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礦業、前景

因此,目前我手下的各項事業,都是在不停的花錢花錢再花錢,採購採購再採購。

而有時候,買下一個設備齊全功能完備的工坊,甚至還沒有將它大致完好的搬運過來的費用更多。

因爲買下一個已經破產或是瀕臨破產的工坊,只要能壓下價格,所費價值不過是原來造價的幾分之一。

但是想要將其中大多數設備物件,分解裝船運送到北地來重新開工,那相應的費用就要隨着距離的拉遠而迅速往上翻上數番了。

據說往來搬遷一次的價值,就足以在廣府當地,地價不那麼昂貴的郊外地區,再全新建造一個規模更大的廠區了。

而這番估價還是在,我本家海船順路攜帶的情況下,也未計算到港之後的當地人工運力所費。

但是這個代價,卻是不得不付出的,從不至於受制於人和縮短後勤補給線的長遠看,也有着十分的必要性和理由。

又比如,新進建立在沂水下游,黃河改道區內大片土鹽窪地上,的第一家硝化場。以及配套使用水力的硫磺研磨、細篩、晾曬的制璜場;用柳枝,麻桿等原料燒製火藥用木炭的燒炭場;以及火藥配比添裝,溼化制粒的做藥工坊等等。

因爲,我一直在致力於硝石和硫磺等火藥成分的本地化自產,作爲黑火藥的主要成分之一,硫磺和木炭的來源無疑是最廣泛,幾乎不要費什麼心思。

相比之下,佔據最大配比的硝石來源,就有些麻煩和緊缺了。在明朝以前的古代中國歷史上,普遍缺乏成規模的硝石礦產。

因此,除了從廁所和畜欄等地方收集天然生成積澱的硝土外,就只能靠從外海島洲進口了。

而日常對於硝石需求量甚大的南朝,也早已經淘汰了這種螞蟻搬家式的收集方式,而是直接從南天竺、驃國等地,整船整船的輸入。

在那裡直接有現成的露天硝礦,也有極爲廉價的土人或是藩奴勞力,只要修好道路直接開挖就行了。

但是我的治下就沒有這種便利和條件了。而光靠後方的轉運,因爲海路的風險等緣故,充滿了太多的不確定因素,也容易讓本軍最大的戰鬥力,長期受制於人。

不過,我的地盤既然在淮東地區,也就是後世的魯東一代,那就不完全是無法可想了。

作爲黃河和淮河出海的泛濫區之一,這裡最不缺乏的,就是因爲歷代河流改道或是決堤,而造成的大片鹽鹼地和鹹水沼澤。在這類土地上的的作物產量極低,甚至無法種植。

因此,爲了生計着想也是日常的需要,當地民間很早就有了,在這些鹽鹼窪子裡收集和熬土鹽的傳統,作爲無法獲得正常海鹽供應的權宜替代物。甚至一度因此形成一個相對龐大的生產、銷售和消費體系。

雖然雜質多味道泛苦,且含有長期食用對人體有害的成分,但在大多數時代,卻是下層人民,所能唯一消費得起的選擇,因爲來源廣泛而獲取容易。

在另一個時空中,這種社會狀況甚至一直延續到解放前,在被白區反動派封鎖的根據地裡,依舊大行其道。

而作爲土鹽經濟的附帶產物,就是鹼鹽裡伴生的硝酸鹽等硝化結晶。

按照天工開物裡的說法,到了火藥應用已經初具規模的有明一代,中國傳統產硝已經可以分爲三大地域,出蜀中者曰川硝,生山西者俗呼鹽硝,生山東者俗呼土硝。

因此,山東(淮北)當地產出的土硝,同樣是一種重要的原料和催化劑,多用於皮革、造紙的添加物。

這種硝因爲多伴生於鹽土(鹽鹼地)而得名,是低窪地褐黑色土質,自然透析結晶出上層產物。其色多黃,其味多苦,其質多輕而鬆散。

青、密、淄、濰各州的沿海,都有面積不小的低窪鹽鹼地和海水倒灌鹽澤,其中應該可以作爲土硝的來源。

據夏鹽濾硝的原理,鹽土地春季掃硝土是最好的時節,經過一冬時間,鹽土上層出現一層黃色土質浮於地面。春雨來臨前,可很快進行刮掃。收集起來也很簡便。

按照天工開物裡的製取法,硝土先用篩去除土塊磚石等雜質,用大鐵鍋裝入清水加硝土,邊加邊攪,使硝土充分溶化、靜置,撈去水面浮沫雜質。

www⊕ttКan⊕C 〇

再把溶化液倒入大缸中,加入白礬少許,使溶液快速澄清,濾出土質。將濾液移入鐵鍋中,文火加熱充分攪拌,再移入大缸中,保溫30-40c,靜置半小時,待沉澱觀察有無沉澱。

