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王家宗祠

伯顏接着道:“當南朝軍隊進入石佛寺一帶,我軍便立即出動,從各個方向圍攻,只要有一路攻入,就可充分發揮我騎軍的速度優勢,直搗其火炮營,並逼迫南朝的火槍手與我軍進行短兵相接的近身戰,各位將軍,據伯顏估計,南朝進攻鄧州,只是炮轟南門而沒有圍攻,原因是其火器只有集中使用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果,因此,我軍只需採取多路進攻的方式,就能打亂他們的火器格局。”

阿術點點頭,問道:“史將軍,以你之見,如果南朝軍隊失去了火器,在野戰中,我騎軍是否佔有優勢。”

史玉琪道:“大帥,這點應該無容置疑,據說,就連南朝皇帝也曾經講過,在運動戰中,他們不及我朝之騎軍。”

“運動戰。”伯顏若有所思道,“這個詞用得很好啊,史將軍,你熟悉南朝,你認爲此法是否可行。”

“如果能將宋軍包圍在一個範圍內,以弓箭手對抗火器,或許可以一戰,然南朝大軍也有近十萬人,儘管火炮營行動緩慢,但其投擲彈的使用卻十分簡便,因此也不是件容易之事,末將以爲,伯顏將軍所說的多路進攻是可取之法,如果能將宋軍截爲兩段,再集中優勢兵力先攻其一段,可能更有勝算吧。”

阿里海牙問道:“史將軍,我軍如何才能將其分爲兩截呢。”

史玉琪道:“組成敢死隊,以騎盾軍爲首,從兩翼發動進攻,強行突破。”

阿術道:“史將軍的方法也有可取之處,各位將軍,大家只管暢所欲言,無論有無作用,都可提出。”

約莫一個時辰後,一衆元軍將領在進攻的細節上仍然沒有達成一致,雖然各種方法均有可取之處,但始終有一個問題無法克服,那就是該如何突破宋軍的火器陣,

阿里海牙有些煩躁,情不自禁地拍了下桌子道:“大帥,末將願意率領敢死隊前去衝擊敵軍。”

“等等。”阿術盯着阿里海牙面前的桌子,突然沒頭沒腦地說道,“桌子,桌子。”

“桌子,什麼意思。”阿里海牙不明究竟,也看着自己眼前的這張桌子道,

“盾牌太小,即便是神力軍的盾牌也護不住多少人,本帥剛剛想到,如果用桌子代替盾牌,是否可行。”

伯顏反應極快,笑道:“大帥,完全可行,只需在桌面上覆蓋一層鐵皮,再用打溼的棉被蓋在上面即可,按照伯顏的判斷,火槍是無法穿透的,即便遇到火彈,只需躲在桌子下面也可大致無恙,當然,火炮除外了,史將軍,你這次帶來了一支火槍,我們一試便知,如果此法可行,那麼騎軍以大盾牌爲先,步軍就以這種桌子爲先,應該可以大大減緩火槍對我軍的傷害。”

史玉琪道:“可以一試,末將也認爲火槍難以穿透。”

“那好,立即行動,阿刺罕。”

“末將在。”

“去將南陽的優秀匠師全都喚來帥府,本帥認爲,即使是騎軍也可使用經過改裝後的桌子。”

“是,大帥,末將遵令。”

不管是否有效,但總算是找到了一種看上去可行的方法,這就使得所有的元軍將領心花怒發,半個時辰後,南陽城及元朝中路軍中的優秀匠師全都來到了帥府中的習武場,

史玉琪親自舉槍,向五米、十米、二十米外的目標各射了一槍,經過試射,火槍在十米之外是無法擊穿經過加工後的桌面,哪怕是五米的近距離,火槍的效果也不大,雖然勉強將桌面擊穿,但也沒有傷及擺在桌面後的物體,

阿術大聲道:“好,阿刺罕將軍,由你負責監督,立即製作。”

“是,大帥。”

鄧州城南門一帶的城牆在五十五門火炮的輪番轟擊下幾乎全部坍塌,我舉起望遠鏡,從火炮的煙霧間歇中向北看去,城牆上空無一人,

“都逃了。”

得到我的指示,呂文煥一聲令下,作爲先鋒的第二廂和忠順軍將士在吳鬆含、孟天翔的率領下立即向城門衝去,沒有遇到任何抵抗,當第二廂的騎軍和忠順軍衝進城門後,發現城內的守軍已經全部撤離,

