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起復與投獻

泗州西南部,成子大湖畔,一處新設的營地中,隊正谷老四的聲音,正盪漾在那些揮汗如雨的身影之中。

“對付那些兔子一樣能跑的胡馬兒,唯有‘結硬壘,打陣戰’而已。。”

“也就通過足夠的土木作業,就地抵擋和削弱胡馬兒的衝勢和遊鬥糾纏。。”

“再用火器環列的嚴密結陣來援護和殺敵。。致使其流走往來的牽制與騷擾難以成效”

“只要敵騎傾力而無法衝動本軍的陣腳。。那便意味着,我們已然搶先贏得了勝機與先手”

“一亦敵騎纏鬥近身無暇,而全力掩進殺破之。。幾乎無有可擋者”

“所以不要以爲你們如今乾的都是不入流的粗重活兒。。這可是攸關生死的頭等要事”

“作爲一個合格的軍卒,日常壕塹一定要挖的又好又快,會挖陷馬蹄坑只是最基本的手段。。”

“還要須得會壘胸牆,樹土臺。”

“在任何情形下,都能用最短的時間內聯車結營,搶先立於不敗之地”

而在不遠之處的炮壘上,

原水師炮頭周老倌,正在泥濘中與一輛紋絲不動的炮車,奮力較勁着。這是在此之前見慣了海天與風浪的他,從未有過的不同體驗與生涯。

而在更早之前,他不過是交州(今越南河內)一名遊手好閒的浪蕩子,因爲年少貪杯在巨流港的酒館裡,被“好心人”招待了一頓蔗頭燒,待到從酩酊大醉中醒來之後,卻已經在水師的某條老舊戰船之上。

被強行按壓了身契和手印,而成爲了光榮的水師最底層的一員役丁,自此再也沒有真正的下船過。又在漫長海浪波濤飄泊不定的生涯之中,至少輾轉了五任上官,換了三條船,從役丁做到水夫,從水夫再到操手,從操手再到炮丁,從炮丁最後做到了拿全額餉錢的炮頭。

而作爲負責水師船炮的小頭目,他被裹挾編列進御營右軍,卻還是不久之前的事情。

當時,駐泊在港中負責毀壞物資的海兵隊數千人,連同沒能即使跑掉的十多條海船大艦上的所有人手,都被突然出現的御營右軍,給用弓弩火銃頂住脖子,威逼着強行扣了下來。

其中大抵有一千多號炮手及操使人員,加上同船上的長短炮和短臼炮,也被另行拆了下來,而編列進陸師之中,補充進了新增擴設的三隻炮團之中。

周老倌也因此開始了一段,在陸地上相對的穩定生活,雖然在北地整個嚴酷無比的冬天裡,被凍得要死,但他好歹是堅持了下來。

不過相比那些被打散另編進,所謂青州守捉旗下廵水營的海兵隊,他們這些現成的水師炮手,顯然更受優待和吃香多,不但列爲本陣的直屬編配,勿論編配到哪一營團去,都是被重點防護起來的寶貝。

不但有專門的護衛和輸送隊,每人至少還配有若干的見習操手和炮卒,聽憑使喚和跑腿。

當別人走路的時候,他們可以輪流乘在炮車上或是跨馬代步,別人只能啃冰冷的幹餅就懷中溫過的囊水,他們卻可以喝到幾口暖身的蔗頭燒酒,按照士官待遇的專門開上罐頭肉。

惟一的要求就是,要有敢於站在前列,操炮直接面敵的勇氣與果敢,而未得軍令,哪怕敵近身前護衛全數戰死,也不允許背敵轉身或是退避。

相比海上按部就班的放炮壓制和側弦對轟,在陸上的戰鬥中,操炮之術配合火器戰陣,原來還可以玩出這麼多花樣和機變來。

就彷彿在他眼前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擺脫按部就幫苦熬資歷的過往,而追逐功名與前程的通途大道。

要知道,除了鎮壓外藩的土蠻和掩護海兵隊登岸之外,國朝水師已經好多年沒有打過像樣的大戰了,沒有大規模海上戰事也意味着,沒有足夠讓他們這些來歷紛雜的底層軍士,有所出頭和表現的機會。

