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醫科學院

我見三人都不太明白,便進一步解釋道:“現在大學之下是各個系別,今後呢,大學之下就是學院,學院之下再去做細分了,比如,醫學院可以分爲不同的系別專業,像護理專業,內科專業,外科專業,兒科及婦科等等,物理機械學院也可細分爲力學物理,光學物理等十數類或者是機械製造等專業,隨着社會的發展,未來的科學會越來越細化,所研究的領域會越來越專業,所以,我朝的大學體制自然也要隨之變換,目前,我朝就只有臨安這一所大學,以後說不定會越來越多,就像現在的書院一樣普及。”

三人點點頭,似乎基本弄懂了學院和大學的關係,

我接着問道:“全覺,你哪裡呢。”

“陛下,屬下分管科研項目,各項目都有不同程度的進展,只是還沒有結果出來。”

“恩,這些項目也是急不得的,有時候搞科研就好像是佛家所說的頓悟,該悟出的時候自然就會成功的,對了,那楊筱之的鐘表研究進行得如何了。”

全覺答道:“陛下,屬下前曰還去看過,楊筱之已經做出了樣板,指針也能擺動,只是精密度太差,屬下已經讓雲伯飛那裡幫忙精加工一批齒輪組,估計到本月底,使用精密的齒輪組就會有效果了,陛下,屬下還有一事。”

“全覺,何事。”

“陛下,那楊筱之提出,希望能看看水運儀象臺的詳細資料,水運儀的實物在汴京城中,無法見到,所以想看看資料,以供其參考,不知陛下同意否。”

“水運儀象臺,這可是我朝的高度機密。”我想了想道,“全覺,朕看這樣吧,由你通讀水運儀的詳細資料,然後將楊筱之有需要的部分告訴他,等過個半年一載的,再將全部資料對其開放。”

“是,陛下。”

“好,改天朕親自去看看,三位愛卿,隨朕一起去獅峰商行,嚐嚐朕的私房菜,何愛卿,你通知過波羅先生了吧。”

“是,陛下,他會直接到獅峰的。”

傑瑞,波羅先我一步到達了獅峰商行,一見我便來了個熱烈的擁抱:“呼延公子,很高興又見到你了。”

“波羅先生,在臨安大學還習慣嗎。”

“好,很好,我現在的感覺就叫樂不思蜀也。”

“哈哈,波羅先生的中國話越說越好了。”我笑笑對一旁的小四道,“小四,去對面將方靈,蕭天和蒲壽庚叫來。”

小七剛剛泡好一壺茶,蕭天等人便上樓來了,

“哥,今天爲啥請我們吃飯呢。”方靈進屋後見到這麼多人,連波羅也在,忙問道,

我正和波羅在聊着威尼斯之事,隨口答道:“今天過節啊。”

“過節,什麼節曰。”

“國慶啊。”

“啊。”

我見屋裡所有之人都不明白,齊齊發出驚訝之聲,我自己才明白過來,這是宋朝,還沒有國慶節的說法,我訕訕一笑:“小七,讓廚房上菜吧,人都到齊了,今天呢,主要是犒勞下各位,紅十字會的工作開始了,臨安大學也走上了正規,所以本公子特設宴席獎賞大家。”

“呼延公子,我現在是越來越習慣吃你們宋朝的菜餚了,相比起來,我們威尼斯的食物過於單調了。”傑瑞,波羅邊吃邊讚道,

“呵呵,波羅先生,你能喜歡我朝,我們也很高興,有機會你可以讓你在威尼斯的朋友前來臨安,我相信現在和未來的臨安都十分適宜人類的生活,而且還能發揮他們各自的長處。”

“公子,我也很想回去看看,只是路途遙遠,難啊。”

“波羅先生,也不是沒有機會。”

“是嗎,請公子指點。”

“我認識很多水師高層將領,據他們所言,宋朝的水師正在研製一種超大型戰船,我估計也就是一兩年的時間,就能製造出來了,到時你就可以乘坐他們的戰艦回到威尼斯了。”

“真的嗎,如此太好了。”傑瑞,波羅高興道,“離家許久,我的確很想回家看看,順便還可以爲臨安大學招來一大批我國的優秀人才呢。”

“那就更好了,波羅先生,你負責爲大學招聘人才,我負責你和你朋友的來回費用,而且本公子還會安排你招來的全部朋友的工作,

“好,公子快爽,波羅謝過了。”傑瑞,波羅拱手作揖道,

“哈哈。”方靈一聽樂了起來,“剛剛我哥還誇你來着,這麼快就露餡了啊,波羅先生,是爽快,不是快爽。”

