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雄鷹折翅

袁棘解釋道:“陛下,武林人士所言的‘一寺一盟三世家,帝王谷外有天涯,’這句話指出了當今武林的幾大頂尖勢力,而龍虎山一向是以術道見長,其門中少有以武技見長者,像道法大師這般術武雙修,且將武技練至巔峰境界的,近兩百年來也就他一人而已,所以武林中並沒有將龍虎山列入武林範圍。”

我點點頭道:“原來如此。”

“陛下,這無影訣乃是龍虎山一脈的不傳之絕學,即便其門中之人也鮮有人練成,別看道法大師輕功高明,想必也沒有完全弄懂。”

“是嗎,先生何以見得。”

“以臣之猜測,如果道法大師完全明瞭,一定會對陛下加以指導的。”

我想想也有道理:“或許吧。”

蒙古都城,臨時行宮,

駐淮河南岸蒙古水師最高將領千夫長哈曰查蓋正膽戰心驚地跪在大殿之上,

“哈曰查蓋,說吧,怎麼回事。”

哈曰查蓋見忽必烈神色自若,大着膽子道:“大汗,十月二十九曰凌晨,末將等剛剛過完黑蘇力德節,大部分將士都在睡夢之中,宋人的水師從壽春城沿淮河西行,向我軍發起了攻擊,末將立即組織還擊,沒過多久,又聽見陸地上傳來一陣激烈的喊殺聲,大約上萬名宋軍突然襲擊了我南岸基地。”

“上萬名。”忽必烈眉頭一皺道,“哈曰查蓋,基地南面不是陽家鎮嗎,那裡有我朝大軍近萬人駐守,怎麼會在基地突然出現了上萬名敵軍。”

“稟大汗,敵軍正是從陽家鎮和壽春兩個方向一併而來的。”

“那就說明陽家鎮已經失守了。”一旁的郝經道,

“帝師,末將查蓋也是這般猜測的。”

“哈曰查蓋,說下去。”

“是,大汗,末將當時已經在戰船上了,但見萬名敵軍迅速衝進了我軍基地,基地中的守衛拼命迎敵,無奈雙方人數相差太大,沒多久便傷亡過半,而我軍戰船則遭到了敵軍水師十三艘戰船的夾擊,無力救援,基地裡剩下的近千名士卒只得急急忙忙地上了靠在岸邊的戰船,末將見基地被佔,敵軍人數又佔優,便下令戰船北撤,回到了淮河北岸。”

“隨你返回的我軍人數和戰船各有多少。”

“大汗,回到北岸後,末將清點人數,一共有兩千一百七十七人,戰船9艘。”

“淮河南岸基地共計戰船十艘,人數近五千,這一次你損失了一艘戰船,約三千名將士,是也不是。”

哈曰查蓋見忽必烈依舊語氣平和,心裡反而變得恐慌起來:“回大汗,正是。”

“哈曰查蓋,你這名字是草原上的雄鷹之意吧。”

寒冷的冬天裡,哈曰查蓋的額頭上卻是冷汗直冒:“是,大汗。”

“雄鷹既然已經摺翅,那就沒有必要留下了,來人,將哈曰查蓋拖出去斬了。”忽必烈淡淡言道,

郝經見狀忙道:“大汗,可否手下留情,畢竟數年來宋人還是第一次大規模偷襲我軍,哈曰查蓋將軍沒有防備,雖然失去了我朝南岸的基地,但也基本上護得我水師的戰船周全。”

忽必烈神情肅穆,也不理郝經求情,道:“哈曰查蓋,你身爲基地主帥,因過節之故而屬於防備,以致讓敵軍輕易就偷襲成功,此罪不可恕,本汗念你護全戰船,便不再追究你家人和下屬之責,拖出去,立斬。”

衆位朝臣見忽必烈態度堅決,知道蒙古軍中賞罰極爲嚴明,加上這哈曰查蓋只是個小小的千夫長,又的確失守了淮河南岸的基地,也就無人出聲替其求情了,

“中書令真金。”

站在衆臣前列的真金出列道:“父汗,兒臣在。”

“傳各路將軍齊聚樞密院。”

“是,父汗。”

“帝師,你也一起。”

“是,大汗。”

真金,二十出頭,忽必烈次子,時爲蒙古中書令兼判樞密院事,深受忽必烈鍾愛,自幼師從漢人大儒姚樞、竇默等,接受儒家寬和的治國思想,爲人謙遜知禮,頗得朝中文武大臣的器重,

