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7章 立新17

遼東城外,關於追擊和反追擊的一場交鋒剛剛結束未久,各種丟棄的新鮮屍體還橫七豎八撲倒了一路。

眼看着陣列依舊次序井然具列在城牆下,不慌不忙紮營立陣的淮軍殿後所部,

“無懈可擊,還真是無懈可擊。。”

人稱大石林牙官拜遼興軍節度使的耶律大石,不由對着左右感嘆道。(塞外藩部多稱樞密使爲“林牙”)

“不愧是野戰善守第一的南朝勁旅啊。。”

“這還不過是其中一部而已。。”

雖然他麾下騎兵用多路狼突戰術,虛實相間的聲東擊西,輕易擊潰了那些尚且留在城外的附從藩軍;卻隨即在這些敗兵之中碰上了真正的硬骨頭,足足有數千名聯車結營嚴正以待的淮軍火器部隊;

猝不及防的輕狂驕勝之下,這些塞外輕騎幾乎當場就在密集的火器彈幕前,接二連三的狠狠碰了個頭破血流,而在衝鋒過程當中丟下至少一千多具人和馬的屍體,還有幾百名衝的太前無法迴轉,而被人刻意放到近身用用尖刃給戳下馬來的倒黴鬼。

這些雖然不是耶律大石的本部人馬,但也算是塞外藩部當中弓馬嫺熟的控弦之士了,這麼快就先勝後敗,輕易的鎩羽而歸,多少還是出乎了耶律大石的意料。

而對方甚至還有閒暇和餘力,在後隊展開隊列和陣勢,對那些潰敗的藩兵進行攔阻和收容;

然後又有人自認瞅到機會而請命出擊,想要尾銜敗兵突入其陣列;結果就是在輕易近的身前之後,卻反被這些看起來各自爲戰的中空方陣,給阻拌、遲滯,分割和包圍起來一陣猛攻狂打。

還沒有等到後續接應的步隊跟進掩殺,這些騎兵就已經輕而易舉的潰敗下來,在奔逃亂竄當中反而衝亂和阻擋了己方步隊的攻勢,然後混雜在一起被這些乘勢重新發動起來淮軍陣列,數陣反攻和短促突擊就給打的大敗虧輸,而紛紛反身潰走。

然後對方這才幹淨利落的攻守易位變陣回來,裹帶着收容的藩軍殘部,在城中出援大隊騎兵的接應和側翼警戒下,緩緩退往遼東城牆的方向。

雖然初陣就損失了一些人馬和銳氣,但他也自覺試出了對方的底氣和基本戰力的水準,算是心中有所計較和成算了。

至少,這些淮軍令行禁止的陣列森嚴與嫺熟老道的軍前素養,還有綿密持久的火器殺傷;都給他留下來尤爲深刻的印象;至少在正面對陣上,沒有數倍優勢的力量只怕是等閒衝不動,也打不開對方排好的陣列的。

畢竟他可不比那些,長期眼界侷限於安東北境的土包子,或是遠離中原而消息滯後的塞外藩胡,雖然身在邊塞,但是還是經常能夠聽到朝廷的通報和邸文裡,關於那隻盤踞在北地而極爲難纏南朝勁旅,在河南河北攻城略地的各種消息。

如今,在他這裡會集了安東北境的威武、崇德、會蕃、新、大林、紫河、駝等延邊七州的諸侯兵馬;以及山外草原饒樂、松漠兩都督府境內的,大黃室韋、敵剌、王紀剌、茶赤剌、也喜、鼻古德、尼剌、達剌乖、達密裡、密兒紀、合主、烏古裡、阻卜、普速完、唐古、忽母思、奚的、糾而畢等十八藩部之衆。

只要能夠成功驅走和擊敗,侵入遼東全境的南軍所部,他們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將部衆和領下,從苦寒貧瘠的山外草原,或又是相對資源有限而紛爭不斷的北境,大舉遷移更加富庶而物產豐足的安東中部,南部地區來。

正所謂是沿途所經“財帛子女予取予得”的天大好事情。而耶律大石則是這支南下的十數萬之衆,所公推出來的盟主和領頭人。

作爲昔日北國壁城宿元景麾下,大名鼎鼎的干將兼藩軍統將之一,耶律大石的軍伍經驗不可謂是不夠豐富的。

從當初普通歸化藩落的區區貴姓後裔,被還是節度使的邊帥宿元景親眼有加的看中,而輟拔爲牙將,直到封帥受節威震邊關,最終被賜予漢姓張,而字崇德。他可謂是用一刀一槍的廝殺,帶着滿身的傷痛拼搏出來的前程。

