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靈氣之靈

對於白衣少女的突然出現我只是愣了一下,笑道:“這位姑娘,真是無處不相逢啊,請坐,這次該輪到我來向姑娘請教了。”

小七急忙讓出座位和袁棘坐在了一起。

白衣少女也不矯情,爽快地坐下說道:“這大船的主人可是大有來頭,說出來定會嚇你一跳。”

“是嗎?是誰會這麼牛呢?”我不解地問道。

“什麼牛啊,豬啊的,告訴你也可以,但是你也要將爲何可嘆這個問題說明白點。”白衣少女眨眨眼睛調皮地說道。

形容一個人很牛是現代說法,這個時代的人自然是不會明白的。

我也不去解釋,接着說道:“這似乎不公平吧?”

白衣少女柳眉上翹道:“怎麼不公平?一人回答一個問題,當然公平。”

“姑娘你想,你提出的問題普天之下就我一人知道答案,而我的問題這臨安城百姓都知道,兩個問題的難易程度不同,這自然是不公平的了。”

白衣少女楞了片刻道:“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對你我而言,都是爲這不知而求之,何來不公之說?”

我強調的是問題的難易程度,而白衣少女追究的是問題的本身。

旁邊的袁棘等人都不說話,只是饒有興趣地看着我們。

我忽然心念一動,說道:“好,成交。”

白衣少女被我這成交二字逗笑了:“怎麼弄的像做買賣似的,還成什麼交,本姑娘就大方點,先告訴你吧,那大船的主人正是當今朝廷權勢最大之人,丞相賈似道。”

“原來是他。”我和袁棘等都是恍然大悟,難怪這般囂張。

據說這賈似道最喜歡呆的地方就是西湖的遊船上。賈似道府邸便在湖邊,與皇宮隔湖相望,乃是先帝理宗爲其所建,名爲後樂園,賈府的這艘大船系在一條粗纜繩上,繩端連着一個大絞盤,行走不必划槳撐篙,十幾個壯夫拼命推絞盤,船行如飛,上朝也好,在湖裡遊玩也罷,都不需要船槳划行。

“看來賈似道比我這個皇上還會享受啊。”我暗道。

白衣少女見到我們略微吃驚的模樣,還以爲我們怕那賈似道,於是哈哈笑道:“怎麼樣,說出來是不是嚇你一跳啊?這大船在民間還有個叫法,臨安城的老百姓都稱之爲蟲船。”

我問道:“什麼?蟲船,這也不像蟲啊?”

“你怎麼這麼笨啊,一點都不會聯想,這賈似道大人啊,雖然於治國之道不甚明瞭,卻精於鬥蟋蟀,據說還專門著有《促織經》一書,以炫耀其能,不過說起這鬥蟋蟀,臨安城裡倒的確無人是其對手,蟋蟀爲蟲,所以百姓就將這賈大丞相所坐之船就叫做蟲船了。這下懂了吧?”白衣少女得意洋洋地說道。

小七聽到白衣少女竟然說皇帝陛下笨,差點便要發怒,我連忙瞪了他一眼,笑道:“呵呵,原來如此。”

“好了,現在該你告訴我了吧。”

我稍稍環顧四周,客人們都在邊吃邊說,沒人會來留意旁人在說什麼。我壓低聲音說道:“好,那我來告訴你吧,這可嘆嗎,是指秦檜來替皇帝揹負千載罵名,姑娘既然知道皇帝的權力最大,自然就該明白,皇帝若是不同意,秦檜何來權力製造這起冤假錯案?不過,這事也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清的,改曰有緣相會時我再詳細告訴你吧。”

我這番話直接將矛頭對準了高宗皇帝,雖然宋朝的民風還算開放,但仍舊脫離不了封建帝制的範疇,除了前面稍有所悟的袁棘外全都是口瞪目呆,藍沈二人和小七都是一片惶恐狀,急忙左右掃視了幾眼,生怕有人聽見。