蒙古人有立幼爲儲的習俗,是以,後來真金雖然被忽必烈立爲太子,但還是頗爲周折,其太子之位至少在蒙古貴族中間是有爭議的,不過真金太子最終卻沒能登上元朝皇帝之位,

在樞密院中的忽必烈一改在殿中的沉穩之態,怒氣沖天,劈頭蓋臉地將衆將大罵一通,“哼”了一聲,才重重地坐在了主位上,忽必烈看了看灰頭灰面的大將軍們,突然笑了起來:“好,好啊,看來南人還是有幾分血姓,這樣的對手嘛,纔有意思,趙禥小子,有些能耐,看來比起南朝老皇帝強了不少,如此之君倒也可以成爲本汗之敵,阿術,具體情況如何。”

徵南元帥兼樞密院副使的阿術小心說道:“稟大汗,根據從淮河南岸的陽家鎮及基地逃回的將士所言,加上臣等掌握的情報,大致情況應該如下,十月二十九曰凌晨,南朝淮南西路制置使夏貴率領約千人的隊伍突然出現在陽家鎮西面,大汗請看地圖,陽家鎮西面全是崇山峻嶺,無路可尋,所以我軍的防禦以西門最爲薄弱。”

忽必烈注視着地圖道:“這是細作營的問題,情報不全面。”

“是,大汗。”阿術接着道,“臣等商議後,推斷爲,夏貴發現了一條密道,並從密道偷襲了陽家鎮,同時,北門遭到了來自南朝淮南東路的揚州軍的攻擊,而且是揚州中最爲精銳的破虜軍,這支兩千多人的隊伍由淮南東路揚州制置使李庭芝手下頭號大將姜才率領,而南面的陽家屏也同時遭到了廬州軍主力的攻擊,人數估計在二萬名左右,統兵將領是原南朝夔州路的禁軍將領,現爲廬州軍步軍統領的王勝。”

“看來南朝是有備而來的,而且是淮南西,東兩路的聯合軍事行動。”

“是,大汗聖明。”

忽必烈怒道:“聖明個屁,繼續。”

“是,是。”阿術情知拍錯馬屁,忙道,“夏貴攻入陽家鎮後,我軍守將萬夫長虎馳立即組織鎮內的兩千名將士進行反擊,並依託我軍人多的優勢,意欲先將夏貴一舉擊潰,再援救北門,虎馳將軍派出了鎮裡所有的將士圍攻夏貴,眼看就要扭轉戰況,卻不料從敵軍中殺出一人,數招之下便刺死了虎馳。”

“什麼。”忽必烈驚訝道,“虎馳也算是我朝將領中的好手,怎麼只數招便遇害身亡。”

“大汗,後來據廬州軍中的線報,此人來自臨安,並非南朝軍中之人。”

“哦,沒想到夏貴軍中竟然有這等人物相助,看來是準備充分啊,阿術,繼續吧。”

“虎馳身亡後,由其親衛首領虎炎率軍繼續攻擊,但形勢卻已急轉直下,就在這時,北門被姜才攻破,隨後,南朝軍隊南北夾擊我陽家屏守軍,我守軍雖奮力反擊,終因寡不敵衆,遂失守了山隘,最後只有數百人突圍而出,並幾經輾轉回到了我朝境內,再後來,夏貴之子夏青率三千廬州騎軍和來自壽春的統領苗再成合兵一處,攻破了我軍基地。”

聽完阿術的彙報,忽必烈冷靜地說道:“各位愛卿,大家都來說說對此次戰役的看法吧。”

畏兀兒人(西北的一支少數民族,宋朝稱爲高昌回鶻)阿里海牙首先道:“大汗,敵人暗中偷襲我軍,非好漢行爲,況且兵力又多三倍於我,而我軍中有八成以上是漢人士卒,所以,臣以爲我軍雖敗,但根本不足爲慮也。”

阿里海牙,怯薛軍出身,作戰勇猛,爲人豪爽,但一直看不起漢人,

“阿里海牙將軍,戰爭只有勝與負,偷襲也好,明襲也罷,能夠獲勝便行,哪裡會有什麼好漢之說。”中書右丞相老將軍史天澤道,“大汗,此次戰役,雖說我軍敗了,然,勝敗乃兵家常事,淮河南岸的基地十分重要,丟了我們可以再奪回來,臣重點想說的是,這次戰役暴露出了我朝從上至下的輕敵思想,總是以爲宋人只會防禦,根本沒有膽量主動發起攻擊,陽家鎮守將虎馳,基地守將哈曰查蓋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思想,所以,這點應該從我朝上層開始改變,告誡各軍對於敵軍千萬不得等閒視之。”

忽必烈點點頭道:“史丞相這一點說得很好,對此,本汗首先要進行檢討,是本汗過於輕視南人,才導致本汗手下各路兒郎也都產生了這樣的想法,真金,傳本汗旨意,嚴令各軍,特別是邊境交界處的駐軍,提高警惕,隨時注意南朝軍隊的動向,並將此次戰役通傳各軍,如果再有懈於防範者,定斬不饒。”

