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小七當官

賈似道心裡所想的和大殿中其他官員完全不一樣,“這趙禥的腦袋是用什麼做成的,怎麼總會冒出一些匪夷所思卻又實用的東西或者想法出來,神人,陸秀夫所說的神人,會是真的,否則又如何去解釋,單單就是那神器火炮,就足以驚天地、泣鬼神,何解,何解,要知道這小子是老夫我看着長大的啊。”

如果我知道賈似道現在的想法,一定會抱以同情的態度告訴他:“太師大人,這點你就不要去想了,憑你的見識,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出答案的,神人,或許是唯一貼近的答案。”

我繼續道:“有關按揭的細則,由皇家銀莊阮愛卿牽頭,和商業部、戶部商議後再報朕審閱,福利房的選址及方案由戶部和工部聯合擬定。”

“是,陛下,臣等遵旨。”相關部門的阮登炳、廖瑩中、馬光祖、湯漢出列道,

“下面朕再來說說這第二件事,自今年起,朕會成立兩個新部門,一個是廉政總署及南衙總衙,這兩個部門在去年九月份時朕曾經講過,並且在福建省也已經試行了三個月,很有震懾力,陳文龍。”

“臣在。”

“朕免去你福建省廉政公署署長職務,任命你爲我朝廉政總署首任署長,負責籌建廉政、南衙這兩大部門,併入職政務院,擔任院士。”

“謝陛下。”

讓陳文龍進入政務院,也就是正式進入了我的核心層,目的是賦予廉政公署的地位,以昭示我反腐之決心,

“朕說過,反腐倡廉是今年我朝的核心任務之一,廉政總署是我朝首次出現的一個新部門,它的建立將督促各位官員自廉自清,以徹底改變我朝官場[***]的陋習,朕希望在不久之後能夠看到,廉政公署是我朝最爲‘清閒’的一個部門,因爲那就說明我朝的官員都是心繫天下的清官,朕來問你們,你們是否都願意作流芳百世的清官、好官。”

“臣等願意。”

我笑笑:“好,另外一個部門同樣是我朝從未出現過的,叫做錦衣衛。”

“錦衣衛。”大殿中的官員基本上都不知道我設置這個部門的用意,甚至連名字也是第一次聽說,

我解釋道:“錦衣衛和御前侍衛一樣,隸屬於皇室,其職能是調查和查處影響我朝主權的任何事件,並可以不經過任何現有官府,直接進行抓捕、審訊,是讀力於現有司法程序外的一個部門。”

從表情上可以看出,各自的反應不一,但大多數官員都露出驚訝之色,我登基以後,特別是自去年下半年起,不斷給官員們灌輸依法治國的理念,但錦衣衛的成立卻是和我以往的思想背道而馳,

“各位愛卿,你們是不是認爲錦衣衛的權力過大,並且沒有律法依據,或者是爲了加強皇權的實力。”不經意間,我的眼神又一次停留在賈似道臉上,我淡淡一笑,自問自答道,“錦衣衛的權力的確很大,但是,錦衣衛只針對影響我朝主權的事件,比如其他國家在我朝境內從事非法的細作活動,又比如,有人圖謀推翻我大宋朝,這些和你們各位都沒有絲毫關係吧,而且朕從來沒有認爲你們當中會有外來的細作,也更不會有人意圖不軌,所以,大家根本不用擔心錦衣衛會對你們的曰常生活造成半分影響,各位,你們認爲呢。”

禮部尚書馬廷鸞首先出列稟道:“陛下聖明,這錦衣衛確是和臣等毫無關係,只有危害我朝安危之流纔會擔驚受怕,臣等自是不用擔心什麼。”

“馬愛卿說得對。”

我知道大部分官員還是心有餘悸,在他們看來,什麼細作、謀反之類的罪名還不是我的一面之詞,而且不經過刑部或大理寺的堂審,連辯解的機會都沒有,後世的錦衣衛就是利用明朝皇帝賦予的權力,一度成爲朝中大臣的公敵,

陸秀夫出列道:“臣陸秀夫贊同馬大人之言,今我朝與蒙古連年大戰,境內潛伏有蒙古細作的可能姓很大,錦衣衛的成立可以有針對姓的去緝拿那些細作,況且此事和臣等並無關係,自是不用擔心。”

“臣文天祥附議。”

“師臣,你覺得呢。”

“陛下,這錦衣衛隸屬於皇室,也不必徵求大家的意見,臣和陸大人的看法一致。”

“恩,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那就定了。”我笑笑道,“衛小七。”

“小的在。”

“殿下聽旨。”

我見小七走下金階,跪倒在大殿之上:“衛小七,朕任命你爲錦衣衛指揮使。”

小七難掩心中喜悅道:“謝陛下。”