白衣少女聽罷也是一臉驚色,頓時收起嘻哈之容,似乎是在認真思索起來。

大凡殲臣和昏君都是同時並存的,不管當朝還是後世,大都是說殲臣誤國殃民,實不知昏君纔是誤國之根本。

我的這些話同時也在暗示袁棘等人,雖然我也是皇帝,本該維護皇權,但我和本朝其他皇帝大不一樣,不會像高宗帝一樣昏聵,弄出什麼莫須有的罪名來迫害忠直的大臣,像袁棘這種高人雖然不會害我,但要他死心塌地爲我辦事,也是需要我有本事值得他如此才行,因此我要讓其知道,我是唐太宗漢武帝一類的明君。

我見衆人都看着我,便岔開話題道:“姑娘若不嫌棄就和我們一起吃吧。”

白衣少女從沉思中回過神來對我說道:“不了,這位公子倒是有些見解,令我所悟甚多,三曰之後的傍晚,不知公子是否得空?如果有空就在此樓請我吃飯吧。”

“行,成交。”我脫口而道。

“又成交啊,難道公子是位商人嗎?”白衣少女莞爾道,“如此就這麼約定,不見不散,到時記得將原由詳細講給我聽,對了,本姑娘姓方,方圓之方,單名靈,靈氣之靈,以後別再姑娘姑娘的叫了,告辭。”

白衣少女方靈走後,我竟然有點不捨之意,喃喃而道:“真像啊。”

和樂菱杉相比,不僅容貌相似,就連舉止言談也有幾分相同。

我第一次見到樂菱杉時,她也是這般語氣,這般方式介紹自己的。我嘆了口氣,望着窗外,一時靜默其中。

小七以爲我舊病復發,好色之心又起,忙勸道:“公子不必心急,三曰後就能再見,到時請袁先生將此女帶回宮中即可。只是,公子以前見過這位方姑娘嗎?”

我沒有回答,只是依舊默默地看着窗外發呆,突然心裡又是一痛,想到,若是能和菱杉一起泛舟西湖該多好啊。

袁棘的心思似乎和小七一樣,見我悶悶不樂,便說道:“公子可知這方靈姑娘身負武功嗎?”

“啊?”過了一會我才從恍惚中回過神來道,“先生是如何得知的?”

袁棘笑道:“此女氣息均勻且連綿悠長,步伐輕盈卻不漂浮,眼神清澈且光芒明亮,足以見得功夫不弱,如果我猜得不錯,其武藝應該不在我這二個徒弟之下,不過她對公子倒是一點沒有惡意。”

小氣崇拜地看着袁級道:“袁教授真乃神人也,這樣就能看出深淺。”

旁邊的藍羽和沈墨相視一笑道:“小七,那位方姑娘沒有刻意去掩飾,所以不光是師傅,就連我和師兄也都能看出她身負武功,只是我們不如師傅還能看出其武功高低。”

“原來如此,真是行行出狀元,看來先生的武藝真是冠絕天下啊。”我讚道。

“公子過獎,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哪裡稱得上冠絕天下,如果不算帝王谷,據我所知,當今武林在我之上的就至少有四人。”

“哦,那四人?”我和小七等都興致勃勃地想知道。

袁棘道:“一位是少林寺武堂首席教授空相大師,一位是天道盟盟主,真名不詳,江湖上都叫他做老大,一位是遊方道人,自稱道法,還有一位就是蒙古天涯的那位薩滿大神印天涯。前面三位在我遊歷天下時都曾經交過手,其中和空相,道法是武鬥,和老大是文鬥,但我全都落敗,至於印天涯,還是我師傅告訴我的,其人武學之精湛和我師傅也算是伯仲之間,除去帝王谷,要說誰是天下第一,我倒是認爲這印天涯能稱得上。”

“看來這天涯將會是我們的勁敵。”

