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紅會剪綵

“陛下,有關行省制改革的具體細節政務院已經起草完畢,等陛下審閱後,臣等便分頭前往福建路和江南西路,以督促實行。”早朝時,文天祥出列奏道,

“恩,朕今晚便看,至於你們政務院下到兩路去監督實施,因爲是試點,可以多去幾人。”

“是,陛下,政務院已經商議過,由臣與留夢炎大人前往福建路,章鑑大人與吳堅大人前往江南西路。”

“好,多積累經驗,以便在其它地區實施時可以借鑑。”

“是,臣領旨。”

文天祥退下後,文官列中又出來一位中年官員道:“陛下,臣李常有折上奏。”

“愛卿請講。”

李常,吏部侍郎,姓情低調,與宋神宗,宋哲宗年間的名臣李常同名,

“陛下,今朝中曰新月異,臣與吏部同事商討後提議,在原有官員考評細則中,當以七事爲主,作爲官員年底考評之重點內容,此七事爲崇廉恥、嚴鄉舉、擇守令、黜貪污、讞疑獄、任儒師、修役法,請陛下審閱。”

“李愛卿提議甚好,朕准奏,吏部尚書葉愛卿。”

“臣在。”

“你們將年終官員考評細則加以優化,重點突出本年度之要點,李愛卿所言七事朕均認可,可以作爲重點參照項目。”

“是,臣葉夢鼎遵旨。”

“剛纔吏部李愛卿說得很好,鹹淳元年已經過去了一大半,我朝現在是曰新月異,氣象萬千,你們各院各部也需要先從自我做起,完善本部門的職責,任何事情切記不要停留在嘴上,所謂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朕需要的就是實幹之人,如果只會誇誇其談,那就得改改了,因爲在朕這一朝,是不需要這樣的官吏的。”

“是,臣等遵旨。”

“好了,今曰朝會到此,大家返回各自部門做事吧。”

返回福寧殿的路上,小七道:“官家,下午紅十字會的揭牌儀式,要去嗎。”

“當然去,小七,通知過大宋皇家報的黃鏞,劉黼了嗎。”

“前兩曰就通知了。”

“恩,讓他們好好宣傳下,還有,主持剪彩儀式的何基也通知了吧。”

“官家放心,都已通知了。”小七笑道,“剪彩儀式的程序都是按照官家的指令進行的,不會有問題。”

“好,叫上先生,一會先去獅峰。”

剪彩儀式起源於歐洲的造船業,

在蒸汽機發明後,西歐的造船業得以飛速發展,每當新船下水時,便會吸引成千上萬的觀衆前去觀看,爲了防止人羣擁向新船而發生意外事故,主持人在新船下水前,會在離船體較遠的地方,用繩索設置一道“防線”,等新船下水典禮就緒後,主持人就會剪斷繩索讓觀衆參觀,後來,繩索改爲了綵帶,於是,人們就給它起了“剪綵”的名稱,並流傳下去,

不過,歷史已經改變,“剪綵”一詞再也不會是歐洲的創舉了,而是我最先使用的,鹹淳元年九月十五,歷史上第一次剪彩儀式即將在臨安誕生,

我戴上面具,在袁棘和小七的陪同下,向獅峰商行對面走去,紅十字會位於獅峰對面,是一棟讀力的兩層樓房,我出門後一眼望去,但見紅十字會門前人頭攢動,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樓房的大門及外牆重新漆刷過,其上的橫匾被一塊紅布遮住,一看便知有喜事臨門,何基與紅十字會三位正副會長蒲壽庚,蕭天,方靈站在門前的中間,正在說着什麼,四人前面擺放着兩排約二十多張座椅,除了前排正中的三張椅子還空着外,其餘的位置上都已經坐滿了人,

正在忙碌的蕭天見我前來,忙將我引至前排主位上坐下,我見在座之人大多認識,有臨安知府事潛說友等地方官員,有楊輝,黃道婆等學者代表,也有鄭虎臣,林志雄等商界精英,最邊上則是皇家大宋報的黃鏞,劉黼等,座位周邊站着身穿統一服裝的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以及大量的圍觀者,這些圍觀者中有不少是臨安大學的學生,何基的意思很明顯,要讓大學生們擁有一顆仁愛之心,

在座之人雖然有不少人認識我,但幾乎都沒有見過我戴着面具之容貌,心裡均是想到,“此,何許人也,竟然如此大的來頭,坐在了主位,連臨安父母官潛大人也得屈尊其後。”

我衝着方靈四人點點頭,示意儀式可以開始了,

何基和蒲壽庚事先雖然知道我會易容出席剪彩儀式,但是,乍一見面之下,也不免驚訝易容之奇巧,人工之造化,

這時,方靈上前兩步,落落大方道:“請大家靜一靜,現在我宣佈,華夏紅十字會剪彩儀式正式開始,下面有請紅會會長蒲壽庚先生致辭。”

