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兩個計劃

鍾佩的話停下來後,又有其他的幾人在說着這兩種戰略的優劣,一時間,氣氛又激烈了起來,而陳冬生看着下面人這樣吵吵鬧鬧,不但沒有生氣,相反,他還很欣慰。

因爲他已經感覺到,自己的這些將軍們在經過了這兩年的戰鬥中都已經成長了起來,並不是當初那個什麼都不懂的時候的土匪了。

他們中,不管是誰的發言,陳冬生都會仔細的聽,並試圖從這些人當中找出幾個帥纔來,到目前爲止,陳冬生還沒有在東北軍中發現一個可以擔當帥級的將領,這些人當中,不管是陳光偉還是李立或是說包俞等人,他們雖然現在身處高位,但是,他們畢竟的起步太低,即使他們已經很努力,並且也有着天分,但是,將軍和統領,這一個就好比是天生的。天分不好的人,即使在努力他也就是一個將軍,而不可能成爲大帥。

他們中,又是吵鬧了良久後,陳冬生看看天色,發現已經是臨近晌午了,當下,也不不打算讓他們繼續談論下去,因爲陳冬生知道,繼續談論下去也沒有結果的。因爲這兩種方法支持的人都半斤八兩,而作爲東北軍中地位僅次於陳冬生的陳光偉則是一句話都沒有說過。

陳冬生揮了揮手,示意讓他們暫時停下,然後問陳光偉道:“光偉,你是怎麼想?”陳冬生的確想知道陳光偉的想法,在這麼多的東北軍將領中,也就只有陳光偉這個雖然年輕卻已經身居高位的將領能夠比較合他的胃口,當然,這其中也免不了陳光偉是陳冬生表親的這一層關係愛裡面。人,總是無法脫離人情世故的,就是陳冬生這個嚴格上來說並不是陳光偉地表親的人也一樣。因爲從各個方面來說。陳光偉都比其他將領更加人讓陳冬生覺得可以相信。

陳光偉聽見了陳冬生的問話後,原本不打算參與其中的討論的他,也不得不說起來,但是,臨開口前,他卻靈機一動,說道:“我認爲,因爲先雲集大軍山東,因爲山東那邊有着北洋水師的駐地,那裡停靠了北洋水師的主力艦隊。如果我們能把北洋水師收攏下來的話。那麼,面對上即將到來的洋人的艦隊,我們地北方,尤其是東北沿海一帶就不會成爲洋人的目標,至少,他們在進攻前還有些顧忌。

何況。現在我們除了山東的李鴻章的淮軍新軍這一個敵人外,還有着南方數省的新軍其中,尤以兩江總督曾國荃手下的一萬餘新編湘軍,兩廣總督張之洞手下地兩萬新編粵軍爲最,其他的各省或多或少都有編練的新軍,單一而論的話都不足爲懼。但是,當我們南取河南。山西,山東等地,我們就會有可能面對上這幾個省的聯合軍。

在我們沒有解決掉補給問題之前,大規模的南下是非常不理智的行爲,何況,現在還洋人這一層關係在裡面。如果洋人也干涉進來地話,我們就會受到極大的困擾。”

等陳光偉說了這麼多,而這些人聽了聽明白了,但是,還是沒有能夠知道陳光偉到底打的是什麼注意。

而陳光偉繼續說道:“我的意見就是。先有絕對的優勢兵力把山東拿下,同時。儘量招降於北洋水師,畢竟,現在我們手中有着旅順這個前北洋水師的最重要的基地,而我們一旦拿下山東後,北洋水師的最後一個基地,威海衛,也被我們掌握在手中的時候。他們失去了陸地的基地。就會變成在海上漂浮地鐵塊,沒有任何的用處。

方地話。路途遙遠,何況北洋水師和張之洞等那方總督們的關係並不怎麼好,北洋水師一旦到了南方,那麼北洋水師這個名字也就不會繼續存在了。我相信,北洋水師的人不會這麼笨,如果接受我們的招降的話,我們不但可以給他們繼續提供必要的原料,甚至還可以擔負他們的開支。要知道,海軍地費用不是南方地那幾個省單獨就能擔負的起地。

而一旦我們招降北洋水師成功,那麼,我們的北方沿海的安全就有了保證,這樣就可以避免了洋人可能的干涉。

這樣的話,我們在陸地上軍事行動才能夠順利的進行,而不必擔心隨時有人登陸我們的後方。

至於陸地上的行動,我就只支持全力,快速的拿下山東,看能否招降北洋水師,如果不能的話,我建議就派出少量的部隊,佔領山西就可以。而暫停行動,等待我們的後續補給到來後,在繼續南下。

