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試槍

“臣等願追隨陛下中興我朝。”

絕大部分朝中大臣在聽完我激情洋溢的演講後,內心也是異常激動。能夠作爲一名中興之臣,自然會流芳百世,這對於他們而言,不就是一生的理想,一生的追求嗎?就連廖瑩中也覺心潮澎湃,感嘆不已。

我見氣氛膨脹,從龍椅上突然站起,一撇衣角,大聲道:“爲我大宋之崛起,哪怕前面是萬丈深淵,哪怕是荊棘密佈,朕也會毫不猶豫地向前邁進。”

這幾句話就像是我的登基宣言,儘管晚了半年之久。

一時之間,我彷彿覺得自己的天子之劍已經在手,一種無敵的氣勢自然散出,瞬間便籠罩了整個大殿。我不再言語,就這般靜靜地看着衆人。

短暫的沉寂後,大殿裡爆發出一陣響聲。

“爲大宋之崛起。”

大臣們再次齊聲應和道。

賈似道雖然面無表情,但也感覺到我這種帝王的氣勢,嘴裡嘀嘀咕咕,也不知在說些什麼,想些什麼。

古人無論忠殲,畢竟少了千年的見識,而且受時代的侷限,相對於現代人來講,還是淳樸很多,在我慷慨激昂的言詞中形成共鳴,不管真假,對於他們中的大多數而言,特別是對於有些年齡的老臣來講,終於看到了一個睥睨天下的明君出世。

宋朝的皇帝,特別是到了臨安南宋時期的帝王,大都不夠強勢,雖然國家的富裕程度達到封建社會的高峰,但在很多人眼裡,趙氏皇族在很多方面都顯得碌碌無爲。自從公元960年太祖帝一條棍棒打下萬里江山,近三百年來屢受遼金蒙等外族的入侵,使得疆土不斷淪喪,最終只能偏安一方。無論在朝還是在野的有識之士,都是萬分痛心,岳飛的《滿江紅》可謂對此最好的呼聲,何時才能還我山河,纔會有朝天闕的捷報傳來告慰陸翁(陸游)。

鹹淳元年閏五月的初一,很多大臣看到了希望。

“退朝。”小七的聲音今天似乎也是十分響亮。

在前往火藥司的路上,我讓沈墨去青年衛叫上文璋。

雲伯飛雖然還是一臉疲倦,但卻是眉開眼笑:“皇上,看看這支火槍。”

我拿起火槍,首先掂了掂分量,大約有十公斤,口徑約爲25-30毫米,全長1.5米,在槍托的外側開了一個凹槽,槽內裝一根蛇形杆,杆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構成扳機,可以旋轉,並有一個夾子夾住用化學液體浸泡過的能緩慢燃燒的火繩。槍管後端裝有一個火藥盤,同第一批的一百支火槍相比,還改進了槍托並加裝了護木以及在槍管的前端增加了瞄準器。

雲伯飛接過火槍介紹道:“皇上,這個點火裝置是臣參照了皇上賜予臣的圖紙,加以修改後研製出來的。在發射時,扣動扳機,機頭下壓,燃着的火繩便會進入火藥盤點燃火藥,然後將彈丸射出。此槍的有效射程可達八十米,最遠距離可達兩百米外,在有效射程內,可以射穿目前我朝所有的鎧甲。”

“發射速度如何?”

“一個字(五分鐘)內可以發射五到十次。”

這種槍可以稱得上是半機械式點火裝置的火槍了,雖然還遠不如燧發槍,但也是可以適用於戰爭的火繩槍了,其先進的半機械式點火裝置至少領先了歐洲兩百年的時間。

“沈先生,你也看看。”

沈逸秋從雲伯飛手中接過火槍,看了看讚道:“已經超過屬下的想象了。只是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這槍管的堅固度是否能夠保證?”