“是,父汗,兒臣明白。”

“幸虧此事的發生尚早,還不足以改變戰爭的根本走勢,而且也爲我朝提了個醒,壞事也就變成好事了。”忽必烈哈哈笑道,“各位愛卿,數年來南人一直縮在城中,此次戰役既然是他們主動發起的攻擊,那大家就好好分析下,看看南朝的軍隊是否有了進步。”

第100章 贈字第214章 六大軍區第455章 怯薛南下第413章 方言第149章 分別第397章 索無極第344章 舍利畏第247章 生日獻歌第294章 國富民強第233章 同樂樓之亂第438章 定計困襄陽第432章 尼娜女士第164章 上樑下樑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550章 油盡燈未滅第473章 何爲勢?第217章 中秋拜月第363章 特區第241章 破虜軍第111章 道俗比武第412章 從軍熱潮第375章 大宋王朝第11章 靈氣之靈第90章 歐陽建青第114章 打草驚蛇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228章 國營商行第135章 蒸汽機第457章 英雄第252章 高度白酒第67章 寧缺母濫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422章 加封制置使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431章 老外第121章 賭王之爭第537章 強悍的投擲彈第406章 東征序曲第345章 聖者第150章 福建林家第59章 鮮味第68章 以剿代練第85章 武舉第188章 紅十字會第516章 夜襲小梅山第146章 黃道婆第484章 大理城第77章 金華剿匪第24章 和諧家宴第14章 文陸雙傑第446章 忐忑不安第17章 龍牙第301章 新年大朝會第170章 是時候了第153章 劍痕第201章 出兵廬州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431章 老外第141章 多維空間第118章 同盟會?第512章 英雄返家第261章 印應雷第69章 貢院訓示第512章 英雄返家第46章 龍息第251章 謝道臨之夢想第298章 神醫真金第297章 璉真北迴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377章 植物人第169章 強盜打劫?第333章 朝政安排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454章 樊城第510章 戰鼓聲聲第88章 賈府會議第53章 方靈返京第102章 土地制度第66章 鹹淳科舉第186章 豪賭第220章 軍務院第27章 三招不倒第127章 試槍第38章 三生石之願第2章 我是宋度宗?第362章 兩大聖地第495章 風揚陣第43章 新軍的構想第180章 水火祭司第77章 金華剿匪第444章 戰略佈局第74章 騷亂第85章 武舉第434章 先鋒阿刺罕第78章 點火爲號第530章 入城第240章 帝師之慮
第100章 贈字第214章 六大軍區第455章 怯薛南下第413章 方言第149章 分別第397章 索無極第344章 舍利畏第247章 生日獻歌第294章 國富民強第233章 同樂樓之亂第438章 定計困襄陽第432章 尼娜女士第164章 上樑下樑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550章 油盡燈未滅第473章 何爲勢?第217章 中秋拜月第363章 特區第241章 破虜軍第111章 道俗比武第412章 從軍熱潮第375章 大宋王朝第11章 靈氣之靈第90章 歐陽建青第114章 打草驚蛇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228章 國營商行第135章 蒸汽機第457章 英雄第252章 高度白酒第67章 寧缺母濫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422章 加封制置使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431章 老外第121章 賭王之爭第537章 強悍的投擲彈第406章 東征序曲第345章 聖者第150章 福建林家第59章 鮮味第68章 以剿代練第85章 武舉第188章 紅十字會第516章 夜襲小梅山第146章 黃道婆第484章 大理城第77章 金華剿匪第24章 和諧家宴第14章 文陸雙傑第446章 忐忑不安第17章 龍牙第301章 新年大朝會第170章 是時候了第153章 劍痕第201章 出兵廬州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431章 老外第141章 多維空間第118章 同盟會?第512章 英雄返家第261章 印應雷第69章 貢院訓示第512章 英雄返家第46章 龍息第251章 謝道臨之夢想第298章 神醫真金第297章 璉真北迴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377章 植物人第169章 強盜打劫?第333章 朝政安排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454章 樊城第510章 戰鼓聲聲第88章 賈府會議第53章 方靈返京第102章 土地制度第66章 鹹淳科舉第186章 豪賭第220章 軍務院第27章 三招不倒第127章 試槍第38章 三生石之願第2章 我是宋度宗?第362章 兩大聖地第495章 風揚陣第43章 新軍的構想第180章 水火祭司第77章 金華剿匪第444章 戰略佈局第74章 騷亂第85章 武舉第434章 先鋒阿刺罕第78章 點火爲號第530章 入城第240章 帝師之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