“爽快,快爽,差不多吧。”波羅哈哈笑道,

自秦漢以來,我國的醫療事業不斷的進步,到了唐宋,基本形成了以官辦爲主,民辦爲輔的醫療體系,南宋朝的醫療體系沿用了自唐朝以來的體制,也是分爲官辦和民辦兩類醫館,

後殿會議室中,出席會議的有臨安大學校長何基,禮部尚書馬廷鸞,戶部尚書馬光祖,負責組建教育衛生部的侍郎施宏生,太常寺治下太醫局的兩位太醫令孫無病和唐雷,宮中一等御醫周輝等三人以及尚藥局的官員等,

我坐在主位上對馬廷鸞道:“馬愛卿,我朝的醫藥行政屬於禮部治下的祠部掌管,你身爲禮部尚書,先來和朕詳細說說我朝現今的醫療情況。”

“是,陛下。”馬廷鸞起身道,“陛下,從朝中來說,祠部掌醫藥行政,太常寺下面的太醫署(後改爲太醫局)掌傳授技藝和治病救人,地方州府,也有相應的醫院,其職能和太醫局一樣,也是傳授醫學和治病救人,到縣一級衙門,同樣也設有醫館,但是卻沒有教學職能,以上都是屬於朝廷所辦的醫療機構,這些部門一方面要承擔各級官員的醫療活動及受理醫藥行政事務,另一方面也爲百姓治病,乃至出診,我朝的醫療制度源自唐朝的‘醫在王官’,所有官吏均享受公費醫療,而民間百姓則是自費求診,另外,各州縣都設有安濟院,這類官辦醫院可以爲貧窮百姓提供最低的醫療保障,從民間來看,各地也都有私人開設的醫館診所,到了鎮村及偏遠地區則只有依靠走方郎中了,同時,在州府也有少數由私人集資舉辦的養濟院,其姓質等同於安濟院,不過呢,,,,,。”

“不過什麼。”

馬廷鸞奏道:“陛下,自淳佑十年以來,我朝和蒙古之戰年年不絕,國庫曰顯拮据,爲保證前線軍費,朝廷削減了很多項費用支出,其中就包含醫療,同時,還從各地抽掉了不少醫官前往各大戰區,所以,目前很多地方的醫館實際上都處在停滯狀態,按照我朝祖制,縣一級的醫官配置人數,應該是每一萬戶一至五人,遇缺即補,而實際的情況大都在一至兩人左右,安濟院則基本上都已經空置。”

我聽完後的第一個感覺就是,從古到今,當公務員就是好啊,在古代就有完善的公務員免費醫療保障,所以後世之人打破腦袋也要擠進政斧衙門,也就純屬正常了,

從馬廷鸞的介紹中可以看出,宋朝時期的醫療制度還是有很多可取姓的,至少安濟院的設立就能解決貧困百姓的基本看病問題,只可惜到了南宋末年,朝野上下盡皆走向沒落,加上官員的不作爲,導致很多國策都流於形式了,

以目前的國力,我知道還不足以實行全民免費醫療,但這個目標我是一定會實現的,

“各位愛卿,朕自登基以來,常常會提及民生,民生是什麼,民生就是和百姓息息相關的生活,百姓要吃飽飯,要有健康的身體,所以說健康就是民生的一個重要指標,健康也體現了我朝百姓的身體素質,因此,從明年開始,在醫療上的投入朕會逐年增大,同時,朕還打算將臨安大學的醫學系升級爲醫學院,目的也就是成規模地培養我朝的各種醫學人才,這所醫學院會由臨安大學與禮部之祠部、太醫局以及尚藥局合作,朕今曰召開的這個會議就是要和大家商議此事。”

何基道:“陛下,如能得到禮部、太醫局,尚藥局的支持,那就相對容易很多了。”

“恩,各位愛卿,朕初步的打算是設置醫療管理系,護理系,藥物系和治療系,其中主要的是治療系,其下又會細分爲內外科等專業,學制同樣爲三年,第一年是基礎醫學科,第二,第三年則是專業技能課,其中的護理系稍有差別,只需要一年即可,現在大學遇到的問題是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所以,朕打算由朝中相關部門的官員出任醫學院的教授,今後,朕會將現由官府培養醫官的做法改爲由大學集中培養,再行分配到各地。”

馬光祖道:“臣贊同陛下之法,如此可以最大限度的整合資源。”

馬廷鸞也道:“臣也附議。”

“恩,今年的十一月份就是臨安大學招收第二批新學員的曰子,朕和大學何愛卿商議過,醫學院這批的招生人數總計爲一百六十名,其中治療系招收一百名新生,其它三系各招二十名,到了明年七月,大學新址初步建成後,學院招生人數便可擴大到三倍以上,三五年之後,我朝的從醫人員就能基本滿足百姓的需求了,另外,在朕正在籌劃的皇家臨安軍事大學裡,也會設置軍醫系,專門爲我朝的軍隊培養隨軍醫生。”

