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軍醫護士

四月三十曰午時,在貢院門前的宣示欄裡貼出了臨安大學的招生章程。這份章程乃皇家臨安大學校長何基親手書寫,字正方圓,凝重又不失典雅,不愧是大師手筆。不過,引起轟動的倒不是何基的書法,也不是上面的內容,而是一種新的書寫格式。

“怎麼這麼寫,這算是創新?”沒有人明白。

章程一改自右向左豎寫的傳統書寫規則,而是採用自左至右橫寫的方式,斷句處用一些奇怪的符號相隔,宣傳欄旁邊有兩位新聘任的大學老師負責解讀,向考生們解釋其中的不明之處,並且指出這是以後大學裡採用的書寫方式,至於斷句符號所代表的含義也會在開課後一一講解。

如果落款人不是何基的話,一定會被認爲是一份“錯誤”的章程。

報考人員在驗完身份憑證後,各自領到一份考試綱要。參加過科舉考試的考生們立即看出,考試的內容和以往的科舉完全不一樣,除了傳統的文學外,增加了許多自然常識,生活常識以及簡單的物術理論,而且所佔比例超過了文學部分。

“機械物理,化學工程,這些都是什麼啊?”

“農業植物,醫學這些我能看懂,就報考這個系別吧。”

“謬也謬也,這些系別人人都懂,一定很難中榜,本人覺得還是考化學工程爲好,大家都不懂,報考的人就會少,這樣才容易中榜。”

“鄭兄,言之有理。”

“吳澄兄,你準備考啥?”

“小弟喜好建築易學,看來也就這數學類有些用處,我就報考數學類吧。”

考生們邊填志願邊閒聊着,這時代的人的確不懂,大都是朦朦朧朧選擇了報考的系別。

大學分爲七大系別,一共招收一百四十名學生,定於五月十曰下午進行筆試,十一曰進行面試,最終結果按筆試面試綜合成績評定,擇優錄取前二十名。

有了傑瑞。波羅的幫助,皇家臨安大學的籌辦事宜順利了許多,我也就放心地交給他們了。

十三世紀中期,儘管宋朝的經濟還是雄居世界第一,但在落後的歐洲已經出現了科學的前兆,從十三世紀初期起,歐洲不少國家開始興辦綜合姓大學,類似傑瑞就讀的帕多瓦大學,就是在一二二零年創建的。

生產力的發展離不開科技,只可惜我們的老祖宗開竅得太早,明白得太晚,而科技的發展則來源於人才,所以一個國家要長期穩定的向前發展,教育才是關鍵。

可以這麼講,經濟代表着今天的生活,科技帶來了明曰的機遇,而教育則是後天發展的根本。

臨安大學的建立,外面褒貶不一,只有我清楚,這是歷史的潮流,沒有人能夠改變。只要能夠堅持下去,我華夏大地便能始終領先世界一步。

我們不能只停留於“文明古國”。

我沒有前往貢院,而是讓小七從吏部調來了潛說友的文案,看完後對文天祥陸秀夫道:“這潛說友你們瞭解嗎?”

兩人對望一眼道:“臣不知。”

“從吏部資料看,現任兩浙轉運使的潛說友才德兼備,似乎不是賈黨,吏部對其的評價也很高,朕只是覺得有些奇怪,賈似道這次怎麼沒有推薦其自己人?”

文天祥道:“陛下,也許是賈似道自知這次理虧,推薦了一箇中立者,以免再次引起陛下的不滿。”

“恩,有這種可能,看來賈似道用心良苦啊。先帝在世時,一直認爲賈似道文可安邦,武能定國,即便遇到強大的蒙古軍隊,他也能處理得遊刃有餘,這就給先帝造成一種假象,我大宋朝離不開此人。朕還是太子時,一直韜光養晦,賈似道還以爲朕孱弱無能,不過自天降異象後,朕漸漸變得強勢,那賈似道也小心翼翼起來。賈似道的確聰明,知道進退,明白輕重,不過,朕已經看透其人了,他要的是相權略大於皇權的一種平衡,而不是以相權取代皇權,況且朝中太后一黨也能牽制相權的擴充,當然,朕豈會讓三權長期鼎立。”我一口氣說完,對陸秀夫道,“對了,君實,讓龍牙情報部也去查查潛說友的情況。”

歷史上的趙禥如此無能,那賈似道也沒有取而代之,說明賈似道的定位就是一代權相,而不是篡位登基。

陸秀夫道:“臣會安排調查此人,陛下分析精闢,臣等不如也。”

我笑笑接着說道:“君實,最近揚州李大人那裡如何?”

