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 置省

bookmark

張漢卿可不會幹直接將朝鮮宣佈爲省的笨做法,那與侵略成性的日本有何兩樣?“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不讓其看到歸於中國的現實的好處,身處飢寒交迫的朝鮮人民怎能心甘情願地改變千年以來的獨立傳統?

----其實應該不是朝鮮人民不願意歸順中國,而是其歷史上相對貧窮的事實讓中國一直不願意接納這個小夥伴。從中國孱弱時朝鮮大院君還死活請求晚清政|府效仿元朝置省朝鮮可知,將朝鮮併入中國的觀點在朝鮮曾經是多麼的有市場。

張漢卿當然也不至於像後世中國那樣一邊供着北朝鮮這隻白眼狼,一邊要承受其不聽指揮棒、屢給中國出難題的苦惱!

還有把中醫硬說成“韓醫”、把端午節的發源變成韓國、明明是彈丸小國非要把國名說成“大韓”民國、因爲氣候原因醃製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大白菜硬把它美化成人間美味的泡菜、屈原孔子老子韓非子都是韓國人…

辛辛苦苦打下的大好局面,當然要向着最有利於中國的方向前進。張漢卿甚至決定了萬一投票不通過,則執行先已準備好的不利預案計劃,將此次投票宣佈爲作廢以待重選!當然爲了保證投票的一次通過以佔住法理上的有利地位,人民黨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江之隔的中國煥發出來的巨大熱情和經濟的富足,讓日據朝鮮人民早就“心嚮往之”。

他們看到的是經濟比較發達的東北三省,內地的有些省份雖然在這幾年發展得不錯,但確實沒有到能給人一眼就產生嚮往的程度,但東三省例外。這個地方的富裕程度和先進程度,比之相對較發達的日本國內一些地方也有過之而無不及,遑論作爲殖民地的貧窮的朝鮮了。

加上先期控制朝鮮各地政治的人民黨及中國從各省調集的行政官員的宣傳,一幅朝鮮人民加入中國後的幸福前景擺在眼前:

朝鮮設省後將擁有民族自治權,省長也將由朝鮮族人民擔任,在國會裡面還將會有一個常任的參議院副院長名額,同樣的參、衆議院的議員們享有與其它省份相等的權力和義務;

北部朝鮮的財政收入初期將主要作爲建設本省之用,除此之外,中|央政|府還會給朝鮮一定的財政補貼,以儘快將差距拉平;

將瀋陽、丹東聯結現有的新義州----平壤----開城鐵路形成沈開線。依託瀋陽巨大的工業能力來輻射朝鮮是首要舉措,因爲雙方都是標準軌,這一做法非常簡單,中|央人民政|府甚至先期已經開始徵調民夫開始中國一段的建造了;

在鴨綠江上新建兩座大橋,分別爲集安、臨江鴨綠江大橋,以加快原有邊民|聯繫。集安大橋將聯結遼寧吉安並將鐵路從通化入朝鮮省境,接江界、平城入平壤;臨江大橋則爲公路橋,源自吉林臨江;

新建朝鮮東部沿海線的大鐵路,北起清津,一路南下串接咸興、元山,至漢江北岸鐵原止。在清津以北新鋪到達圖門江口西水羅裡的鐵路,構成西----鐵線;

改造清津、南浦爲萬噸級的港口城市,使之成爲繼大連之後東北亞聯繫世界的窗口;

用半年左右時間完成土地改革,用中|央財政的力量推行5年制義務教育,中|央在朝鮮建設大型工廠,並逐漸健全關係民生的輕工業體系、扶持民族資本…

與日本不同,中國看來是真正把朝鮮當作自己的一個省份來經營,而日本則把朝鮮看作原材料生產基地和傾銷產品的殖民地,對於百姓的死活則不放在心上。中國政|府還出臺了政策,要尊重民族習慣,對比日本強制韓民改日本姓不啻天壤之別!

在國際風雲變幻的此時,即是一些熱衷於民族自立的朝鮮有識之士也紛紛指出:與其將來有可能繼續遭受外來----尤其是日本的奴役,暫時投入中國的懷抱則不失爲一個明智之舉。所以在如期進行的全民公決中,竟有85%以上的選民贊成加入中國。

來自國聯的監督者們也都認同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自決,觀察小組組長、英國的鮑威爾在回報總部的電文中稱:“這次自決絕對是公正、公平、公開的,中國政|府沒有任何強迫的或是僞造的高通過率的數字表明,日本在朝鮮的統治是多麼的不得人心,反之傳統的宗主國中國政|府則給予了朝鮮未來實在的發展計劃更能打動脆弱的朝鮮人。也許此次投票的結果最終可能維繫朝鮮半島長久的和平與發展,因此我們對此次事件給予很積極的評價…”

