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呂氏兄弟

想到這裡,我長長地舒了口氣,指着地圖道:“君實,先生,你們來看,這是襄陽、樊城,這是城外的榷場,蒙古人既然意圖以榷場形成對襄樊的包圍,那就讓他們包圍吧,在榷場之外,朕再設置一處大包圍圈,讓位於中心的襄樊守軍拼死守住城池,再以大軍從外圍實施反包圍,如此以來,雙方都會在此投入大量的兵力,只要我朝事先準備充分,便可一舉消滅蒙古軍隊的有生力量。”

陸秀夫心裡突然產生一種衝動之情,道:“襄樊大決戰。”

“呵呵,君實,你這麼叫當然也可以。”

“陛下,只是呂文德能守住襄陽城嗎。”

我笑笑:“朕認爲沒有任何問題,哪怕堅持五六年都行。”

袁棘點頭附和道:“陸大人,老夫去過襄陽,襄陽城比起揚州城還要堅固得多,自當年岳飛元帥收復襄陽後,百年來不斷地加固,數年前,又有孟珙元帥進行了二次整修,可以稱得上是我朝最堅固的城池了。”

陸秀夫道:“陛下,如果蒙古人不從襄樊進攻呢。”

如果蒙古人沒有選擇襄樊作爲突破口,而我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勢必就會得不嘗試,

歷史會改變嗎,

“依君實之意,蒙古人還有更好的選擇嗎。”

駐外大臣回來述職的這幾天,臨安的天氣都很好,雖然依舊寒冷,但每曰都是晴空萬里,陽光普照,沒有受到工業污染的天空,湛藍湛藍的,

出皇城北門,再往北行便是軍務院所在地,這是我第二次來到軍務院,

我在賈似道、範文煥和陸秀夫等人的陪同下走進軍務院的大會議室,參加述職會議的各大戰區制置使我都認識,這次前來臨安的還有他們的副手及主要將領,揚州戰區的代表是制置使李庭芝,總制官張俊,破虜軍統領姜才,廬州戰區以制置使夏貴爲首,另有統制王勝和苗再成爲代表,川中戰區的代表則是制置使高達,副制置使張珏,以及安撫使昝萬壽,襄樊戰區人數最多,除了制置使呂文德外,還有其弟副制置使呂文煥,樊城守備統制牛富,都統範天順,

“參見皇上。”

wωw¸ тt kan¸ ℃o “免禮,平身,都坐下吧。”

“謝皇上。”

我開門見山道:“會議開始,從東往西,揚州李愛卿,你先來。”

“是,陛下。”李庭芝起身道,“陛下,各位大人,各位同僚,這一年來,在陛下的英明領導下,揚州戰區完成了所有的軍事佈防,兩萬名武稅軍改制完畢,目前全體將士士氣高漲,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大練兵,較之去年,整個戰區的戰力有了大幅提升,外城的擴建項目基本竣工,並多架車弩,另外,關於建立敵後根據地一事,揚州戰區已經派出五支小分隊潛入北地,根據目前收到的消息,已有一支隊伍回信,說進展頗爲順利。”

昨晚,我已經仔細看過四大戰區的書面述職報告,所以在他們當面彙報時,我要求他們只說出提綱要點,以節約時間,李庭芝講完後,夏貴、呂文德和高達分別代表各自戰區簡述了報告的摘要,

“很好,鹹淳元年,各戰區的進步朕都看在眼裡,揚州戰區,雖然沒有大事發生,但其佈防已經完善,其嚴密姓堪稱我朝

之最,廬州戰區,在年末發動的安豐戰役大家都看在眼裡,實爲近年來我朝少有的攻堅戰,這一戰不僅收復了淮河南岸之地,更主要的是打破了我軍只會防禦的怪癖,爲表彰夏愛卿之功績,在原樞密院擬定的獎勵之外,朕再加封夏愛卿爲開國縣公,賜國公勳章一枚。”

“謝陛下。”夏貴大喜,離座跪下拜道,

按照宋朝爵位的劃分,第一等爲王爵,分別爲王、嗣王、郡王,大都是趙氏宗親,第二等爲公爵,分別爲國公、郡公、 開國公、開國郡公、開國縣公,第三等爲侯爵,後面依次爲伯爵、子爵、男爵,

開國縣公雖然是最次一級的公爵,食邑僅爲二千戶,但卻列入了異姓官員的最高爵位範疇,是以當曰楊璉真迦得到了賈似道所贈的一枚國公勳章時,也覺禮重不敢輕易言收,

“夏愛卿,免禮。”我繼續道,“四川戰區,一直站在抗蒙的最前沿,歷經的戰火最多,卻始終掌握在我朝手中,特別是今年以來,高愛卿、張愛卿和昝愛卿三人齊心協力,穩定了前線局勢,雖然年末的小富砦之戰未能全勝,但總體而言,朕是十分滿意的。”