約莫一刻鐘後,有斥候來報,城中守軍在我朝火炮的轟擊時已經從鄧州城北門、東門撤退,

鄧州城雖然不大,卻是一百多年以來,河南南部的一處重要軍事基地,自1141年歸屬金國起,鄧州就成爲南宋和金國長期對峙的橋頭堡,蒙古滅金後,又成爲蒙古人南侵的最前沿,

從外面看,鄧州城的城牆似模似樣,但進入其中,卻發現城內是一片蕭條,

我在城內四處走了走,見所有房屋緊閉,人影皆無,一點都沒有“被解放”的熱鬧場面,“各位將軍,這鄧州城空無一人嗎。”

江萬載道:“應該不會,當年端平入洛時,我軍也光復過鄧州,那時的場景和今曰一樣,城裡的百姓全都躲在屋裡,無人敢外出。”

“這是爲何,莫非鄧州的百姓甘願接受蒙古人的欺凌,而,而不歡迎我軍嗎。”我的思維可能還停留在後世的電影電視中,一旦解放軍攻入,則到處都是舉着紅旗,高呼口號的百姓,

江萬載笑笑道:“陛下,這倒不是,鄧州城屢經戰火,無論是對我宋軍,還是以往的金人,又或是現在的蒙古人,城裡的百姓都存有戒心,在他們看來,誰來都一樣,吃虧的,總是他們。”

說到這裡,江萬載搖搖頭,神色變得有些暗淡道:“陛下,老臣曾聽到過鄧州的同僚說過,當年我軍經過鄧州前往汴京的時候,城裡的部分百姓還是願意提供各種幫助的,畢竟都是漢人,但是,當我軍敗退,再次來到鄧州時,我軍將士因沒有糧食,便到處搶劫,哎,,,,,。”

我嘆了口氣,想了想道:“有關我軍的政策都宣揚下去了吧。”

“陛下放心。”呂文煥道,“末將在昨夜就專門對此召開過會議,凡是有擾民者,必按軍規處置,入城後,末將已經派人在四處張貼安民告示了。”

“恩,各位將軍,在城中你們有熟悉之人嗎。”

中路軍副帥王安節道:“陛下,末將祖籍鄧州,王家乃是鄧州大姓,想必城裡還有不少王氏族人,只是末將之前從未到過鄧州,也沒有見過這些本族之人。”

“王將軍,你知道你們族人住在何處嗎。”

“末將曾聽先父講過,王家宗祠位於鄧州城東北,緊鄰花洲書院。”

“花洲書院,朕知道,我朝慶曆年間,時任鄧州知州的范仲淹所創建的一所書院內講學堂,書院東側有座江南風格的花園,名喚百花洲,其中有覽秀亭,春風閣等,是以,書院因此得名。”

王安節道:“陛下博學甚廣,末將身爲鄧州人氏,反倒不知其來歷。”

我呵呵一笑道:“王將軍,去你家宗祠一觀。”

“是,陛下。”

不一會,花洲書院便引入眼簾,

和想象中的大不一樣,這所在北宋年間有名的書院已是破舊不堪,走到近前,只見書院門前有一塊石碑,上面刻有一首黃庭堅親筆書寫的一首詩,這首詩是用草書所寫,我卻是認不全上面的字跡,

公孫小宸道:“陛下,末將學過草書,上面所寫是,‘範公種竹水邊亭,漂泊來遊一客星,神理不應從此盡,百年草樹至今青,’”

“百年草樹雖青,這治學之地卻已荒廢。”我感嘆道,“花洲書院風風雨雨一百年,見證了我朝之興衰,朕當引以爲鑑啊。”

“哥,要進去看看嗎。”

我搖搖頭道:“不用了,等此地重顯文正公(范仲淹)時期的輝煌之際,朕得閒再來此地一遊。”

經過花洲書院,接着向前步行了十多米,就見一座大門緊閉的古樸祠堂,

“這裡應該就是了。”王安節道,

“王將軍,你進去看看,裡面是否有人。”

“是,陛下。”

王安節走到門前,“嘭、嘭、嘭”的敲了好長時間,大門纔打開了一條小縫,裡面探出一個人頭,小聲道:“軍、軍爺何事。”

“老人家,莫怕,先父王堅,在下王安節,特來拜祭先祖。”

“王堅王忠壯。”

“正是先父。”王安節邊說邊將一枚玉佩遞給了開門的老人,

王堅,鄧州彭橋人,初入忠順軍,後隨孟珙轉戰南北,知合州(今渝城),寶祐六年(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親自督戰於合州城下,王堅命人放炮將其擊成重傷,次曰,又將池中兩條30斤重的鮮魚做成麪餅投向城下的蒙古軍,且致信蒙哥“爾再攻十年,城亦不可得”,蒙哥讀後,傷痛迸發,不久死於釣魚城下,景定五年(1264年),王堅去世,諡“忠壯”,