“是啊,能保證嗎?”我也關心這個問題,萬一槍管炸膛,後果便會不可想象。

雲伯飛點點頭,對我道:“關於這槍管一事屬下已有解決辦法。”

“伯飛,說給大家聽聽。”

“皇上,要打造內壁光滑平直且不會爆膛的槍管,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精鐵的品質,一是鑽銃工藝。這精鐵嘛,微臣從皇上的物術簡要中已經弄明,需要減少生鐵中的含碳量,也就是皇上所說的鋼,在和兵器監以及工部的不少匠師談論後,臣已找到了冶煉鋼的方法,而鑽銃技術,得自沈先生和全老弟的幫助,臣也已經制造出簡單的銃牀。如此一來,槍管的製造就基本沒有問題了。”

“恩,很好,走,去試槍。”我壓抑住興奮道。

“皇上,讓臣來試槍如何?”文璋高興道。

我看着雲伯飛:“雲愛卿,可以嗎?”

“當然可以,文璋將軍,我來教你。”

大掌事陳東平帶着我們來到火藥司靠近落石山的一處空白場地。

雲伯飛左邊掛着一個裝引藥用的梯形鐵邊小壺,右邊斜着裝彈丸的皮盒,裡面有個白色小瓶,是裝發射藥用的,每瓶裝一發的藥量,這樣可以避免士兵在戰場上因緊張,而裝多或裝少發射藥。

“首先將引藥倒入引藥鍋,併合上引藥鍋蓋。”雲伯飛一邊演示一邊講解道,“然後擰開裝發射藥的小瓶,將發射藥從槍口倒入,再將彈丸槍口裝入,隨後從槍管下抽出通條,搗實彈丸和發射藥,點燃火繩,把火繩固定在火繩夾上,一眼閉,一目睜,做瞄準狀,對準目標,扣動扳機。”

爲了使大家看清過程,雲伯飛的動作極其很慢,說得也很詳細。

“複雜,真的是複雜。”我暗自想到。

文璋在雲伯飛的指導下,完成了發射準備,言道:“臣文璋準備就緒,請皇上下令。”

“好,文璋,預備,放。”

隨着我一聲令下,文璋扣動扳機,只聽見“嘭”的一聲,八十米外披着鎧甲的靶子上冒出一陣煙霧,眼力極佳的袁棘,文璋等人已經看出在鎧甲的左下端露出一個洞口。

“打中了。”文璋高聲喊道。

我可不像文璋這般興奮,而是對着袁棘道:“先生,如果在近距離,你能躲開嗎?”

袁棘想了想道:“三五米之外,臣能躲開,七八米之外,藍羽能躲開。”

“呵呵,這年頭像你們這般身手的可不多啊。”

“陛下,只是這火槍的準備時間太長了,似乎。。。。。。”

“先生,火繩槍主要是運用在戰場,如果是武林人士的較量,那還是用處不大的。不過,以後會有更加先進的槍械出來,那就很難說了。”

“是,陛下。”

我知道像袁棘這樣的武林高人對火槍自是不屑一顧,當下也不去說破,對文璋道:“文璋,倘若幾百支火槍同時發射,會是什麼效果?”

“臣,臣可不敢想象那種場面。”

袁棘這時也想道,面對一名槍手好躲,如果幾十支火槍同時開火,自己是否還能全身而退?

“哈哈。”我笑道,“假設一百名蒙古騎兵向你衝來,你一聲令下,開火,這些敵人也得倒下不少吧。”

“是啊,不過,這火槍準備時間太長,當第二次第三次射擊時,敵人可能就會衝到眼前了。”

“恩,這是火繩槍的一大弊端,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降低這個弊病帶來的風險,一是採取三段式射擊方式,二是各兵種的相互配合。當然,這也無法從根本上消除射擊過程即複雜又緩慢的問題。”

文璋好奇地問道:“皇上,恕臣無知,什麼是三段式射擊,兵種又需怎樣配置?”

