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開闊起伏的平原地,
又相繼勢如破竹的攻拔了近四州之地,二十九座城寨和邑落之後,我已經比計劃中走的更遠一些,但是這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因爲分藩衆多的緣故,安東的州制劃分,可遠比內地小得多。)
因爲沿途人口的稀少和市鎮城邑的凋敝破敗,在這些城邑開始,已經是很難從地方獲得補給和其他的助力;就連象徵性的人質都湊不全。
因爲當地有點實力和名望的豪強或是殷實人家,不是已經不復存在,就是早已紛紛逃亡一空;只剩下一堆故土難捨或是是在無處可去的平民和貧戶、藩奴,想要把他們組織起來恢復秩序,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和累贅。
這一方面是土族之亂的緣故,另一方面則是耶律大石引塞外之軍過境,所造成的的慘痛後果。因此,不斷有小股的藩軍和安東輔助兵被留了下來,以維持沿途地方的基本次序、
雖然我的五萬大軍因爲縮水了大半,而只剩下比較精幹的兩萬多本部人馬,但相應消耗卻是隨着後方糧臺的距離拉長,以及維持佔領區域的擴大,而不斷緩慢而堅決的與日俱增着。
雖然這些地方到處充斥着小學教科書上所描述的,“棒打狍子,瓢撈魚,野雞飛進飯鍋裡”的豐富原生態資源,而實在是一個行獵和體驗野外求生的好去處;但是對於一支大軍的人吃馬嚼和其他日常消耗而言,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當然了,武裝行軍一般的攻陷和佔領這些地方,也不是沒有任何收穫;只是除了隨軍的各只專業小組,一路過來勘探的地理和水文,各種動植物標本和環境評估,大多數物產和資源的收集之外;其他的收穫就有些特別了。
因爲都是女人,在十幾歲到三四十歲的區間內適合生育的女性,都是隻要給一口吃的,就願意跟你走的那種類型;
因爲作爲生活支撐或是家中頂樑柱的男人,不是死了就是逃亡,或是被抓走充作了過路軍隊的炮灰,或又是出去討生活而就此不知所蹤的結果;她們之中有人迫於生計主動出來賣身,想做路過淮鎮軍隊和那些藩軍的的生意。
然後,因爲淮軍相對的紀律嚴明而買賣公平,乾脆就此跟上軍隊打算做長期的生意來,聚少成多了之後被發現,卻是苦苦的哀求不肯走;於是乾脆由軍隊集體出面,用很少糧食的微博代價將她們全部買斷下來,
於是這一路下來,前後陸陸續續的有數千人被送往後方去,按照計劃先送到女營當中管理上一段時間,再按照情況配給那些有功將士或是足夠足夠服役資歷的老兵,以解決婚姻家庭的問題。
當我的軍隊沿着曲折徘徊的道路,再次穿過了祥州境內大片的巍巍森林和草甸之後,就正式抵達了奔流不息混同江畔的小邑——懷德鎮。
按照羅藩時代作爲大都護所掌握的地理圖志,在寬闊的江對岸就是安東中部與北部重鎮,黃龍府的地界,沒錯就是那個“直搗黃龍”典故里的黃龍府;南北朝時曾是扶餘國的末代都城所在,而最早見諸於史書當中的“合龍(合隆)城”(今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
原本南北走向的混同江在這裡,突然折轉出了一個之字型的彎角來,而轉而朝向東面流淌而去,也由此在南北地域之間,環繞和分隔出了中部一大片由窄到寬的肥沃土地來。
因此,這裡也是鬆嫩平原腹地的精華地帶之一,長期的區域經濟中心和重鎮所在,也一度被比照處於黃河幾字型彎折處的河東道,稱之爲“小河東”之地。
黃龍府之名,則是因爲南北相夾環繞的大江,在春夏兩季處於混黃一色而形同黃龍;因此,在渤海大氏政權建立之後,以此地作爲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之一的建國都城之一,而得名扶余府又稱陪京黃龍府;然後又被後來徵拓此地的大唐安東都護府,以黃龍府之名沿襲下來。
