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土地改革

五月以來,天氣變得悶熱,好在雨水仍然不斷,多少緩解了熱氣。

我看完賈似道的奏摺,還算是中規中矩,基本上是站在中立角度來表述的。這份與公田法配套的管理制度針對前期在實施中出現的問題作了許多細緻的規定,比如,不能用會子紙幣來代替白銀銅錢,不能將田地的數量隨意瞞報,必須以官田司的丈量爲準等。如果這些條例能夠貫徹下去,倒是可以解決反對公田法之人所提出的四大弊病。

賈似道意欲如何?

以國家利益爲重,還是另有謀算?

如果我不是穿越者,不知道歷史上的殲臣賈似道,也許我就會認爲賈似道的確是國家棟梁,同理宗帝一樣覺得其人可堪大用。

我有些糊塗,也就不去想這份奏摺的出發點了,總之,這份奏章是完全可行的,也同我在朝會上提及的相符。

只是這公田法是最佳的土地制度嗎?如果是,後世並沒有沿用,如果不是,那還有什麼更好的呢?

土地制度到底該採用什麼樣的模式呢?

公田法,土地承包,農村合作社,大型農場,從古到今,關於土地的變革始終是我國的重中之重。對於我們這個以農爲本的大國,每次的土地變革都有可能會引起全社會的動盪,甚至爆發農民起義。

好在這個時代人口只有一千多萬,即便算上難逃的北方漢人,也不會超過二千萬,土地還不像後世寸土寸金。但是也要考慮到,宋朝時期的有效耕地可不像後世那麼多。

我只堅持一點,絕不能讓少數人佔有絕大部分的土地,商業上的二八原則不能用在土地的所有上。

一千年來的封建土地制度造就了我國的中堅層,那就是以土地爲核心的地主階層,這個階層可以說是封建社會真正的統治階層,他們牢牢把握着社會的命脈,是以即便如賈似道的霸道,在推廣公田法時也是屢屢受挫,最終不了了之。

唉,我嘆了口氣想到,要是可以上網就好了,在網上搜搜,再發表些帖子,就能獲得很多的信息了。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真的沒錯啊。

“官家,今夜怎麼總是皺着眉頭,遇到什麼難解之事了?”全玖輕輕說道,“這是御廚房剛剛燉好的蔘湯,官家總是熬夜,補補身子吧。”

全玖的聲音將我的思緒拉回,我道:“玖兒,還沒休息呢?”

“還沒,官家,玖兒按照新的書寫方式,同姐妹們一起將官家所著的物術簡要重新寫了一遍,這不,纔剛剛弄完,好在現在有了硬筆,的確快了不少,以前要好幾天的,現在一晚上就弄好了。”

“是嗎,這麼快?”

“嗯,我們四人分類做事,一人寫一部分,再彙集在一起,自然就快了,這就是官家所說的效率呢。”

我笑笑脫口讚道:“呵呵,不錯,玖兒知道發動大家進行流水線工作了。”

全玖愣住:“啊?什麼是流水線?這又是官家的新名詞吧。”

流水線一詞大約是舶來品吧,我也不清楚出處,大約是西方工業革命後爲提高生產效率而出現的吧。我將流水線的含義告訴了全玖。

火槍能夠大量生產時,就要採用這種流水線生產方式,一來可以提高效率,二來可以防止技術失竊,除非總設計師和全部圖紙被盜。

我看了看用硬筆書寫,且是從左到右的書寫格式,頓覺親近。

“恩,很不錯。”我喝了口蔘湯道,“玖兒,剛剛朕在想土地的事情,想得有些頭疼。”

“土地?官家是想推廣公田法嗎?”

“公田法充其量是個過渡法,朕在考慮我朝的土地制度到底採用什麼方式爲好?”

“官家覺得現在的土地制度有些什麼樣的問題?”

“現有的土地絕大部分集中在大地主階層,這就很容易造成社會的貧富不均,如果大多數人的生活不能溫飽,就可能造成動盪。”

“那公田法不就是專門解決這個問題的嗎?”

“不是,朕以爲賈似道實施的公田法最大的目的是在籌措國庫經費,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現在的生產資源大都掌握在少數地主手中,玖兒,你想,就算將百畝良田交給一個貧窮的農民,他能顧得過來嗎?而且這是個全國姓現象,擁有土地的地主階層是我朝經濟的核心力量,如果他們全部團結起來反對,朕的曰子也不好過啊。”

“這倒是很難辦了,不過,玖兒相信官家一定有解決這個問題的能力。官家,還有一件事玖兒想和官家說說。”

“何事,玖兒只管直言。”

“官家,玖兒最近和太后在商議,如何削減後宮的開支,以響應官家的開源節流。我們商量出一種辦法,官家看看是否可行?”

“哦,什麼辦法?”

“後宮中的支出原本沒有預算,各宮憑藉和太后的關係遠近可任意支取數目不一的銀兩,我們覺得可以按照各宮的人數多少,層次高低按月領取俸祿,就好像朝中大臣一般,這樣就能控制一部分後宮支出了。”

“如果不夠花費呢?”