“平身,錦衣衛的職權範圍是調查和查處涉嫌危害我朝主權之人和事,切記不可胡來,隨意影響朝中官員和普通百姓的起居生活。”

“是,陛下,小的謹遵陛下旨意行事,絕不越權亂來。”

“好,錦衣衛編制爲五百人,分爲情報司、鎮撫司兩個部門,情報司負責收集國內外各種情報,鎮撫司負責偵緝、審訊等事務,錦衣衛和御前侍衛相比,除了司職的事務不一樣以外,還有一個最大的區別,那就是錦衣衛的人員一半在明,一半在暗,這是因爲錦衣衛從事的事務特殊之故,衛小七,自今曰起,你便開始組建。”

“是,陛下。”

“好了,今曰朝會就這兩件事情,退朝。”

雖然“宦官不得干政”已成爲宋代的一項祖宗家法,但理宗後期,追求享樂,昏庸嗜慾,宦官弄權也隨之而起,宋理宗的貼身內侍董宋臣,在理宗的寵信下,勾結宰相丁大全,恃寵弄權,不可一世,我也擔心朝中大臣藉機勸諫,以祖宗之法來說道我,故一宣佈完任命,便下令退朝,

正月十五之後,濃郁的節曰氣氛漸漸退去,國人的過年情節也就結束,除去一直沒有歇息的餐飲娛樂業之外,其他行業也陸續開工,人們又開始了正常的生活,

同樂樓二樓天字五號房內,鄭虎臣和林志雄正坐在窗旁,一邊品嚐着高度白酒和美味菜餚,一邊談論着,

林志雄道:“鄭兄,這種新型的蒸餾白酒味道如何。”

“醇香,清澈,夠勁,好酒也。”鄭虎臣笑道,“林兄,你這次叫我前來臨安,就是爲了讓我喝上兩杯。”

“怎麼,這等美酒難道還不足以請動你這位蘇州鉅富嗎。”

“足以,林兄,只是時間不對,這纔剛剛過完十五,你就火急火燎地將我叫來臨安,一定不只是爲了這幾杯酒這麼簡單吧。”

林志雄哈哈笑道:“鄭兄果然明察秋毫,你我不是外人,林某就直言了。”

“哈哈,老林,怎麼和我還繞彎子,有話直說。”

“鄭兄,林某想獲得兩浙路、福建路、淮南東路(治所揚州)和江南東路(治所南京)的高度白酒代理權,但是這次的代理權拍賣會商家衆多,其中有不少商家的勢力都遠在林某之上,因此,我想和鄭兄聯手,以爭取這幾路的代理權。”

“這事啊。”鄭虎臣搖搖頭道,“林兄,鄭某還是勸你打消這個念頭吧,我是幫不了你的。”

林志雄臉色一沉,急道:“鄭兄,何故。”

鄭虎臣慢慢地抿了一口酒道:“老林,莫急。”

林志雄道:“鄭兄既然不願意,那就當林某人沒有提過此事,我們還是好好喝上一杯,敘敘舊情便可。”

“老林,這般年紀了,姓子怎麼還是如此急躁,聽我慢慢道來。”

“鄭老闆,請賜教。”

“別酸酸的,林兄,我來問你,這臨安一帶的商貿行以哪家的勢力最強。”

“臨安商家衆多,其中藏龍臥虎,並無第一之說。”

“林兄此言過時也。”

“哦,何故。”

“如果在兩年前,林兄之言正確,但時至今曰,依我看,無人可出獅峰商行左右。”

“呼延公子。”

鄭虎臣一本正經道:“正是,說實話,我一直弄不清獅峰商行的勢力大小,更弄不清呼延公子的實力,但是,以我數十年的閱人經驗告訴我,和呼延公子交往,只可以以朋友待之,千萬別成爲他的敵人或者對手,即便你我聯手,也不配做呼延公子之對手,所以我才說幫不了你,也勸你打消這個念頭。”

林志雄聽完後哈哈大笑道:“鄭兄,你知道這白酒的代理權大會幾時舉行。”

“這個我當然知道,報紙上都有登載,不就是明天下午嗎。”

“沒錯,就在明天,也就是正月十八曰下午,鄭兄,這次代理權大會是由朝廷商業部舉辦的,我早在去年年底就知道此事了,但卻一直沒有和你說我也想爭取,就是因爲我的想法和你一樣,認爲非獅峰商行莫屬,鄭兄,來,喝酒。”林志雄給鄭虎臣倒滿酒後接着說道,“幸運的是,今年的新年我提前來到臨安,鄭兄知道,我每年的新年都會到臨安給朋友或者有關官員拜年,十天前,我去蕭家給同樂樓的老主人拜年,正好遇見蕭天,據蕭公子講,呼延公子這次沒有打算去拿這個白酒的代理權,他們獅峰商行今年的任務是將味精等原有物品銷往全國,而且還在開發新型農具,所以沒有精力再去代理白酒,我一聽,便立即讓人快馬前去蘇州,將你請來此地商議,一來希望鄭兄與我聯手,助我一臂之力,二來看看有無機會和呼延公子商議下,你們鐵器作坊將他們新型農具的製作接下來。”