若沒有,待冷卻結晶爲毛硝;若有沉澱,等沉澱下去,吸淨液,冷卻結晶得毛硝。將結晶出的毛硝倒鍋內然後加火進行熬製。

當水分減少到40%左右即可停火。把濃縮液倒入缸中進行粒狀結晶,爲之水硝。

將水硝再次入鍋,用文火使水分繼續蒸發,最後倒入鍋中進行冷卻結晶,製成塊狀,裝入袋中,置於乾燥通風處貯存。要用的時候,才用木製器具研磨成方便加工的粉末。

有了相對純淨的硝粉,那就意味着重要的化工基礎——三酸兩鹼之中的硝酸,也有了相對穩定的保障,

因爲用耐腐蝕的瓷陶反應塔,可以從冶鐵的廢氣中,持久蒸餾和冷凝出雜質較多的濃硫酸溶液,在古代也被稱爲綠礬油的煉丹產物。

然後經過陶製管道的進一步的沉澱和過濾之後,就是初步工業用途的成品硫酸了,而硝酸,則是用硝石與濃硫酸進行置換反應而產生的。

有了硝酸的生產技術和來源之後,這也意味着未來無煙火藥的前置技術,硝化棉的製造,可以就此派上日程。

突破了這個關鍵的技術節點和瓶頸之後,就是某種火器科技樹上的多樣運用和拓展的大爆發。根據含氮量的多寡,可以作爲不同強度的槍炮發射藥,乃至新式炸藥的用途。

在黑火藥的最佳配比和顆粒化生產後,具體運用的潛力,已經被挖掘的到一個上限的情況下。

(現代黑火藥的配比是硝75%,硫磺10%,木炭15%,古時因爲原料的產地成色不同,而有細微變化)。

製造火帽所需的雷汞,也有望結束試驗工坊的小規模製取,而進入規模化的量產。

但說到底,這一切還是的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花更多的代價,纔能有所見效的燒錢項目。

當然,也不是沒有利好消息。

至少新任萊州團練使姚平仲帶領的開拓部隊,已經在膠東的登州境內初步站穩了腳跟,開始就地屯墾和拓圍設堡,招徠流民和捕亡盜匪。

而目前除了他已經佔據了州治——蓬萊諸城故址外,還有劉琦控制下的萊州掖縣,以及由宋公明駐守的膠水城。

這樣經過沿線地區的初步肅清和整頓之後,萊州灣的沿岸地區就算正是納入我的掌控之中,當然我這麼做,並不是爲了恢復登州鎮的具體作用和歷史地位,

如果是需要海港的話,在半島東北面我有現成的昌邑、博昌諸港,作爲渤海、黃海兩洋貿易的出發點和終端;半島西南面有位於膠州灣的板橋、即墨,位於海洲的鬱洲等現成的良港,作爲南方補給和貿易的候選。

而且因爲海路上的輸送需要,這些港區還經過了北伐軍的修繕和增擴。而沒有必要大費周章的重新開發和恢復,一片殘破的登萊諸港,畢竟從建設投入再到開始運用能夠和吸引客商,通過收稅而有所回報,還不知道是猴年馬月的事情了。

我之所以迫不及待的要將一片廢墟的登萊各州納入控制,就是了爲了膠東地區在歷史上出產的貴金屬礦藏。作爲眼下來錢最快的副業手段之一,無疑就是挖金礦了。

雖然對海的扶桑各藩也有足夠的金銀礦脈和歷史淵源,但是那些現在還不是我可以直接伸手的,並且當地還戰亂不堪,或許目前可以通過海路走私貿易,輸出一些控制在地方諸侯手中的金銀,但幾個主要的產區,卻是由國朝派駐的代理人,在把持和控制着。