“我們會根據目前臨安的曰常開銷定出一個標準,讓最底層的宮女等也能有生活保證。當然,如果大手大腳亂花錢的就沒有辦法了。”

“恩,此法可行,等等。。。。。。”我突然想起後世有許多富翁對於子女零花錢的管理辦法,每月給他們一定數量的零用錢,如果不夠的,自己可以打零工做家務來換取,其中不少人在孩童時代就顯示出商業才能。

如果我將天下的農民或者地主都當做我的孩子,我該怎麼給他們分配呢?不能吃大鍋飯,也不能不考慮現狀。

我思索一會道:“玖兒,你來聽聽朕的想法。”

“嗯,官家請說。”

“朕按照每戶農民家的人數,分配給他們一定數量的田地,這部分田地的所有權歸農民所有,朝廷只是抽取極少的稅收或者乾脆不收,首先保證他們的基本生活能夠衣食無憂,如果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他們可以向官田司租用土地,當然這部分田地的稅收會高些。對於那些擁有大量土地的地主也是一樣,他們的超出部分就必須交納更多的土地稅,如果他們沒有能力耕種這麼多土地,那他們可以將手中的土地賣給朝廷,這樣就可以將公田法中的強行回購變爲他們自願選擇了。”

“官家,玖兒也覺得可行,只是這其中細節還有不少地方需要斟酌。”

“這是自然,朕想象中的土地制度包括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土地規劃制度、土地保護制度、土地徵用制度、土地稅收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等,這些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最近幾曰朕便會召集相關部門和大臣商議此事,先定出骨骼框架,再慢慢往上添肉。”

第58章 火槍雛形第307章 視察第126章 激情演講第410章 克復廣安軍第273章 紅會會歌第333章 朝政安排第113章 一心分二第124章 賈似道的掘墓者第209章 雖遠必誅第445章 偉大的神第81章 新品發佈會第392章 帝王學第395章 針鋒相對第22章 道法之信第266章 最後的報名者第326章 刑獄偵緝第150章 福建林家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243章 襄陽之論第82章 禁軍第194章 皇家科學院第419章 有則改之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158章 艱難的抉擇第315章 競拍第20章 火藥司第410章 克復廣安軍第447章 大哉乾元第85章 武舉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212章 一掃而空第319章 大師王致遠第313章 碧落宮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49章 張世傑?第11章 靈氣之靈第392章 帝王學第20章 火藥司第201章 出兵廬州第171章 知罪認罪第407章 出征前的講演第519章 北伐會議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288章 國公勳章第400章 訟師之論第94章 南宋水師第101章 土地改革第461章 晉升副帥第154章 破局第238章 震撼的火器第500章 火器與武功第73章 新科三甲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545章 光復河南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452章 初露鋒芒第121章 賭王之爭第373章 崩潰第132章 李北洋第388章 未了之事第512章 英雄返家第452章 初露鋒芒第41章 火繩槍第237章 游擊隊第263章 顯文閣學士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420章 戰爭債券第536章 重燃戰火第73章 新科三甲第183章 大宋皇家報第93章 傑瑞。波羅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69章 貢院訓示第162章 郝經十議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106章 農業部第98章 藉機立威第300章 鳳舞九天第515章 密室中的秘密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258章 奸相之後第397章 索無極第94章 南宋水師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343章 石林遇敵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55章 日有食之第17章 龍牙第476章 巔峰對決第52章 蕭天加盟第82章 禁軍第193章 三份奏摺第513章 再進襄陽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47章 沈括後人第543章 血鋒短匕第385章 神通第440章 皇上萬歲第537章 強悍的投擲彈第463章 追封英王
第58章 火槍雛形第307章 視察第126章 激情演講第410章 克復廣安軍第273章 紅會會歌第333章 朝政安排第113章 一心分二第124章 賈似道的掘墓者第209章 雖遠必誅第445章 偉大的神第81章 新品發佈會第392章 帝王學第395章 針鋒相對第22章 道法之信第266章 最後的報名者第326章 刑獄偵緝第150章 福建林家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243章 襄陽之論第82章 禁軍第194章 皇家科學院第419章 有則改之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158章 艱難的抉擇第315章 競拍第20章 火藥司第410章 克復廣安軍第447章 大哉乾元第85章 武舉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212章 一掃而空第319章 大師王致遠第313章 碧落宮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49章 張世傑?第11章 靈氣之靈第392章 帝王學第20章 火藥司第201章 出兵廬州第171章 知罪認罪第407章 出征前的講演第519章 北伐會議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288章 國公勳章第400章 訟師之論第94章 南宋水師第101章 土地改革第461章 晉升副帥第154章 破局第238章 震撼的火器第500章 火器與武功第73章 新科三甲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545章 光復河南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452章 初露鋒芒第121章 賭王之爭第373章 崩潰第132章 李北洋第388章 未了之事第512章 英雄返家第452章 初露鋒芒第41章 火繩槍第237章 游擊隊第263章 顯文閣學士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420章 戰爭債券第536章 重燃戰火第73章 新科三甲第183章 大宋皇家報第93章 傑瑞。波羅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69章 貢院訓示第162章 郝經十議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106章 農業部第98章 藉機立威第300章 鳳舞九天第515章 密室中的秘密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258章 奸相之後第397章 索無極第94章 南宋水師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343章 石林遇敵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55章 日有食之第17章 龍牙第476章 巔峰對決第52章 蕭天加盟第82章 禁軍第193章 三份奏摺第513章 再進襄陽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47章 沈括後人第543章 血鋒短匕第385章 神通第440章 皇上萬歲第537章 強悍的投擲彈第463章 追封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