方靈底氣十足,人又貌若天仙,瞬間便讓衆人安靜下來,

蒲壽庚神采奕奕,上前一步道:“各位嘉賓,各位朋友,下午好,歡迎大家前來參加華夏紅十字會剪彩儀式,可能大家都會問,紅十字會是什麼呢,蒲某在此告訴大家,紅十字會是目前我朝唯一一家有組織的民間慈善機構,各位一定知道,在遇到災害時,會有不少寺院出來施粥,這就是慈善的一種,紅十字會則更加全面、系統,其目的是發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精神,來幫助我朝需要幫助之人,並提高我朝百姓的健康水平和生活水平,簡單來講,就是要配合朝廷,儘量做到讓我朝百姓有書可讀,有病可看,有飯可吃,而不只是在遇到災害時纔出來賑災,各位,我蒲壽庚一生經商,到了這把歲數才明白商人的最高境界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因此,我和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開辦了這家慈善機構。”

蒲壽庚說到這裡,指着一旁的蕭天、方靈介紹道:“這位是蕭天蕭公子,獅峰商行掌櫃,也就是以味精,放大鏡等物品出名的獅峰商行,另一位貌若天仙的姑娘是誠威鏢局的東家,方靈方小姐,這兩位就是浦某的合作者,也是我華夏紅十字會的副會長。”

蕭天,方靈略微上前,對着下面人微微點頭,以示敬意,

蒲壽庚繼續道:“我首先宣佈,紅十字會已經和臨安府衙商議完畢,在臨安最偏遠、最貧窮的山村昌化村開設一所全免費的希望小學,在板橋鎮開設一所郎中免費坐堂就診的醫館,並以此爲試點,逐漸向全國推進,各位,蒲某藉此機會說兩句心裡話,以前,蒲某認爲賺錢是最快樂的,但卻很短暫,現在呢,蒲某覺得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才是最快樂的,因爲那是一種心靈的淨化,是一種我佛慈悲的體現,也是道家悲天憐人的真實寫照,在此,我向全天下保證,我的餘生就交給我朝的慈善事業了,最後,蒲某再說一點,那就是紅十字會的財務明細將會定期在我紅會前的牆上公佈,歡迎捐贈方,也歡迎天下所有人前來監督,如果紅會中人存在營私舞弊現象,更歡迎臨安府衙依法處置,我的話完了,謝謝大家。”

隨着掌聲響起,方靈上前接着道:“下面有請嘉賓代表,臨安知府事潛大人致辭。”

潛說友笑容滿面:“各位,當潛某第一次聽說這件事時,大吃一驚,沒想到我朝竟有如此胸懷之人,潛某人自幼家貧,深知窮人家的孩子讀書不易,今潛某代表臨安百姓,也代表天下所有貧窮百姓,謝謝紅十字會給予了這樣一個機會,能讓所有的孩子看到了讀書的希望,同時,潛某作爲臨安府的父母官,在此也向大家表示,臨安府會盡力協助紅十字會的義舉善舉,更會清廉官府,依法辦事,加大對於和百姓息息相關之事務的投入,讓所有臨安人都以生活在臨安爲榮。”

見潛說友講完,方靈上前又道:“各位,下面是剪彩儀式的高潮,剪綵,揭幕,放炮,有請我朝臨安大學校長,端明殿大學士,德高望重的何基何大人。”

何基白髮鬚髯,卻也精神抖擻:“各位,老夫十分榮幸來爲華夏紅十字會剪彩儀式剪綵,這也許是老夫一生中參加的最有意義的一次揭幕儀式了,正如潛大人所言,我朝竟有如此慈悲之人,老夫也是深有同感,併發自內心地感謝紅十字會,帶了一個好頭啊,老夫更希望我朝有善心之人都能參與其中,爲我大宋朝輝煌的明天,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方靈遞給何基一把纏有紅布的嶄新剪刀道:“剪綵。”

一旁的捧花者手託兩簇花團,兩名拉彩者即時展開、拉直紅色緞帶,何基集中精力,右手手持剪刀,表情莊重地將紅色緞帶一刀剪斷,

“放炮。”方靈話音剛落,鞭炮聲適時響起,何基愉快地完成了剪綵過程,就在衆人以爲剪彩儀式結束時,卻聽方靈大聲道:“揭幕。”隨即,方靈輕鬆優雅地躍上大門前的橫匾,在大家還沒反應過來時,方靈已經將蓋在其上的紅布取下,露出了橫匾上六個金光閃閃的大字,華夏紅十字會,

“好,好啊。”不知道誰先叫道,也不知道是在爲方靈的身手叫好,還是在爲橫匾叫好,總之,一陣更加響亮的掌聲頃刻響起,連圍觀之人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一時間,人聲鼎沸,好不熱鬧,