張漢卿也不是省燈的油:爲了防止將來朝鮮坐大後又有爭端,或是中國未來某一日像蘇聯解體一樣----在歷史的長河中,中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誰也不知道在哪一位“英明領袖”任上會最終將中國分裂,他設計了很好的政治架構。

是否加入中國,全民可以公決,這是未歸順前的朝鮮可行的,基數是朝鮮國民;將來萬一提出退出中國也需公決,但基數是全體中國國民----彼時的朝鮮也只算是其中之一份。朝鮮正式設省,加入中國的版圖後,其政治選擇則不容輕易挑釁。

對少數存在的可能的朝鮮復國和民族主義者,他在給予後來人民黨朝鮮省委書記金三順、人民黨高麗省委書記全大中的指示中屢次強調:朝鮮半島作爲中國的一個部分不容分裂,任何有關於朝鮮復國的言論將視情節輕重予以批鬥教育、重刑處罰、直至以“反革命”或“叛國”罪在精神上和肉體上雙重消滅之,要把所有的一切動亂苗頭消除在襁褓中。

在他的見解中,像後世新疆、西藏的騷亂,本來是不應該出現的,這些實質上是當權者長期忍讓、被所謂的民族團結所桎梏----既然各民族一律平等,都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則在處理民族問題時,不應該厚此薄彼,否則會出現民族心理集體失衡,反而導致事故的發生。

他也在強化對於《反分裂國家法》的普及,以對民族分裂分子形成合法的震懾和控制。

朝鮮併入中國的政治、軍事意義也是很大的:政治上,如果朝鮮迴歸後的生活水平及經濟發展得到極大提升,在將來一些領土的迴歸上會得到認同,起以榜樣的作用,減少原有住民的反抗;

軍事上,中國的邊境線不是變長,而是大大縮短了----比起原來中朝邊境1420多公里的長度,現在的中控與日控朝鮮半島邊境線只有最大250多公里;

此外,留給中國的陸上緩衝距離加大了,在海上,使得中國領海從渤海灣前突了至少500公里,在煙臺、旅順、南浦建設成爲空軍基地後,中國的淺水海軍終於可以依託強大的空軍不再龜縮,升級渤海艦隊爲北海艦隊成爲可能。

雖然東海距日本最近,但是憑藉着東海艦隊的母港青島和西朝鮮灣的南浦港及大連灣的地理優勢,中國東海沿岸----膠東灣、遼東灣竟是中國東部沿海一線最安全的地方!

朝鮮併入中國所遇到的困難很少,至少在當時其文字還使用着漢字。不像現在,因爲表音文字的“發明”,韓國出現了歪歪曲曲的所謂“韓語”,割裂了韓國與其古代文化歷史的傳承。

帶給這代人的後果,是古典文化修養欠缺,與傳統脫離,完全脫離了東亞文化圈,深陷孤立與悽楚之中。

後世韓國青年一代連漢字讀法都不清楚,書寫漢字就更困難了。很多人用漢字寫不出自己的名字,父母的名字也寫不出,走出學校進入社會之後還要自學漢字,以至於張漢卿穿越前的現代韓國面向成人的漢字函授機構遍佈各地。

所以說,就是從現代人權、民族與社會發展的角度上來說,張漢卿統一朝鮮都具有“悲天憫人”的進步歷史意義。

爲最大限度維繫朝鮮與中國的傳統,朝鮮省政|府明令所有公文均以漢字表達,政|府公職人員需從單一朝鮮語逐漸過渡到以漢語和朝鮮語共重、最終實現漢語化。

在國家教育部的幫助下,朝鮮第一所綜合性的全科大學----平壤大學正式建立,各地的專業全、技術學校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在三年後即實現識字率50%的目標。

朝鮮北部的窄軌火車、朝鮮所用的度量單位“裡”也都紛紛朝公制轉化。日據的痕跡,以及朝鮮故有的與妨礙現代化的不好的事物,都在大張旗鼓迅速地消失在歷史的舞臺。

爲了讓朝鮮人民牢牢記住中國人民軍在此次戰爭中的犧牲、勇敢和光輝,在不久後,一座漢白玉雕刻的巍峨雄壯的“朝鮮解放紀念碑”矗立在平壤城市中心廣場上。

正面是張漢卿親筆提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個金字,反面是戢翼翹撰寫的碑文:“在朝鮮戰爭中,爲了消除軍國主義的威脅,而爲中華民族的尊嚴、統一和主權獨立事業作出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爲朝鮮的和平與解放事業而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這座紀念碑成爲朝鮮省愛國主義教育紀念基地,成爲了平壤一景。