WWW● тt kan● ¢O

第404章 恭喜發財第429章 微不足道第530章 入城第99章 軍醫護士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263章 顯文閣學士第98章 藉機立威第428章 破虜戰刀第562章 決戰大都(三)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92章 與時俱進第178章 珍妮織布機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555章 談心第198章 結義第76章 初出茅廬第159章 重開南衙第352章 平衡的尺度第441章 修書寬心第282章 本官還是下官第316章 張三丰第209章 雖遠必誅第268章 天子之相第532章 國號之爭第395章 針鋒相對第69章 貢院訓示第166章 尋人第241章 破虜軍第529章 都城汴梁第471章 火槍火炮第565章 最後一戰第21章 伯飛仲飛第21章 伯飛仲飛第101章 土地改革第484章 大理城第210章 安南使節第423章 下江南檄第72章 臨安大學第379章 北上第32章 優勢劣勢第462章 烈焰槍法第484章 大理城第321章 出口退稅第275章 神曲神器第88章 賈府會議第246章 紅會剪綵第248章 十分鐘之痛第518章 火槍失竊第36章 商業奇才第225章 鐘錶進行時第28章 帶兵之道第48章 實驗室第236章 三會賈似道第100章 贈字第37章 靈隱寺第440章 皇上萬歲第271章 吳家之行蹤第24章 和諧家宴第358章 琉球之戰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370章 道法大師第301章 新年大朝會第84章 謝氏數字第431章 老外第163章 欽差大人第477章 行雲流水第307章 視察第188章 紅十字會第66章 鹹淳科舉第153章 劍痕第557章 北進第102章 土地制度第38章 三生石之願第168章 高氏傳人第195章 任重道遠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529章 都城汴梁第88章 賈府會議第363章 特區第383章 守護者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359章 極刑第72章 臨安大學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218章 先手之利第10章 可恨可嘆第90章 歐陽建青第304章 錦衣衛第117章 未竟全功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166章 尋人第558章 沁園春第237章 游擊隊第467章 前敵會議第477章 行雲流水第120章 私人助理第324章 逆天換脈第519章 北伐會議第383章 守護者第312章 急腳遞
第404章 恭喜發財第429章 微不足道第530章 入城第99章 軍醫護士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263章 顯文閣學士第98章 藉機立威第428章 破虜戰刀第562章 決戰大都(三)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92章 與時俱進第178章 珍妮織布機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555章 談心第198章 結義第76章 初出茅廬第159章 重開南衙第352章 平衡的尺度第441章 修書寬心第282章 本官還是下官第316章 張三丰第209章 雖遠必誅第268章 天子之相第532章 國號之爭第395章 針鋒相對第69章 貢院訓示第166章 尋人第241章 破虜軍第529章 都城汴梁第471章 火槍火炮第565章 最後一戰第21章 伯飛仲飛第21章 伯飛仲飛第101章 土地改革第484章 大理城第210章 安南使節第423章 下江南檄第72章 臨安大學第379章 北上第32章 優勢劣勢第462章 烈焰槍法第484章 大理城第321章 出口退稅第275章 神曲神器第88章 賈府會議第246章 紅會剪綵第248章 十分鐘之痛第518章 火槍失竊第36章 商業奇才第225章 鐘錶進行時第28章 帶兵之道第48章 實驗室第236章 三會賈似道第100章 贈字第37章 靈隱寺第440章 皇上萬歲第271章 吳家之行蹤第24章 和諧家宴第358章 琉球之戰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370章 道法大師第301章 新年大朝會第84章 謝氏數字第431章 老外第163章 欽差大人第477章 行雲流水第307章 視察第188章 紅十字會第66章 鹹淳科舉第153章 劍痕第557章 北進第102章 土地制度第38章 三生石之願第168章 高氏傳人第195章 任重道遠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529章 都城汴梁第88章 賈府會議第363章 特區第383章 守護者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359章 極刑第72章 臨安大學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218章 先手之利第10章 可恨可嘆第90章 歐陽建青第304章 錦衣衛第117章 未竟全功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166章 尋人第558章 沁園春第237章 游擊隊第467章 前敵會議第477章 行雲流水第120章 私人助理第324章 逆天換脈第519章 北伐會議第383章 守護者第312章 急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