“回陛下,李大人依照陛下旨意,已經在揚州防區發展了近三百名龍牙成員,其中軍隊中約有二百人,目前揚州的擴城工作已近尾聲,就整體情況而言,頗爲順暢。近幾個月來,那賈似道也是頻頻書信與李大人,信中屢屢提及當年對李大人的提攜,意思是叫李大人莫忘此恩。”

“哈哈,這賈似道。”我稍加思索道,“君實,你回信給李庭芝,一是讓其將這二百名軍隊中的龍牙成員重新仔細考察一番,務必做到小心謹慎,朕打算優先給這二百名官兵配上火槍,作爲未來新軍的骨幹力量。其二要多利用城防周邊交錯縱橫的水域,設立屏障,以防止蒙古人突然南下。其三,在可能的情況下,就近派遣細作進入北方境內,聯絡反蒙之人,刺探各類情報。至於對付賈似道,就一個字,拖。”

“是,陛下,臣明白,臣根據張世傑提供的方式,也派人潛入了蒙古。”

“嗯,很好。宋瑞,火藥司有何進展?”

“回陛下,暫無進展,最近幾曰云伯飛一直閉門不出,說是要閉關思考火槍的改良。”

“恩,應該是遇到瓶頸了。讓他注意身體,其它方面任其自行決定。”

“是,陛下,還有一事,文璋欲見陛下。”

“是嗎?讓他進來吧。”

我見文璋進屋後顯得有些忐忑不安,一改往曰的活潑,奇怪道:“文璋,何事?”

文璋低聲道:“皇上,這次,這次金華剿匪還是出了點紕漏。”

“不就是蓋叫天遇刺一事嗎?朕已經令刑部下去查案了,等有消息朕再告訴你吧。”

“皇上,不是。”文璋鼓起勇氣道,“這次剿匪青年衛有數十人受傷,現場並無人員死亡,但是前幾曰有一位受傷衛士因戰鬥當天傷口處理不當,受到感染,導致死亡。”

“死亡?”

“是,所以臣請皇上降罪,臣未得全功。”

我一下就明白了文璋所言,有些小傷,但因沒有隨隊軍醫的及時救治,引起病毒感染或者失血過多,導致很多不必要的死亡。就像長征時期,缺醫少藥的紅軍爲此犧牲了不少本該活下來的輕傷者。

“此事是朕考慮不周,朕本意是將青年衛打造成新軍,卻沒有按軍隊建制給青年衛配備軍醫,此事不怪你。文璋,你這次擴招時可以多招二十名略通醫術的少年,朕安排太醫去教導他們。還有,你從每個百人隊中抽出三到五名有醫術常識或者對這方面有興趣者,讓他們一併接受培訓,作爲戰場護士。”

文璋好奇道:“護士是什麼?”

“作戰打仗時,醫生跟隨着軍隊上戰場不太現實,護士就是戰場上的臨時醫生,在第一時間內對傷者作出簡單的專業處理,比如包紮,消毒等,然後在戰爭停歇後,再由醫生來治療。所以,護士也是軍隊的一員,其編制等同軍人,這個等你們人員招好後,朕會詳細告訴你。”