現如今我的控制區,勉強可以夠得到後世小半個山東省,以及蘇北的部分地區。因此在礦藏的地理位置,有着某種天然的優勢。

要知道在後世的中國大地上,比較著名的十大重點礦區,光是山東就佔了一半,而其中規模最大最有名,無疑是膠東地區的招遠和三山島兩大礦脈區,而且地理位置上相距很近,就有位於萊州境內的招遠——掖縣的礦牀地帶上。

因爲具體分部相對集中且方便開採,故而在另一個時空,自隋朝起就有產金的說法,而進入北宋時期已經形成大量開採的記錄了。

當地的金礦,主要是地質運動造成的原生金礦脈,因此需要掘穴或是打洞才能開採,儘管如此,在元豐年間,所謂鐵血大送的一年上萬兩的產金之中,光是膠東地區的產出,就足足佔了八成以上。

而些這些金礦被發現後,就從歷代沿襲斷斷續續的一直開採到了現代,在新中國建立後,又造就了大名鼎鼎的山東招遠等幾個礦冶集團。光是招遠的玲瓏礦區,產量一度就排行後世的世界第五。

因此,從儲量上來說根本不是問題,難道我還能開採得過,擁有現代化機械設備和技術的國營大型企業麼。

我初步決定最先開採的,乃是三山島和浮游島金礦,一方面因爲地理位置明顯而找礦方便,不用在費力的在某個地區內,廣撒網的到處勘探碰運氣,另一方面因爲位於萊州灣離岸不遠的大海島上,便於消息的封鎖和具體流程的控制,還有海運上的便利,

等有了初步技術和規模上的積累,並且實力壯大之後,才考慮陸地上的後續開發,就連開發所需的勞力,我都想好了,前期完全可以用俘虜,後期就用海外輸入的倭人,一方面是來源足且代價低廉,吃苦耐勞堪稱牲口,另一方面,這樣當作消耗品處理起來也方便。

當然,這個時空的礦井坑道開採技術,已經有所發展和進步,因此也具備了更深層開採的可能性。因此對於當地相對淺層的礦脈來說,根本不成問題。

通常情況下,是先用帶包鐵木軌的牽引小車,從礦洞挖掘出大塊的原礦,然後用畜力或是水力機械粉碎和研磨成礦砂,然後是利用貴金屬自身比重的沉濾和篩選,將有用的礦砂分離出來,再做進一步熔鍊成塊錠的粗丕。

由於是相對富集的原生金礦脈,而不是次生或是伴生礦藏,因此只需要提取其中的黃金顆粒就夠了,因此,雖然需要礦洞採掘,但在冶煉成本上,遠比後兩者要節約的多。

當然了,我先要安排合適而可靠的人手,來負責此事才行,而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從建立礦區和相應設備,到最起碼的產出,最樂觀估計也要等到年底了。花錢如流水而支出不如的負增長,也有望得以遏制一下。