北朝鮮人民獲得了新生。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423章 又見麗人行第148章 毛腳女婿第195章 將計就計第153章 暗殺第386章 唐努烏梁海第677章 大明湖畔的狗血劇情第361章 好大的人情第709章 於一凡的大計第885章 突圍第215章 皿煮集中制的第一次實踐第623章 戰地詩人第842章 日本式裁軍第369章 呼倫貝爾頭籌第337章 又見婉清第276章 賑災(下)第456章 取姓法第283章 分裂第623章 戰地詩人第170章 閨房之樂第446章 筷子的哲學第533章 攻心之戰第111章 翻臉第370章 和平談判第844章 對比鮮明第461章 借殼上市第600章 臨城劫車案第489章 見證奇蹟的時刻第584章 你是人間四月天第792章 紳士與野獸第433章 與吝嗇鬼打交道第658章 統一幣制第791章 熱絡第285章 欠錢的果然是大爺(下)第710章 給她一個交待第643章 軍制第657章 人民黨|領導中國第69章 王爺賣王府第834章 新婚姻法背後的較量第249章 後發制人第671章 在鋼絲繩上跳舞第442章 擊斃了日本浪人第62章 老司機第965章 刀尖舞蹈第732章 經濟戰線的一場較量第72章 打秋風第234章 求賢若渴第434章 條件第112章 戲精第598章 化敵爲友第728章 盛愛頤的邀請第700章 又動刀兵第500章 且戰且退第298章 冷槍第46章 兇險第891章 東方絞肉機第854章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上)第185章 少帥的點子第1007章 計中計第595章 沖喜第938章 示敵以強第442章 擊斃了日本浪人第532章 財大氣粗第862章 擊斃是最好的尊重第181章 枕頭風第581章 婚禮內外第280章 新文化運動的旗幟(下)第78章 裂痕第613章 和談第669章 中蘇新紀元第940章 少帥的怒火第901章 僵持第665章 驚魂第757章 壓力第467章 試探第802章 反思第984章 恩威並施第77章 第一桶金第179章 擦屁股第94章 聽黃調第612章 逼宮第944章 摧枯拉朽第287章 座次之爭(上)第541章 廢督裁兵(上)第669章 中蘇新紀元第913章 中華魂第924章 叢林時代第687章 1924年的軍改第410章 危機時刻第815章 敗露第35章 打架第139章 軍營女人第400章 施恩以義第271章 中日關於一戰的較量(上)第963章 堅如磐石第587章 京漢鐵路大罷工第970章 顯擺第946章 漢城大捷第634章 訛詐第512章 姓張還是姓楊第174章 風骨
第423章 又見麗人行第148章 毛腳女婿第195章 將計就計第153章 暗殺第386章 唐努烏梁海第677章 大明湖畔的狗血劇情第361章 好大的人情第709章 於一凡的大計第885章 突圍第215章 皿煮集中制的第一次實踐第623章 戰地詩人第842章 日本式裁軍第369章 呼倫貝爾頭籌第337章 又見婉清第276章 賑災(下)第456章 取姓法第283章 分裂第623章 戰地詩人第170章 閨房之樂第446章 筷子的哲學第533章 攻心之戰第111章 翻臉第370章 和平談判第844章 對比鮮明第461章 借殼上市第600章 臨城劫車案第489章 見證奇蹟的時刻第584章 你是人間四月天第792章 紳士與野獸第433章 與吝嗇鬼打交道第658章 統一幣制第791章 熱絡第285章 欠錢的果然是大爺(下)第710章 給她一個交待第643章 軍制第657章 人民黨|領導中國第69章 王爺賣王府第834章 新婚姻法背後的較量第249章 後發制人第671章 在鋼絲繩上跳舞第442章 擊斃了日本浪人第62章 老司機第965章 刀尖舞蹈第732章 經濟戰線的一場較量第72章 打秋風第234章 求賢若渴第434章 條件第112章 戲精第598章 化敵爲友第728章 盛愛頤的邀請第700章 又動刀兵第500章 且戰且退第298章 冷槍第46章 兇險第891章 東方絞肉機第854章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上)第185章 少帥的點子第1007章 計中計第595章 沖喜第938章 示敵以強第442章 擊斃了日本浪人第532章 財大氣粗第862章 擊斃是最好的尊重第181章 枕頭風第581章 婚禮內外第280章 新文化運動的旗幟(下)第78章 裂痕第613章 和談第669章 中蘇新紀元第940章 少帥的怒火第901章 僵持第665章 驚魂第757章 壓力第467章 試探第802章 反思第984章 恩威並施第77章 第一桶金第179章 擦屁股第94章 聽黃調第612章 逼宮第944章 摧枯拉朽第287章 座次之爭(上)第541章 廢督裁兵(上)第669章 中蘇新紀元第913章 中華魂第924章 叢林時代第687章 1924年的軍改第410章 危機時刻第815章 敗露第35章 打架第139章 軍營女人第400章 施恩以義第271章 中日關於一戰的較量(上)第963章 堅如磐石第587章 京漢鐵路大罷工第970章 顯擺第946章 漢城大捷第634章 訛詐第512章 姓張還是姓楊第174章 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