只能在相對封閉的海船上一點點的磨資歷,然後熬到頭上的人病死老死,或是出了意外,纔有一線晉身的指望。

而這次北伐,水師同樣也是配角,更多的時候只是在海面上游曳和輸送,少數幾次衝進內陸江河的結果都不理想,甚至是狼狽不堪的被人給逐了出來。

因此,周老倌不介意抓住這個機會,要知道,在格外重視傳統和階級的水師之中,從役夫到兵丁容易,只要資歷熬得足夠操作足夠熟,但從兵丁到士官,乃至軍官之間,則就是難以逾越的天塹。因爲想要成爲士官,就需要拿着上官的推薦書,到海事或是水師學堂裡進修。

而每艘船同樣是船首或是艦官,獨斷專行的小王國,只要是漂浮在海上,他們甚至可以依照古老的傳統,以瘟疫或是叛亂爲由,果斷的處置這些手下。他們也有自己的傳統和慣例,只會推薦自己親熟的子弟或是親信,而斷然不會輕易讓這些來歷可疑的雜流,爬到自己比肩的位置上。

至於水師的將領階層,那可是水師中的門閥世家及其關係人等專屬的禁臠,更不是他們這些出身卑賤,來歷複雜之輩所能奢望染指的。

而光是從炮丁到炮頭,就足足花了他將近十年時間,這還是因爲他多少粗懂算術,也認得幾個文字的緣由,可他已經四十出頭了,再沒有多少個十年的時光和歲月,可以繼續蹉跎下去了。

作爲稍帶些許技術含量的水師炮頭,運氣好的話能夠無病無災的,在水師中服役到實在幹不動了,蒙看重的船首顧念開恩,拿上一批遣散錢就地下船,投寄在某條相熟商船上度過餘生,或是滿身傷痛的成爲某處港區裡的醉死鬼,就是他們最常見的結局了。

他們正隨大隊人馬,向着泗州以西的宿州、預州一帶進擊。

自從泗州橋頭鎮一戰之後,淮北東部各州的塞外藩軍和胡馬兒,幾乎被一掃而空,剩下的殘餘力量也如驚弓之鳥一般的遠遁而去。因此,在北路的徐州、兗州一帶也出現了難得和平而短暫的空窗期。

奪佔了橋頭鎮之後,還帶來了一個好處,除非那些胡馬兒能夠在春季的凌汛裡,奮不顧身的遊過淮水來,不然原本警戒和防備淮南方向,就堪稱是暫時得以消停了。

但是同樣的,原本設伏打援的分段截擊戰術,就因爲敵人的退避而派不上用場了。

因此,在得到最新海路後援的底氣下,益都的本陣已經決定取消迴歸修正的計劃,而追加更多的軍力和後勤輸送,越過泗水以西進一步乘勝追擊。

順便掃蕩淮北沿岸被胡馬藩軍佔據的渡口,以獲取更多的戰果,和擴大這場勝利帶來的局部優勢,還有就是從淮北道內,搜刮殘餘的人口和資源。

..。

江寧府,石頭城,一片鈞容直的吹打聲中,正在舉行一場授任儀式。

對於深陷囹圄的前帥司南面使君李格非來說,大軍兵臨城下的意氣風發,仿若還是昨日的事情,

只是這一路逃亡歸來,卻是早有這種階下囚的心裡準備了,落入囚牢之中後,他平靜下來,想通了很多事情。然後一點點的將自己在軍前的感悟和反思,給默寫下來,權作苦悶單調中的消遣,也算是某種流傳後世爲鑑的方式把。

然後,就在漫長的等待與反思之中,突然有些大悲大喜的,接到脫罪出獄的命令。

緊接着,讓他有些難以置信的是,等候自己的不是迎接回家的車馬,而是前來宣敕的中使,而他的家人甚至還沒得到消息,然後他被帶到了石頭成立的行在,有稀裡糊塗的發現,自己居然已經被重新起復。

而他這一次被格外起復,將要去待罪校贖的地方,乃是在北地。作爲新設立的淮北布政使,兼按察使的身份,在那裡開衙建置,以監臨青、兗、海、密、登、萊各州轉運、民政、刑名事。

經過了這一番大起大落的心理衝擊之後,他很快就通過自己的渠道,知道了大致的緣由了。

依照前朝沿襲下來的體制,天下各道皆設一督四使,既總領全道的都督、大都督,有時候還兼任節度使,入朝則比六部尚書品銜,除了直領的行營牙兵外,還節制若干軍鎮或是守臣的防區,大至鎮撫、經略、鎮守、軍使,小至防禦使、團練使,皆受指導;