如果說招降於北洋水師成功的話,可以一路南下,一直到兩江地帶,那個時候,可以用北洋水師的力量突破長江,這樣以來,阻擋我們部隊南下的最大障礙長江就不會成爲問題

陳光偉說了一打算通,可是,真正能聽明白的可沒有多少個,因爲陳光偉本人也不是一個對於海軍還了解的人,只是聽陳冬生說過,海軍是一個國家最爲重要的基石。所以,纔去尋找了這一方面的資料去看。

相比於其他人,陳冬生到底聽明白了許多,陳光偉的這一番話,陸軍上的行動上也沒有給出多少的建議,而最爲重要的一點就是,招降於北洋水師。

對於北洋水師,陳冬生也不是沒有想法,陳冬生很清楚,憑藉着自己現在的實力,根本就沒有辦法武裝起一支有實力的海軍來,而北洋水師這樣一支現成的海軍就成爲了陳冬生極爲想要的東西了。

但是,陳冬生知道,自己這樣的土匪頭子的身份已經讓絕大部分的讀書人視爲叛逆,屬於大逆不道的人,要想要招降李鴻章花費了數年時間打造的海上利器,陳冬生還真的覺的沒有可能。

但是,聽了陳光偉這麼一說,這招降北洋水師似乎也就成爲了可能,畢竟,海軍的消耗是絕對夠大了,單單是出海巡航一次,就要花費不菲的銀子,眼下,除了東北軍外,恐怕在也沒有那個地方的人能夠擔任起北洋水師那龐大的消耗了。

也許,兩江可以,兩廣也行,但是,現在他們在陸上都已經自身難保,隨時都有可能面對上幾十萬的東北軍精銳,再有錢也不可能說投進對於他們來說沒有任何一點用處的水師身上。

不過,陳冬生並沒有說馬上決定出兵的戰略,而是對着歐陽天說道:“你們把今天討論的內容都集中起來,然後整理分析,從各個方面都要分析到,包括洋人可能的反映,以及南方的那些地主豪強世家的反映,以及南方數省,還有北洋水師等等,把全部都考慮進去,然後一樣做一份作戰計劃給我。”

“是,王爺”歐陽天應了聲後,陳冬生就一揮手說道:“都散了吧!”

等到第二天一大早,雙眼已經有了血絲的歐陽天就帶着兩份的作戰計劃書找到了陳冬生。陳冬生看着歐陽天,說道:“也不要太勞累在自己了,有些事情,可以適當的交給下面的人做,也要多給一些他們機會。”

“知道了王爺”歐陽天回答道,但是,陳冬生聽見歐陽天這樣回答的語氣,就知道,這歐陽天肯定又把自己的話當耳邊風了。

一直以來,參謀部雖然說地處後方,但是工作量卻是非常的龐大的,一個負責着數十萬大軍的參謀部,在南下之前,人數才只有二十多個人,一旦有了戰事的時候,他們這些參謀經常都是整天呆在參謀部裡。連續日夜的工作。

而爲了減輕參謀部的工作量,在南下前夕,陳冬生就特地把東北軍事學院中的那些還沒有畢業的參謀學員挑選了一些成績好的補充到參謀部,這才減輕了些歐陽天的工作量,但是,像昨天這種重要又龐大並且時間緊迫的作戰計劃,肯定不是那些幾個新人蔘謀能夠搞定的,所以,也只有歐陽天和那些老參謀們一起弄,加上,現在時間緊迫,他們也就只要通宵工作了。

陳冬生接過來計劃書看了看,這兩份計劃書中,分別是昨天提到的那兩種方案,而不同的是,在採取優勢兵力攻擊山東的這一提案中,加入了很多陳光偉的觀點,其中,就把派去快速部隊爭取北洋水師的在於山東的基地威海衛作爲了一個重要的戰術目標,並且,如果可能的話,將要在北洋水師的艦隻在沒有離港的時候就把他們俘虜了。