“安節,不錯,安子輩,玉佩也不錯,正是我鄧州王家之信物。”老人看了看前面接着道,“安節,你們是宋軍嗎。”

第352章 平衡的尺度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147章 方靈的武器第259章 世上本無路第67章 寧缺母濫第481章 喜事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116章 嫌疑人第128章 雲氏火槍第211章 安撫爲上?第386章 失憶第367章 科技新報第140章 術武雙修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221章 希望小學第495章 風揚陣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540章 鹹淳入洛第348章 女中豪傑第339章 穿越苗區第450章 三箭定勝負第559章 太子第20章 火藥司第177章 民族矛盾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297章 璉真北迴第208章 獅峰分行第414章 餞行第109章 人生沒有如果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298章 神醫真金第94章 南宋水師第284章 東康坊第78章 點火爲號第529章 都城汴梁第310章 按揭第403章 入宮第15章 佳人之約第356章 執法原則第530章 入城第258章 奸相之後第549章 二珠金牌第12章 雙星輝耀第340 大小烏河寨第389章 老大的決定第43章 新軍的構想第291章 法律和慣例第2章 我是宋度宗?第358章 琉球之戰第130章 蜀中三傑第489章 神力軍第23章 歲末賀生第385章 神通第288章 國公勳章第42章 鹹淳元年第295章 呂氏兄弟第206章 御駕親征?第11章 靈氣之靈第312章 急腳遞第108章 雙飛翼第504章 戰書第2章 我是宋度宗?第42章 鹹淳元年第295章 呂氏兄弟第186章 豪賭第28章 帶兵之道第75章 瓊林宴第304章 錦衣衛第167章 宋無心第516章 夜襲小梅山第306章 科學國士第147章 方靈的武器第312章 急腳遞第22章 道法之信第251章 謝道臨之夢想第226章 七大措施第550章 油盡燈未滅第37章 靈隱寺第149章 分別第139章 使者烏力罕第104章 雄才偉略第433章 兵圍襄陽城第53章 方靈返京第110章 赤松山第467章 前敵會議第325章 無頭案第112章 赤松秘籍第18章 公田法之爭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26章 招兵買馬第492章 再戰樊城第274章 御林軍第142章 名臣趙順孫第471章 火槍火炮第67章 寧缺母濫第150章 福建林家第213章 又見李庭芝第211章 安撫爲上?
第352章 平衡的尺度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147章 方靈的武器第259章 世上本無路第67章 寧缺母濫第481章 喜事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116章 嫌疑人第128章 雲氏火槍第211章 安撫爲上?第386章 失憶第367章 科技新報第140章 術武雙修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221章 希望小學第495章 風揚陣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540章 鹹淳入洛第348章 女中豪傑第339章 穿越苗區第450章 三箭定勝負第559章 太子第20章 火藥司第177章 民族矛盾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297章 璉真北迴第208章 獅峰分行第414章 餞行第109章 人生沒有如果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298章 神醫真金第94章 南宋水師第284章 東康坊第78章 點火爲號第529章 都城汴梁第310章 按揭第403章 入宮第15章 佳人之約第356章 執法原則第530章 入城第258章 奸相之後第549章 二珠金牌第12章 雙星輝耀第340 大小烏河寨第389章 老大的決定第43章 新軍的構想第291章 法律和慣例第2章 我是宋度宗?第358章 琉球之戰第130章 蜀中三傑第489章 神力軍第23章 歲末賀生第385章 神通第288章 國公勳章第42章 鹹淳元年第295章 呂氏兄弟第206章 御駕親征?第11章 靈氣之靈第312章 急腳遞第108章 雙飛翼第504章 戰書第2章 我是宋度宗?第42章 鹹淳元年第295章 呂氏兄弟第186章 豪賭第28章 帶兵之道第75章 瓊林宴第304章 錦衣衛第167章 宋無心第516章 夜襲小梅山第306章 科學國士第147章 方靈的武器第312章 急腳遞第22章 道法之信第251章 謝道臨之夢想第226章 七大措施第550章 油盡燈未滅第37章 靈隱寺第149章 分別第139章 使者烏力罕第104章 雄才偉略第433章 兵圍襄陽城第53章 方靈返京第110章 赤松山第467章 前敵會議第325章 無頭案第112章 赤松秘籍第18章 公田法之爭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26章 招兵買馬第492章 再戰樊城第274章 御林軍第142章 名臣趙順孫第471章 火槍火炮第67章 寧缺母濫第150章 福建林家第213章 又見李庭芝第211章 安撫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