次之爲承宣佈政使,掌民政戶口庶務,下設若干分巡道,以各路參議、參領職銜分管數州事務,於望要之邑又增設觀察使,以專其責;

再者爲度支轉運使,掌道內財稅及關津商要之出入,下轄以各分巡道的轉運判官、度支官,鹽鐵官、錢監等若干;

又次者爲按察使,又稱採訪處置使,總領一道刑名之務,下轄道州府縣的各級提刑、判司、推官等。較大的道,喲設有若干路觀察使,以分理職責。

又有掌巡道都察院的左右監察御史並裡行若干,負責風聞糾彈查訪官民的監察職責諸事,又按照若干片區流動巡察,乃稱之爲廉訪使,。

此外又有勸學使領下的學官學校,營田大使爲首的延邊駐屯、漕運、河監大使的水利河工、等等次流的道官差遣。

只是北地已經被藩鎮割據的天長日久,這些常設制度和差遣體系,早就被那些專制一方的大小軍頭們,給肆意破壞的七七八八,而將這些道上差遣職事,純粹變成某種榮譽性質的加銜。

而在南朝治下,除了嶺內各道基本沿襲舊例之外,又演變出了五路延邊制度,

既以總管路(道)——置制使分路(數州)——統制(大小軍州)——都監(大小城塞)——指揮/正將(小鎮堡寨)——都頭/部將(大小戍壘)、火頭/隊將(諸哨燧)。以火長、隊正、校尉到將軍、大將軍的相應職級的各色武官將帥充任。

作爲延邊戰區制度的最大特色,就是這些延邊武職,都可以兼管或者代行部分治民之責。因此,他這個新上任的布政使的職分,就未免有些微妙和尷尬。

因爲布政使既在品階和職分上,遠遠高於當地所謂的淮東制置使和六州鎮撫府,除了國朝的名頭和之外,可以說是完全是空降過去,毫無跟腳和底氣的職事。

或者說是,形同寄人籬下的他,要想獲得相應的職權和待遇,就得看對方的臉色和心情了,畢竟那裡是新佔的敵國之地,可以說是百廢待興,還要顧及到這些孤懸敵後軍將們的想法和態度。

畢竟,以那位羅藩子的一貫作風,可不是什麼省油的燈,再加上後方生出的那些變故和是非,國朝竭力安撫和倚重都來不及,又這麼會在具體人事上,讓對方有所誤會和嫌隙呢。

因此,這番明明是爲了體現國朝在北地,行駛威權與統治的任命,但卻在偌大江寧府的文武羣臣之中,居然沒有人願挺身而出,前去這個身陷敵後的是非之地。

“還真是舍我取誰啊,”

剛換上新袍服的李格非,也忍不住要自嘲道。

畢竟在北伐敗潰之責中,這位南面使君算是責任和牽連最少的一位,又恰巧在軍前與那位羅藩子有舊。因此,就被提前赦放出來頂鍋的最好人選了。

而在朝堂上出面提議他爲人選的,同樣也是暫時在家隱居的鄭侯一黨成員,其中種種,不由讓人有些玩味起來。

“晚生見過李承宣。。”

他如此思慮着,卻不防一名緋紅袍服的年輕官員,走到了他的面前施禮道

“恩師顏公託我向承宣問好。。”

“不知顏公此番有何見教。。”

聽到這個名字,李格非倒也不敢自持身份,

“就是恩師家中有幾個子侄,近年方纔學成”

這名年輕官員,開門見山的道。

“希望能夠追隨承宣麾下見習行走。。”

“多蒙看重,理當相應。。”

李格非有些疑惑的應承道,要知道北邊可不是什麼善地,顏氏那位大佬,這麼會想到把子侄後輩,送到這樣兵戰兇危的地方去。

然而他突然想起某些傳聞,頓時有些恍然大悟起來,卻由此又想起另一樁事情來,

自從他下獄後,追隨他回來的那些幕僚、門客也隨之流雲星散而去。正所謂世情冷暖分明,點滴自知。因此他現在身邊也是孑然孤立,而作爲一任布政使,也需要有分擔日常雜佐實務的人手。而來自顏氏的建議,無形間提醒了他。

在京師兩學每年學成後,除了例行保送的政經兩院和部分文學院的俊才之外,其他人在定期舉試落榜的也不在少數,相比那些趨炎附勢的投獻之輩,這些尚未被官場舊習所沾染的生員,無疑是一個同行上任的良選。