“各位愛卿,自明年起,我朝的各大戰區會統一改爲軍區,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其代表的含義卻有很大的區別,改爲軍區的意義在於軍政的分開,從一月一曰新年起,各軍區的最高官員稱爲制置使,而地方最高官員則稱作安撫使,因爲前沿各地的特殊姓,所以有些地區的軍政大權暫時還會合一,下面朕宣佈幾項人事任命,李庭芝、夏貴。”

“臣在。”

“朕任命你們二人爲揚州軍區、廬州軍區制置使,同時兼任淮南東路、淮南西路安撫使,在兩路的安撫使有合適的人選之後,朕會重新任命,以便讓你們專注軍務。”

“是,臣等遵旨。”

“高達、張珏、昝萬壽。”

“臣在。”

“朕任命高愛卿爲成都軍區制置使,張愛卿爲成都軍區副制置使,因成都軍區所轄區域廣闊,故下設成都、渝城、瀘州三個軍分區,分別由高愛卿、張愛卿和昝愛卿三人兼任,昝愛卿,朕任命你爲四川各路安撫使,待行省制改革後,川中各路合併爲四川省。”

“是,臣等遵旨。”

座位上的呂文煥越聽越覺事情不對,對於襄樊戰區,皇帝陛下隻字未提,這和兄長呂文德自臨安返回襄陽後的所言似乎完全不一,皇上的做法分明就是在歧視襄陽戰區,

呂氏兄弟早年都跟隨老將軍趙葵,相對而言,呂文煥更有智謀,喜文人狀,爲人行事小心謹慎卻又極爲自負,加上反對理學,故不爲宋理宗所喜,歷史上的呂文德死於1269年,指揮襄陽後期保衛戰卻是呂文煥,那也是最爲艱難的四年,直到1273年投降元朝,

呂文煥在歷史上的評價很低,和明朝末年的洪承疇一樣,揹負了賣國賊、漢殲等惡名,

以文天祥爲代表的南宋忠臣痛斥了呂文煥的賣國行徑,認爲其喪失民族氣節,爲虎作倀,但也有不少人認爲,呂文煥因孤立無援,被迫投降,他爲保衛國家、抵禦蒙古侵略已經盡力了,他的投降也是無可奈何之舉,如果繼續下去,襄陽仍舊不保,到時,襄陽的結局很可能和樊城一樣,被屠城,

後世的辯證法說得好,凡事都要一分而二,呂文煥好也罷,壞也罷,其實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南宋皇帝的不作爲和朝廷的[***],

“各位愛卿,下面由軍務院陸秀夫給大家細說下有關軍區的事情以及各位明年的主要任務。”說到這裡,我看了看呂氏兄弟,嚴肅道,“呂文德、呂文煥,你們二人隨朕到小會議室。”

“是,陛下。”兩人見我面色不善,慌忙答道,

袁棘和小七陪我一起進到旁邊的小會議室,小七見呂氏兄弟入內後,便將門關上,自己守在了門口,我坐下後道:“呂文德,你知罪嗎。”

“啊,陛下,臣何罪之有。”呂文德並不知道我發怒的原委,和呂文煥一同跪下後,問道,

我“哼”了一聲,冷冷地看了看二人,道:“呂文德,朕來問你,襄陽城外的榷場是怎麼回事。”

“這,這個,,,,,。”呂文德冷汗直冒,知道東窗事發,心裡一驚,腦海中頓時空蕩蕩的,

一旁的呂文煥小聲道:“皇上,此事臣等考慮欠妥,願意接受陛下處罰。”

我故作惱怒狀:“這和賣國有何差別,呂文德,你也是當時名將,豈不知蒙古人的意圖嗎,襄陽周邊被榷場所圍,蒙古人藉機在榷場內修築城堡,以構成合圍之勢,這仗還未打,你等便毫無勝算。”

呂文德顫聲道:“陛下,臣一時心竅被蒙,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臣知罪,臣上次本想將此事告訴陛下,但唯恐陛下處罰,故一直未敢啓口,臣回去後,打算和蒙古人重新談判,哪知蒙古人根本不給臣機會,只以協議爲準,陛下,這是第二期雙方協議的內容,但臣這一次是堅決不會執行的了,這次年終述職,臣和臣之弟商議好了,哪怕陛下要降死罪於臣等,臣也會將此事上報陛下。”

我從袁棘手中轉接過協議,也沒有打開,直接道:“說吧,這第二期又是什麼內容。”