而另一份的話,就是分兵而出的計劃,同樣的派到山東的部隊中增加了奪取威海衛的計劃,不過,難度就要比上一計劃要困難的多。

第25章 面臨的問題第15章 繼續前進第29章 光緒捅了馬蜂窩第46章 金華鎮第5章 天亡我也第41章 東北地主第50章 禁衛新軍的混亂第15章 繼續前進第2章 清軍騎兵第49章 袁金城的決定第26章 造危機來打劫第30章 城破第13章 被搶了第13章 日軍的登陸第33章 朝鮮第5章 天亡我也第7章 我發財了第56章 淮軍新軍的戰鬥力第23章 又招人馬第1章 建國登基第7章 危機第7章 汝南之戰第62章 寧予友邦,不予家奴第10章 打秋風第18章 和日軍的第一次較量第31章 是非對錯第4章 整編的麻煩第53章 慈禧和光緒第44章 錦州危急第10章 戰始第28章 登臺講課第13章 被搶了第46章 金華鎮第71章 玩具第3章 整編計劃第66章 確定計劃第27章 何進與郭豐臺第43章 戰初第50章 潘盛安的選擇第60章 兩江的尷尬第68章 危機四伏第5章 錢糧危機第39章 韓章回來了第23章 帝國土地法令第24章 人才那裡有?第3章 是威脅還是機會第26章 亂起第41章 今年的冬天第5章 錢糧危機第17章 情況危急第4章 “秋風計劃”第40章 武器和設備第41章 東北地主第59章 第一團和馮國璋第17章 造船廠第30章 感嘆和流水線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82章 日本的動作第1章 建國登基第25章 面臨的問題第92章 殺人利器—重機槍第89章 夜戰——炮擊第2章 平亂第16章 盛京的白色恐怖第78章 盛京學院第40章 騎兵第90章 北洋水師第28章 擴大會議第14章 夜戰第14章 認父第13章 被搶了第15章 繼續前進第30章 裝甲部隊第15章 繼續前進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15章 守備旅換裝第40章 騎兵第72章 法律第4章 包圍第7章 我發財了第11章 長春之戰第7章 我發財了第36章 國書四點第67章 稱王通電第87章 仁川之戰第58章 炮兵第32章 又一發匪乎!第42章 四個人的事第57章 第三師-梅森虎第53章 慈禧和光緒第56章 李鴻章的煩惱第26章 造危機來打劫第42章 最重要的兩件事第62章 滿清投降第21章 埋伏第37章 政治中心第49章 袁金城的決定第37章 對日本宣戰第28章 擴大會議第16章 賣身爲奴
第25章 面臨的問題第15章 繼續前進第29章 光緒捅了馬蜂窩第46章 金華鎮第5章 天亡我也第41章 東北地主第50章 禁衛新軍的混亂第15章 繼續前進第2章 清軍騎兵第49章 袁金城的決定第26章 造危機來打劫第30章 城破第13章 被搶了第13章 日軍的登陸第33章 朝鮮第5章 天亡我也第7章 我發財了第56章 淮軍新軍的戰鬥力第23章 又招人馬第1章 建國登基第7章 危機第7章 汝南之戰第62章 寧予友邦,不予家奴第10章 打秋風第18章 和日軍的第一次較量第31章 是非對錯第4章 整編的麻煩第53章 慈禧和光緒第44章 錦州危急第10章 戰始第28章 登臺講課第13章 被搶了第46章 金華鎮第71章 玩具第3章 整編計劃第66章 確定計劃第27章 何進與郭豐臺第43章 戰初第50章 潘盛安的選擇第60章 兩江的尷尬第68章 危機四伏第5章 錢糧危機第39章 韓章回來了第23章 帝國土地法令第24章 人才那裡有?第3章 是威脅還是機會第26章 亂起第41章 今年的冬天第5章 錢糧危機第17章 情況危急第4章 “秋風計劃”第40章 武器和設備第41章 東北地主第59章 第一團和馮國璋第17章 造船廠第30章 感嘆和流水線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82章 日本的動作第1章 建國登基第25章 面臨的問題第92章 殺人利器—重機槍第89章 夜戰——炮擊第2章 平亂第16章 盛京的白色恐怖第78章 盛京學院第40章 騎兵第90章 北洋水師第28章 擴大會議第14章 夜戰第14章 認父第13章 被搶了第15章 繼續前進第30章 裝甲部隊第15章 繼續前進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15章 守備旅換裝第40章 騎兵第72章 法律第4章 包圍第7章 我發財了第11章 長春之戰第7章 我發財了第36章 國書四點第67章 稱王通電第87章 仁川之戰第58章 炮兵第32章 又一發匪乎!第42章 四個人的事第57章 第三師-梅森虎第53章 慈禧和光緒第56章 李鴻章的煩惱第26章 造危機來打劫第42章 最重要的兩件事第62章 滿清投降第21章 埋伏第37章 政治中心第49章 袁金城的決定第37章 對日本宣戰第28章 擴大會議第16章 賣身爲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