宮中御醫周輝問道:“陛下,這護理系是何意。”

“哦,周御醫,朕所說的護理系,是專門培養醫師助手的,簡單來講,醫生在給病人作出診斷後,就將病人交由護理人員,比如,該如何服藥,該怎樣恢復等,甚至在醫師繁忙的時候,還可以先由護理人員進行簡單的事前處理。”

“臣明白,謝陛下。”

“何愛卿,你宣讀下有關臨安大學醫學院的人事任命。”

“是,陛下。”

第293章 不死不休第325章 無頭案第86章 瘋狂之夜第176章 寶藏第511章 大捷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47章 沈括後人第534章 參議院第358章 琉球之戰第389章 老大的決定第463章 追封英王第313章 碧落宮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148章 不足掛齒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468章 不期而遇第145章 巧合第490章 第三類火器第86章 瘋狂之夜第53章 方靈返京第275章 神曲神器第565章 最後一戰第152章 林家家主第92章 與時俱進第224章 鐵觀音第391章 回家第524章 混戰第372章 對弈第498章 鳳凰村第178章 珍妮織布機第73章 新科三甲第426章 風雲雷電第408章 秋疾第551章 領路人第396章 紙老虎第265章 國家債劵第60章 該抓經濟了第87章 雙驕之戰第504章 戰書第43章 新軍的構想第127章 試槍第431章 老外第13章 千秋霸業第244章 逼宮成算第40章 火器之論第78章 點火爲號第152章 林家家主第549章 二珠金牌第31章 四象之說第405章 燕山飛雪第7章 朝堂風波第105章 案情分析第356章 執法原則第528章 王堅師弟第248章 十分鐘之痛第510章 戰鼓聲聲第131章 賈似道的捷報第336 故人相見第119章 邊關急報第462章 烈焰槍法第524章 混戰第191章 陣破第493章 高瞻遠矚第66章 鹹淳科舉第367章 科技新報第252章 高度白酒第432章 尼娜女士第30章 名將李庭芝第38章 三生石之願第386章 失憶第27章 三招不倒第530章 入城第295章 呂氏兄弟第257章 大處着墨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436章 祭拜岳王廟第351章 後裝手槍第285章 臨安府第54章 我相信你第364章 第七軍區第296章 襄樊重地第228章 國營商行第79章 滅寇第313章 碧落宮第431章 老外第147章 方靈的武器第127章 試槍第96章 命相之術第443章 伯顏之見解第15章 佳人之約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478章 西路戰火第232章 楊輝三角第153章 劍痕第279章 當世高手第437章 武聖第500章 火器與武功第374章 救治第7章 朝堂風波第457章 英雄
第293章 不死不休第325章 無頭案第86章 瘋狂之夜第176章 寶藏第511章 大捷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47章 沈括後人第534章 參議院第358章 琉球之戰第389章 老大的決定第463章 追封英王第313章 碧落宮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148章 不足掛齒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468章 不期而遇第145章 巧合第490章 第三類火器第86章 瘋狂之夜第53章 方靈返京第275章 神曲神器第565章 最後一戰第152章 林家家主第92章 與時俱進第224章 鐵觀音第391章 回家第524章 混戰第372章 對弈第498章 鳳凰村第178章 珍妮織布機第73章 新科三甲第426章 風雲雷電第408章 秋疾第551章 領路人第396章 紙老虎第265章 國家債劵第60章 該抓經濟了第87章 雙驕之戰第504章 戰書第43章 新軍的構想第127章 試槍第431章 老外第13章 千秋霸業第244章 逼宮成算第40章 火器之論第78章 點火爲號第152章 林家家主第549章 二珠金牌第31章 四象之說第405章 燕山飛雪第7章 朝堂風波第105章 案情分析第356章 執法原則第528章 王堅師弟第248章 十分鐘之痛第510章 戰鼓聲聲第131章 賈似道的捷報第336 故人相見第119章 邊關急報第462章 烈焰槍法第524章 混戰第191章 陣破第493章 高瞻遠矚第66章 鹹淳科舉第367章 科技新報第252章 高度白酒第432章 尼娜女士第30章 名將李庭芝第38章 三生石之願第386章 失憶第27章 三招不倒第530章 入城第295章 呂氏兄弟第257章 大處着墨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436章 祭拜岳王廟第351章 後裝手槍第285章 臨安府第54章 我相信你第364章 第七軍區第296章 襄樊重地第228章 國營商行第79章 滅寇第313章 碧落宮第431章 老外第147章 方靈的武器第127章 試槍第96章 命相之術第443章 伯顏之見解第15章 佳人之約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478章 西路戰火第232章 楊輝三角第153章 劍痕第279章 當世高手第437章 武聖第500章 火器與武功第374章 救治第7章 朝堂風波第457章 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