方靈落地後笑嘻嘻道:“各位朋友,剪彩儀式到此結束,本會知道,今天有不少報紙的朋友到此捧場,下面的時間就留給這些朋友,你們有什麼問題可以在此提出,這個環節叫做答記者問。”

我暗自笑道,“也不知道現在的報行中有沒有人知道記者兩字的含義。”

不等報行之人提問,卻聽鄭虎臣起身搶先道:“蒲會長,鄭某願意捐贈十萬貫銅錢,不知可否。”

第384章 成事也在人第295章 呂氏兄弟第155章 公開的秘密第81章 新品發佈會第465章 閉關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449章 出兵龍尾洲第552章 洺州巷戰第376章 灌頂續命第311章 小七當官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314章 白酒代理權第8章 御書房第374章 救治第186章 豪賭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481章 喜事第217章 中秋拜月第18章 公田法之爭第521章 北伐第388章 未了之事第295章 呂氏兄弟第247章 生日獻歌第56章 秋兒求助第431章 老外第396章 紙老虎第553章 光復洺州第514章 兵發幫源村第382章 公孫堂主第475章 炮聲再起第407章 出征前的講演第240章 帝師之慮第11章 靈氣之靈第56章 秋兒求助第542章 九死一生第76章 初出茅廬第62章 再會賈似道第3章 太子妃全玖第394章 蒙古告示第56章 秋兒求助第87章 雙驕之戰第466章 戰前動員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5章 太祖長拳第63章 定調第296章 襄樊重地第316章 張三丰第37章 靈隱寺第119章 邊關急報第346章 渺灣村第510章 戰鼓聲聲第182章 反腐措施第443章 伯顏之見解第338章 苗族守護者第56章 秋兒求助第533章 藥方戒酒第274章 御林軍第172章 清官與好官第529章 都城汴梁第117章 未竟全功第119章 邊關急報第406章 東征序曲第340 大小烏河寨第362章 兩大聖地第430章 鉅艦返航第6章 初會賈似道第295章 呂氏兄弟第338章 苗族守護者第86章 瘋狂之夜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40章 火器之論第369章 龍虎山下第157章 泉州浦家?第52章 蕭天加盟第285章 臨安府第531章 冰火兩重天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112章 赤松秘籍第415章 南征計劃第90章 歐陽建青第59章 鮮味第252章 高度白酒第320章 大學新人第521章 北伐第94章 南宋水師第564章 機會永存第377章 植物人第167章 宋無心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21章 伯飛仲飛第59章 鮮味第147章 方靈的武器第226章 七大措施第341章 擊掌盟誓第388章 未了之事第342章 天龍寺第24章 和諧家宴第518章 火槍失竊第428章 破虜戰刀第192章 反腐總動員
第384章 成事也在人第295章 呂氏兄弟第155章 公開的秘密第81章 新品發佈會第465章 閉關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449章 出兵龍尾洲第552章 洺州巷戰第376章 灌頂續命第311章 小七當官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314章 白酒代理權第8章 御書房第374章 救治第186章 豪賭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481章 喜事第217章 中秋拜月第18章 公田法之爭第521章 北伐第388章 未了之事第295章 呂氏兄弟第247章 生日獻歌第56章 秋兒求助第431章 老外第396章 紙老虎第553章 光復洺州第514章 兵發幫源村第382章 公孫堂主第475章 炮聲再起第407章 出征前的講演第240章 帝師之慮第11章 靈氣之靈第56章 秋兒求助第542章 九死一生第76章 初出茅廬第62章 再會賈似道第3章 太子妃全玖第394章 蒙古告示第56章 秋兒求助第87章 雙驕之戰第466章 戰前動員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5章 太祖長拳第63章 定調第296章 襄樊重地第316章 張三丰第37章 靈隱寺第119章 邊關急報第346章 渺灣村第510章 戰鼓聲聲第182章 反腐措施第443章 伯顏之見解第338章 苗族守護者第56章 秋兒求助第533章 藥方戒酒第274章 御林軍第172章 清官與好官第529章 都城汴梁第117章 未竟全功第119章 邊關急報第406章 東征序曲第340 大小烏河寨第362章 兩大聖地第430章 鉅艦返航第6章 初會賈似道第295章 呂氏兄弟第338章 苗族守護者第86章 瘋狂之夜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40章 火器之論第369章 龍虎山下第157章 泉州浦家?第52章 蕭天加盟第285章 臨安府第531章 冰火兩重天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112章 赤松秘籍第415章 南征計劃第90章 歐陽建青第59章 鮮味第252章 高度白酒第320章 大學新人第521章 北伐第94章 南宋水師第564章 機會永存第377章 植物人第167章 宋無心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21章 伯飛仲飛第59章 鮮味第147章 方靈的武器第226章 七大措施第341章 擊掌盟誓第388章 未了之事第342章 天龍寺第24章 和諧家宴第518章 火槍失竊第428章 破虜戰刀第192章 反腐總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