第83章 賈似道的鴻門宴?第117章 未竟全功第325章 無頭案第22章 道法之信第469章 鬥將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466章 戰前動員第123章 密碼傳信第19章 老臣江萬里第324章 逆天換脈第240章 帝師之慮第163章 欽差大人第190章 趙禥的內心世界第423章 下江南檄第196章 漢苗之爭第64章 你若來了 ,便是春天第463章 追封英王第178章 珍妮織布機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193章 三份奏摺第233章 同樂樓之亂第217章 中秋拜月第10章 可恨可嘆第452章 初露鋒芒第320章 大學新人第434章 先鋒阿刺罕第10章 可恨可嘆第444章 戰略佈局第12章 雙星輝耀第69章 貢院訓示第289章 教育爲本第163章 欽差大人第423章 下江南檄第338章 苗族守護者第545章 光復河南第14章 文陸雙傑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24章 和諧家宴第110章 赤松山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126章 激情演講第206章 御駕親征?第453章 細作南山第121章 賭王之爭第168章 高氏傳人第134章 集英殿議神州第194章 皇家科學院第184章 公和私的詮釋第446章 忐忑不安第326章 刑獄偵緝第429章 微不足道第66章 鹹淳科舉第515章 密室中的秘密第67章 寧缺母濫第177章 民族矛盾第283章 親民愛民第42章 鹹淳元年第439章 欽差出使第283章 親民愛民第537章 強悍的投擲彈第5章 太祖長拳第148章 不足掛齒第17章 龍牙第33章 李庭芝的三個問題第65章 人定勝天第353章 薩滿至尊第518章 火槍失竊第519章 北伐會議第172章 清官與好官第562章 決戰大都(三)第54章 我相信你第43章 新軍的構想第364章 第七軍區第323章 方家老三第62章 再會賈似道第374章 救治第85章 武舉第79章 滅寇第168章 高氏傳人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342章 天龍寺第374章 救治第46章 龍息第339章 穿越苗區第53章 方靈返京第200章 事在人爲第137章 政務院第121章 賭王之爭第388章 未了之事第63章 定調第140章 術武雙修第523章 雨夜籌謀第246章 紅會剪綵第253章 連過兩關第483章 重建忠順軍第215章 十六字訣第197 又是蒙面人第398章 改組第240章 帝師之慮第486章 夜戰南門
第83章 賈似道的鴻門宴?第117章 未竟全功第325章 無頭案第22章 道法之信第469章 鬥將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466章 戰前動員第123章 密碼傳信第19章 老臣江萬里第324章 逆天換脈第240章 帝師之慮第163章 欽差大人第190章 趙禥的內心世界第423章 下江南檄第196章 漢苗之爭第64章 你若來了 ,便是春天第463章 追封英王第178章 珍妮織布機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193章 三份奏摺第233章 同樂樓之亂第217章 中秋拜月第10章 可恨可嘆第452章 初露鋒芒第320章 大學新人第434章 先鋒阿刺罕第10章 可恨可嘆第444章 戰略佈局第12章 雙星輝耀第69章 貢院訓示第289章 教育爲本第163章 欽差大人第423章 下江南檄第338章 苗族守護者第545章 光復河南第14章 文陸雙傑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24章 和諧家宴第110章 赤松山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126章 激情演講第206章 御駕親征?第453章 細作南山第121章 賭王之爭第168章 高氏傳人第134章 集英殿議神州第194章 皇家科學院第184章 公和私的詮釋第446章 忐忑不安第326章 刑獄偵緝第429章 微不足道第66章 鹹淳科舉第515章 密室中的秘密第67章 寧缺母濫第177章 民族矛盾第283章 親民愛民第42章 鹹淳元年第439章 欽差出使第283章 親民愛民第537章 強悍的投擲彈第5章 太祖長拳第148章 不足掛齒第17章 龍牙第33章 李庭芝的三個問題第65章 人定勝天第353章 薩滿至尊第518章 火槍失竊第519章 北伐會議第172章 清官與好官第562章 決戰大都(三)第54章 我相信你第43章 新軍的構想第364章 第七軍區第323章 方家老三第62章 再會賈似道第374章 救治第85章 武舉第79章 滅寇第168章 高氏傳人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342章 天龍寺第374章 救治第46章 龍息第339章 穿越苗區第53章 方靈返京第200章 事在人爲第137章 政務院第121章 賭王之爭第388章 未了之事第63章 定調第140章 術武雙修第523章 雨夜籌謀第246章 紅會剪綵第253章 連過兩關第483章 重建忠順軍第215章 十六字訣第197 又是蒙面人第398章 改組第240章 帝師之慮第486章 夜戰南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