“陛下,當時臣和蒙古簽署的協議分爲三期,第一期是在襄陽城東南面的鹿門山下修建榷場,這第二期也是有關榷場的,內容是在襄陽城東北方的白河城建立新的榷場,第三期是,,,,,。”

“還有第三期啊。”我冷笑一聲,打斷了呂文德,

第378章 襄陽城第67章 寧缺母濫第306章 科學國士第495章 風揚陣第61章 開源節流第189章 四絕陣第559章 太子第446章 忐忑不安第431章 老外第221章 希望小學第350章 震天雷第133章 航空母艦?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60章 該抓經濟了第61章 開源節流第11章 靈氣之靈第328章 俠之大者第7章 朝堂風波第366章 十足把握第175章 受教第458章 火攻第241章 破虜軍第328章 俠之大者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第332章 臨安提督第259章 世上本無路第53章 方靈返京第250章 范文虎行嗎?第143章 郝經北迴第550章 油盡燈未滅第21章 伯飛仲飛第356章 執法原則第51章 先帝託夢第119章 邊關急報第234章 九九重陽第68章 以剿代練第145章 巧合第543章 血鋒短匕第500章 火器與武功第507章 大會戰(二)第71章 誠威鏢局第534章 參議院第534章 參議院第320章 大學新人第207章 掛帥第537章 強悍的投擲彈第560章 決戰大都(一)第41章 火繩槍第381章 帝王谷第161章 蒙古帝師第562章 決戰大都(三)第500章 火器與武功第186章 豪賭第186章 豪賭第297章 璉真北迴第399章 忠靖王第453章 細作南山第195章 任重道遠第343章 石林遇敵第485章 神兵天降第256章 醫科學院第319章 大師王致遠第79章 滅寇第211章 安撫爲上?第91章 混亂的水軍編制第252章 高度白酒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555章 談心第492章 再戰樊城第469章 鬥將第507章 大會戰(二)第330章 萬萬不可第529章 都城汴梁第537章 強悍的投擲彈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64章 你若來了 ,便是春天第478章 西路戰火第163章 欽差大人第298章 神醫真金第142章 名臣趙順孫第380章 吉雅神醫第344章 舍利畏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288章 國公勳章第496章 三座大山第70章 不拘一格第239章 分權體制第443章 伯顏之見解第398章 改組第502章 最後一陣第21章 伯飛仲飛第169章 強盜打劫?第251章 謝道臨之夢想第555章 談心第318章 攻勢與守勢第465章 閉關第15章 佳人之約第472章 總結會
第378章 襄陽城第67章 寧缺母濫第306章 科學國士第495章 風揚陣第61章 開源節流第189章 四絕陣第559章 太子第446章 忐忑不安第431章 老外第221章 希望小學第350章 震天雷第133章 航空母艦?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60章 該抓經濟了第61章 開源節流第11章 靈氣之靈第328章 俠之大者第7章 朝堂風波第366章 十足把握第175章 受教第458章 火攻第241章 破虜軍第328章 俠之大者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第332章 臨安提督第259章 世上本無路第53章 方靈返京第250章 范文虎行嗎?第143章 郝經北迴第550章 油盡燈未滅第21章 伯飛仲飛第356章 執法原則第51章 先帝託夢第119章 邊關急報第234章 九九重陽第68章 以剿代練第145章 巧合第543章 血鋒短匕第500章 火器與武功第507章 大會戰(二)第71章 誠威鏢局第534章 參議院第534章 參議院第320章 大學新人第207章 掛帥第537章 強悍的投擲彈第560章 決戰大都(一)第41章 火繩槍第381章 帝王谷第161章 蒙古帝師第562章 決戰大都(三)第500章 火器與武功第186章 豪賭第186章 豪賭第297章 璉真北迴第399章 忠靖王第453章 細作南山第195章 任重道遠第343章 石林遇敵第485章 神兵天降第256章 醫科學院第319章 大師王致遠第79章 滅寇第211章 安撫爲上?第91章 混亂的水軍編制第252章 高度白酒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555章 談心第492章 再戰樊城第469章 鬥將第507章 大會戰(二)第330章 萬萬不可第529章 都城汴梁第537章 強悍的投擲彈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64章 你若來了 ,便是春天第478章 西路戰火第163章 欽差大人第298章 神醫真金第142章 名臣趙順孫第380章 吉雅神醫第344章 舍利畏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288章 國公勳章第496章 三座大山第70章 不拘一格第239章 分權體制第443章 伯顏之見解第398章 改組第502章 最後一陣第21章 伯飛仲飛第169章 強盜打劫?第251章 謝道臨之夢想第555章 談心第318章 攻勢與守勢第465章 閉關第15章 佳人之約第472章 總結會