由於其地處鬆嫩大平原上的西部草原與東部丘陵相交地帶,扼控着松花江兩岸和南北交通的咽喉,因此在東北古代歷史上一直是交通要衝和兵家必爭之地。
史上的東胡、鮮卑、穢貊、肅慎、高句麗、契丹、秣赫各族崛起後,都相繼輾轉的佔據過這片地方。而在高句麗統治期間,爲了抵抗唐朝的征服而在西境,大興土木修建了一條斷斷續續的“千里長城”,其中最北端的源頭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自從李績滅高句麗而並有其地,薛仁貴首開安東都護府,李光弼開拓北境別設小都督府以來,這片土地在唐人的治下,已經斷斷續續的度過了將近六百餘載的風雨歲月。
而在另一個時空,這裡也長期幽禁過被金人俘獲的徽欽二帝,發生過洗衣院.AVI之類的恥辱,而成爲那位嶽武穆畢生的最後追求和臨終壯志難酬的遺恨。
因爲,環江相夾的大片沃野和近水灌溉之利,因此相比水南地域被大片難以開發的蠻林,分隔的相當破碎的城邑聚落,或又是水北草原菏澤綿連的嫩江流域之地,對岸的黃龍府這一帶,歷史上可謂是人煙稠密,村屯密佈,城郭相望的望要富庶之地。
在這片東西向的長條地域內,以大唐下都督府的規格下轄有威、寧、信三州又五縣,因此從我這邊望過去,江南江北完全是不同的風光和物色。
據說混同江在四季之間的水位和顏色詫異較大,春季的江水還是青綠泛黃,據說只有到了夏季上游融水彙集的汛期時,纔會從泛黃變成徹底濃濁的深黃色。
雖然相比淮河和濟水什麼的而言,這個季節的水面看起來不是很寬,但是根據現場勘探足夠深並且急流密佈,在沒有足夠搶渡工具的情況下,已經可以構成某種意義上的險阻了。
作爲一個人類活動較早而歷史悠久的地區,這裡還是有不少歷史典故和相印遺存的,比如南北朝時的某代高句麗王被慕容氏燕國給趕到這裡避難,而在渡江時淹死全家的;古代扶餘國的王族幾次三番被外來勢力滅國,數度託庇於此而得以捲土重來。。
還有最後一位對大唐舉起叛旗的渤海國大氏王族,在這裡被走投無路的追隨部衆砍了腦袋,而獻給安東都護府派來的討伐軍。
而數百年前安史之亂末期,戰敗出亡的范陽叛軍殘部,在肆虐轉戰當中攪擾和摧毀了大半個渤海國之後,也是在黃龍府北岸這一夜暴漲的江水面前,走投無路的放下武器,接受自己應得的命運。
當然了,我還可以率部沿江繼續西進,直接繞過黃龍府的這片地域再折向北,不過這麼做沒有太大的意義;除非我想一次爲跳板和前進基地,沿着耶律大石所部來時的路線,通過上游呼蘭河的穀道走廊,直接攻到塞外草原\/蒙古高原上去;
這也是一條相當古老的遷徙路線,讓東北的土著民族與草原上的引弓之民,長期保持某種交流的歷史通道。
當年,在李光弼兵鋒下殘破敗亡的契丹大八部流亡者,就是從這裡闖入安東之地,而與散佈于山林間的土蠻融合通婚,變成現金所謂漁獵民族的化的黑種契丹。
歷史上最後一支渤海大氏的遺族,也是從這裡輾轉出奔草原,而成爲了大唐的諸多塞外分藩之一。
而不久之前,耶律大石所率領的塞外藩胡和北朝殘餘邊軍大部人馬,也是迂迴到這一帶才得以進入安東之境的,他們一路所留下滿地狼藉哀鴻遍野的痕跡和影響,我們這一路過來已經見得很多了。
不過真要這樣做的話,很容易將我軍的後方補給線暴露在敵人的額威脅之下,而被對岸度過江來的敵對勢力,給襲擾和截斷了後路而陷入進退維艱的局面當中,
因此,從屬各部人馬各種就此見好就收的想法,連同軍中希望能夠班師回家的些許呼聲,開始出現在了我的面前。
這時候,沿江前往下游偵查和尋找渡口的牛皋部有所回報,發現對岸塵煙滾滾而正在燒掠着什麼,還有一些屍體被拋投進江水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