達到白起、韓信那種水準,只要他們達到及格分數就足夠了。
只是看情況有些難度。
不說,武備學堂學員的整體素質,就是招生也是一個大問題。
沒有數量,質量也是問題。
這個時代,沒有人願意當兵,書生當兵的更少。那些落第的書生,寧可呆在家中蹉跎歲月,過着吃軟飯。啃老本的日子,也是不願意當兵。在這個時代,當兵的受到歧視;在這個時代,書生待遇又太好;誰願意從最高階層進入最低階層。
看着花名冊,人數僅僅是一百個出頭。
罷了,就這樣湊合吧!
趙樸深吸了一口氣,使心情平靜了下來。
“這是試卷,發下去吧!”趙樸一揮手,身邊的人將試卷分發了下來。試卷的內容,主要是答題與策論集合。二十個簡單題。一個策論題。
二十個策論題。主要是問一些簡單的軍事問題。如,戰車到騎兵的轉變說明了什麼?白起之死說明了什麼?項羽爲何會戰敗…………回答字數不超過二十字。
策論題是,如何抗金?
回答文字不超過一百字。
試卷有些應付,只要字寫得還可以。就是及格,百分之九十九將會被錄取。
這個考試本沒有太大意義,唯一的意義,就是從考生的答案中,揣摩出考生的性格。
畢竟這些考生,在未來是要掌控軍隊的,成爲一方統帥,一旦使用不當,後患無羣。當然了。在考試前,要做好政治審覈,使學員根正苗紅,免得金軍奸細進入。
若是在某一天,發覺武備學堂中。有金軍奸細存在,那就樂大發了。
翻看着試卷,看着這些回答,趙樸直發笑,有些回答太逗了。一邊翻看着,趙樸一片在試卷上作着評語,在衆多的試卷中,忽然發現了兩個眼熟的名字,“李若虛”“虞允文”。
“是他們!”趙樸深吸了一口氣。
在歷史上,李若虛在岳家軍中扮演着軍師的角色,出謀劃策,後勤補給等等,都是一等一,使岳飛在前方作戰,能夠安穩無憂;
而在名將凋零的時代,在完顏亮派兵南侵,勢如破竹,幾乎要跨過長江的時刻,虞允文出現了,在危難中力挽狂瀾,挫敗了金軍。
雖然是文人,但都是一等一的能臣。
看着這兩個人的名字,趙樸心情劇烈的起伏起來,人才終於來了。
…………
筆試之後,自然是面試了。
參加面試的考官有兩個,一個是趙樸,還有一位是兵部的官員。面試的內容很簡單,問一些問題,考生回答,然後給出了印象分。這位兵部的官員是負責問問題,而趙樸只是靜靜的聽着雙方回答,然後提筆作着記錄。
每人面試的時間很短,大概是三五分鐘就結束了。
等待了許久之後,李若虛走了進來。
趙樸看着李若虛,有些失望,這個傳說中的軍師,樣貌太平常了,幾乎可以淹沒在人潮中;他的回答也是平常至極,沒有特殊之處,從始至終,都是沒有出奇之處。而此時的李若虛已經三十七歲了,年紀不小了,可是還沒有中了進士,還在舉人的位置徘徊着。
此時的他還沒有出仕,雖然鄉間多有才名,但是整體而言太不出色了。而他的弟弟李若水早已出仕爲官,身居高位,在朝野聲名顯赫,相比之下身爲兄長的李若虛太遜色了。
世人往往先知道李若水,然後才知李若虛。
趙樸擡筆評價道:“大器晚成!”
接着是,又是面試虞允文。
此時的虞允文還沒有成器,還是一個十七歲的少年,只是一個熱血青年,談不上足智多謀,一切尚未雕琢。
趙樸評價道:“年少可爲!”