不過,有了相對穩定的貴金屬來源之後,就可以考慮嘗試着增值性的再加工,比如私自鑄幣,私自鑄幣還是私自鑄幣什麼的。

作爲整個大華夏文化圈裡,流通了數百年的硬通貨,南朝發行的金銀錢還是擁有相當堅挺的購買力和保價力。

雖然北地一片殘破和動亂,讓金銀貴貨失去了通常的流通價值,但在相對穩定的南方,還是可以繼續發揮用處的。

只是,只是,正當我躊躇滿志的規劃將來之時,隨着新抵達的一批船團補給,卻帶來江寧方面的最新通令,

卻希望我的人馬,能夠在淮北有所大動作,而配合國朝從長江沿線發起的夏季攻勢。

對那些散佈、盤踞在兩淮、中原廣大地區,卻正當困頓在暑熱疲弊之中的番胡部衆,進行全面反推和驅逐的作戰。

而現在無疑是最好的機會,他們初來乍到正當水土不服之際,又是他們最不喜歡的夏季,而對於習慣了嶺內溼熱的軍隊來說,中原的夏天,則是某種相對溫宜的主場天氣。

一加一減的戰鬥力對比,自然在勝算和信心都有所加成的,而一旦時間拖得久了,等來年他們逐步適應了當地的氣候環境,那再次攻打起來又不一樣了。

並且,考慮到我麾下如今“兵力不足”的現狀,不日還有新的軍隊,從海路增援而來,以協助我的作戰。

好吧,國朝的便宜和便利,看起來也是沒有那麼容易坐享的。

第47章 一路向南第955章 沉驚5第1137章 潮新7第989章 浮夢19第544章 風雨8第209章 世風日下?第477章 漸變7第346章 天哭第59章 江寧第1158章 滄瀾2第1114章 歸遠14第749章 思變9第102章 薄發3第1047章 殤國7第444章 天傾12第44章 醫者父母第1067章 零落17第1272章 卷蕩2第147章 驚聞第416章 轉變第57章 偶然第133章 暗謀第550章 根本6第769章 憂亂9第1236章 平盧20第550章 序間10第236章 夜半無人私語時第528章 經略2第1290章 旋滅10第207章 升官與發財第906章 臨峙6第585章 變數5第117章 端倪第627章 悵懷22第774章 萌動4第162章 迷夢將醒第604章 悵懷4第一把四十九章 除受同人瑪雅人的維秘女郎十二十年後的姐妹相會第913章 臨峙13第510章 根本5第475章 漸變5第139章 際會第526章 經略6第553章 序間7第197章 船談、交心第914章 臨峙14第943章 破釜3第204章 梳理第1171章 會江寧第204章 梳理第238章 請求 表示第879章 撥亂19第1128章 浪奔8第175章 善留第83章 轉變第947章 破釜7第326章 補兵和裝備第1084章 立新14第1160章 滄瀾4第233章 聽審前後第103章 蓄勢第925章 驚破5第54章 相見時難第536章 風雨6第701章 啓東第1134章 潮新4第1024章 瀾動4第543章 序間3第937章 驚破17第1285章 旋滅5第141章 交涉第198章 航歸下第1290章 無題第901章 臨峙第1092章 立新22第981章 浮夢11第347章 應調第1111章 歸遠11第689章 新氣5第966章 沉驚16第484章 漸變14第366章 再燃第40章 彼見第475章 漸變5第1136章 潮新6第959章 沉驚9第1210章 淮動10第1179章 會江寧9第865章 撥亂5第926章 驚破6第236章 夜半無人私語時第655章 出援5第1186章 會江寧10第912章 臨峙12第983章 浮夢13第321章 相見時難第469章 歸亡18第327章 進取第684章 落盡4
第47章 一路向南第955章 沉驚5第1137章 潮新7第989章 浮夢19第544章 風雨8第209章 世風日下?第477章 漸變7第346章 天哭第59章 江寧第1158章 滄瀾2第1114章 歸遠14第749章 思變9第102章 薄發3第1047章 殤國7第444章 天傾12第44章 醫者父母第1067章 零落17第1272章 卷蕩2第147章 驚聞第416章 轉變第57章 偶然第133章 暗謀第550章 根本6第769章 憂亂9第1236章 平盧20第550章 序間10第236章 夜半無人私語時第528章 經略2第1290章 旋滅10第207章 升官與發財第906章 臨峙6第585章 變數5第117章 端倪第627章 悵懷22第774章 萌動4第162章 迷夢將醒第604章 悵懷4第一把四十九章 除受同人瑪雅人的維秘女郎十二十年後的姐妹相會第913章 臨峙13第510章 根本5第475章 漸變5第139章 際會第526章 經略6第553章 序間7第197章 船談、交心第914章 臨峙14第943章 破釜3第204章 梳理第1171章 會江寧第204章 梳理第238章 請求 表示第879章 撥亂19第1128章 浪奔8第175章 善留第83章 轉變第947章 破釜7第326章 補兵和裝備第1084章 立新14第1160章 滄瀾4第233章 聽審前後第103章 蓄勢第925章 驚破5第54章 相見時難第536章 風雨6第701章 啓東第1134章 潮新4第1024章 瀾動4第543章 序間3第937章 驚破17第1285章 旋滅5第141章 交涉第198章 航歸下第1290章 無題第901章 臨峙第1092章 立新22第981章 浮夢11第347章 應調第1111章 歸遠11第689章 新氣5第966章 沉驚16第484章 漸變14第366章 再燃第40章 彼見第475章 漸變5第1136章 潮新6第959章 沉驚9第1210章 淮動10第1179章 會江寧9第865章 撥亂5第926章 驚破6第236章 夜半無人私語時第655章 出援5第1186章 會江寧10第912章 臨峙12第983章 浮夢13第321章 相見時難第469章 歸亡18第327章 進取第684章 落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