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州戰場的勝利極大地堅定了張漢卿入朝繼續擴大戰果的決心,也給人民軍以信心----成建制的日本精銳軍隊既然能在短期內被全殲,那麼日本人所吹噓的戰無不勝的戰線就像是一個建立在沙灘上的木屋,在大浪的衝襲下訇然倒蹋。
就在關東州戰役打響的同一時刻,駐守在丹東的14軍也爲爭奪丹東鴨綠江大橋展開急襲。
這座連接中朝唯一的交通的鐵路和公路橋是對日戰爭能否立於不敗之地的關鍵:如果形勢向着有利於中國的方向發展,則人民軍可以利用這座橋實現快速的機動,在朝鮮與日本進入相持階段,完成既定的戰略;
如果關東軍一戰不利或陷入相持,則炸燬大橋可以讓日軍在鴨綠江、圖們江畔隔江而嘆,從而有機會在東北大陸實現與日僵持。
當然這是最壞一步打算。
本來日軍朝鮮軍第19師團主力在新義州到平壤一線,在中日之戰打響後,師團長寺內壽一已星夜趕回,並將主力調往新義州。
由於不知人民軍在朝鮮東北已伸入多遠,駐在漢城的林銑一郎第20師團,也連夜調兵到熙川至咸興一線,做爲19師團的右翼。
這一明智的決定迅速扭轉了各部日軍不知所措的局面,讓各部軍官從鎮驚中清醒,逐漸顯示出日軍受過良好訓練的軍事素養,穩定了北部朝鮮的態勢。
此時伸入朝鮮的第30軍已突破南大川,前鋒已抵達利原。聞知日軍部署在咸興,孫良誠明白人民軍已失去了奇襲的條件,命令全軍以少量步兵搜索前進,並將主力集結,以準備大戰。
關東軍的覆滅,使人民軍解決了後顧之憂,入朝參戰成爲可能。
由於14軍的果斷與勇猛,準備並不充分的日軍朝鮮軍第19師團在人民軍凌厲的打擊下不斷退縮,先後棄守龍川、鹽州、宣州和定州,並果斷棄守寧江東岸博川,將主力全部擺在清江川以東介川和新安州一線,與上游之20師團熙川守軍一道,欲憑江而守,等待援軍到來,與人民軍決戰。
在此情況下,人民軍一路高歌,各路奉調入朝的部隊先後越過鴨綠江,在新義州集結。
“雄赳赳,
氣昂昂,
跨過鴨綠江,
保和平,
衛祖國,
就是保家鄉。
中華好兒女,
齊心團結緊,
抗日援朝,
打敗日本野心狼。”
1928年8月,潺潺流淌的鴨綠江,展現給人們壯觀的一幕:大橋上,滿載兵員、輜重的軍列,風馳電掣般向東疾駛。這是由成都軍區第36軍孫良誠率領的川軍離開祖國,奔赴朝鮮戰場的情景。
瀰漫着濃烈嗆人的火|藥味的江面,武漢軍區援朝第18軍商震部和武漢軍區第35軍楊森部的戰士正踏着臨時搭起的長長的浮橋,伴着嚎亮的歌聲,疾步衝向江對岸。此時,這雄壯嘹亮的歌聲,和着天上不時傳來的敵機的轟鳴聲,奏出一曲雄渾激昂的交響樂...
此次對日戰爭,考慮到戰場狀況的瞬息萬變以及日軍在海上力量的強大,爲防止中國東南沿海受到日本海軍及其海軍陸戰隊的壓力,基本上參戰兵馬計劃上都選擇處在內陸的各大軍區,如武漢、成都、蘭州等,處在沿海第一線的廣州、南京、濟南軍區除了全軍戒備外,並不在張漢卿的派兵之列。
成都軍區的三個軍已經全軍出動了,這是考慮到西南局勢並不迫切,而川軍入朝交通不便所作的笨鳥先飛之舉。當然,預備役軍隊也在加緊準備了。
因爲各大軍區力量的加盟,以及未來對日作戰的持久性考慮,張漢卿徵得張作霖首肯,任命戢翼翹爲人民軍朝鮮總司令官的一套班子已經成立並前出丹東作爲臨時指揮部。因爲戰場形勢瞬息萬變,這個司令部將節制所有入朝參戰軍隊並全權組織戰役,不受掣肘。
隨着人民軍各部不斷的入朝,充實各部的指揮系統成爲必要。張漢卿仿照後世的兵團建制,將瀋陽軍區入朝鮮的兩個人民軍14、34軍編爲第1兵團,以荊德文、董英斌爲正、副司令;
將北大荒建設兵團的2個滿員步兵軍編入第3兵團,爲機動部隊和東西兩側的策應;
將正面戰場上4個軍18、30、35、36軍編爲第2兵團,以原成都軍區司令荊有巖中將爲司令----他這個光桿司令呆在川中也沒啥意思了。三個兵團在東、中、西三個方向既獨立行動,又互爲犄角。
因爲對關東軍的勝利,人民軍已經失去了突襲的可能。在日本國內還沒有形成巨大的支持的時機,能否發動一場更大的戰役,在北朝鮮取得新的勝利的設想擺在張、韓的案頭。
基本上在目前,日本是不具備兩線作戰的能力的。這場戰爭來得太突然,他們也沒有做好戰爭的準備。只要在朝鮮拖住日軍並施加越來越大的壓力,則日本是沒有膽量放棄朝鮮這塊跳板而另闢第二戰場的,勢必會在朝鮮形成最低形式的對峙,這本就是張漢卿的既定戰略計劃。
據情報顯示,增援最快的日軍第6師團已在8月6日晚在釜山登陸,最快會於7日下午乘火車抵達平壤。如果在此刻以主力出擊,將兵力分散的兩個日軍師團擊潰而使其全線後退是可行的,但是要預防到他們合兵形成一股後的力量給將來的殲滅戰帶來困難的不利後果。
雖然張漢卿的戰略思想是在朝鮮形成僵持,但是一開始就這樣僵持對中國並沒有好處:一是戰場上地理位置對中國不利,二是在沒有將日軍打疼打殘並使之徹底失去戰勝信心的情況下,停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比較好的作法是在日軍增援部隊未到之前,消滅日軍兩個師團之一。
究竟先打哪一個呢?許多人的想法是先吃掉19師團,而後佔領平壤,此後基本上東北朝鮮將失去戰略價值,日軍必會在平壤與人民軍僵持,從而達到既定戰略----這一想法最爲可行,因爲主力的第2兵團就在其正面,而且距平壤又很近。
出人意料地,戢翼翹否決了這一意見。在跟隨張漢卿長期作戰的經驗中,他敏感地覺察到:這些所謂的人民軍的優勢,日軍應該也是心知肚明的。19師團依清川江東佈防,北面是妙香山,均不適合大規模偷襲。
如果正面戰場失利,日軍是很有機會從容退回平壤固守,因爲平壤爲日據多年,留存相當力量及擁有大量的輜重,適合固守。
此情形下,人民軍只是向前推進了少許,這對不拘泥於一城一地得失的張漢卿和戢翼翹來說不會滿意。
而第20師團在東海岸,遠離日軍力量中心。而且朝鮮東北部多山,對雙方運動都不利,倒有機會達成圍殲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