因此,他對於北朝的認同和歸屬感,基本更多是來自對於那位威震九邊的宿太尉,永世難忘的知遇之恩。

在宿元景制定的引安東諸侯兵勢而掃蕩草原的戰略過程當中,他可謂是一馬當先出了極大的氣力,也留下了李臨淮(李光弼)再世的赫赫名聲。

前年因爲他舊傷未愈,再加上藩部出身熟悉草原的背景和淵源,而被格外留在塞外坐鎮後路,沒有追隨宿元景馳援洛都,反而讓他逃過了身死覆滅的一劫,卻又成了成就他的天大機會。

聽聞洛都城破的消息之後,他幾乎在第一時間就主動脫離了北朝的旗號和序列,又恢復了耶律氏族的故姓而回到本藩出身的達密裡部,先是逼迫自己的叔父退位讓賢,又聯合有所姻親的歸化奚種各部,奪取蕭藩領下的軍政大權;

進而用手中掌握的資源和大半年時間,奪取和整合了宿元景留駐在塞外和延邊諸塞的殘餘軍力,成爲一片殘破和混亂的松漠都督府與饒樂都督府之間,最大的新興勢力。

所以當那些人帶着大批各部急需的錢糧物用找到他的時候,幾乎是兩下一拍即合的當即決定,舉族興兵而遷徙南下,前往更加富庶而溫暖的安東道南部就食,

當然了,響應對方發兵救援遼東城的名頭倒還在其次,關鍵是他們還想獲得一片相對安穩的棲身之地,而不是繼續留在每年過冬都要餓死凍死不少人的草原上,

因此,這一旦進入了遼東之地後,想要再叫他們吐出來,就在沒有沒有那麼輕易的事情了,只怕最不濟也要在這肥沃的富土之上,狠狠割據下來一大塊,做爲人畜蕃息生聚的新家園。

因此,在某種利慾薰心之下,雖然大多數人自知者未面試未人火中取栗之事,但是毅然率衆追隨南下了。

而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又得以吞併和裹挾了不少,正在安東北地作亂的“林中百姓”“黑水之民”“野契丹”等土族勢力;眼看就是以十數萬引弓之勢,滾蕩席捲而下所向披靡。

因此雖然初陣接連敗績折損至少數千,但是對於整體實力根本無傷大雅的結果;而且還驗證了對方提供的消息,這些淮軍戰力固然強歸強,但是顯然數量還是相對有限的。

只要消耗和大垮掉那些核心的部隊,餘下的從衆之輩就根本不足爲敵了。只可惜,他率衆前來的還是有些太晚了,或者說這些遼東城本地的守軍太不濟事,有城牆遮護和沒有城牆遮護的軍隊,就完全是不是那麼回事了。

按照他預料中最理想的結果,就是在接下來的戰事當中,用這些比較精銳淮軍作爲磨刀石,打磨和消耗掉他主導的聯盟下,那些桀驁不馴或是別生異心的外圍,或是異己勢力;這樣以他爲首的五部聯盟的核心勢力,才能在戰後的遼東,乃至安東南部,佔據最大的利益和其他好處纔是。

他如此思慮着慢慢走過一道廢棄的壕溝,突然噗的一聲,他坐騎的頭部炸開了一團血色,痛苦嘶鳴着前揚起來而將他甩倒在地上。

“有刺客。。”

“保護林牙。。”

他的左右頓然已經大驚失色的亂成了一片,而爭相下馬將他倒地的包圍起來,直到耶律大石揮手大聲道“吾無恙”,他們這纔有所平復下來,卻是如臨大敵的舉刀持弓向外,倉促擺出一個基本防陣來。

然後又有人飛身縱馬四出,開始向着面敵的方向,輻射一般的迅速展開搜索和巡查。由宿太尉一手帶出來邊軍精銳的素養和臨陣應變只能,由此可見一斑了。

然後重新站穩身形的耶律大石這纔有心思,分辨和打量着自己身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這匹陪他走過了多年刀槍劍雨的紫驥寶馬,已經重重的趟倒在地上抽搐着,卻是白花花的腦漿隨着眼球都暴突出來,眼看就不能活了。

這不由讓剛從地上回過神來的耶律大石,豁然驚出一身冷汗來;他甚至來不及痛惜坐騎的斃命,就當即反省起來,自己還是太過託大了,居然輕易自信的暴露在陣前觀望敵情,而成爲對方偷襲的目標。

萬一身爲盟主的自己有個差池和是非,被寄予厚望的五部聯盟就此無人帶領不說,只怕手下這些爲了共同目標而匯聚前來的人馬,就要自散大半而去了。

想到這裡,他不禁做出一副不怒反笑的表情大聲道。

“所謂淮軍的伎倆,也不過是如此了。”

“真是盛名之下難符其實了。。”

這時候,遠處的城頭上突然想起了幾聲轟鳴,片刻之後就聽細碎的呼嘯聲,碰碰砸在了那些四散搜索的騎兵之間,激濺起幾大蓬的土浪,其中一枚彈跳起來的炮子正中一名騎手上身,而給攔腰打斷了血肉模糊的數截。