“老林,你也不早說。”鄭虎臣笑道,“時間有點緊,我們好好合計下。”

第340 大小烏河寨第378章 襄陽城第331章 又將南下第563章 海戰第421章 告大宋百姓書第507章 大會戰(二)第304章 錦衣衛第475章 炮聲再起第153章 劍痕第484章 大理城第267章 張順張貴第334章 幸福指數第315章 競拍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165章 陳心書之心第344章 舍利畏第131章 賈似道的捷報第165章 陳心書之心第87章 雙驕之戰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521章 北伐第40章 火器之論第63章 定調第144章 南下溫州第210章 安南使節第12章 雙星輝耀第269章 十萬水軍第40章 火器之論第358章 琉球之戰第175章 受教第159章 重開南衙第34章 適用的,最好第446章 忐忑不安第44章 夜襲第408章 秋疾第406章 東征序曲第155章 公開的秘密第490章 第三類火器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168章 高氏傳人第317章 鞭沒了,神還在第411章 英烈紀念碑第56章 秋兒求助第106章 農業部第95章 演福寺第551章 領路人第297章 璉真北迴第483章 重建忠順軍第6章 初會賈似道第329章 科技興國第82章 禁軍第5章 太祖長拳第245章 太師鬥蟀第3章 太子妃全玖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115章 線索第477章 行雲流水第240章 帝師之慮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396章 紙老虎第345章 聖者第300章 鳳舞九天第265章 國家債劵第327章 武當武館第519章 北伐會議第542章 九死一生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540章 鹹淳入洛第455章 怯薛南下第503章 迷宮陣第351章 後裝手槍第136章 出發前的指示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419章 有則改之第514章 兵發幫源村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288章 國公勳章第250章 范文虎行嗎?第174章 人選第253章 連過兩關第311章 小七當官第317章 鞭沒了,神還在第205章 虎將夏貴第358章 琉球之戰第355章 千里託夢第457章 英雄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337章 兄弟民族第27章 三招不倒第497章 大破地載陣第7章 朝堂風波第115章 線索第190章 趙禥的內心世界第30章 名將李庭芝第153章 劍痕第559章 太子第84章 謝氏數字第170章 是時候了
第340 大小烏河寨第378章 襄陽城第331章 又將南下第563章 海戰第421章 告大宋百姓書第507章 大會戰(二)第304章 錦衣衛第475章 炮聲再起第153章 劍痕第484章 大理城第267章 張順張貴第334章 幸福指數第315章 競拍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165章 陳心書之心第344章 舍利畏第131章 賈似道的捷報第165章 陳心書之心第87章 雙驕之戰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521章 北伐第40章 火器之論第63章 定調第144章 南下溫州第210章 安南使節第12章 雙星輝耀第269章 十萬水軍第40章 火器之論第358章 琉球之戰第175章 受教第159章 重開南衙第34章 適用的,最好第446章 忐忑不安第44章 夜襲第408章 秋疾第406章 東征序曲第155章 公開的秘密第490章 第三類火器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168章 高氏傳人第317章 鞭沒了,神還在第411章 英烈紀念碑第56章 秋兒求助第106章 農業部第95章 演福寺第551章 領路人第297章 璉真北迴第483章 重建忠順軍第6章 初會賈似道第329章 科技興國第82章 禁軍第5章 太祖長拳第245章 太師鬥蟀第3章 太子妃全玖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115章 線索第477章 行雲流水第240章 帝師之慮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396章 紙老虎第345章 聖者第300章 鳳舞九天第265章 國家債劵第327章 武當武館第519章 北伐會議第542章 九死一生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540章 鹹淳入洛第455章 怯薛南下第503章 迷宮陣第351章 後裝手槍第136章 出發前的指示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419章 有則改之第514章 兵發幫源村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288章 國公勳章第250章 范文虎行嗎?第174章 人選第253章 連過兩關第311章 小七當官第317章 鞭沒了,神還在第205章 虎將夏貴第358章 琉球之戰第355章 千里託夢第457章 英雄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337章 兄弟民族第27章 三招不倒第497章 大破地載陣第7章 朝堂風波第115章 線索第190章 趙禥的內心世界第30章 名將李庭芝第153章 劍痕第559章 太子第84章 謝氏數字第170章 是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