此時,不論是李若虛,還是虞允文都是尚未開發,潛力無限,還要在底層多多磨練。
…………
武備學堂,就這樣開業了。
一切辦理有些倉促,可是趙樸顧忌不了那麼多了。時間不等人,金軍不會留給他太多時間,可能三五個月後,金軍就會再度殺來,那時武備學堂就得暫時歇業。只能利用有限的時間,進行短促突擊,短期的培訓。
兵者,國之重器,自然不能授予他人,只能是趙樸親自上陣,當祭酒(相當於校長)。
只有親自養孩子,纔能有感情。培養嫡系,從校長開始!
這些武備學堂的學員,此刻也是掛上了天子門生的牌子。
而宗澤當然名譽祭酒,藉着這位老大人撐場面。而範仲尹乃是司業(相當於副校長),負責日常事務;而陳東,歐陽珣負責軍宣工作(相當於教導主任);而王守義、李破軍等人則是負責軍事訓練。
武備學堂,課程主要分爲三部分,一部分是日常的軍事訓練,二是軍事戰略和戰術上分析,三是日常的思想教育。
再好的戰術。再高深的戰略。也需要底層士兵來執行。若是士兵的素質太差,戰鬥力太爛,最後的結果必然是悲劇的。只有培養出戰鬥素質過硬的軍官,才能像火種一樣傳播。培養出一批素質過硬的底層士兵。
於是,在武備學堂的日常課程中,極爲重視日常的基礎訓練,對於士兵的訓練有些苛刻,甚至是變態。
而日常的訓練,又是側重於紀律,忍耐的培養。
在整個教學課程中,日常的軍事訓練,佔據六層時間。
而軍事戰略與戰術的分析。佔據了一層時間。而在一層時間中,又是研究戰術的時間,多於戰略。在趙樸看來,大宋不缺乏高明的戰略家,不缺乏深謀遠慮的智者。缺少的是底層的實踐者。
而剩下的思想教育,則是不斷的對學員進行洗腦,不斷的灌輸着對金軍仇恨,報仇雪恨;還有不斷的灌輸着忠君思想,忠於大宋,忠於皇帝陛下。畢竟這是宋朝,雖然有一絲民主思想,可是宣傳民主,宣傳人人平等,除了引動思想混亂之外,什麼也得不到。
這又佔據了一層的時間。
而武備學堂的教員,主要分爲武教員和文教員,武教員主要是來自軍中底層軍官,曾經戰鬥在第一線,有着與金軍搏殺的第一手資料;而文教員,主要是來自儒生,來自那些忠君思想濃厚的清流們。
而教學的課程,是趙樸親自主導編制的。軍事課程,主要涉及站姿、各個兵種配合、金軍戰術研究等等,沒有太多的兵書傳授,而是側重於戰列的分析,戰場的權變;而文化課程,側重於講述五胡亂華的悲慘,漢代擊退匈奴的豪壯,以及唐朝時代臥薪嚐膽,擊敗突厥。
一切以實用爲主,主要是應付眼前的危局。
至於是否會誕生少壯派,是否會誕生宋朝版的軍國主義,趙樸都懶得理會,那是以後的事情了,還是顧忌眼前吧!三五個月後,宋金之戰就會再度爆發,那時廝殺會更加激烈,不要再夢想一場大雪讓金軍退去,那是不可能的,有一但沒有二。
不久之後,就是大劫,一個不慎就死翹翹了。
還是服務於眼前,解決眼前的苦難爲主。
………
武備學堂籌建的消息傳播開,立時間整個朝野上下轟動了。
籌建武備學堂,朝堂衆臣本來是知曉的,也沒有太放在心上。籌備武備學堂,權當是臨陣磨槍三分快,不快也光。學員不過數百人,教員不過一百多人,距離國子監、太學等差的很多。
只是隨着武備學堂聲勢浩大的召開,朝堂內的文臣坐不住了。
隨着汴梁被破,國子監、太學也是殘破,殘餘的學生,不是死難於汴梁,便是逃亡。國子監、太學,此時已經不存在了。朝廷衆臣多次商議重開國子監,重開太學,只是朝廷內爭吵不休,重臣又忙於他事,纔不了之。
而如今,武備學堂已經開了,是不是太學,國子監也該重開。
一時之間,羣臣紛紛覲見,要求重開國子監,重開太學。
ps:
第三更到了,太疲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