雖然距離炮擊落點明顯還隔着一段距離,卻是將這些騎從衛士給嚇了一大跳,再也顧不上搜索隱藏的敵人,而紛紛本土折轉回來,不由分說的護送着重新換乘坐騎的耶律大石,匆忙向着本陣所在的位置退還而去。

第742章 思變2第985章 浮夢15第117章 端倪第58章 船聞第570章 ,營生10第1223章 平盧7第516章 兵戎6第1196章 江寧變10第964章 沉驚14第230章 交涉、決定第1044章 殤國4第5章 生與死(上)第714章 大羅(4)第722章 異夢2第1090章 立新20第1014章 頹然4第917章 臨峙17第806章 淪沒6第843章 風動3第897章 反動17第915章 臨峙15第908章 臨峙8第363章 蕩響第291章 戰淮北四第1134章 潮新4第301章 戰淮北十五第726章 異夢6第1281章 旋滅第382章 波黠第543章 風雨7第176章 間歇第499章 起復與投獻第1276章 卷蕩6第310章 淮北紛紛三第56章 世艱第41章 出奔第637章 悵懷37第476章 漸變6第639章 悵懷39第1200章 徐州起4第1169章 滄瀾13第51章 在揚州(下)第228章 決定、靜觀第1167章 滄瀾11第1203章 淮動3第777章 萌動7第935章 驚破15第665章 出援15第131章 結交第919章 臨峙19第803章 淪沒3第540章 風雨4第202章 夜深深第168章 微瀾2第22章 夜宴、百態第726章 異夢6第1130章 浪奔10第1183章 會江寧7第277章 交困第165章 街戰第320章 兩河風起二第632章 悵懷32第513章 根本8第157章 不該來的第一百八十八 掌進退第763章 憂亂3第594章 期新4第535章 經略9第401章 憂喜第186章 事辭第937章 驚破17第294章 戰淮北八第864章 撥亂4第1031章 瀾動11第774章 萌動4第103章 客串第78章 再聞第141章 交涉第1232章 平盧16第961章 沉驚11第401章 憂喜第518章 兵戎2第384章 戰雲5第1018章 頹然8第196章 離去第17章 皆爲名利第802章 淪沒2第1238章 底定8第490章 漸變20第710章 啓東(10)第618章 悵懷18第39章 嘗辯第539章 風雨9第1207章 淮動第310章 淮北紛紛三第1181章 會江寧5第832章 雲起2第767章 憂亂7第368章 折轉第1227章 平盧17
第742章 思變2第985章 浮夢15第117章 端倪第58章 船聞第570章 ,營生10第1223章 平盧7第516章 兵戎6第1196章 江寧變10第964章 沉驚14第230章 交涉、決定第1044章 殤國4第5章 生與死(上)第714章 大羅(4)第722章 異夢2第1090章 立新20第1014章 頹然4第917章 臨峙17第806章 淪沒6第843章 風動3第897章 反動17第915章 臨峙15第908章 臨峙8第363章 蕩響第291章 戰淮北四第1134章 潮新4第301章 戰淮北十五第726章 異夢6第1281章 旋滅第382章 波黠第543章 風雨7第176章 間歇第499章 起復與投獻第1276章 卷蕩6第310章 淮北紛紛三第56章 世艱第41章 出奔第637章 悵懷37第476章 漸變6第639章 悵懷39第1200章 徐州起4第1169章 滄瀾13第51章 在揚州(下)第228章 決定、靜觀第1167章 滄瀾11第1203章 淮動3第777章 萌動7第935章 驚破15第665章 出援15第131章 結交第919章 臨峙19第803章 淪沒3第540章 風雨4第202章 夜深深第168章 微瀾2第22章 夜宴、百態第726章 異夢6第1130章 浪奔10第1183章 會江寧7第277章 交困第165章 街戰第320章 兩河風起二第632章 悵懷32第513章 根本8第157章 不該來的第一百八十八 掌進退第763章 憂亂3第594章 期新4第535章 經略9第401章 憂喜第186章 事辭第937章 驚破17第294章 戰淮北八第864章 撥亂4第1031章 瀾動11第774章 萌動4第103章 客串第78章 再聞第141章 交涉第1232章 平盧16第961章 沉驚11第401章 憂喜第518章 兵戎2第384章 戰雲5第1018章 頹然8第196章 離去第17章 皆爲名利第802章 淪沒2第1238章 底定8第490章 漸變20第710章 啓東(10)第618章 悵懷18第39章 嘗辯第539章 風雨9第1207章 淮動第310章 淮北紛紛三第1181章 會江寧5第832章 雲起2第767章 憂亂7第368章 折轉第1227章 平盧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