第165章 陳心書之心第186章 豪賭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398章 改組第370章 道法大師第222章 耕者有其田第101章 土地改革第467章 前敵會議第285章 臨安府第74章 騷亂第406章 東征序曲第499章 偷襲火藥監第41章 火繩槍第339章 穿越苗區第247章 生日獻歌第326章 刑獄偵緝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498章 鳳凰村第298章 神醫真金第549章 二珠金牌第529章 都城汴梁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99章 軍醫護士第559章 太子第56章 秋兒求助第464章 上將天翔第142章 名臣趙順孫第345章 聖者第198章 結義第527章 鄧州縣令第559章 太子第112章 赤松秘籍第391章 回家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21章 伯飛仲飛第466章 戰前動員第76章 初出茅廬第90章 歐陽建青第218章 先手之利第311章 小七當官第536章 重燃戰火第344章 舍利畏第51章 先帝託夢第412章 從軍熱潮第445章 偉大的神第224章 鐵觀音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223章 三份戰報第299章 許願第344章 舍利畏第372章 對弈第237章 游擊隊第174章 人選第376章 灌頂續命第447章 大哉乾元第65章 人定勝天第39章 天下商業第499章 偷襲火藥監第349章 科技月的收穫第331章 又將南下第7章 朝堂風波第3章 太子妃全玖第449章 出兵龍尾洲第5章 太祖長拳第447章 大哉乾元第12章 雙星輝耀第115章 線索第419章 有則改之第123章 密碼傳信第192章 反腐總動員第553章 光復洺州第457章 英雄第332章 臨安提督第460章 餞行第465章 閉關第243章 襄陽之論第532章 國號之爭第180章 水火祭司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510章 戰鼓聲聲第552章 洺州巷戰第16章 雪中情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534章 參議院第207章 掛帥第554章 木馬計第504章 戰書第329章 科技興國第514章 兵發幫源村第385章 神通第406章 東征序曲第42章 鹹淳元年第455章 怯薛南下第553章 光復洺州第315章 競拍第512章 英雄返家第51章 先帝託夢第280章 雄鷹折翅第23章 歲末賀生第441章 修書寬心
第165章 陳心書之心第186章 豪賭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398章 改組第370章 道法大師第222章 耕者有其田第101章 土地改革第467章 前敵會議第285章 臨安府第74章 騷亂第406章 東征序曲第499章 偷襲火藥監第41章 火繩槍第339章 穿越苗區第247章 生日獻歌第326章 刑獄偵緝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498章 鳳凰村第298章 神醫真金第549章 二珠金牌第529章 都城汴梁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99章 軍醫護士第559章 太子第56章 秋兒求助第464章 上將天翔第142章 名臣趙順孫第345章 聖者第198章 結義第527章 鄧州縣令第559章 太子第112章 赤松秘籍第391章 回家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21章 伯飛仲飛第466章 戰前動員第76章 初出茅廬第90章 歐陽建青第218章 先手之利第311章 小七當官第536章 重燃戰火第344章 舍利畏第51章 先帝託夢第412章 從軍熱潮第445章 偉大的神第224章 鐵觀音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223章 三份戰報第299章 許願第344章 舍利畏第372章 對弈第237章 游擊隊第174章 人選第376章 灌頂續命第447章 大哉乾元第65章 人定勝天第39章 天下商業第499章 偷襲火藥監第349章 科技月的收穫第331章 又將南下第7章 朝堂風波第3章 太子妃全玖第449章 出兵龍尾洲第5章 太祖長拳第447章 大哉乾元第12章 雙星輝耀第115章 線索第419章 有則改之第123章 密碼傳信第192章 反腐總動員第553章 光復洺州第457章 英雄第332章 臨安提督第460章 餞行第465章 閉關第243章 襄陽之論第532章 國號之爭第180章 水火祭司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510章 戰鼓聲聲第552章 洺州巷戰第16章 雪中情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534章 參議院第207章 掛帥第554章 木馬計第504章 戰書第329章 科技興國第514章 兵發幫源村第385章 神通第406章 東征序曲第42章 鹹淳元年第455章 怯薛南下第553章 光復洺州第315章 競拍第512章 英雄返家第51章 先帝託夢第280章 雄鷹折翅第23章 歲末賀生第441章 修書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