第853章 風動13第299章 戰淮北十三第941章 破釜第739章 抉擇4第1199章 徐州起9第665章 出援15第586章 變數6第27章 聞變第854章 風動14第630章 悵懷30第450章 天傾(18)第1102章 歸遠2第1208章 淮動8第539章 風雨9第867章 撥亂7第1201章 徐州起5第1118章 歸遠18第460章 歸亡8第720章 大羅(10)第24章 間聞第792章 肘腋2第264章 定裝 突至第905章 臨峙5一百三十章 短暫迴歸的日常第1114章 歸遠14第986章 浮夢16第678章 出援28第699章 履新3第1137章 潮新7第857章 風動17第718章 大羅(8)第114章 驚夢4第133章 暗謀第327章 進取第867章 撥亂7第827章 啓新17第517章 兵戎7第461章 歸亡9第98章 薄發1第1011章 頹然第753章 徒變3第970章 沉驚20第1254章 再決4第591章 期新第890章 反動10第997章 跌宕7第756章 徒變6第308章 淮北紛紛第419章 戰局2第735章 異夢10第609章 悵懷9第266張 窮盡第1233章 底定3第653章 出援3第48章 再變第80章 幕內第419章 戰局2第873章 撥亂13第313章 淮北紛紛六第881章 反動第654章 出援4第53章 別亦難第221章 兩處閒愁第1283章 旋滅3第167章 偶現第1128章 浪奔8第515章 兵戎5第169章 微瀾3第706章 啓東(6)第61章 攬勝第899章 反動19第876章 撥亂16第550章 根本6第811章 啓新第406章 應援第1004章 夷變4第601章 悵懷第971章 浮夢第214章 哥哥去哪了第959章 沉驚9第964章 沉驚14第1198章 徐州起8第1240章 底定10第517章 兵戎7第1239章 底定9第653章 出援3第1205章 淮動5第769章 憂亂9第1140章 潮新10第870章 撥亂10第659章 出援9第232章 回程、意外第662章 出援7第481章 漸變11第1188章 江寧變2第845章 風動5第570章 ,營生10第271章 文抄公的憂鬱第1207章 淮動第786章 萌動16
第853章 風動13第299章 戰淮北十三第941章 破釜第739章 抉擇4第1199章 徐州起9第665章 出援15第586章 變數6第27章 聞變第854章 風動14第630章 悵懷30第450章 天傾(18)第1102章 歸遠2第1208章 淮動8第539章 風雨9第867章 撥亂7第1201章 徐州起5第1118章 歸遠18第460章 歸亡8第720章 大羅(10)第24章 間聞第792章 肘腋2第264章 定裝 突至第905章 臨峙5一百三十章 短暫迴歸的日常第1114章 歸遠14第986章 浮夢16第678章 出援28第699章 履新3第1137章 潮新7第857章 風動17第718章 大羅(8)第114章 驚夢4第133章 暗謀第327章 進取第867章 撥亂7第827章 啓新17第517章 兵戎7第461章 歸亡9第98章 薄發1第1011章 頹然第753章 徒變3第970章 沉驚20第1254章 再決4第591章 期新第890章 反動10第997章 跌宕7第756章 徒變6第308章 淮北紛紛第419章 戰局2第735章 異夢10第609章 悵懷9第266張 窮盡第1233章 底定3第653章 出援3第48章 再變第80章 幕內第419章 戰局2第873章 撥亂13第313章 淮北紛紛六第881章 反動第654章 出援4第53章 別亦難第221章 兩處閒愁第1283章 旋滅3第167章 偶現第1128章 浪奔8第515章 兵戎5第169章 微瀾3第706章 啓東(6)第61章 攬勝第899章 反動19第876章 撥亂16第550章 根本6第811章 啓新第406章 應援第1004章 夷變4第601章 悵懷第971章 浮夢第214章 哥哥去哪了第959章 沉驚9第964章 沉驚14第1198章 徐州起8第1240章 底定10第517章 兵戎7第1239章 底定9第653章 出援3第1205章 淮動5第769章 憂亂9第1140章 潮新10第870章 撥亂10第659章 出援9第232章 回程、意外第662章 出援7第481章 漸變11第1188章 江寧變2第845章 風動5第570章 ,營生10第271章 文抄公的憂鬱第1207章 淮動第786章 萌動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